神清氣爽的錢興旺,第二天早早起床,將媳婦昨晚發酵好的蛋糕面團,熟練的裝進模具,然後放入烤爐烤制,未建新房之前,烤爐太小,需要烤制好幾鍋才能湊夠送貨量,所以送到鎮上的糕點都是前一天夜里做好的。
現在家里有了大型的烤爐,即便是鎮上要貨量增加了一倍,仍舊能一鍋全都烤制出來,現烤的蛋糕,送到鎮子上還帶著熱氣,總是有客人提早去糕點店排隊,等著錢興旺家的蛋糕。
海洋通航的時節,是海邊小鎮的商家們最開心的時候,大量的商人來到小鎮取貨,這些商人向來都是高端消費的主力,凡是干淨點的客房和飯館,基本上都是客滿盈樓,因為人數眾多,周邊的鎮子也會受惠,尤其是錢家村所在的鎮上,大量外地商販涌入,鎮上的糕點店老板賺得盆滿缽滿。連帶著錢興旺家也跟著大賺了一筆。
因為家里太多的事情要忙,淑德也就沒再繼續留張氏多住幾晚,吃過早飯後,淑德就送別了範家三口,經過一天的接觸,淑德對張氏和範家弟弟親近了不少,送別時竟有些小小的傷感。
跟兩人相處的這一天,讓淑德感受到了久違親情,雖說兩人並不是自己血親,但是兩人對自己的關心,已經讓淑德感受到了另一種家的溫馨,有親人在身邊為自己謀劃擔憂,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為了會回報這個暖意,淑德非常大方的給娘家人拿了一大堆的東西。
淑德家里這個時候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肉類了,淑德只能將家里剩下的火腿肉全拿給張氏補身體,家里的小雞小鴨也開始下蛋了,淑德把家里剩下的二十多個雞蛋也全送給了張氏,拿了這麼多東西的淑德,還覺得不夠,又摘了家里一些應季的蔬菜,拿了一大罐子的自制洗衣液,嚇得張氏一個勁的往回送,生怕拿了這麼多的東西,讓閨女在婆家遭白眼。
「親家母就都拿著吧,這些在我們農家也不是啥稀罕玩意,三兒家養了不少的雞鴨,沒幾天雞蛋就攢起來了。」都是為人母的,錢老娘明白張氏的擔憂,特意安慰道。
看閨女婆婆都這樣講了,張氏也就不再推月兌了,告別了閨女和親家,坐上了牛車,往家里趕,一路上,範家三口心情都十分愉悅,範老頭忙著巴結自家有錢的女婿,張氏看到閨女在婆家過得這麼好,嘴角含笑,皺緊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範棟梁則抱著姐姐給自己的一大包零食傻笑,一模到懷里的抄書錢,一向膽怯發蔫的範棟梁竟也不知覺的挺直了腰桿子。
「你娘這些年變化真大啊,我記得剛送三兒去你娘家借宿讀書的時候,你娘還是個漂亮的小婦人呢,三十多歲的女人長得跟二十多歲似的,唉!現在這瘦得都沒有肉了,臉上的褶子也多了,都快看不出年輕時的模樣了。」看到親家母的變化,錢老娘忍不住感慨道。
「那時候咱家剛有點錢,你大哥也會賺錢養家了,我跟你爹就把你二哥和三兒送到鎮上去學手藝了,剛送走沒幾天,我這晚上想孩子,想得都睡不著覺了,生怕這兩孩子受罪,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鎮上看他們哥倆去了。」
「我去的時候,你娘正給三兒送吃的呢,吃的東西跟你家飯桌上的一模一樣,看到這些,我這心是徹底的放下來了,有你娘在,我們家三兒肯定不會餓著,你娘可真是個好人啊。」
「你呀,沒事多幫襯一下你娘家,我跟你爹不會挑理的,你娘這一輩子不容易啊,咱們能幫就幫點吧,我也不忍心看你娘家活得那麼苦,就是你那爹實在是不像個樣子,可憐了你娘了,多好的一個女人啊,跟著他活受罪。」
「不過你弟弟還挺好的,昨天還幫我干了不少活呢,是個老實本分的好孩子,以後你娘能享到你弟弟的福就好了,你娘歲數大了,也干不了幾天針線活了,我看你娘那眼楮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錢老娘在淑德不停的絮叨著範家往事。
淑德安靜的听著自家婆婆絮叨,一直沒接話,只是時不時的點點頭,自家婆婆這樣講自己娘家人,並沒有讓淑德感覺到羞辱,反而有點感激自家婆婆,婆婆能跟自己講出這樣的話,證明婆婆已經徹底的把自家當成家人了。
馬上就要到土豆收獲的季節了,收完土豆就要種植玉米了,錢家男人們都去地里忙著選種和漚肥了,女人們則清閑了起來,每天做好要賣的蛋糕後,淑德就在家繼續研究新樣式的吃食,火腿的研制成功,讓淑德信心大增,為了滿足自家吃貨相公天天有肉吃的願望,淑德開始在家腌制臘肉。
而沒有活干的錢家兩個嫂子,則經常帶著孩子來淑德家晃蕩,一來是淑德家的零食玩具多,孩子們願意來三嬸家玩,二來是,最近沒錢賺的兩人,企圖跟弟妹溝通下感情,多弄點賺錢的事情干。
淑德倒是挺享受兩人的到來的,畢竟每次兩人一來就能帶來村里的最新動態,給淑德平淡的生活,增加不少有意思的小八卦。
不過就算沒有八卦,淑德也願意看兩個嫂子斗法,尤其是最近兩人有錢了,在娘家腰桿子硬的不得了,一副暴發戶的樣子看著著實好笑,就連一向走樸實風的錢大嫂學起來錢二嫂,穿紅帶花,什麼顏色新鮮穿什麼,還把大妞給打扮得跟花瓶子似的,看得淑德這個辣眼楮,不得不動手重新打扮自家的大佷女,以免這麼漂亮的小美女被帶偏了。
淑德實在是捉模不透錢大嫂的審美,明明有那麼好看的小姑子做參謀,這大嫂咋就不能跟好的學學呢,非得學錢二嫂的穿衣打扮,人家東施效顰起碼還知道仿效西施呢,這錢大嫂完全就是仿效東施啊。
不過這兩個前連個月還打得不可開交的人,最近關系又好了,也不知道錢二嫂又給大嫂灌什麼**湯了。兩人又開始有事沒事算計自己了,淑德是真心累啊
雖說淑德挺看不上兩人的某些行為的,但是有時候還真的是挺羨慕兩人的「友誼」。娘家都在錢家村,從小就認識了,現在還做了妯娌和鄰居,平常雖說有些磕磕絆絆的,但最後還是會和好,還互相模仿對方的穿衣打扮,一起說別人的壞話,一起算計弟媳婦,有個這樣的朋友陪著,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忙里偷閑沒幾天,錢家終于迎來了土豆收獲的季節了,錢家兩個嫂子盼望的賺錢機會也到來了,錢家男人們一大早就出去干活了,打算趁著涼快把地里的土豆趕緊收回來,正好中午太陽正勁的時候,就能放到家里的院子里晾曬去泥了。
這次土豆收回來後,錢富貴和錢吉祥兩家除了留出幾百斤吃之外,剩下的全都賣給了錢老爹和錢興旺,錢家兩個嫂子也都是精明人,早就算計好了,吃到了甜頭的兩人,明白了還是給公婆和小叔子家打工賺錢多。
出去擺攤不僅耽誤工夫,還得拋頭露臉,承擔賣不出去的風險,這給人打工多輕快啊,天天都是在家里干活,多干多賺,少干少賺,就算自己不干,雇別人干也賺錢,那又何苦風里來雨里去的出門擺攤呢。
錢家男人們干活向來利索,一上午就扒出來了一畝地的土豆,肥沃的土地收獲的大土豆,擺滿了淑德家的院子,為了防止小雞小鴨們給土豆添加點肥料,淑德把家里的雞鴨們全都圈養了起來,整個院子全都用來晾曬收獲的土豆。
土豆基本上在外面風吹日曬一天,就差不多可以進行月兌皮處理了,錢家女人們也終于有活計可以干了,在淑德的分配指揮下,錢家兩個嫂子開始緊鑼密鼓的研磨土豆制澱粉。
澱粉和土豆粉條都是需要晾曬的,夏天是制作澱粉和土豆粉條的最佳時節,錯過了六月到九月這三個黃金月份,澱粉和土豆粉條就沒不好做了。
如果單純靠熱氣來烤干水分,是十分麻煩的,費用也會跟著上漲,人工費一旦加大,利潤就會被縮減,而且烘干的澱粉和土豆粉條,口感沒有太陽曬得好。
所以六月到九月這三個月是決不能被浪費的,反正粉條是能儲存住的東西,淑德不怕沒銷路,現在不用著急賣,等冬天再拿來賣還能賣個高價。
整個六月就在忙碌中度過了,女人們負責磨澱粉,男人們負責收土豆種玉米,淑德家的倉庫擺滿了裝有澱粉的袋子,而做完澱粉剩下的土豆渣子,淑德也曬好後,收了起來,另有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