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章 朝堂風雲變

當九凰江浙一切都做好之後,再次回到徐府已經到來次日的凌晨。

進到九凰院中,看著等了她一宿的幾個小丫鬟正坐在九凰院外睡著了,九凰的心中閃過一絲暖流。

雖然她極少在徐府居住,這十年以來她大部分的時間都跟自己的師父雲夢真人住在雲夢山上,對于徐府的這些伺候在她身邊的丫鬟們,九凰並沒有太多的情感。

可是在今天見到她們為了等她不顧夜晚的寒露而睡在了九凰院外,一股名叫溫暖的感覺襲上九凰的心頭。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當她還是景州侯府的小姐,爹爹還在,娘親還在,大哥還在,所有的人都還在的時候,她也時常感受到這樣的溫暖。

那個時候,侯府中的所有人都沖著她慣著她,那是她最美的時光,心中最美好的記憶;可一場戰爭讓她這所擁有的一切全都變成了夢境,全都破滅成灰。

十年了,在見到丫鬟們熟睡的面容後,那種曾經在這十年里時常伴隨在她夢境中的感覺又開始回來了。

正當九凰心中感慨時,睡在九凰院外的丫鬟這時醒來過來。

睜開迷蒙的雙眼,看著近前的九凰,丫鬟們的臉上閃過一絲驚喜,隨後激動的道︰「小姐,你可回來了,這一晚你都去哪里了?」

看著丫鬟們臉上的擔心以及話語中的擔憂,九凰並未回答他們的話,只是對著丫鬟道︰「你們去屋子里歇會兒吧,現在時辰還尚早。」

听完九凰的話,丫鬟們心中不由得震驚,以前從不關心她們的小姐今天怎麼變得這般的好說話了?她的那話是在關心自己兩人嗎?

雖然九凰如此說,可作為奴婢的兩個小丫鬟卻不敢將九凰的話照做,她們知道自己的身份。

看著兩個小丫鬟因為自己的話而顯得有些許的局促不安,九凰淡淡的瞥了一眼後,道︰「給我大謝熱水過來我梳洗一番。」

九凰一邊對兩個呆愣中的丫鬟說道,一邊邁步向著九凰院中走去。

梳洗之後的九凰,在吩咐了兩個丫鬟下去之後,自己則躺在床榻上小歇一會兒。

朝堂上,這是在收復景州失地拿下巴圖的歡喜之後,第一次的朝中重臣在朝堂之上展開激烈的爭斗。

太師楊進聯合著同屬他這方的朝臣聯名上奏趙雲,要求對徐陽貪墨一事盡快的了結。

「臣有事請奏!」三省中的中書大人張儉走出位列來到大殿正中,對著趙雲道。

趙雲看了眼張儉,說道︰「張愛卿有何事上奏?」

張儉听聞趙雲的話,偷偷的瞟了一眼站在文臣位列首前的楊太師,隨後說道︰「臣上奏彈劾禮部尚書徐陽徐大人貪墨一事。」

「徐陽身為禮部尚書大人,位及在我天朝正二品的朝中大臣,知法犯法,行賄賂,貪污災款,按我天朝律法,應當割出官職,以示懲戒。」

張儉將自己的請奏說了出來,在他的話後,還未等趙雲開口,早已經在先前得到楊太師叮囑的眾位朝中重臣紛紛的走出自己的位列,其中有文官武官,各個都是天朝的中流抵住。

他們附議張儉的話,請奏彈劾徐陽貪墨一事,希望趙雲能夠盡早的做出決定。

看著十余位自己手下的重臣,在平常有任何事都不願提前站出來商議,卻在徐陽這事上相當盡心,趙雲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明的光芒。

「那依眾位愛卿所言,徐陽之事應當如何解決?」

張儉听聞趙雲的話,義正言辭的道︰「臣等懇請皇上革職徐陽的官職,將他流放。」

「臣等附議。」

在張儉的話落之後,隨同他一起跪在大殿中央請奏的數十位朝臣跟隨著張儉的話說道。

而另一邊,擔任翰林院院長的梅弄從位列中走來出來,道︰「皇上,臣請奏!」

趙雲看著突然走出位列的梅弄,趙雲道︰「梅愛卿又有何事請奏?」

梅弄听見趙雲的話,隨後看了眼跪在一旁的數十位朝臣對徐陽的彈劾,荒才開口道︰「會皇上,臣請旨皇上能夠將徐大人一事徹查。」

「徐家三代忠心為國,從未做出過任何有對天朝不利的事;徐陽徐大人更是為官以來一直清廉,在江南水患之際,更是將自己家中的家當上繳賑災,試問徐大人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做出貪墨之事,還望皇上能夠明察,還徐陽徐大人一個清白。」

張儉听聞梅弄的這一番話,臉上不滿的看了眼梅弄,隨後又將自己的視線投向楊進的身上,在得到楊進的眼神示意之下,張儉再次開口道︰「梅大人此話差異,徐陽所做之事怎麼能夠憑借大人的一番言辭就洗刷掉徐陽談門口一事呢。

梅弄听聞張儉的話,偏頭看了眼這個一直跟隨在太師楊進身後的人,楊太師在朝中一手遮天的本事,梅弄可是知道的,可他雖然身為翰林院院長,卻也不能拿比他高一介的楊進有何辦法,更甚至,皇帝趙雲深信楊進的話,這也讓梅弄無可奈何。

明知道張儉是楊進的人,可想著徐陽那個在太難伺候啊中,難得的一介好官員,如若就這樣被污蔑丟了官職,梅弄感到實在是可惜。

「張大人都如此說不可憑借一面之詞來說道,那張大人為何憑著自己的片面之詞就請奏皇上革職徐大人的官職?」

「你你」張儉被梅弄的一番話說得無以反駁,只能漲紅著臉怒目對視著梅弄,半天只能說出一個你字來。

無視張儉的怒目瞪視,梅弄從自己的鼻中冷冷的輕哼一聲。

而這時,站在一旁看著自己演的好戲居然被梅弄攪合的楊進終于出聲,道︰「梅大人似乎是忘了一件事,徐大人貪墨一事人證鐵證可是俱全的,這可是從江南督撫傳回上京的證據,這樣梅大人還認為徐陽貪墨一事是被人誣陷的嗎?」

楊進話中的警告意味十分的明顯,可梅弄似乎像是沒有听出來一般,或者是他早已听了出來,只是故意的假裝沒有听出一般。

「盡管如此,臣也以為皇上應該在派人探查之後,確定徐大人貪墨一事並非是被人誣陷後才做決斷,這樣就不會有冤枉良臣的事發生。」

誰知,在梅弄將自己的這番話說出口之後,楊進一頂!質疑君主的大罪就扣在了梅弄的頭上。

只听楊進在梅弄的話剛落下,不等趙雲說話,就搶先道︰「梅大人這是在質疑皇上的昏庸嗎?」

趙雲被你是被楊進搶先了話而感到心中不快,這個時候卻又听楊進說起自己昏庸來,立即就對有質疑他的梅弄,道︰「梅弄,你好大的膽子!」

梅弄听聞楊進的話剛一出口,就知道楊進這是想要子自己于死地。

果不其然,在楊進的話才剛說話,梅弄就听見趙雲滿是怒氣的話從前方傳來。

梅弄嚇得只能在打點中不斷的磕頭請罪,解釋自己並非是那意思。

袁權站在三公之後,他是帝師的太傅,一生輔佐了天朝的兩位皇帝,趙雲雖然一直昏庸,听信奸臣的話,可他對這位自己的老師還是十分的尊重,因此袁權的話在朝堂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他將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一切事宜全部的事看在眼中,正當皇帝趙雲想要開口責罰梅弄的時候,極少參與朝堂之事的袁權開口了。

「皇上,老臣以為梅大人的話甚是合理。徐陽徐大人貪墨一事還是派人查探過後,倘若徐陽真的是貪墨了,那皇上再將他革職查辦也為時不晚;倘若徐陽是被人誣陷貪墨的,皇上在查清之後放了徐陽,也不會被人議論說皇上听信讒言誤殺忠臣,而皇上的此番行為將會留垂青史。」

袁權的最後一句話說的十分的重,也是這一句話僵梅弄以及徐陽從太師楊進的手中救了下來,暫時的保住了一命。

趙雲听著袁權說的話,他的心思一直停留在袁權的最後一句話上。

袁權的那話是在告訴他,倘若他就這樣的听信了張儉以及眾位朝臣的請奏,將徐陽的事做出決斷,那麼倘若後面查出徐陽被誣陷貪墨一事,那一直盯著自己的御史就會在史書上重重的書寫一筆他誤殺忠臣。

更何況,徐家自為官以來,作為了三代朝臣,一直盡心盡力的,對天朝盡忠,趙雲也十分的信任徐陽,他的心中也有些許的不相信徐陽會做出貪墨一事,可當楊進將徐陽談們的證據擺放在自己的眼前時,趙雲的還是不得不相信事實。

可是如今又听聞了袁權的這一番話,,趙雲的心中開始搖晃了起來,難道徐陽貪墨一事真的是被人污蔑的?可那握在自己手中的證據又算是什麼?

作為一位帝王,畢生唯一的心願就是自己不會在史書上留上一點墨跡,即使身為昏庸的趙雲,他的心中也是如此。不求能夠名留青史,至少不會被御史化進昏君的行列中。

「大理寺少卿周雄听旨,朕命你在三日內查出徐陽貪墨一事的真假!」

位列朝臣中的周雄听聞皇帝的旨意,出列應下。

所以,最後在趙雲的一番思索過後,終于下旨讓人徹查徐陽貪墨一事。

趙雲的做法讓為徐陽鳴不平的朝臣心中松了一口氣,可听在一心想要徐陽死的楊進一黨中卻十分的不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