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見完小妾後,布耶楚克可是還有事情要忙,她還要了解一下毓慶宮的大概情況。雖然出嫁前,費揚古和覺羅氏為她搜集了足夠的信息,但是耳听為虛、眼見為實,她還是要派人仔細打听一下。

「稟報福晉,毓慶宮的大概情況就是這樣了。包括擷芳殿那邊的人,所有人員的名冊都在這兒。」鄭嬤嬤向布耶楚克匯報完情況,便彎腰把名冊呈給了布耶楚克。她身為布耶楚克的嬤嬤,自然要為主子分憂解難。

布耶楚克接過名冊,隨手翻了兩頁,看了看主要的人員,和腦海里先前記得對比一下,確定無誤後,才放下手中的名冊。她點了點頭,滿意地說︰「鄭嬤嬤,你做的不錯。以後,凡事還要有勞嬤嬤多費心了。」

鄭嬤嬤心中一喜,但面色不變,仍恭恭敬敬地回道︰「能夠伺候福晉是老奴的福氣,老奴自當竭盡全力輔助福晉。」

布耶楚克面上笑了笑,鄭嬤嬤表忠心自然是好的,作為費揚古和覺羅氏挑出來的人,她自是不差。在後宮里,一個忠心的奴才可是非常重要的。

這邊,布耶楚克在房間里處理毓慶宮的事務。太子爺也是沒有閑著,他和張廷瓚正忙著處理一些事情。

「這麼說事情還算順利」太子爺坐在椅子上,悠悠地說,他語調輕松,不過面上卻是一片正經,沒有絲毫嬉笑。

「自然是如此,算算日子,他們這一批應該快回來。」站在胤礽面前的是一個身穿官服面容清俊的男子,他面色從容,不慌不忙地回話。

「不過,等他們回來後,你要小心一些。這件事你不能出面,也不能流露出什麼蛛絲馬跡,省的那些老狐狸察覺到什麼,孤會派人去接收這件事。」胤礽的表情變得越來越正經了,他可是費了一通力氣,才把張廷瓚拉到他的手下。張廷瓚可是人才,要不是後來他死的太早了,張家說不定會是一門三宰相。論才華,他可是不輸給他的父親張英、弟弟張廷玉。

「微臣自然明白,不過,最近大阿哥和明珠大人可是有些動作,請太子爺注意。」張廷瓚向胤礽行了行禮,淡淡地說道。

張廷瓚無疑是有才華的,他作為胤礽的軍師自然是思慮周全。不過,在眾人眼里,張廷瓚只是詹事府的官員,雖然他才華不錯,可若不是他父親張英,他也不會被安排到詹事府里做事。但是,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到張廷瓚可是胤礽的心月復,比起索額圖來,他的地位也差不了多少。只不過,索額圖在明,張廷瓚在暗。

有句話說的好,吃虧是福。這句話用在胤礽的身上一點都不虧,他第一世的時候什麼都好,就是被康熙寵的太厲害了,慢慢養成了後來驕橫跋扈的性子,除了康熙誰都不放在眼里。等到被廢後,他才真正明白什麼叫人世冷暖。

等到了第二世的時候,太子爺更是慘,他親爹可是怎麼冷落他,怎麼來,恨不得立刻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周圍的人更是見風使舵,要不是有親媽護著,他被下黑手的次數更多,畢竟,太子之位只有一個,可他爹的兒子不止一個。可以說,在第二世,胤礽是真正從小吃苦長大的。那些難熬的日子雖然磨去了他的驕橫跋扈,但是也鍛煉了他的心性。

重生回來後,胤礽可是私底下做了些動作,其中就包括拉攏張廷瓚。畢竟,胤礽可是知道他這邊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而且索額圖又是那個脾氣。想要贏得了他那群兄弟,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各個方面優秀的張廷瓚同學自然是入了胤礽的眼中。與他的父親相比,張廷瓚更是值得胤礽廢功夫。畢竟,張英雖然是胤礽的師傅,可是人家是堅定的保皇黨,無論明珠和索額圖怎麼拉攏他,他都是不予理睬。

張廷瓚雖然繼承了張英的本事,但是他無疑是有著雄心壯志的。他對于朝廷的朋黨之爭,一直是冷眼瞧著。最終,在大阿哥和胤礽兩邊,他選擇了胤礽。因為胤礽展示出的能力,值得他支持。

而且,親手輔佐出一位明君,讓史官在史冊上記下自己的名字和光輝事跡,被後人敬仰和膜拜可是每位文人心中的夢想。對于張廷瓚來說,那實在是讓他心動。他憑什麼不這樣做?

在大家不知情的情況下,胤礽的黨羽中又默默地添了一位新成員。不過,胤礽沒有看錯人,有些隱秘的事情,張廷瓚替胤礽辦的很好,就算這次派人去沙俄的事情。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需要什麼?天時、地利、人和。可是,有這些還是不夠的。還有一樣是必須的,那就是錢。畢竟,要是沒有錢,你要別人怎麼替你賣命?無論是拉攏人才,還是平日里的來往,錢是必須的。

作為大清的儲君,胤礽的生活真是好的沒話說。可是他手里卻是真沒有多少錢,畢竟毓慶宮的花銷都是由內務府負責的,可內務府卻是康熙的小金庫,他花的一向是康熙的錢,自己手里的錢,胤礽真是沒有多少。

沒有錢怎麼辦?自然是想辦法賺錢了。古代的地位排行是士農工商,商人是地位最低的,可是他們卻是富有的人群。胤礽考慮了一段時間,決定派人去沙俄那邊經商。

其實,要是想來錢最快,在江南那邊下手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江南除了風景聞名天下,更出名的是它的富饒。可是,太子爺對于江南有著血淋淋的記憶啊!

當初,他就是把手伸到江南斂財。可是他能想到的,大家也能想到。江南是個好地方,誰都想要在這兒分一杯羹,康熙更是一直派著心月復在這兒。可是也算是胤礽倒霉,他干的事情被康熙的暗探發現了,然後上報給了康熙。康熙對于胤礽的這種行為可是沒有姑息,他表面上沒說什麼,可是心里對胤礽卻是有了防備,暗地里更是讓人除去了胤礽的眼線,讓胤礽在江南的人手損失嚴重。

吃一塹長一智,胤礽這輩子雖然在江南安排了人手,但是他卻沒有踫那些不該踫的地方,只是讓自己的人在江南打探消息。

他把賺錢的眼光投向了沙俄了,要知道大清的茶葉和絲綢一向是受沙俄皇室貴族的喜歡,而沙俄的各種動物皮毛也是銷售到大清的主要產品。因此,雖然朝廷明令禁止,但是沙俄的商人和清朝的一些商人、蒙古人一直有著貿易。只不過如今的貿易都是零零散散的,不是十分集中。其中的利益,在大多數商人看來,還不足以讓他們心動,大多數人還是把銀兩投用到其他的地方。

可是,對于胤礽來說,蚊子再小那也是肉。更何況,沙俄這邊的貿易還是沒有形成規模,沒有太多人來插手,如果能夠在這里面站住了腳,那麼將來他必定能那里培養出他的勢力。而且,胤礽對于火器比較感興趣,大清雖然有火器營,但是火器營是康熙二十八年設立的,如今還不算成熟。

在上次的烏蘭通之戰,清軍失敗的一部分的原因正是因為噶爾丹配備了強大的火器裝備,佟國綱就是死于鳥槍之下。見識過火器這麼強大的東西,胤礽自然是想擁有。可是火器基本上都是從沙俄流傳過來的,想要得到火器,只能從沙俄商人那邊下手。

更何況噶爾丹就是受到沙俄那邊的鼓動,才敢出兵進犯蒙古,雖然上次清軍輸給噶爾丹,使噶爾丹仍是清朝的心頭大患。康熙干什麼事可都是要斬草除根的,沒有除掉噶爾丹這樣的大敵,他可是絕對不放心的。

因此,在將來的康熙三十五年,朝廷無疑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康熙帶軍出征的時候,胤礽可是一向在京監國,他可是不能上戰場撈軍功的,不過,胤礽就算不能去戰場,他也要準備到時候好好撈一把,要不然,那些軍功可是要便宜他幾個弟弟了。愛新覺羅家的小心眼一向是遺傳的,胤礽可是絕對繼承了這一點了,他可沒忘了上輩子那些好弟弟是怎麼給他搗亂的。

因此,早在前兩年,胤礽就悄悄派人手去了大清和沙俄的邊界,埋下了釘子,讓他們負責打听消息和經商。手下的人干的不錯,他們傳回來的消息和東西,讓胤礽感到很滿意。嘗到甜頭的胤礽,在去年他奉命監國的時候,更是趁機會加派了人手,這一切張廷瓚也是知道的,他就是負責這件事。

要不然,他也不會一大早跑到毓慶宮,給胤礽賀喜。畢竟,他好不容易休息一會,自然是願意在家待著。

等到胤礽和張廷瓚交談完了之後,他便讓何玉柱把張廷瓚送出了毓慶宮。

人走了之後,胤礽獨自坐在椅子上,笑著將手里的一張紙扔到了香爐里,看著它慢慢化為灰燼,低低地感嘆了一聲︰「一切才剛剛開始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