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四章 京城風雲(二)

和唐家溫馨氣氛不同,京城方家復雜許多。

長房二房的人已經到齊了,德義堂一派熱鬧。長媳張氏和二兒媳尤氏,各自領著兒女站在太夫人古氏面前。

古氏剛做過六十大壽,滿頭銀絲,額上眼角俱是皺紋,但皮膚光滑,看起來也就五十出頭。

她的面容雍容華貴,一點也看不出是個二十三歲就守寡,獨自拉扯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出身的女子,能培養出一個帝師兒子,讓一幫虎視眈眈瞪著方家家產的方氏族人沒佔到任何便宜,怎麼也不是尋常女子能做到的。

老大老二雖然不如老三顯赫,但老大五品京官,老二也是外放多年,剛回京述職,此次有望在京城謀一四品職位。

庶出的老二方文海,對這位強硬精明處事公正的嫡母,只有感激尊敬,從無半點不滿,兩個媳婦和滿堂的孫子孫女,在方老夫人面前更是畢恭畢敬。

唯獨老三媳婦,方老夫人眉頭皺得厲害,娶妻當娶賢呀,妻賢夫禍少,可惜老三了,他自己能教好一代明君,卻教不好自己的老婆孩子,古語說「惡妻逆子無藥可治。」果然也。

可惜那個溫婉的女子,若不是因為自己早暗許她當媳婦卻又沒法做到,怎麼會年紀輕輕就走了。

而現在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教的兒子和那個蠢婦還那麼恩愛,心里就很不舒服,什麼鍋配什麼蓋,難怪他們兩個現在還很恩愛。

罷了罷了,好在幾個孫子都是好的,只要認真培養,假以時日就能頂上,方家的繁榮還能延續。

原本正在和張氏尤氏閑話的方老夫人,看到翩然進來的吳氏和小孫子方興平,立刻抬起頭,笑容親切和藹︰「听說玉姐兒回來了?怎麼沒來?」

這老不死的,笑得那樣敷衍,說話也漫不經心,又想捉住我女兒的錯處吧。

吳氏心里嘀咕著,臉上卻笑得滿面春風,但仔細一看,笑容根本沒延伸到眼里︰「玉姐兒剛才還說要來給祖母請安,但一回來,就累得睡著了,媳婦讓她明早再來請安,所以媳婦前來告罪。」

方老夫人心里冷笑︰「這個孫女外面瘋傳是什麼仙子,只有自己人才知道這孫女被面前這個蠢婆娘帶得四六不分,遲早會給方家帶來禍事來,偏偏老三被這個蠢婆娘迷惑得不知東南西北,把倭瓜當珠寶了。」

看到婆婆臉上不渝,張氏急忙打圓場,她熱絡地打招呼︰「三弟妹,快些過來坐,位置早就給你留著了。」

若不是仰仗我家相公,這里還會有我的位置嗎?吳氏心里酸溜溜地想,自己的夫君從哪說,都對自己不錯,這麼多年也不納妾的,比起老大老二好多了,但就是比不上對他自己的母親。

自己提了多少次要分家,可他就是不答應,不但如此,也只給婆婆請誥命,一品夫人誥命原本應該是自己的,可這老不死的竟然厚臉佔據了。

張氏雖然是大嫂,但現在方家都是依靠三弟,所以張氏在這個弟媳面前卻生生矮了一個頭,留的位置也是最靠近方老夫人的位置。

「謝謝大嫂。」吳氏淡淡地回應,連個笑容都沒有,只是應付地扯了扯嘴角,就施施然地坐下了。

沒辦法,誰叫自己的夫君只是五品京官呢,在這里,勛貴滿地走,京官不如狗,老大有什麼用,張氏看著吳氏那囂張的側臉,一口氣堵在心頭,上不去下不來,既窩囊又憋屈。

尤氏倒是平和許多,自己夫君多年來千叮嚀萬交代,無論如何不能惹了吳氏張氏,雖然現在老三辭官不做,但帝師身份,清流領袖天下仰望。方家表面上看自己夫君官位最高,但論長論嫡論影響力,都和庶子庶媳沒關系。

何況這個嫡母實在公正,多年來若不是有這個嫡母,自己夫君靠他那個親生姨娘,恐怕飯都吃不上,更不用想讀書做官了。

每想到那個親生姨娘,尤氏心里就不停嘆氣,公公過世後,這親生的姨娘自己的兒子不顧,卷了所有的細軟改嫁了,若是改嫁到好的人家也就算了,誰也沒想到是嫁給公公原來的管家,兩個人在公公病中就好上了。

好在她自私到自己孩子也不要,也好在這個嫡母不管在怎麼艱難的環境下都對三個兒子一視同仁,供著他們讀書,甚至這個嫡母為了二兒子前途,把夫君寫在自己名下。

除了皇上知情外,京城其他人家都以為三個兒子皆是古氏所出,所以這麼多年,自己怎麼伏小做低,都很甘願。

而且大伯還是和老三同母所出,大嫂卻也得小心翼翼,所以這麼多年,不管吳氏怎麼蹦達,不管各自心里在想什麼,表面上看一團和氣。

方老夫人親切地問道︰「平哥兒,你近來表現如何?課業學得怎樣?有沒有覺得吃力?」

方興平上前牽著方老夫人的手,乖巧答道︰「回祖母的話,孫兒很乖,課業很好,昨天還得夫子贊賞,祖母身體如何?有沒有乖乖吃藥?」

方老夫人臉上都快笑成一朵花︰「祖母也很乖,都有按時吃藥呢。」大伙听了都笑了起來。

這老不死的,小時候就把平兒抱到自己身前養,七歲時就送到外院去,導致這兒子和自己一點也不親,只和這老不死的親近。吳氏咬牙暗恨。

眯著眼看著吳氏怒氣沖沖地走出去,方老夫人搖了搖頭,這兒媳婦的心太大,以為是自己擋了她和三兒子的青雲之路,卻不想想,皇上在那位置三年,已經穩如泰山,早已不需要三兒子指手畫腳,留在那只會磨掉師徒情份,無法全身而退。

何況兒子讀書育人是一把好手,但人卻迂腐不已,沒見到自己逼兒子辭官隱退後,皇上馬上加封自己一品誥命夫人,這就是贊許,雖說兒子因為孝順,也不適應官場同意去書院,可兒媳婦卻一直認為若是自己死了,一品誥命夫人就是她的。

這封誥又不是只能有一個,皇上要給誰就誰,不給誰誰也求不來,偏偏那蠢婦,現在巴不得自己早死呢,早就視為仇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