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北平城的春天似乎已經開始了,雖然大家似乎都忙忙碌碌的,還不大覺得。

在北平人心里,似乎春風拂面、冰雪融化,都不能代表春天來了,但要看到院里的樹木發了新芽了,才作出恍然大悟的樣子︰「春天可算是到了」

北平的樹多,從王府到民間住宅的院子,橫平豎直的大道和深進的胡同,到處都是槐樹柳樹,然而北平人不愛這樣的樹,偏愛那果子樹,棗子樹、柿子樹、婆樹,你簡直想象不到北平城的樹木是如何的繁密;大家小戶,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都有一株株地長大起來。

尤其是棗子樹,旁的楊樹,柳樹,榆樹都發了一點微微的綠意了,可就是棗子樹,不能同它們相較,就是遲遲不肯發出芽來,就像張昭華院子里這三五棵棗樹,叉著枝椏保持擎天的姿勢,也不嫌自己身上光禿禿地沒個綠意地難看。

張昭華就看著它們,想著昨日吃在嘴里的干棗兒的滋味。

「沒道理是假死吧,」張昭華農村長了十五年,知道這樹有時候會假死︰「若不是移植的時候傷了根部,那就是有蟲兒咬了它了,有的樹就是嬌女敕,被咬上一口就發了脾氣,不肯在春天便宜了那些蟲兒,要等到秋天才肯發芽呢。」

「棗樹發芽晚,」高熾那里系上了腰帶︰「尤其是北平,約模要三月了,你現如今如何能看得到?」

「果然是氣候不同,」張昭華道︰「我老家那里,也就是這時候,棗樹都滿枝綠了。」

他們走出門去,張昭華站在台階上抬頭望望天,嘴里高興地「呵」了一聲︰「瞧這天兒,看著就爽朗!」

北平城冬天的烏雲厚重,但是一旦褪去了,那天色就如同剛洗過一水兒的藍寶,叫人看著心里頭都振奮。也不必說「秋高氣爽」是專指秋天了,似乎北平的哪個季節,都有秋高氣爽這麼個感覺。

「今兒雖然暖和,」錢嬤嬤過來給她戴上了毛棉窩,道︰「但是春捂秋凍的老話兒還是要听的,總得到三月底了,才能褪下來冬裝。」

回到了北平故鄉的錢嬤嬤,好像連臉上多出的魚尾紋都看不太到了,令張昭華感到驚奇的是,她身上似乎又多了明朗和躍然的氣質,好像北平是她活力的源泉,也確實如此。

當然北平的感染力,不止在錢嬤嬤這個久別重逢的人身上體現,連帶著第一次來北平的含冬、含霜兩個自小長在南邊的小丫頭,也都覺得這個地方是真的好。問她是哪里好,就說︰「就是瞧著開闊,不比京城堂皇壯觀,但是不是我們原來想的那樣是個粗鄙的地方。」

南京城是真的恢宏壯麗,這是張昭華親眼見到的,北平城也是她拿自個兒眼楮看過的,這地方是格局大,但是沒有精修過,一股子渾樸撲面而來,但是就是覺得大氣,怎麼說其實南方許多地方有逼得人喘不出氣兒的街市門戶,非是為了別的,實在是人口稠密,不得不將居住逼仄起來,但是北平就好在大和闊上面了。

就拿這已經住了一個月的燕王府來說吧,它也許不能稱之為府,甚至可以說是城中之城。洪武三年燕王受封,建造府邸的時候就改元大都內殿為燕山府,元朝的皇宮雖然被徐達遵照皇帝的旨意放火燒了,但是還是留下了許多磚石和未燒淨的宮殿,而燕王府就修在元朝內殿隆福宮的遺址上面,往北就是元朝皇太後的居所興聖宮遺址。

王府建了九年,直到洪武十二年才營造完畢。究竟規模有多大,一個月了才勉強算是把整個王府的角角落落粗略看過一遍的張昭華不由得感嘆一聲,實在是太大。

王府是按照宮室來建造的,像南京的宮室一樣,但是是縮小版的。既然是宮室,就有宮牆,城牆高達二丈九尺,下闊六丈,上闊二丈,女牆高五尺五寸,城河闊達十五丈。宮城周圍三里多,三百九步五寸,東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所有的宮殿門廡,及四城門樓都用青色琉璃瓦覆蓋,因為只有皇宮才能用紅黃琉璃瓦。

韓國的景福宮就是青色磚瓦,上輩子有幸去過一次的張昭華覺得,朝鮮那個王宮可能還沒有燕王府三分之一大。

燕王的王宮有三大殿,前中後,和南京宮城布局一模一樣,只不過南京的大殿叫奉天、華蓋、謹身;燕王府的三大殿叫承運、圓殿、存心罷了。這兩處的名字是相互呼應的,以「奉天承運」之意昭喻著朱明天下的長治久安;而華蓋形制為圓形,故王府中第二殿以「圓殿」命名,最後就是「謹身存心」,前有「奉天承運」取意于天,後有「謹身存心」昭告于人

王宮的四座城門,南為端禮,北為廣智,東為體仁,西為遵義,按照「仁義禮智」的古訓而制定,護城河上還建有橋梁而設有「過門」,都以所處的方位命名,在體仁門前的稱為「東過門」,在遵義門前的稱為「西過門」以此推類。護城河上的甚至還有吊橋,軍事防御特色十分突出。

王宮所有宮室坐北朝南,以承運殿作為正殿,是燕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存心殿、圓殿是燕王日常休息所用,這是前殿;後寢就是王妃和王子們的居所,這樣前朝後寢布設,秩序井然。

王宮官署區與護衛區位于蕭牆與磚城之間的一片廣闊區域內,下設典簿廳、紀善所、良醫所、典膳所、審理所、奉祀所、典寶所、工正所和典儀所等眾多官署機構,以隨時听候燕王差遣,為其日常生活服務。在官署之外,相應部門轄屬人員也居住在這一區域,因而這一地區既是官署政務區,同時也是服務人員的生活區。

整個王宮具體有多少間房子呢,先說四個城門那里,面闊五間,各有六間房;前門也就是正大門也是面闊五間,有門房十個,還多了廊房十八間。承運殿面闊七間,廊房八十二間;穿堂五間,後殿七間;家廟一所,正房五間,廂房六間,門三間;書堂一所,正房五間,廂房六間。前寢宮穿堂七間,後寢宮五間,廊房六十間;東三所西三所後房五間,廂房六間,還有多人房六連排,共四十二間。

還有世子府一間,正三間,後房五間,廂房十六間,就是如今張昭華住的地方,也就是說張昭華住的這個地方就是後世一座三進的四合院你以為這就完了嗎,其實只是說了王府主人一家子的地方,還沒說其他僕人侍從居住的地方呢。

就是說,宰牲亭、儀仗庫、茶房、淨房、典膳所、庫房、馬房、養馬房、誠奉司、誠奉歇房、廚房、六局、內使歇房、祿米倉、收糧廳這些地方,還都沒有算有多少間房呢,每一處地方至少都有兩間正房和六間廂房,更別說馬房三十五間,祿米倉二十九間這樣的規模了。

除了沿襲前朝後寢三大殿的格局,用以禱祝祭祀的的「山川」、「社稷」二壇東西相鄰,位于宮城之右,用以祭祀先祖的「宗廟」則位于宮城之左,是為「左祖右社」。

除了規模宏大之外,宮室構景也堪一提,宮里鑿有兩處池塘,其中一處在書堂後面,一處在後花園那里,遍植蓮花,池塘中蓄養金色鯉魚,在池岸上擊梆作響時,金魚就會躍出水面,爭搶魚食。

據說這池塘水引自就是元朝後妃經常游樂玩耍的海子,所以不存在工程繁雜的問題,池塘後壘土石為山,池畔假山亭閣倒映水中,四周花樹團簇,賞心悅目。

說起來倒是好笑,在听說北平引水方便之後,遠在陝西的秦王不服氣了,不知道抽了哪根筋,也引龍首渠水引入秦王宮中,形成深三丈、寬五丈、周長超過五里的水面這事情已經違制了,但是因為皇帝厭惡御史參奏諸王,御史們也就裝作不知道這件僭越的事情,直到秦王世子在京師的時候,自己有一天說漏了嘴了。

于是秦王辛辛苦苦建了一年還沒欣賞一月的池子,哈哈,又被推倒了,還得了申斥,估計秦王世子回西安之後,一定被揍得連親娘都不認識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