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五章 興兵平叛

于秦國而言,這一年似是過得很快,轉眼已是歲末。

在這年里,那顆不知從何而來的彗星主宰了太多人的生死,且全部都是趙政心中最為在乎的人。

它先是出于東方,又現于北方,最後竟停留在西方天穹十六日之久。

而此後,居住于西北梁山宮中的夏太後病了許久終于殯天。

夏太後是趙政真正的親祖母,她出身低微,心思卻很是純善。

她心疼趙政幼年的經歷,一直以來都待他極好。

夏太後對他的每一分好,都印在了趙政心里,可卻礙于華陽太後,他多年來都不得不對這位體弱多病的祖母冷漠處之。

如今就連她過世,趙政也無法給她一個像樣的葬禮,更不能在人前露出過多悲色,招致華陽太後不悅。

只有在午夜夢回,他才能卸下偽裝,做回真正的自己。

蒙獒,祖母,成蛟,梁兒……

為何好似一夜之間,他便失去了所有……

伸手不見五指的寢殿中,趙政平躺于榻上,望著棚頂的方向,眸光幽幽。

梁兒……你一定要平安回來。

寡人……就只有你了……

秦王政八年。

由于蒙獒在秦國的地位舉足輕重,出于尊重和禮節,趙國將蒙驁的遺體運回咸陽,趙政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在咸陽城外列隊相迎。

趙使將遺體交接給秦國後,便很快躬身請辭。秦人望著他時那吃人不吐骨頭的神情他實在難以忍受,只怕再多停留個半刻,都會被他們拉回去剝皮抽筋,以祭蒙獒。

蒙獒靜靜的躺在那里,還維持著死時的模樣,全身上下插滿了刻有「趙」字的竹箭。

此刻,趙政周遭百官的低泣聲四起。

這是秦國的大將軍,更是他趙政的大將軍。無論他的勢力有多麼微弱,蒙獒都始終站在他的身後,從未有過一絲動搖。

他肅穆上前,緩緩附身,親手將那些竹箭一支一支的拔下,又將拔下的箭一支一支的折斷,以示蒙獒此仇,他趙政不會忘,百萬秦人亦不會忘。

有朝一日,他定會帶領秦國東出攻趙,踏平邯鄲,以慰蒙獒十萬大軍的在天之靈!

「報大王!公子成蛟已反,現下正在屯留招兵!」

「什麼!」

「公子成蛟反了?」

「難怪遲遲不見他出兵都山,竟是早就打著要反的心思!」

眾人議論聲此起彼伏,趙政身形若有似無的一晃。

「大王……還有一物……」

前來通報之人聲音微顫,自腰間拽出一張錦布來。

內侍上前,將其取了呈給趙政。

趙政看過後面色突變,將錦布狠狠甩在地上,雷霆震怒。

「此物從何而來!」

「回大王,公子成蛟命人四處發放此告示,如今屯留城及周邊小城已是人手一份……」

趙政雙拳緊握,渾身顫抖,目眥盡裂︰

「成蛟!枉寡人那般信你!……」

呂不韋無聲上前,將地上的錦布拾起,一看之下,卻哼笑出聲︰

「呵,這公子成蛟為了王位還真是花了些心思,竟編出這等不像話的故事來詆毀大王與老夫。」

他轉身面向百官,舉起手中錦布笑問︰

「列位同僚可要看看此上內容?」

眾人面面相望,都遲疑著不知該不該上前。

忽然一個年輕人自人群中走出,出手接下了錦布。

此人年紀輕輕、儀表堂堂,正是郎中令王綰。

王綰拉開錦布,先是愕然一滯,卻又很快平復,大聲讀出其上內容。

聞之,眾人皆瞠目結舌,心知現下是到了需要站隊的時候。

是相信這上面的內容,與公子成蛟一同反了;還是只字不信,支持平叛?

死寂片刻,王綰滿目截然,單膝跪地,大聲請命︰

「公子成蛟先是悖逆承諾,害我大秦十萬將士慘死于趙,現又覬覦王位,起兵屯留,還散布謠言,辱蔑大王與相邦大人。如此大逆不道,臣懇請大王即刻出兵,剿滅叛軍,誅殺反臣!」

在場的百官皆是身居咸陽,又是在呂不韋的眼皮底下,他們的祖業家眷幾乎都在其龐大的勢力掌控之中。

加之蒙獒的尸體就在眼前,其死相淒慘駭人有目共睹,這又的確全是拜公子成蛟所賜。

倘若他只因一己之私,就堂而皇之的害死國家重臣,還害得大秦無故折損了十萬大軍,誰又會期待這樣的人為王呢?

只頃刻,眾人便理清了思路,齊齊躬身跪地。

一時間,請戰之聲四起。

「臣等肯請大王即刻出兵,剿叛軍,殺反臣!」

百官之後,就連幾千禁軍也齊聲高呼,聲震天際︰

「剿叛軍,殺反臣!剿叛軍,殺反臣!剿叛軍,殺反臣!……」

趙政環視四周,劍眉如鋒,眸光凜然。

「誰願出戰?」

「大王!臣王翦請戰!」

趙政凝眸而視。

此人已是花甲之年,之前長期駐守于秦國北境,幾乎從無戰績。

趙政對他的實力不甚清楚,但見他此番自請,便也應了下來。

「好!寡人就命你領兵十萬,即刻前往屯留平叛,務必要取得反臣成蛟之首級!」

玄金長袍的廣袖之下,趙政雙手成拳,指甲已然深陷掌中,竟刺出了血來。

剿殺成蛟……這是他此生,下的最艱難的命令。

趙政堅持親自將蒙獒的遺體送至大將軍府。

蒙獒的獨子蒙武帶領全府上下近千人附身跪拜,叩謝大王的體恤之恩。

趙政在此並未待得太久,心中卻對蒙府子孫有了大致的印象。

蒙武年約而立,身形高大健碩,行事間神似其父,早前一直駐守西境,在軍中歷練多年,往後為將定是指日可待。

然而最讓趙政久久難忘的,是蒙武的兩個兒子。

大一點的年近九歲,名為蒙恬;小一些的僅有六歲,名曰蒙毅。

蒙獒的家眷皆哭倒在其遺體跟前,就連蒙武也是滿眼含淚,難以自持。

而這兩個孩子小小年紀,在祖父遺體之前竟能做到神思淡定,禮儀周全,眼眸炯炯,恭敬肅穆。

他二人第一次面見秦王,亦是看不出他們內心起伏,全然不似尋常孩童。

尤其那蒙恬,更是生得一副適于習武的絕好身骨。

趙政垂眸思忖,不愧為蒙獒的後人,果真個個都是棟梁之相,為將之材。

樊於期打著撥亂反正的旗號在屯留招兵,竟讓他短時間內便增兵三萬,如今已然備出了八萬大軍。

史書上並未注明咸陽前來平叛的領軍將領為何人,見樊于期日漸自負的神情,梁兒本還生出些憂慮來,可當她听聞為將之人竟是王翦,便瞬間定了心。

想來許是因為王翦此時尚未成名,此戰又屬內戰,不堪被錄入史冊,便沒有記下他的名字吧。

而樊於期對于對手是王翦,盡是滿月復的傲然。

說王翦其人活到六十幾歲還只是一直駐守偏遠的北境,且從無絲毫戰績。一想便知定是個平平之人,毫不可懼。

梁兒卻是嗤笑不已。

大秦國未來的戰神王翦,又豈是他這等不堪的小角色可比?

莫說他手中僅有屯兵八萬,並不及王翦的十萬,就算再送他十萬兵,湊個十八萬,怕也算不得人家王翦的半個對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