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九章 江南第一家

永樂十六年的元宵節從正月十五持續到正月十七,因為放花燈的日子足足有三個晚上,張燈、設鰲山、放煙火,大弛夜禁十日,皇帝甚至御午門觀燈,宴群臣進詩。

「皇孫殿下肚子可是餓了?」海童樂呵呵問道︰「奴婢專門讓人在宮門落鑰前買來了東華門的小吃,尚膳監剛剛熱了一遍,殿下可想嘗嘗?」

壽哥兒埋在貂裘里的臉兒果然露出了期盼的神色,問道︰「都有什麼吃的?」

「有羊肉串、紫米粥、豆汁、涼粉、扒糕、蓮子粥、酸梅湯、紅果酪、杏仁豆腐、烤肉串、烤龍蝦、烤魷魚、炸螞蚱、炸蠍子、炸蠶蛹,」海童一口氣報了一大串,道︰「您可想吃?」

這一串名字吸引了旁邊幾個孩子,都嚷道要吃,張昭華問道︰「能不能吃?鬧肚子嗎?」

海童笑道︰「好叫娘娘知道,這些小食,都是這幾個太監在一旁看著他們現做的,回來也找小太監試吃了,都沒鬧肚子才敢給殿下嘗嘗的。」

「既如此,嘗嘗吧。」張昭華道︰「晚上不要多吃,你在旁邊看著點,別讓他們吃撐了睡不著。」

壽哥兒算是這群半大的孩子中最大的一個了,但是還是頑童一般,咋咋呼呼地。張昭華本來要說他吃相不好,一瞥眼看到漢王家兩個哥兒,心里又不舒坦起來,又把他們喝住了,奪走了已經到嘴邊的小吃。

皇帝本來已經明確說了,在太孫大婚之後,漢王即刻就藩青州,但現在太孫大婚兩年多了,漢王依舊居住在京師,皇帝像是忘了自己說過的話一樣。

「我要吃,我要吃」孩子里不知道誰先哭了起來,嘩啦啦哭倒了一片,宮人手忙腳亂地哄著,那邊已經有宮妃甚至外官頻頻張望過來了,太孫妃胡氏原本在遠遠的另一頭,听到聲音急忙趕過來,溫柔細致地哄著這群哭鬧的孩子。

「你看看太孫妃這個長嫂當得,」韋氏就嘖嘖道︰「就是慈愛。皇爺真是好眼光,除了進門兩年多還沒孩子這一點,其他可不是十全十美了嗎。」

張昭華翻了她一個白眼,韋氏存心難堪的情緒不大,其實主要還是感慨她自己,韋氏在平哥兒之後這麼多年不育,皇爺存心廢立的決心一日比一日大,要不是漢王死咬著不松口,韋氏怕也要重蹈徐氏的覆轍。她說的其實不錯,天家無可依靠,唯有子嗣才是衡量女人的標準。雖然在張昭華看來,婚後兩三年沒有孩子太正常不過,但是在這個時代,就是不正常。想當年建文帝還是太孫的時候,馬氏雖然被封做太孫妃,但是高皇帝就是掐著金寶金冊不給,直到馬氏順利誕下兒子。

如今胡氏做了太孫妃,金寶在她手上,金冊卻遲遲沒有給她,這本身對她就是極大的壓力,張昭華為此寬慰了幾次,但是看樣子也沒有太大的效果,且看胡氏被韋氏這麼一說,頓時青白灰敗的臉色就知道了。

沐氏見機很妙,笑呵呵走過來,先給自己的孩子嘴里塞了個糖人,哄住了一個,又拿著其他小吃逗弄了一番,不多時這些孩子們都破涕為笑了。

「還是你有辦法。」張昭華松了口氣。

「以前在雲南,」沐氏道︰「家里孩子多,都散養著,我光是親弟弟就有四個呢,還有堂弟、表弟、庶弟,哄孩子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趙王這些年也頗為不安分,似乎發現太子與漢王的交鋒雖然不是預想中的結果,但最強勁的敵手好歹落敗了,他就有了很大的希望一樣,上躥下跳的意思很明顯。沐氏似乎也在有意結交宮妃,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不過她向來會做人,張昭華對她也不至于冷臉,何況這大節下的,若不是撕破臉,誰也不會拌嘴吵架。正月哭就是喪氣的事情,大家都得喜喜興興地過去。

張昭華在午門上待了一會兒,看到外國的使臣過來,就下樓去了。一幫女人坐在大殿里模牌,到最後就把宮人放出去走百病去了。

正月過後的春闈很快揭榜,名單送到東宮來,听說這一次的春闈有點意思,因為皇帝在午門上瞧見了跟妓子鬼混的十幾個士子,這些赴京趕考的士子頗有些放浪形骸,還穿著儒服,在人群中頗為醒目。皇帝看到了很不高興,命錦衣衛將這些士子的名字記了下來,一個不讓取中。

「唉,奇怪,今年戊戌科姓鄭的進士尤其多啊。」張昭華也看了金榜︰「這二甲七十五人中,有四個姓鄭的,三甲一百七十二人里,竟有……十一個。」

高熾點頭道︰「這還都是一家子。」

「啊?」張昭華驚訝道︰「你說這十五個姓鄭的,都是一家人?」

「江南第一家,」高熾合上書本,饒有興致道︰「知道嗎?」

位于浦江的鄭氏家族,最有名的就是「一門尚義,九世同居」,自南宋至如今,九代人同居,幾千人同飲同食,卻進退有序,家族和睦。除此之外,鄭氏家族男無犯官,女無再嫁,立下「子孫出仕,有以髒墨聞者,生則削譜除族籍,死則牌位不許入祠堂」的家規,歷宋、元、明三代,長達三百余年多年,出仕近二百位位官吏,無一貪贓枉法,無不勤政廉政。

浦江鄭氏家族屢受朝廷旌表,洪武十八年太祖高皇帝親賜封其為「江南第一家」。鄭宅原叫仁義里,其門叫孝義門,故又名「**門」,所以浦江鄭氏又被稱作「義門鄭氏」。

「據說鄭宅之中,鴉鵲同巢,貓狗同窩,」高熾道︰「也是因為和睦所致。」

張昭華想不明白︰「你說鄭家有幾千人,而且井井有條,這是怎麼管理出來的呢?」

「鄭家有鄭氏家範,」高熾道︰「制定了一百六十八條家規,其精華有三,一是厚人倫,崇尚孝順父母、兄弟恭讓、勤勞儉樸的持家原則;二是美教化,鄭家開辦東明精舍教導族中子弟讀書;三是講廉政,要求族儉樸勤耕,出仕者以報國為務,不妄取于民。這是最基本的,鄭家據說每天早上全族上下起床的時間都是統一的、用飯也是聞鐘聲,男子什麼時候讀書、女子什麼時候女紅,甚至族人穿什麼衣服都是有規定的。」

張昭華好笑道︰「難道還要管什麼時候上廁所嗎?」

中國到底就是宗法家族,宗族內部就是一個社會,這樣的條條框框也許可以在這樣一個小社會推行下去,但是放在一個國家,是決計不可能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