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門徒降臨 第41章 孟子

王寂突破後,並沒有立即煉制下一種藥劑,而是直接進入了諸子世界之中。

不過,他突然發現,今天的諸子世界,似乎有些異常。不是環境的原因,而是空氣之中,似乎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嗯?」王寂掏出懷中的九界之心一看,發現它正閃閃發著亮光。

「寂兒,到大醫師這里來!」王寂在剛建好的蒙恬房子里,听到了蒙恬的聲音。

頓時間,王寂知道肯定是有人蘇醒了。要知道,蒙恬平時沒有重要的事情,絕對不會到其他人那里去。

「師傅!」

王寂到了扁鵲處,頓時發現上首坐的竟然不是大醫師扁鵲,而是另有其人。這讓王寂驚詫不已,他不知道,一個醫家之祖,竟然會給人讓開主座,這簡直就是一個不可置信的事情。

扁鵲是醫家之祖,更是整個醫家的顏面。在自己的地盤之上,竟然給另外一個人讓座,這代表著他將整個醫家的姿態都放低了。

王寂認真的看了過去,頓時發現上首的那個人竟然頭頂光華,狀若白虹。面容肅然,舉手投足之間,竟仿佛可以隨時改變天下般的氣勢!

可是,最明顯的,就是他身上,仿佛有一股莫名的白光沖天,正氣凜然,浩然之意,撼動天地!

而下面,坐著的四人,皆是看著他,神色雖無謙恭,但是敬意顯然。

「寂兒,過來見過,此乃亞聖孟軻!」蒙恬說道。

王寂頓時又是一陣的激動,孟軻是何人?儒家之道,幾乎影響了炎黃數千年的時間,乃是後世百家之首,在先秦時期,儒家亦是影響力最為深廣的學說之一。

而孟軻,就是號稱孔孟之道中的孟子!

「王寂,見過先聖。」

孟子,可堪聖人之名。若不是因為孔子之故,以他的成就,必然可以到達聖人之位。

不過,王寂也發現,在諸子世界之中,似乎在這幾人之間,極少見到門戶只見。就連墨家的巨子月復黃享都安安靜靜的坐在了下首,而沒有絲毫的意見。

「你身上,血腥之氣何來?殺人盈野之氣何來?」突然之間,孟子說道,一股浩然的氣勢也隨之逼來,讓王寂呼吸都是一滯。剛剛練成不久的殺之劍意也是一滯,仿佛隨時都要崩潰。

王寂雖然不知道,在這諸子世界之中,孟子是如何看透他的殺之劍意,但卻沒有猶豫,認真的看了看孟子︰「此乃殺敵所致。」

「殺何敵?」

「壞我炎黃之敵!」

王寂堅定的說道,亞美入侵,炎黃二字將不再存在。殺亞美,即殺炎黃之敵!

「殺敵以止戈,此乃我兵家之道,又未有不可!」蒙恬突然在旁邊說道,那股壓在王寂身上的氣勢也隨之消失。

孟子看了看蒙恬,又看了看王寂,點了點頭。

「若有一天,將敵人納入版圖,由我炎黃統治,即可!」孟子淡淡的一句話,若是在外界王寂听人所說,他自然是不屑一顧,但此時由孟子說出,又仿佛是那般的自然,一股指點天下的韻味天成。

「不過,最好能不動武就不動武!以我炎黃之名,以我儒家之文化,緩緩圖之才是最好的方式,免動兵戈,百姓亦無需受苦。」

孟子仰頭,看了看天空,隨意的說道。

周圍的幾人都是皺了皺眉頭,尤其是月復黃享,更是如此。

王寂也是一愕,雖然平時幾人也講自己的學說,但是卻從未像孟子這般,直接推崇的說出自己的學說。

孟子似乎是看到了幾人的反應,也是笑了笑︰「儒家文化,當是治世之道。小子,你但說如何?」

孟子這話,無半絲的煙火,但是王寂卻是知道,若是他答的不合孟子之意,恐怕他連看都不會再看王寂一眼,直接離去。

「儒家之道,貴在其精,其氣,其神。次之,才是其治世之道。」王寂毫不客氣的說道。

孟子皺了皺眉頭,周圍的氣氛驟然一變,連下面坐著的四人,也是驚詫的看著王寂。

平時,他們看王寂都很機靈,卻沒想到,此時竟然說出了這麼的一句話。

雖然這句話也是夸獎儒家之道,但是卻也極大的否定了儒家。在別人面前未有不可,但是在亞聖面前這麼說,卻是赤果果的打臉。

要知道,到了孟子這個層次,對于自家學說的發展,已經到了頂峰。而其在儒家道上堅定的信念,不管過了多少萬年,也絕不會變化!

「何有此言?」孟子淡淡的說道。

「儒家治世之道,放到一定的時期,一定的統治方式之下,自然是天地正統。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治世之道卻並未始終隨之而變。到了如今,這套治世之說,在某些時候,某些事情之上,依然可稱治世良方。」

王寂頓了頓,看了看面色如常的孟子,繼續說道︰「可是,局限亦過深!」

「有何局限?」

諸子百家之中,王寂對于儒家的研究可謂最深,皆是因為後世流傳最廣的便是儒家學說。在他父親的影響之下,他通讀古書,尤其是這孔孟學說,研究的極深。

「首先,地球聯盟非一人之聯盟!現世之中,千年之前,早就拜托了帝皇制的統治模式了。」王寂看了看孟子說道。

孟子疑惑的看了看王寂,又看了看下面的四人。以他的思維,很自然的推衍出了王寂所說的話。

「繼續。」

「其次,儒家學說本身就有很多的局限性!」

王寂沒有去看孟子的反應,只是自顧自的說出在後世之中,在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中,儒家學說的優越性和局限性。

在王寂看來,儒家的學說正反兩個方面都很明顯。

可是,毫無疑問的是,儒家的精神,絕對是炎黃精神最重要的體現之一。

儒家的仁義之說,儒家的凜然的皇皇正氣,可以被漠視,但是卻決不可被詆毀。

後世之中,有多少人小覷儒家學說,有多少人堂而皇之的反對儒家。但是他們究竟有幾人,可以真正的了解儒家,可以真正的了解炎黃文化。

可笑的是,偏偏有些不是黃皮膚,黑頭發,黑眼楮的外國人,比中國人還要更加的了解中國文化。

這是炎黃文化的魅力,這也是中國人的悲哀……

孟子一直在默默的听著王寂說話,不發一言,不動一指,猶如盤根的老樹一般。

就是其余坐著的幾人,也都是靜靜的听著王寂說話。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王寂如此侃侃而談,宛若一個真正的儒家學者。

「儒家之說,有利有弊罷了!」

王寂在最後,嘆了口氣說道。

待到王寂說完之後,孟子也是沉默不語︰「這一切,不是儒學的不足,而是並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儒學真正的融入了時代的精神!」

時代精神,正是王寂說給孟子說的。現在,孟子同樣說出了這句話。

其實很多時候王寂也有這樣的感慨,但是在儒學發展到巔峰之後,想要完全改變,又怎麼可能?

清代之時,封建王朝發展到了巔峰,而儒家文化亦是如此。

在這樣的狀況下,毫無準備的面對了整個世界的沖擊,封建王朝撐不住,儒家亦撐不住。

「既然你如此說了,我便不教你別的,只教你浩然之氣!可否?」孟子淡淡的說道。

「多謝老師!」王寂恭敬的行了個禮說道。

孟子點了點頭,沒有言語。倒是蒙恬示意王寂出去走走,他們幾人還有話要說。

不過,王寂在這一剎那,卻陡然生出了一種迷茫的感覺。到底,諸子百家的出路,會是在哪里?他一個人,真的可以掌握全部的學說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