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10章 國破身亡

說起來,風骨會的所謂zheng治綱領,陳瀅此前並不了解。

這個組織太低調、太神秘,便連康王余孽對其亦知之甚少。

而此刻听得吳太妃所言,陳瀅不免生出怪異之感。

就連她這個來自于二十一世紀之人,尚不敢興起如此大膽的念頭,每行一步皆謹小慎微,生怕蝴蝶的翅膀扇動起狂風暴雨,而風骨會,卻走在了她前頭。

沉思良久,她忍不住問︰「我可以問問您那六世的經歷麼?」

身為土生土長的大楚人,吳太妃的某些理念,委實太過超前,陳瀅認為,這必與那六次重生有關。

「便是你不問,我也要說的。」吳太妃笑道,轉眸四顧。

煙柳籠月,林中間錯著幾方木墩並石案,月光下瞧來,那案上還劃著棋盤格兒,許是怕送行太過無聊,遂有了這供人手談、小憩之處。

隨意擇一方木墩兒坐了,吳太妃儀態萬千地單手支頤,倦懶一笑︰「這說來卻長,我乏得很,且容我歪著說話。」

「您請隨意。」陳瀅亦在對面落了座,微微欠身︰「對不住,出來得有些急,沒備茶水,要不要我去外頭車上說一聲兒?」

吳太妃便擺手笑︰「用不著如此麻煩,我還沒那麼金貴,熬的苦日子加起來也有三、四十年,吃不上飯的日子也是有的,這些又算什麼。」

陳瀅轉念一想,便也釋然。

不說前世,只看今生,吳太妃也是在冷宮里熬過的,缺吃少穿想是常事,且若她耽于享樂,便也不會以死遁之法,離開帶給她無上尊榮的皇城。

「說來卻也有趣兒,我那前六世,每一世皆活不過三十五歲。」吳太妃一開口,便作驚人之語。

陳瀅此時卻已經不驚訝了,只靜候她下文。

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吳太妃又續︰「我記得很清楚,第一世先帝駕崩後,乃是太子即位,改年號為黃龍。太子荒yin無道、殘忍好殺,黃龍二年水患,淹死江下百姓近十萬,太子卻為寵妃修建通天閣,不僅不減稅,反倒加重稅賦,致使江下數行省百姓苦不堪言。黃龍四年,叛軍揭竿而起,一路殺進盛京,太子匆忙南下、偏安一隅。黃龍五年,北疆趁虛而入,大楚國破。」

她閉了閉眼,仿似又看見那國破城空、血濺牆垣的慘況,語聲低微︰「彼時,我等先帝妃嬪皆于皇覺寺落發出家,北疆軍進寺後見人就殺、四處放火,我從後山逃跑,慌不擇路,掉落山崖。」

她幽幽地嘆了一口氣,面上浮起無盡蒼涼︰「那一年,我正滿三十五歲。而當我醒來時,卻回到了太康二十七年。」

「太康二十七年?」陳瀅眉心蹙了蹙︰「我記得先帝是太康三十七年駕崩的,也就是說,娘娘是重生到了先帝駕崩的十年前?」

「正是。太康二十七年三月初九,便是我每一回死後醒來的第一日,從不曾變過。」吳太妃唇角輕勾,笑容苦澀︰「而這一日,也正是我晉位昭儀之日。

「原來如此。」陳瀅點了點頭,想要再問她身死之日是否也是一定的,卻又覺得,有些不好啟齒。

吳太妃卻像勘破她的心思,笑道︰「重生時是定了日子的,至于死,則不定。除了活不過三十五歲外,我死之時,春夏秋冬皆有,最有趣兒的是第三世,我竟死在了大年初一,你說好笑不好笑。」

她說著便當真笑起來,神情間沒有半分不虞。

看起來,她並沒有時下那些忌諱,言及生死,亦如述平常。

陳瀅頷首道︰「我知道了。那麼,接下來那幾世呢?您又經歷了些什麼?」

「諸王爭霸。」吳太妃淡淡地道,復又挑眉笑︰「不是我夸口,若論帝王丑態,舉世怕尋不出一個人比我看得更多。」

「願聞其詳。」陳瀅道。

吳太妃「」了一聲,不大有興致的樣子︰「這事兒說起來是最沒意思的,提它作甚。」

說著眸光一轉,卻見陳瀅神情專注,正瞬也不瞬地看著她。

她忖了忖,遂又改了話頭︰「罷了,你既然想听,我也不妨說一說。」

她將身子坐正些,面上是戲謔的神情︰「便說第二世吧,因知道太子沒法子當好皇帝,我便干脆殺了蕭氏,就是現在的蕭太後,自己爬上後位,想法子把太子給廢了,扶大皇子即位。」

她忽似想起什麼,抬手向額角輕輕一拍︰「啊喲,你小孩子家家大約是不知道的,這大皇子,就是前些年造反的安王。」

原來,安王也曾是某一世的皇帝。

縱使明知那是平行時空之事,陳瀅還是覺得,很怪異。

此時,吳太妃語聲又響,仍舊在說安王︰「安王登基,年號改為永昌。這永昌帝倒也不算太荒yin,唯眼高手低、剛愎自用,龍椅還沒坐穩就開始鏟除異己。他幾個親兄弟一看不得活,自是一個接一個地造反,自永昌元年伊始,就無一日安寧。」

陳瀅聞言,忍不住心底嘆息。

封建君主制最大的弊病,便在于個人的權力太大,且沒有制約,國家與百姓唯一的希望,便是一代名君聖主。

可是,名君與聖主的產生率,委實太低,這種純靠老天開出大豹子的制度,經二十一世紀歷史驗證,是必將走向滅亡的。

思忖間,吳太妃又續道︰「卻說永昌帝,殺兄弟殺得連國事也顧不上,朝廷內外也不安穩,倒皇派、立太子派、保皇派甚至還有弒君派,直是亂作一鍋粥。彼時我頭一次發現,所謂君君臣臣,說白了,不過是一些自私自利之輩,我不懂他們的聖賢書都讀到了哪里去,就自己去翻史書,結果越看便越是迷糊。」

她自嘲地笑了笑,面上重又浮起蒼涼︰「永昌四年,因戰火不熄,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便又起了叛軍,與皇龍年間倒是如出一轍。便在這風雨飄搖之時,西夷趁虛而入。永昌五年,大楚國破,而我,則死在了皇城大火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