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雖然朝廷有密探,但密探並不是萬能的,加上人手有限,大宋又那麼大,密探想做到無孔不入,無異于痴人說夢。

因此,雖然陶太君提供了孫子的畫像,提供了詳細的相關資料,雖然大宋各地的密探都接到了消息,但是,許多天來,密探們都是一籌莫展。

密探頭頭經過縝密分析,又抽調了一批骨干火速馳援蒲縣,從源頭查起,沒準還能有點線索。

茫茫人海,找一蒲城口音的小男孩,簡直就是大海里撈針,因此,密探們一直沒進展。

官家竊以為,陶太君的孫子是凶多吉少。

多半是找陶家不痛快的,早就殺人滅口了,可是這話官家不能說啊。

如今接到消息,官家不淡定了,聯系到前兩天的軍情急報,官家便多想了,鄭吉寶被遼人虜走了?遼人圖的是什麼?

若是要策反陶太君,怎麼也得給陶太君留下話啊…

難道陶太君一著急,沒注意到?

官家想了想,否決了自己這個想法,就算陶太君沒留意到,遼人也會再度提醒的。

思定後,官家便派人請陶太君進宮,「是在雄州的一家當鋪發現的,一起當的還有兩根銀釵和兩副耳丁,尋常得很。」也就是說,想從銀釵和耳釘入手,沒戲。

陶太君穩住了心神,「什麼時候當的?什麼人當的?」

「十多天前當的,」官家道,「當鋪的人不記得是什麼人當的了,雄州外地生意人多,當鋪生意好。三嫂放心,河間府那邊已經調派人手去雄州了。」

陶太君緩緩點點頭,「也就是說,還有兩個小娘子一起被拐了?」

官家點了點頭,「目前看來,是這樣。」

頓了片刻,官家還是告之,「就在那幾日,遼軍突然加強了戒備…兩者太巧了些…」

陶太君兩眼精光一閃,「遼人?!」官家頓時感到一股殺氣,縮了縮脖子,暗道,你對拐子凶啊,對遼人閃啊,沖我來干嘛。

官家好言好語道,「若是遼人參與其中,不幾日應該會收到信的,三嫂莫急。」

「五日後,若再無消息過來,我便啟程去雄州。」陶太君略思忖了片刻,「官家放心,大義二字,老太婆還是知道的。」

還好,第二天,飛鴿又送來一封信,雄州的確發現了汝南王世子的行蹤,但具體的還待查。

官家趕緊讓人告知陶太君,陶太君總算松了口氣,「活著就好。」

陶太君身邊的人齊齊感謝蒼天。

說來密探也不容易,當鋪的自然記得是誰來當的,才幾天功夫啊,可不想惹事,當然要說不記得,密探也不是菜鳥,自然是拿出百般手段進行了一番威脅恐嚇外加好言相勸,終于打探出,是兩個小娘子和一個小男孩來的當鋪,一核對,小男孩就是世子!

然後,密探便拿著畫像去城里各家店鋪問,城門口自然也不會放過。

守城士兵便說了,連著好幾天出了關的,但是,不確定是不是回來了,有次還牽了兩匹馬出城,能確定的是,三人肯定是有路引的,路引是哪兒的記不清了,人來人往,誰記得啊,反正先將自己的責任撇清再說。

守城士兵壓根就沒細看過八娘她們的路引,重點查的是商隊,但是大家都堅持三人是有路引的。

而八娘她們朝雁門關走時出的西城門守衛壓根就沒查路引,又不是出關,進城才抽查呢。所以壓根沒印象,直接告訴密探,不印象,完全沒印象。

密探腦子也靈活,便尋到辦假證的,辦假證的堅持沒有接過這門生意,「不是只有雄州才有做這行的啊?」

還好,客棧掌櫃的說了實話,有兩個小娘子帶著畫像上的小男孩來住店,開的一間房,有兩匹馬,小娘子還有鐵錘,住了好幾天,客棧掌櫃的還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三人退房那天,城里氣氛一下緊張起來。

店小二見沒牽扯到辦假證,便也積極的給密探形容兩位小娘子的長相,「有兩匹上等的好馬,還有一副鐵錘。」還著重形容了馬匹和鐵錐模樣。

藥店也說,見過三人,拿著商陸當人參。

密探將探知的消息源源不斷的送回汴京,還派人八百里加急,將兩位小娘子和馬匹鐵錘的畫像送了來,並表示,已發往全國各地,尤其是叮囑蒲城一帶的人細查。

然後請示,是否需要動用隱藏在遼國的探子。

陶太君這時挺深明大義的,「在遼國的探子就不要動了。」讓官家松了口氣。

陶太君看著畫像道,「這麼小的年紀就使鐵錐,還有馬匹,多半是遼人,我明日就去雄州。」

大家都認為,大寶被騙了,誤將壞人當恩人了,然後就跟著壞人走了。

別說小娘子是漢人樣貌,遼國有漢人的。

小眼楮自然也看到了畫像,心想,瞧著倒和八娘九娘有幾分像,哎呀,難道是自己想她們了麼?…

七八也給折氏說,「阿娘,再問問阿爹,八娘九娘到了沒?我都覺得城門口的畫像像她們了…」

太原的潘三也拿著畫像揉眼楮,和九娘有點掛像呢,哎呀,不知道九娘到雁門關了沒?鐵錘練得怎麼樣了,要不自己找時間去雁門關走一遭?

趙愷見潘三發愣,湊過去一看,撓撓頭,「怎麼這麼像楊家的兩個小娘子呢?她們犯啥事了?都通緝到太原來了,哈哈。」

「你也覺得像?」潘三愣了下,旋即搖頭,「她們怎麼會跑到雄州去,那麼遠。」

是的,所有人都認為八娘九娘再怎麼繞路也會以太原為中心,在那方圓幾十里,最多上百里的範圍內游蕩,怎麼可能去雄州?迷路都不至于!!兩個方向啊…

雄州城外的蕭天佐也查明了,雄州守將沒換人,但大宋在追拿楊家兩個小娘子,外加一大眼楮男孩…

同時,蕭天佐也查到了賣假參的,開始嘀咕了,楊家兩個小娘子為什麼要冒著被騙的風險買人參呢?還是買質量不怎麼好的…

蕭天佐當即命人將賣假參的和當時被九娘打暈的三人一起押回京師,一年內不得到雄州一帶,是以大宋密探未查到更多信息。

然後蕭天佐又發出密信,要求探子查查楊家犯了什麼事,雁門關是否有變,大遼是否有機會…

一時間,大宋的密探朝雄州撲去,大遼的密探朝雁門關疾馳,因為汴京楊家好好的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