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三章 按台

等到里長再一次來到趙廣勝家里,看到一點糧食也不肯上交且並不順服的趙廣勝,頓時大怒,他叫囂著要讓趙廣勝進監牢,果然不過五六日之後,趙廣勝就收到了縣衙的傳票,兩個差役過來,將他帶去了縣衙公堂之上。

「大人,這案子一看就是刁民生事,不肯交糧,」縣衙里的典吏就道︰「您何必親自審理呢,將刁民關進大牢之中,便可。」

「要不是巡按御史這幾日恰好就在州縣附近,」縣令王卿輔道︰「本縣何至于要連村戶交糧的案子都要親審呢?不要多說了,帶人犯上來。」

里長和趙廣勝一並被押在堂下,里長一上來就給趙廣勝定罪,道︰「大人明鑒,糧戶趙廣勝,家有民田十五畝,卻拖欠夏稅秋糧不肯上交,小人屢次催繳,他不僅不肯交糧,反而言語不遜,無端侵侮,小人著實是未見過如此無理之人!」

知縣就道︰「趙廣勝,你因何不交糧食?」

趙廣勝其實害怕地很,但是為了活命,只能硬著頭皮道︰「大人,俺不是不交糧食,而是實在交不起啊!」

他就戰戰兢兢將民田和草塌地的情況說了,然而里長卻否認,說汴里村的田賦全都按照魚鱗圖冊登記的田畝征收的,魚鱗圖冊上面寫的趙廣勝的土地就是好田,就該征收民田的稅,而刁民趙廣勝為了逃月兌交糧,就謊稱自己的田是草塌地。

趙廣勝自然不認,兩個人當堂爭執起來,而王卿輔拍了驚堂木道︰「是草塌地還是民田,本官派人一看便知。只不過草塌地也是要交糧的,而里長說你趙廣勝連一勺的糧都不肯交,這難道不是故意拖欠嗎?」

趙廣勝大喊冤枉,道︰「大人,俺交不起啊!他王貴叫俺們交糧食,比官田的稅還要高!每畝交五升**五勺,俺們交完夏稅,連自己的口糧都沒剩下一口了,秋糧也按這個收,俺們把糧食都交了,還差許多,他王貴就叫俺把種子也拿去賣,還賣了驢,賣了耙,只剩鍋碗瓢盆沒有賣了!」

里長自然不肯承認自己多收了升斗,他道︰「大人明鑒!不可听他信口胡說!小人協助糧長征收糧食,向來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該收多少就收多少,從沒有多收一斗一勺!小人有證人作證!」

證人很快被帶了上來,是十幾個農戶,七嘴八舌紛紛道里長的確是公平公正,沒有多貪污糧食,趙廣勝就道︰「大人,他們、他們都是里長的親戚,里長管著俺們汴里村和下溝村,下溝村都是他親戚,自然催要的少!」

當然趙廣勝也是有備而來,他也請出了自己的證人,是本村願意為他作證的若干人等,大家都道趙廣勝家中的確只有難以耕作的草塌地,而且糧長還要問他征收官田的稅。

兩方爭執吵鬧,王卿輔便拍了一拍驚堂木,讓他們肅靜下來。

「大人,」堂下的典吏放下筆來,道︰「常人覺得,老百姓無錢無勢,跟里長、糧長相比,是弱勢的,打官司總是吃虧的。然而小人卻覺得,這案子並不是老百姓無罪,老百姓恐怕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刁民。所謂刁民就是破落無賴之人,大多是游手好閑、窮困潦倒、靠幫閑敲詐等一些下三賴手段為生,他們告的狀就是刁狀,不僅要害人,還要牟利,正是因為他們看起來弱小可憐,所以大家就都被他們騙了,由著他們坑了真正的好人。」

知縣王卿輔裝模作樣地點了點頭,道︰「咱們縣中,積壓的這樣的案子不少,都是不肯交糧,或者抵抗交糧的,案情簡單明了,就是哭窮賣窮,若是被逼催,那就一哭二鬧三上吊,里長、糧長都是鄉里鄉親的,總顧著鄉里情,沒有辦法,隨即這些刁民更加有恃無恐,用一個‘拖’字訣,想一直拖著,把糧長拖疲拖垮,最後不了了之趙廣勝,你這樣的刁民,為害鄉里,本官若是不將你法辦,如何以儆效尤呢?」

里長立刻直呼青天大老爺,道︰「大人真是明鏡高懸,洞察秋毫!小人被這樣的頑固刁民坑害地欲死不能啊!而且這些人知道聚眾反抗,大人,他們這十幾個人都是不肯交納糧食的!您知道,這糧食交不齊的話,只有糧長補上了,咱們的知州老爺清正廉明,屢發善心替他們補交夏稅秋糧,可是卻滋養了這樣一群不知感恩戴德的人,咱麼知州老爺能有多少錢糧,能替他們交到什麼時候?這樣的刁民,根本配不上知州老爺的一片善心啊!」

見王貴恬不知恥信口開河,不光是把堂上作證的十幾個人村人氣壞了,連外面伸長了脖子看審訊的百姓們都憤怒了,各個喧嚷起來,想要沖進公堂之上。

「好啊,」王卿輔怒道︰「本官治下不服,竟有刁民滋事!」

他手下的典吏根本就是為虎作倀,道︰「大人,他們來得正好!刁民終究是少數,充其量不過一二百人,縣里衙役、捕快都在,還怕他們鬧事不成?」

他是不相信百姓敢跟官府對抗的,即使縣里的差役捕快加起來也不過是十數個,但是這些人就足夠了。果然此言一出,剛才還義憤填膺的人群一下子死一般的沉寂了。

見此情形,王卿輔得意地一笑,剛要說話,卻听人群中有人高喊道︰「官府再這麼催逼,大家都活不了了,大家一起上啊,法不責眾!」

頓時人群又開始擠動起來,王卿輔有些慌了手腳,道︰「這群刁民!怎麼敢快,快!衙役,還等什麼呢,快將這些人亂棍打出去!抓到首惡,本官要嚴懲不貸!」

「呵」一道洪鐘般的聲音傳了過來︰「什麼叫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本官總算見識到了!」

大家都尋聲望去,王卿輔看到來人,頓時嚇得從椅子上跌落下來,「巡按大人?」

來人正是巡撫河南的監察御史高煒。

唐天寶五年,皇帝派官巡按天下風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而國朝以一省為一道,派御史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稱巡按御史,又稱按台。巡按御史品級雖低,但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請皇帝裁決,小事即時處理,事權頗重。另外,職掌巡察的監察機構通常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領導,只對皇帝一人負責,不受其他部門干擾,便于獨立行使職權。

他們是專門考察各省及府、州、縣行政長官情況的,看是否稱職是否廉明,看到他們,連一省布政使都要禮讓幾分,何況王卿輔這樣一個小小的知縣?

王卿輔立刻迎上去,做了個長長的揖禮,恭敬地幾乎算是諂媚了︰「大人怎麼降臨鄙縣了?下官未曾得到知會,也未曾親迎,請大人恕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