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二章 筆誤

文人誤史,一口黃牙,說盡天下荒唐事。

孟姜女的故事,其實是這樣的……

孟姜女的故事,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卻不叫孟姜女,而是稱為杞梁妻。

周靈王二十二年秋,齊莊公姜光伐衛、晉,奪取朝歌。

齊莊公從朝歌回師,沒有回臨淄,便突襲莒國。在襲莒的戰斗中,齊國將領杞梁、華周英勇戰死。後來齊講和,齊人載杞梁尸回臨淄。杞梁妻哭迎丈夫的靈柩于郊外的道路。

齊莊公派人吊唁。

杞梁妻認為丈夫有功于國,齊莊公緊緊派人在郊外吊唁,倉促草率,對自己的丈夫不夠尊重,便回絕了齊莊公的郊外吊唁。

後來,齊莊公親自到杞梁家中吊唁,並把杞梁安葬在齊都郊外。

這段故事明文記載在《左傳》中,是真人實事。並無「哭夫」、「城崩」、「投水」等情節,只為表現杞梁妻大義凜然的剛烈性格。

「哭夫」增加于《禮記》,曾子說杞梁妻「哭之哀」。

《孟子》中又加入淳于髡的話︰「華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變了國俗」。

《左傳》中的史實「杞梁妻拒齊莊公郊外吊唁」變成了「杞梁妻哭夫」。

故事,開始在傳承中發生偏移。

「崩城」增加與西漢劉向的《說苑》。

「投水」又是與《列女傳》中加入「投淄水」的情節。

到了東漢,王充的《論衡》、邯鄲淳的《曹娥碑》進一步演義說法,卻倒是那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並且哭崩了五丈。

西晉時期崔豹的《古今注》夸大,說杞城「感之而頹」。月兌離史實,三分實七分虛。

如此演變著。

如此,添枝加葉……

唐代詩僧貫休的詩《杞梁妻》中,那就變得面目全非了。

貫休他的詩歌里,把春秋時期的事挪到了秦代,把臨淄的事搬到了長城內外,斷章取義將「城」理解為「長城」或是有意嫁接,誹謗,進一步把「長城」確定為「秦長城」。

到了明代,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長城,招致民怨沸騰。老百姓為了發泄不滿,又改杞梁妻為「孟姜女」,改杞梁為「萬喜梁」,並且增加了諸如招親、夫妻恩愛、千里送寒衣等情節,創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長城」傳說。

這個故事表明了百姓向往和平,追求穩定,渴望家庭生活以及最樸實的幸福和安寧。

可是,為何要讓嬴政一人承受所有的怨憤?讓一個為天下人熬燈點燭的君王,一個要以戰止戰的大丈夫,蒙受不白之冤?

百姓如此,天下如此,大家從不管真真假假,只道「有人這樣說……」

世間最苦,莫過于君王,世間最冤屈,不過君王。

千秋功績,史官筆下誤,文人筆下毀。

包括眼前……

世人只道,嬴政登山求仙,因崇拜碣石山的靈氣。

他親臨碣石山,勒石記功,並求長生不老,江山萬代。

他令人刻下《碣石門辭》,贊頌統一中國的歷史奇功。

此處哪里看得見海?層巒疊嶂之山丘,若說海,便是雲海罷了。

「看什麼呢?」房媧兒問。

「北方。」

他一說北方,她便清楚,說的是匈奴人。

房媧兒淺淺笑,拉著他的胳膊,說道︰「好不容易出來四處走走看看,你的心還在未央宮的地圖、沙盤之上,好生無趣。」

嬴政嘆息︰「朕不想不行的,他們想要打仗,朕就不能安寧,大秦不能做待宰的羔羊,朕不能將天下送給匈奴人。內憂外患吶……」

「有人選了嗎?」

「今日看,蒙恬對北境甚是了解,並且,他對騎兵作戰,很有研究,依朕看,派蒙毅吧。」

房媧兒點頭。

「蒙恬,是應該立一次大功了。」嬴政說道,他與蒙恬私交甚好,對他極為信任。

房媧兒要扶嬴政下山。

「走吧。」

「你今日怎一點兒不操心?」嬴政覺得她對戰事不關心,很是反常。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陛下信任他,便放開手讓他去打,天下事,若是樣樣都要你操心,那設立這麼多官職作甚?」

二人說說笑笑下山去了。

房媧兒拉著嬴政的手腕時,她靜心,為他把脈,衰老,內部的不易察覺的衰老,使她心憂。

晚上舉行群宴時,房媧兒在門口,攔住了盧生。

「趙大人好。」

盧生很清楚這個女人在朝野上下的位置,畢恭畢敬,比對丞相李斯,還要客氣三分。

「盧先生。」房媧兒拱手行禮,甚為恭敬。

盧生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望著房媧兒,不禁看得呆了。驚嘆道︰「觀趙大人面相,真真如神女一般,難怪陛下如此寵信大人。」

「說笑了,盧先生是陛下眼前的紅人,不必如此。」房媧兒微笑著,擺手說道。

盧生道︰「大人如此天仙一般人物,自然用不著恭維,小人很早便有心結交大人,可奈何沒有門路。」

盧生早年便有意結交她,可是听人說,結交白衣衛不是你去結交,而是他們回來主動結交你,一旦被白衣衛盯上,他們便有權利隨時要你的性命,避之不及。

房媧兒客套說道︰「巧了,我也早有意結交先生,可先生宛如仙人,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二人立在殿外,朗聲大笑之。

盧生立了立身子,依舊一臉諂媚地笑。不過這些方士長相要麼俊美,要麼仙風道骨,否則也不敢來面見君王。徐福仙風道骨,宛若高人。而盧生粉面朱唇,若是換上女裝,尋常女子都會失了顏色。房媧兒雖美,可是嬌態,媚態卻不如此人。

盧生笑道︰「小人有三個問題,想問一問大人,不知可行否?」

「可以,可是盧先生也需要回答在下三個問題。」

「好。」盧生回答得爽快。

「趙大人,听說你在陛邊服侍已十余年。」盧生雖垂頭,可斜眼往上,試探挑釁著。

「不假。」房媧兒豪爽回道。

「小人听聞,醫鬼賈骨現在是趙大人的師父。」盧生听說賈骨的大名不足為奇,他們都是在尋找長生不老藥的人,打探彼此的情況,實屬正常。

「也不錯。」她面不動色。

盧生最後說道︰「而當年,鬼谷女房媧兒,被魏王假所殺害一年之後,陛下便從趙國帶回了大人,不知大人與房姑娘可有淵源?」

房媧兒笑,這才是盧生的目的,便反問道︰「若是我說我就是她,你敢信嗎?」

盧生堅定地回答道︰「信!」

這一點使得房媧兒有些吃驚。

「大人的第一個問題,小人回答了。」房媧兒雖然被詐,可她毫不動氣。

「好,第二個問題,你真的知道不死藥的尋覓之法?」盧生問。

「確實。」房媧兒答。

「第三,你是不是來陛邊,行使疲秦之計的?」

「是。」盧生正氣凜然看著房媧兒。

二人對視,冷漠,皇帝走進宴廳。

房媧兒回到嬴政身邊之前時,對盧生說道︰「你現在算是我的朋友了。」

盧生微笑︰「是。」

盧生知道,想要結交白衣衛,要獻上自己的「腦袋」,結交白衣衛需要投名狀,這就是盡人事。想要白衣衛做跳板,只有獻上自己的腦袋,白衣衛不做虧本的買賣,這就是帝國的凶器。

大宴群臣上,嬴政心情舒暢,多喝了兩杯,便微微有些醉了。

房媧兒一口不喝,一直在與盧生「眉目傳情」,時時相看,對視之中盤算對方的心思。

放眼看去,出去嬴政、李斯、蒙恬三人之外,各自都是別有心思,房媧兒立于一旁,可是她的手,從沒有從天裂上挪開過,天裂平時在她腰間,猶如一個熟睡的美人,可是只要它一出鞘,便使得神鬼四散逃去。

嬴政面色泛紅,趙昆與趙高服侍他回去歇下。

房媧兒回到偏院,尖兒和賈骨早已等候著她。

「師父,我回來了。」她進門便大喊著。

「媧兒,你過來。」賈骨道。

房媧兒還沒來得及換衣裳,便至今向賈骨居住的堂屋走去。

才走進屋子,便聞見那刺鼻的藥草味,問︰「師父,又在熬藥?」

「皇帝喝醉了吧?」

「嗯。」房媧兒點頭。

「拿去吧!」賈骨停下蒲扇,開蓋一看,聞了聞湯藥。

「這是什麼?」

「皇帝常年熬夜點燈,思慮太甚,加上今日喝醉了,你不擔心他的身子嗎?」

房媧兒一笑,撲上去,抱住賈骨,搖晃,說︰「師父最心疼我!」

對嬴政好就是對她好,這是她身邊的人都清楚的。

房媧兒連著藥罐一並端著去嬴政的寢殿。

「大人這是?」趙昆看著她端來藥。

「我師父為陛下熬制的。」

「陛下睡著了。」趙昆勸道。

房媧兒不听,只要闖,眾人也是沒有法子的,便由著她進去了。端著湯藥來到床邊,房媧兒扶起嬴政來,「陛下醒醒!」

嬴政微醺醉意地睜開眼,「嗯?」

「喝藥。」她端起藥碗來。

「朕不喝。」嬴政現在只想睡覺。

房媧兒扼住嬴政的下頜,直接往他口中灌。

嬴政驚醒︰「你這是作甚?」

「伺候陛下喝藥。」

嬴政拿起一旁放著手絹,擦擦自己的臉,道︰「你這哪是喂藥?是行刺。」

房媧兒不以為然地︰「若是我真的行刺,你當如何?」

嬴政篤定地說︰「朕不躲。」

「我的刀很鋒利的,不怕?」她收拾了藥碗,正要走。

「朕不信你會真的刺朕。」嬴政說,房媧兒回眸一笑,便離去了。

才回到偏院,便看見那盧生在于賈骨交談,房媧兒將藥罐和藥碗交給尖兒,她徐徐走向二人,盧生听見腳步,轉身一看,便立即起身,行禮道︰「大人!」

「先生這麼晚,來我的小院,所為何事?」房媧兒冷說。

「送禮。」盧生依舊一臉柔善之笑容。

「哦,什麼大禮,還用得著盧先生親自跑一趟的?」房媧兒打量著盧生,思索他會送什麼來呢?

盧生取出一塊絹布,雙手呈給房媧兒,恭敬地說道︰「趙大人,請過目。」

原來,盧生是燕國太子丹的舊部,他與荊軻,高漸離等人是故交,也是這幾人的忘年之交。

房媧兒冷笑︰「原來,先生與三人是故交?」

「對。」盧生面色從容。

房媧兒思忖著,盧生這等聰明人,小心翼翼走到這一步來,不冒然行駛刺殺嬴政之事,必有他的計謀。可是,將他是刺客的證據交道她的手中,這不由得讓她頭疼起來,他究竟要作何?

「我看不懂竹簡。」房媧兒將竹簡放下,這究竟是證據,還是陷害,她不懂。

盧生輕輕喚她道︰「房姑娘,您是哪兒看不懂呢?」

房媧兒望一眼賈骨,呵呵笑之,賈骨斜睨盧生,思索,盧生為何知道房媧兒就是現如今的白衣衛趙媧兒。

「趙大人若不是房姑娘,那為何,趙氏三兄弟,為大人馬首是瞻呢?」

房媧兒喜歡淺笑,不語。

「我與荊軻、高漸離為忘年之交,並且,高先生刺瞎雙眼之後,一直是我服侍著他的,琴築中的鉛塊,也是我所造。」

房媧兒搖頭。將盧生親筆書寫的,關于他真實身份,來秦國之目的的書簡推向他,而後她問「你覺得白衣衛需要這東西才能殺你嗎?」

盧生侃侃而來︰「房姑娘殺死天下第一劍客智坤之後,荊軻也死了,您便是第一人,還有誰躲得過您的刀?」

房媧兒望著飄飄然的盧生,冷聲問道︰「你來,有何目的?」

盧生不假思索,立即回答︰「想要效仿徐福先生,再次出海。」

房媧兒再問︰「有何目的?」

盧生笑答︰「疲秦。」

房媧兒對這個答案異常驚訝,盧生將自己的過往說得如此大逆不道,不由得讓房媧兒對他生出幾分忌憚來,猜不準他的來意,于是,房媧兒冷笑問道︰「為了求仙吧?」

盧生輕搖羽扇,輕輕地風,將他胸前的一縷發扇動得隨風擺動。呵呵笑了,答︰「姑娘真會猜。」

賈骨在一旁,突然發話︰「此處也是求仙之地,你是從這里入海?」

盧生答︰「的確。」

賈骨與房媧兒對換一個眼色,繼續問︰「為何不與皇帝說?」

盧生答︰「皇帝還在等徐福,且出海一事,勞民傷財,皇帝陛下不願再做。」

賈骨淡然︰「等徐福回來唄!他要是沒找到長生不老藥,您再去。」

盧生哈哈大笑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