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79.魚蝦海鮮開張大吉

湯蕪做的鳳梨酥特別好賣,當時不少顧客就問了——

「你們就擺這兩天嗎?以後我還想吃是不是要訂做?」

「你們是天天在這兒還是有店?」

「哎呀原來你們是做小炒店的呀,什麼時候開張?」

「開張了我們一定來捧場啊!」

在中秋的第二天開張是湯蕪和林惠敏商量的結果——趁熱打鐵。

林惠敏說︰「怎麼辦?咱們周末還跟回澄市去呢,我有點想現在開,可是又怕忙不過來。」

湯蕪想了想,說︰「明天就開,周末咱們歇業幾天。現在趁著大家都在問,趕緊趁熱打鐵,不然過了這熱度,消費者忘性大,更何況這條街這麼多做吃的,到時他們未必會選擇咱們這家。」

林惠敏覺得女兒說的在理,當晚收攤後就跟女兒把桌子都收拾好,餐具都準備齊全。

湯芫想了想,第一天開張,總得請熟人來吃個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以讓熟人來熱熱場子。

她就給能想到的人都發了短信。

莊時澤收到短信的時候已經回到宿舍了,他一打開門就說︰「明天我請大家吃頓便飯。」

那仨炸了——

「大仙好事成了?!」

「咱們仙嫂點頭了?!」

「恭喜恭喜!兩座冰山撞一起!」

莊時澤臉色變了幾變,沒理這仨智障就開櫃拿衣服了,進衛生間的時候說︰「明天湯蕪家開張,我會往湯蕪那兒送幾個花籃,到時有三個寫你們名字。」

那仨又服了。

大仙做事果然雷厲風行!

第二一早,湯蕪就跟媽媽把之前訂做好的招牌掛上去,再把做好的招牌菜「菜單」掛在外牆上。

招牌是淺藍色的底,白色的邊框,上面是三個白色的柳體凸字——湯祖經。

是的,她想了好久,還是決定用自家祖傳菜譜做名字。

而且,她做的菜,食材也全來自「菜譜」,其實也是湯祖經,用這個名字再合適不過。

她也不怕有人來肖想她家的菜譜,要問了,她就給人說給趙子貴趙家了,讓大家找他問去。

菜單就更簡單了,也是白色木邊,但是是黑板的顏色。

上邊還是柳體字,粉筆寫上去的。

湯偉鵬的字。

湯芫的鄰居也都開店了,走過來看,都說湯芫有創意,感覺雖然是木牌手寫的,但是看著特別洋氣。

她們都總覺得,「洋氣」這倆也還是不能把這種感覺說出來。

後來還是一個路過的幾個女學生給點出來了,她們看著湯芫門口的招牌,再伸頭再里邊的桌椅,興奮地說——

「哇!這店好復古啊!」

「好文藝!」

「好小資!」

湯芫呢,其實就是想要給顧客這種感覺——盡管只是做的小炒店,但小炒店並不等于街邊大排檔或者邋遢小店,它也可以是讓客人坐得舒舒服服的文藝小店。

誰規定小炒店就得跟沙縣那樣?

並不!

這條美食街的食店一般是早上十點多十一點開門,但一般伙記小工都會比較早到。

于是湯蕪九點多掛招牌的時候,就引來了不少人圍觀,圍觀完的小工伙記們都跑回去給老板或者負責人學——

「咱們街又開了間搶生意的了!」

「東邊那間店終于開張了,什麼菜?不知道,你去瞧瞧,菜單掛門牆上呢,弄得挺花哨的!」

「那個上雜志的丫頭?就不是靠個樣子吸引眼球麼!」

「裝得那麼花哨又不能吃,看著吧,最多半個月,牆上全是油!」

「咱們要不要派個人過去試試菜?」

……

湯芫不知道,這條短信,因為是群發,她也給前一陣子經常聯系的趙子貴發了。

前一陣子她給趙亦勛做菜,每次做好就會發短信跟趙子貴讓他過來拿。

現在,湯芫的信息發到趙子貴的手機時,趙亦勛正在上網,他爸的手機在他手邊。

信息就被他看到了。

他就朝房間里喊︰「爸!爸!你有信息。」

趙子貴听到喊聲,就拿著幾張走了出來——那是趙亦勛給他翻譯的菜譜,這菜譜雖然是古文的,但是趙亦勛語文還不錯,能看個半懂,不懂的就上網查。

他還沒把菜譜全翻出來,就翻了一點兒,趙子貴整日里拿著研究,還怕兒子翻得不夠全,拿著菜譜本身的古文和翻譯一起琢磨。

他看到信息,意味深長地說︰「果然有了菜譜,就可以在江城開店了!」

趙亦勛看著那本菜譜,眯起眼不知道在想什麼。

「湯祖經」十點開張。

正門在正中間,然後「湯祖經」就被十幾個花籃給擺滿了門的兩邊。

湯芫寢室的人全被拉壯丁過來幫忙,湯芫剛把門邊的花籃挪好,大腿突然一沉,低頭就看到臉又圓了一圈的小肉團。

袁可可笑得臉邊的兩團肉高高嘟起︰「芫子姐姐!我給你表演個節目!」

湯芫好感動!

然後她就看著袁可可氣沉丹田地張開雙臂——搬起一只有她兩個高的花籃。

湯芫︰「……」我擦好臂力,「可可好棒!里面有冰鎮的綠豆糖,你去叫丫丫帶你去吃哈~」

袁可可心滿意足地跑進去找一早竄上樓的袁可瑩,她在丫丫房間。

丫丫的爸媽在國外,所以帶她過來的還是袁可瑩的冷面老爸。

接下來是開始換門牙死都不肯開口說說話的關一鍵小朋友,他爺爺怎麼哄都不肯說句「生意興隆」,湯芫見老爺子急得臉都紅了,趕緊勸進去涼快去了。

還有帶著相機一進來就  拍個不停的陳立然。

莊時澤是一早就到的,他的大舅和大舅母也在十點多的時候到,另外兩個舅舅上次在他大舅家吃過一次湯芫做的飯,這次一听說開張了,也早早就過來了。

十點半的時候,壯漢伍飛龍一家也到了。

然後,每一家都給她訂了個花籃。

湯芫哭笑不得,尤其是莊時澤自己就訂了六個,三個是寢室的,另外三個……

莊時澤︰「我找替我三個舅舅給你訂的。」

湯芫︰「可是你三個舅舅也各自訂了啊。」

莊時澤︰「沒事,舅舅訂了,舅母沒訂。」

湯芫寢室三姐妹︰金融系的系草好悶騷!

莊時澤寢室三兄弟︰大仙請收下我們的膝蓋!

大家都到了,湯芫就把人帶上二樓,一樓她用來迎其他客人。

湯芫把幾張桌子頭尾拼在一起,鋪了塊香檳色的桌布,把白色的骨瓷餐具都擺上,這桌子就成了長三米的宴會桌了。

加上她擺的餐具,倒也很有宴會的味道。

他們坐的椅子都是高背椅,跟她平時擺的不一樣,這是她為了尊重客人特意租回來的宴會椅。

本來人家不肯租這麼少,但是沒想在跟老板商量的時候,老板娘認出她來了,還夸她鳳梨酥好吃,一听要租十幾張椅子開張那天入伙用的,立馬就便宜租了,還讓伙記給她送了過去,運費都省了。

菜式是家常菜,是大家之前都吃過的,其中就有當初她們在陵鎮饞嘴街時的拿手好菜爆炒魷魚和霜糖花生,還有孜然土豆片。

口味獨特的酥炸雞蛋。

有袁可可當初誤以為是燜豬蹄的蒜苗回鍋肉。

有林先生當初買回去給林老先生做壽宴的小雞炖蘑菇。

白切雞是宴客必備,白灼基團蝦當然也少不得。

清蒸鱸魚最肥美, 魚豆腐湯咸鮮可口。

飯後甜點桂花糯米棗甜香彈牙。

這頓飯有葷有素咸淡得宜,主次分明,甜酸咸辣參差其中,讓人感覺有種泛舟過萬重山,視線時而突兀時而開闊的萬種風情。

一頓飯大家都吃出了回憶,都說起當時是怎麼認識的湯芫,都說一開始以為這小姑娘就只是看著勁兒勁兒的,沒想到還真那麼有勁頭。

這頓飯十點多開始,一開始是湯芫在吃,林惠敏去炒菜。後來就換成是林惠敏來吃,湯芫去炒菜。

湯芫的小伙伴和莊時澤的小伙伴也是另外分開吃,大家吃完都幫忙干活,但是客人不多,于是就幾個在一樓坐了,另外幾個在樓上看電視。

「湯祖經」的大門打開,正式迎客。

因為中秋節放假一星期,很多學生都回了家,而現在又是中午的時候,家庭聚餐的人還只是部分出動,而且大多數都來了這條街熟悉的店。

她店里只有幾個散客。

當然,這幾個散客只是想進來隨便吃點東西裹裹月復,結果越吃眼楮瞪得越大!

爆炒牛肉女敕滑香脆,肉厚彈牙,肉汁拌飯還特別下飯香口。

做的魚的手藝更是特別好,盤成孔雀開屏狀的魚味咸鮮清甜,吃起來份外爽口。

就連最普通的白飯,端上來的時候也透出讓人特安寧的醇香,仿佛這不是一碗在小炒店點的飯,而是一天勞累後回到家後,媽媽做好端上桌的飯。

其中一桌人還叫了酒,說是要勁酒。

湯芫沒想到這個,完全沒準備,叫丫丫去附近的超市買了幾支回來,打算送給客人的。

那桌子人點了一桌子的蝦——香辣蝦、白灼蝦、油燜大蝦、蒜蓉開邊蝦,幾盤粉絲蒸元貝,還炒了雞雜。

其中一個頭發稀疏的中年人跟湯芫討了一杯白開水,還強調︰「要熱的啊。」

那人的朋友說︰「這都開始吃飯了還吃啥藥?」

那人邊朝朋友擺著手邊接過湯芫遞的開水,說︰「不礙事兒,這也不算藥,我怕忘了吃。」

另一個人說︰「掉頭發吃這個管用?」

那人說︰「醫生說管用!就是吃這個撒尿黃。」

又問︰「不用忌口?」

那人笑了︰「就這玩意跟鈣片似的還用忌口?醫生說了,怎麼吃都沒關系!平時多吃點補身的,更好!蝦不是高蛋白麼!多吃點!我請!」

那人就數了數,四五片藥往嘴里一塞,喝口水就把藥給順了下去,高高興興地吃起飯來。

幾個人都吃得滿臉紅光,桌子也是一盤狼藉的時候,那頭發稀疏的中年人就突然口吐白沫一臉砸在桌子上。

他幾個朋友立馬炸了,說肯定是湯芫的飯菜出了問題!

湯芫當時嚇得趕緊收救護車,那三條大漢咋咋乎乎的她就出門去打了。

其中一個還沖到門口大喊︰「這家的海鮮不新鮮!我朋友食物中毒了!大家快來幫幫我啊!」

另外兩條大漢要沖出去抓住湯芫,莊時澤先是把自己室友喊下來,讓他們去看著在外面叫的那個。

自己擋在另外兩個卷袖子的大漢前面,微笑著說︰「兩位大叔不是挺擔心你朋友的麼?怎麼就放著你朋友糊在桌子上不管,反而要去抓我朋友?」

那兩條大漢就愣住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