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00章 論功行賞

教導禮儀的嬤嬤早來晚歸,極其用心,尤其是對明姝。

明姝每天練習禮儀,渾身酸疼,真是覺得宮里的規矩太多了些。

她這樣的性子可堅持不下去,無奈明輝每天都會來觀察,她不得不打起精神好好學習。

時間過得很快,不足一月,明達凱旋回京。

收復北境是天大的軍功,蘇彰特地到了城門迎他入城。

這是莫大的恩寵,明達一臉滄桑,半喜半憂的進了城。

筵席上。

明達的家眷妻兒老小都在,明姝仔細打量這個剛從戰場回來的父親。

他真是滿臉風霜,精神卻是不錯。

席間,蘇彰問東問西,細微關心,有意體恤。

明達端的都是誠惶誠恐,莫敢不從的姿態,不時看一眼明姝。

蘇彰說了幾句,話鋒指向明姝,夸贊她年輕懂事,做事縝密之類的,明達也是欣慰的感激說笑。

明姝咧著嘴笑道︰「多謝皇上夸贊,明姝不好的地方很多,毛病也不少,感激皇上包容才是。」

明達听她說話謙遜,心底不覺又喜上兩分。

突然蘇彰嘆口氣道︰「明福那小子,做了錯事,犯了案子,刑部和都察院監察,開始朕不知是他所為,讓明姝幫著去查沈氏的案子,誰知將他的案子扯了出來。

老弟,朕實在為難,但國法之下,朕不能裝糊涂,何況他與謝玉興結私謀利,劫持軍糧,還引朕出宮埋伏射殺,朕不得不殺,還望你能想明白。本來,他若只是犯點小錯,似明熹那般,朕也不會追查。

他這案子鬧得滿城風雨,朕總不能不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否則國法荒廢,天下人會怎麼看朕?你應當明白朕的苦心。」

明達暗中握拳,面上平淡道︰「老臣明白,是老臣教子無方,多謝皇上海量,並未責罰明府一門,這事是老臣的錯,老臣真是罄竹難書。老臣若是在京中,他犯了這樣的案子,不用皇上出手,老臣也能將他打死!」

蘇彰又嘆了一口氣道︰「他總歸是年紀小,你又常年在外領兵,是朕的錯,朕沒有照顧好你的老小。唉這事就當朕虧欠你的,以後尋了機會,朕會補償你。」

明達心底冷笑,補償?你拿什麼補償?他死的是兒子,難道你要拿皇子的性命補償?

明姝此時含著淚,欲哭無淚般開口︰「爹,這事怪我,我不知道犯案子的是二哥,我若知道,我定不會去追查,二哥也不會死,請爹責罰。」

當著蘇彰的面,明達縱使老淚縱橫,也忍著道︰「傻孩子說什麼傻話,皇上能讓你參與查案,就是為了給明府一個公道。

明福無知莽撞,怎麼會是你的錯,你不查出來,別人也會查出來,你查得好!是我明達的女兒,不包庇,不遮掩,是個正直的好女兒,脾性與你母親一樣,爹心底欣慰不已。

你二哥的事,說到底是父親沒有教養好,怪不得他人。」

他心底雖然明白,也許明福的事背後有什麼貓膩,可是當著蘇彰和這麼多大臣的面,他不能細細追問。

沈听蘭死了也就死了,他听聞她行為不端,與管家私通已經夠他丟人,貪污他一生功勛換來的錢財,就更該死,他心底半點憐憫也沒有。

別的人在他眼里更是不值一提。

只是沒了一個兒子,背著那樣的罪名去死,他總覺得有些忐忑,有些不好的預感。

明福的罪名,足以禍連九族,他一家老小現在還能坐在此處與蘇彰對飲,也全是蘇彰的恩賜,明達心底不免有些憂心。

蘇彰端起酒杯笑道︰「行了,你打了勝仗,辛苦了九個月奪下北境,以後我大魏就有了北面的屏障,再也不怕韃子來犯,你是我大魏江山的首位功臣,朕敬你一杯!」

明達端著酒杯起身,躬身一禮,才道︰「多謝皇上賜酒。」

隨後,他一口吞下,原本該香醇的酒在他喉間卻是苦澀不堪,難以下咽。

筵席上,蘇彰當著大臣的面,又歷數一遍明達跟著他以後打下的數次漂亮的戰役,夸得明達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他本是一個靦腆之人,說話也不多,更不喜與眾人聚會宴飲。只是蘇彰盛情,他推拒不得。

所以才硬著頭皮來了皇宮,值得他高興的便是,在座的子女都安好懂事,讓他心安不少。

他這般在外舍命打仗,為的就是明府一門的安逸,見他們一個個長得很好,讓他總算放心些。

也不枉他拼死沙場多年。

第二日,蘇彰論功行賞。

眾人心底都提了一口氣,明達極有可能被封為右相。

因為他現在的身份已經沒有更高的提升空間,只有丞相一職才能與他這回的軍功相配。

胡庸心底有些打鼓,戰戰兢兢的。

好不容易,他一人獨大之下,要是明達出來插上一腳,他以後準會受排擠,尤其因為他是文官,沒有戰功,在蘇彰眼里肯定不如明達。

蘇彰開口之前,明達也很緊張,往上再走一步的想法,他不是沒有過。

以前朝中也是左右兩位丞相,可是自從發生那件事之後,朝中才有了李善一人,後來又是胡庸上位,現在如果該有兩位丞相,那麼他必定是其中一位。只是不知蘇彰是如何打算。

蘇彰飲下一口酒道︰「此次北伐一戰,明達審時度勢,知己知彼,率領二十萬兵力前去,料敵先機,用兵如神,此次大戰勝利,徹底推翻韃子的統治百年的北境,確立大魏江山的北面邊境。

明國公收復北境,功不可沒,經此一戰,更是打破了歷史上由北向南的統一大業,可謂千古奇功!

愛卿這一戰,必會青史留名。朕向來都是有功必賞,有罪必罰,賞罰分明的君主,朕特封明達為右相,領萬金俸祿,歲萬擔糧食。其余封賞稍後再議。

他的三子年幼隨他征戰,屢建奇功,如今也滿了十七歲,該給他一個正式的官職,朕封他為京城城西兵營指揮都督。

接下來,明右相的三個女兒要入宮選妃,朕也會稍作封賞,不知明右相對朕的封賞可還滿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