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方純沒想到會在城門處就被人攔住,他客客氣氣的道︰「我們是從宜春來的難民,听說丹陽縣這里收留難民,就來了。」

他很老實,一下子就把自己底細招了。

他沒有壓低嗓門,于是附近的百姓們也听到了,不少人倒抽一口氣,看向方純他們的目光就變了。

方純頓時覺得有數不清的利劍朝他射來,他皺著眉不解的看向那些突然目光不善的看著他的百姓們,心想,他似乎沒有什麼得罪人的地方吧?

「看,是那些流民!」

「听听他們說的話,他是不是想來搶我們的糧食啊?」

「就這麼點人?他們就只有三十來個青壯年吧?」

「哎,你是不是傻,外頭說沖擊富戶的流民才十幾個人呢,他們有三十幾個還不夠?」

「你才傻,那些富戶能跟我們相比嗎?他們敢在縣里搶糧食試試?走得出這縣城,我喊他做爺爺!」

百姓們爭論不休,也沒避人,不僅方純听到了,就是村民也听得一清二楚,眾人面面相覷。

這就是丹陽縣百姓對他們不友好的原因?

方純趕緊解釋,「我們是正經人,從來沒有搶過糧食。」

守城門的軍士冷著臉,「那你們是怎麼從宜春到這里的?這里可是有四百多里,一路上怎麼吃喝?」

軍士是部曲和鄉勇共同組成,問話的是部曲,他們知道宜春在哪里,這麼遠的距離呢,糧食是件大事。

方純從自己懷里拿出一份戶籍,遞給軍士,「這是我的戶籍,我們從宜春出來的時候,帶上了自己家里的口糧,這是我們的裝口糧的褡褳。」

他又揚了揚手中的褡褳,見軍士驗證過他的戶籍之後,想了想,又道︰「我們八天之前曾在前往舞陰的路上遇到了一個自稱是丹陽縣縣令的郎君,他給了我們兩石糧食,指引我們前來丹陽縣的,對了,我叫方純。」

說出名字之後,方純看著一直冷著臉的軍士,心中沮喪的很,難道那個郎君真的是騙他的?可是他們已經沒有糧食了,如果丹陽縣不能收留他們,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原來是你們,大人有提過一嘴,走吧,我帶你們進城,你們先去縣衙,看看大人怎麼安排吧。」軍士臉色松動,不再冷著臉,把戶籍交還給方純之後,轉身往城里而去。

方純一愣,趕緊示意村民跟上,百姓們也听到了軍士的話,又開始私語。

「咦,這人是大人認識的?」

「听著好像是。」

「那應當是好人來著,不會搶糧食。」

方純︰「??」

等軍士帶著方純來到縣衙,向守門的部曲說明情況,其中一個部曲進去里頭,片刻之後,崔玉書帶著幾個人走了出來。

崔玉書打量著方純一行人,「大人曾經提起過你們,走吧,隨我來,我帶你們去住的地方。」

方純及村民沒想到事情會順利到這種地步,更是在看到一片茅草屋的時候呆愣住,不是嫌棄茅草屋簡陋,而是他們以為頂多只會被帶到一片荒野之地,至于住所,肯定是讓他們自己建的。

而且他們看到這里至少有一大片的茅草屋,最起碼能安頓上千人呢。

「我姓崔,是大人身邊的幕僚,我與你們說說我們丹陽縣對流民的安置。」

「第一,所有來丹陽縣的流民,都必須核查戶籍,也必須登記造冊。」

「第二,這里的茅草屋不是送給你們住的,這些都是我們縣里的百姓們建的,你們如果要住下,就必須要按二兩銀子一間的價錢嘗還。當然,只要你們給了這筆銀子,這間屋子就永遠屬于你們,會有縣衙的官吏與你們過戶,給你們房契和地契,而你們嘗還的期限是兩年,兩年時間若是沒銀子給,只好請你離開丹陽縣了。」

「第三,我們大人宅心仁厚,既然許了流民入城安頓,自然不會不管你們的生死,我們縣里有糧食,不過這些糧食也不是大風吹來的,百姓們勤勤懇懇的耕種,大人能收留你們已是開恩,大人是丹陽縣的縣令,更要對縣里的百姓們愛護,所以你們獲取糧食法子有三。

一是縣里正在招募鄉勇組建屯營,為了防止流民沖擊丹陽縣,只要進了屯營,每月都有餉銀一兩銀子,你們可以拿著這銀子去米鋪子買糧食,放心,我們這兒的糧食是一斗米四十銅錢。」

一石有十斗,一兩銀子可以買兩石半的糧食,足夠一家五口兩至三個月吃用了,還是每頓飯都填飽肚子的那種。而外頭現在一斗米都已經要一角銀子了,四十銅錢是真的很便宜,且這還是每月都有一兩餉銀,這就是對說只要進了屯營,只需要三個月,不僅能買二石五斗米的糧食,還能還清茅草屋的二兩銀子!

當下,不少青壯年就心動了。

「第二個法子是,如果你們當中有絕活的、有手藝的,也能去縣衙名下的技藝所報名,同樣是每月一兩銀子。」

當下就有人忐忑的問道︰「崔大人,我會做木工活兒,可以去技藝所嗎?」

問話的人兩鬢已經斑白,滿臉的風霜之色,他已經上了年紀,不可能去報名屯營了。

崔玉書微微一笑,「自然是可以的,而且我還可以與你們說,技藝所里餉銀可不止這麼一點,只要能通過考核進去,最低的都有每月一兩銀子,但若是你的絕活或者手藝特別好,還會分為甲等、乙等、丙等這些等級,每升一個等級,餉銀就多一兩,又或者你們當中誰發明了有用的東西,也會視情況給予銀子的厚賞。」

于是這個上了年紀的男人更激動了,還有其他幾個人也露出欣喜的神色。

「第三個法子,看到你們身後的荒地了嗎?你們可以開墾這片荒地,谷種和糧食可以先從我們這里借,只要你們來年耕種收成之後,可以慢慢嘗還,三年時間要把所借的糧食還清。」

「崔大人,不知我們開墾了這些荒地之後,這荒地是不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有村民緊張的問道。

崔玉書肯定的點頭,「是,只要你們開墾了荒地,這些地都是屬于你們的,但你們只能按照人頭數來開墾畝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