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後听聞九凰的話,斜睨一眼趙雲,在見到他的臉上並沒有任何的不滿情緒之外,講台後才對著趙雲道︰「皇帝,九凰說的此話可是事實?」
姜太後著話實則是在天朝眾位大臣的面前指責趙雲的錯,但是她的心中也是很是擔心,擔心趙雲不顧及顏面在大殿之上反駁自己。
看著趙雲已經變了的臉色,姜太後又再次開口道︰「哀家相信,皇帝一直都是明君,定會為徐陽洗刷冤屈!」
看似在恭維皇帝的話,但是只有趙雲知道,姜太後的此話是在給他壓力,在諸位大臣的眼前,即使姜太後不顧國法來到大殿之上,有參政的行為,但是趙雲卻是不能真的就把姜太後怎麼樣,這樣傳出去的話,慧兒、讓天朝的百姓以為,趙雲不是一個孝順的明君。
而姜太後能夠說出這番話,所依仗的也不過是趙雲心中對她的孝順,倘若趙雲真的不顧及名聲,以女子參政一事來說道,她也無法參與徐陽一事,無法幫助九凰。幸得是趙雲的心中,對他的孝順就以此事就能看出有多大。
為了不掃落姜太後在朝臣們面前的威信,趙雲卻又真的不能真的說出去徐陽一事是被人誣陷的,那樣豈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來。
關于徐陽是否是冤枉被人陷害的,趙雲當初可是讓天朝一把手的大理寺查明真實的,當初是大理寺查出徐陽貪墨一事是事實,趙雲吃啊下旨將徐陽革職流放邊境。
倘若是現在說出徐陽是冤枉被人誣陷的,那麼這不是在說天朝一把手的大理寺根本就沒有能力,連一件貪墨的事都查不出來,還誣陷忠良,這樣的話,天朝所面臨的將會是一陣恐慌,以及是百姓對皇帝的不信任,這樣額結果並不是趙雲所要見到的。
所以,最後,趙雲在心中思索一番才對著姜太後說道︰「母後,徐陽這件事早已經讓大理寺查了出來。」
還未等姜太後說話,跪在大殿中的九凰听聞趙雲的話後,立刻反駁道︰「皇上,臣女義父的確是被冤枉的,還望皇上能夠查明此事,還臣女義父清白。」
面對九凰一次又一次的逾越,即使趙雲心中對九凰有過的戰績而容忍九凰的失禮,可她不間斷的挑卻也讓趙雲對九凰心生出殺意了。
「來人,九凰郡主私闖金鑾殿,不顧天朝國法,即刻打入大牢,听後發落。」趙雲看著大殿上跪著的九凰,然後對著大殿門口外的御林軍說道。
趙雲的話才剛落下,從大殿的門口就進來兩個御林軍,姜太後見此情況,也顧不得這是在朝政上,女子不得參政,忘記了她的這番行為是將妝笛趙雲推向了怎樣的一個尷尬的境地,只听她對著大殿上進來押九凰的御林軍說道︰「給哀家住手,你們眼前的人可是璟王,誰敢押她,先得得到哀家的懿旨才行。」
姜太後將此事說完之後,轉回頭來看著趙雲道︰「皇帝息怒,皇帝身為天朝的皇帝,應當為我天朝的百姓某得福,徐陽一事倘若真的是冤枉被人誣陷的,皇帝何不為他翻案,這樣百姓也會感激皇帝的聖明。」
趙雲看著姜太後眼中的堅定,心中她剛才說的那番話並不只是說說而已,讓他感到甚是無奈;他不明白,一手不插手朝政的姜太後,為何在面對徐陽的一事之上會這般的堅定,堅定到不顧及當著全臣的面來反駁他,他真的先要問一問姜太後,她這般做到底是為何?
面對趙雲投注在她身上的眼光,姜太後反而有點不敢直視趙雲。
其實姜太後的心中也是在不願在全臣的面前來反駁皇帝,這樣會讓史官在史書上記上一筆,某某朝的某某太後無視女子不得參政,這樣姜太後將會在史書上留上一筆墨。
顯然,在做出此事的姜太後早已知道自己這樣做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不去計較史官會在史書上如何的給她留下一筆;就說在這件時候,她跟皇帝趙雲的關系也會變得有了隔閡起來。
「母後也是認為朕應該從新審查徐陽一事?」趙雲看著身邊的姜太後,聲音極其輕緩平淡的問道。
措不及防的,姜太後沒有想到趙雲會如此的問她。她先是一愣,隨後就明白了,趙雲這話還是在責怪她;只是為了天朝的江山,她不得不這般的做。
「皇帝,你是天朝的皇帝,是否從新審查徐陽一事還是得由你來決定,哀家不過是後宮之人,此事你定當跟大臣們商議才是。袁太傅,梅翰林,沈御史這些可都是幾朝元老,相信他們定能為皇上排憂解難。」
姜太後的話讓底下大殿上的朝臣們心中不由得一緊,太後這是明著暗著都是在幫助九凰,而她口中所指出來的朝臣都是位居高位的朝臣元老們,又都是站在九凰這一邊的。
「父皇,兒臣也懇請父皇能夠看在九凰郡主不顧身死,闖入金鑾殿來請求父皇為徐陽翻案的孝心之上,能夠同意從新審查徐陽貪墨一事。」
趙玄突然的開口說話讓趙雲的心中微愣,隨後他在心中不由得苦笑一聲,看來今天他不同意從新審查徐陽一事也得同意了。
上有姜太後在為九凰說情,下有自己最愧疚的皇子還是未來天朝的皇帝為她說情;趙雲知道,在下首的大殿之上,也有許多位及高位的大臣心中也是想要讓他從新審查徐陽一事,只是他們並沒有說出來罷了。
自從趙雲上位皇帝以來已有數十載,還從未在全臣面前顯得如此地方憋屈。試問在各國之中,還有誰能夠如他一般做個皇帝都能這般的憋屈。
最後,迎著趙玄的求情,姜太後的相幫,趙雲不得不同意九凰的請旨為徐陽一案從新審查。
「朕給你兩天的時間,倘若不能找出徐陽冤枉被誣陷的證據,那麼你還有徐府上下全部都得流放邊境。」
趙雲對著九凰說道。
九凰听聞徐陽此話,知道趙雲這一次是真的動怒,才會搭上徐府上下百余口無辜人的性命。
但是,九凰能夠不顧及性命的闖入金鑾殿,沒有十足的把握,她也不會在闖了進來;所以在听到趙雲的這番話後,九凰心中唯一的感覺就是放松,終于她得到了趙雲的旨意。
只要趙雲同意從新審查徐陽貪墨一事,那麼徐陽就還會有轉機,也不會在秋後會流放到邊境。
「臣女謝過皇上!」
楊進看著不過才轉眼的功夫,原本就要被皇帝打入大牢的九凰怎麼突然的,趙雲就同意了九凰的請旨,從新審查徐陽一案了。
但是,看著眼前的情景,楊靜卻也知道自己現在再說些什麼也已經于事無補了,趙雲的旨意都已經下了,他又怎麼會明知趙雲現在正是上怒的時候,而再說什麼反對從新審查徐陽一事。
雖然徐陽貪墨一事的真實是大理寺查探出來的,但是對于這一次九凰要求從新審查徐陽一案,趙雲還是讓大理寺來辦;只不過這一次多了一個九凰跟自請旨意而來的趙玄。
「既然你們商議朝事,哀家也是該走了。」
在見到趙雲松下口來同意從新審查徐陽一事之後,姜太後看了一眼九凰,然後對著趙雲說道。
听聞姜太後離開,趙雲直接對著姜太後說道︰「兒臣恭送母後!」
「臣等恭送太後!」
大臣們見此,也紛紛的跪下恭送姜太後。
待到姜太後離開後,今天甚是怒火的趙雲也結束了今天的早朝。
等待下朝之後,楊進匆匆的回到太師府中,進到書房,問著暗衛道︰「徐陽一事,那邊你可以安排好?」
暗衛還不知道今天早朝上所發生的事,可他看著楊進回府時一臉的不快,暗衛心知楊進定是在早朝上遇到了讓他不心的事,如今又听楊進如此問道,暗衛的心中閃過一絲不祥的預感。
「主子,屬下已經將那邊都封口好了,按照主子的意思,承諾他在事成之後讓他回到上京。」
楊進听聞暗衛的回答,心中感覺似乎有哪里不太對勁,可到底是哪里,他也感覺不出來。
在沉默了片刻之後,楊進說道︰「如果他沒有按照我的吩咐做,將此事泄露一個字出去,不用像我稟報,直接把人解決了。」
楊進在說完這句話後,突然一愣,隨後他想起了早朝時九凰曾說過的,她有人證,找到了那個誣陷徐陽的人,難道是?
後面的事楊進不敢再想象,倘若那個人真的被九凰抓在了手里,那麼徐陽不禁可以出大牢,或者此事還有可能將自己搭扯進來。
「那個人現在在何處?」楊進問向身邊的暗衛。
暗衛聞言,對著楊進說道︰「還在江南,我留下人看住了他們。」
盡管暗衛如此說道,可楊進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大,然後他對著暗衛說道︰「不用讓人守住他了,直接讓那邊的人動手,把人解決了。」
看著楊進的眼中閃過嗜血的光芒,暗衛心中即使疑惑楊進怎麼突然的讓他們動手將人解決掉,可他在看著楊進的面容後還是不敢開口問道,只得應下楊進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