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還是不甘心,自古以來,有權才有勢,有勢就有錢,好不容易才供出一個二弟當官,從商到仕這條路可是整整走了三代,現在江韜是家里的指望,哪肯輕易放棄。
「祖母,你看我這麼善良,這個性子適合當官嗎?萬一我給家里惹了禍事……」江韜知道說服不了父親,只能拉著祖母撒嬌。
江老太太還是有點猶豫,現在她听懂大兒子的意思,也知道這不是一句話就能決定的。
「讓他去吧!」江家二叔從縣衙回來,踏進家門來給母親請安,未進門就听到江韜的話,開口勸道。
「二弟……」江父還是有點不同意。
江二叔擺擺手,讓江韜先出去。
江韜知道家里現在是二叔主事,就連父親也听他的。因此高高興興地走了。
江家二叔坐下,對著大哥和母親正色地說︰「我觀察過了,韜兒著實不適合官場,而且皇上馬上要和兩國開戰了,這一打不知道什麼時候停歇,一打仗,官場上就辛苦,而且萬一被派到邊境小縣,現在連七皇子都上桑澤邊境了……」
江二叔停了下來,沒再說下去。
「這怎麼可能,你是說?」江父失聲,這幾年邊境上大大小小摩擦是有的,但也不至于……
「是真的,此事關系重大,大哥和母親不可說出去,我們家現在只有江韜一個男丁,更要小心謹慎,要當官也要先命在,我們家現在就一個獨苗苗,賭不起。琉霞山莊是宋大將軍的,山莊里有許多退役的老兵,就連國師和魏國公也在那里,江韜要是留在那里,怎麼也能保證他的安全。」江二叔沒說出口的是,若不是他女兒年紀太小,他也想把女兒送去陶瓷學院呢。
江二叔疲憊地按了按太陽穴,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朝庭現在對農事非常重視,春耕時節到了,他連續下鄉十幾天,書生身體實在吃不消。
「老大,就按你弟弟說的去辦吧。」江老太太鄭重地對江父說。
江父心情復雜,最終不甘地點點了頭。
方家村私塾里的方茂光今天有點心神不定,早上夫子說的話至今依然在耳邊回響,他今年十一歲了,照理去年就該去學院讀書了,可他身體不好,家里經濟也不允許,就此停學吧他心里不甘,難道一輩子就如父輩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嗎?就算他甘願放棄,以他的身體只怕也干不了重活,可繼續讀書吧他又知道他不是這塊料。
他讀書在私塾里同學中就是中等,規規矩矩又不出彩,在私塾里經常是被忽視的學生,先生偶爾指著他都叫不出來他的名字。
唯一有點自信的就是他的畫畫,他的畫畫在同學里面也算出彩,尤其是他畫的人物畫經常在同學之間流傳,可他不敢告訴夫子和家里,在夫子眼中,這算旁門奇巧,浪費精力,對科舉毫不幫助,又費銀兩,也換不到錢。
如今有了這個學院,他想過了,做陶瓷本是他心中所想,以他的身子即使在陶坊里干不了重活,還可以爭取在學院里當個夫子。
想到這里,課也上完了,他收拾了所有的東西,快步地走向夫子,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夫子若有察覺,也回了一禮。
兩個人都知道他們的師生之緣到此結束,心里都有點戀戀不舍。
應天書院,張舍監站在二年甲班門口,看著教室里面的夫子正在收拾教具,忙退到旁邊,他剛才在大門口的時候,遇到這個班里李小明的父親,請他通容一番,讓他接兒子回家,說是家中有事。
李小明的父親,請他通容一番,讓他接兒子回家,說是家中有事。
這本不是休沐時間,舍監正在拒絕,沒想到李小明的用著袖子掩飾,遞過來一個東西,他用手模了一下,是元寶形狀,心里樂開了花,馬上答應了。
看守書院大門的雜役撓了撓頭,有點奇怪,這個舍監姓張,平素里最是不好說話,一天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板著一張棺材臉,逮到機會就要錢要物的,恨不得多生幾只手摟錢,學生們背後都叫他八爪張,就是八爪章魚的意思。
這個八爪張嘴巴還很惡毒,很久以前有一個學生的父親重病,家人前來尋找,沒有給他財物,他直接問人家說死了沒,死了才能請假,把那學生的家人氣得找方山長告狀,方山長安慰學生的家人半天,卻沒有責斥他八爪張,從那以後他就更囂張了。
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這個八爪張竟然同意李小明的父親等課上完畢後與孩子相見,看門的雜役不由地模了模自己的耳朵,看到李小明的父親跟著八爪張進去,方知自己剛才沒听錯。
看到父親跟著舍監後面,李小明很是意外,「父親,家里沒什麼事吧?」父親是個貨郎,挑著擔走街串巷,今天不知道為什麼會來到書院。
李小明的父親看著比周圍同學高一個頭的兒子,臉上的欣喜差點掩蓋不住,他看著兒子旁邊的同窗和旁邊的舍監,急忙苦著臉說︰「兒子呀,你祖母快不行了,臨終就念著想你一面,你快收拾行李跟爹回去吧。」
因為轉變太快,這臉怎麼看怎麼猙獰,也不知道是孝順的還是不孝順的。
「我祖母」李小時剛要說他的祖母他上次休沐回去還很健康呀,可看到父親一直眨眼,便頓了一下,把剛要說出口的話吞進去,捂著頭配合父親,哭著叫了好幾聲祖母。
剛走出書院,李小明便停下腳步︰「父親,你為什麼要騙人。」
李父嘿嘿幾聲,才告訴李小明,「你不是心心念念想去當兵想學宋將軍當武狀元嗎?現在機會來了,只會你抓住這個這個機會,就能跟著將軍上陣殺敵。
李小明的父親雖說只是一個搖鼓擔郎,但走街穿巷這麼多年,消息比一般人靈通許多。
兒子讀書不是很靈光,但有了一把怪力氣,這力氣在農村,也就砍柴和挑擔比別人重些,三餐的米飯比別人多些,要靠此賺大錢絕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