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上林春慢6

那人揉了揉眼,看清秦棣,又垂下頭去,自灌了一口酒。

秦棣又朝他輕踹了幾腳,那人遂朝一旁挪了挪。

「怎麼?大雪天的,你也跑出來吃悶酒?」秦棣笑了笑。

也不知笑他,還是笑自己。

「彼此彼此!」那人訕訕,兀自吃酒。

秦棣懶散地看他一眼︰

「還為著你那小青梅難受?三郎,人家已嫁人了!」

並且早已亡故。

紹玉不語。

默了半晌,他又看向秦棣︰

「你又是為誰?」

秦棣呵呵笑了兩聲,不知該如何說。

為阿榛,為大哥,還是為自己?

「三郎,」他囫圇喚道,因著醉酒,有些言語不清,「你明白求而不得麼?」

「呵!」紹玉悶笑一聲,「你在笑話我?」

秦棣搖頭,又道︰

「求而不得,已很好了。我連求的機會也沒有!」

紹玉愣了愣,轉頭看向他。

果然是為著哪家小娘子啊!這個阿棣,平日只將妹妹掛在嘴邊,不聲不響的,竟也有了思慕之人。

「是嫁人了,還是不在了?」紹玉半帶打趣地笑,笑中盡是苦。

「都不是。」秦棣搖頭。

都不是,卻更折磨人。

紹玉搖頭干笑了兩聲,一手砸向雪地,抓了一把雪向秦棣砸去。

「那你說個屁!」

被雪一激,秦棣猛一個激靈,直清醒了一半。

「王紹玉你發什麼酒瘋!」秦棣一腳踹過去,「你什麼都不知道!」

紹玉亦回了一腳,言語帶氣︰

「我是不知道!早知陳釀護不住她,老子當初說什麼也不放她離開王府!」

他本還可以爭一爭的!

他能以謝蕖為由留下她,她再勉強再不願,總不至在戰場上丟了性命!

他本可以不心軟的!

為何當初,偏偏听了她的話,偏偏要放手呢?

「由得你不放麼?」秦棣歪倒在雪地中,垂眸道。

「但我可以試一試。」紹玉道,「至少,她會多一分的生機。」

至少,如今不會如此後悔。

秦棣看向紹玉。

雪地映出月光,清潤而冰冷,又昏暗不清。卻將紹玉的痛苦照得明明白白。

試一試……

秦棣心頭喃喃念道。

或許,自己可以試一試。

他不似紹玉,他還有機會。只是這個機會,被大哥收去。

但機會是自己的,並非旁人給的。

只要他想,他會有這個機會。

這些年,大哥被俘金國。秦棣為了做好秦家的家長,為了照顧好妹妹,不給秦檜添麻煩,已將听大哥的話作為本能。

但事實上,此事並非大哥可以做主。

唯一能做主的,是秦棣的心。若不試一試,愧對的是自己,亦是阿榛。

他又看向紹玉。

捫心自問,這樣的痛苦,他不想受。

但阿榛的心……

不過,那是另一回事。

「兄弟,」秦棣一把拉起歪倒的紹玉,「逝者已矣,莫太執念了。至少,你還救了一人。」

紹玉愣然。

救人?

「你救了我。」

秦棣舉起酒壇,朝紹玉的酒壇一踫,又直直灌下。

紹玉不明所以地看著他,只當醉話,倒也不予計較。

他亦舉起酒壇,一飲而盡。

茫茫大雪,掩著兩個滿是醉態的人影。淒迷,又充滿希望。

那一夜,秦棣與紹玉一口接一口,喝至後半夜方才散去。

紹玉每喝一口,心頭更沉重一分,而秦棣卻是越喝越清醒。

………………………………………………

臨安地處江南,年一過,天氣很便快回暖,與汴京是大不相同的。

但春日間的熱鬧卻是無異。

依依楊柳下,有貪玩的童子早在西湖邊嬉鬧,或舉網撲蝶,或趁東風放紙鳶。似乎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永遠不知疲累。

婦人看著自家孩童,笑容中充滿溫情與自傲。

「看,我家孩子多激靈,撲蝶一撲一個準!」

說罷又伴隨著一串笑聲。

「慢點慢點!等等你媽,當心掉湖里!」更有婦人追著孩童跑。

亦有人酸道︰

「會跑會跳會撲蝶有甚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我家小子可是在家攻詩文呢!」

「攻詩文啊!」有人打趣,「悶著看書能看出個狀元來?倒不如來西湖沾沾文氣!」

婦人訕訕,四下眾人又哈哈笑起來。

有外地游人經過,一時好奇,遂問︰

「可是因著西湖多文士,故而有沾文氣一說麼?」

路人一時側目,似乎他問了個奇怪的問題。

行人道︰

「看你一身讀書人打扮,怎的這也不知?」

有人搶道︰

「過幾日是一年一度的‘春風筆鑒’啊!」

「筆鑒?」又有人湊熱鬧,「賣筆的?」

「呸!」一臨安人道,「有辱斯文!什麼賣筆的?這可是自古便有的文墨雅集,讀書人的盛會!據說今年陛下還會親臨呢!賣筆?真沒見識!」

游人被堵得啞口無言,一時訕訕。

那位讀書人打扮的,卻是眼楮一亮︰

「這麼說,臨安大儒俱會來了?」

臨安人搖頭撇嘴,臉上大寫的「沒見識」,只道︰

「陛下已然親臨,大儒算個屁!」

讀書人一愣,撓撓頭。不是讀書人的雅集麼?大儒自是比陛下要緊啊!

這些臨安人,真是不知所雲!

讀書人又道︰

「即在西湖,咱們能看麼?」

「普天同慶的盛會!自然能的!」臨安人道,再一次對這讀書人投去鄙視的目光。

讀書人聞此,興奮不已,已開始摩拳擦掌。

趕上這樣的好事,說不定能得一二位大儒指點,那才不虛此行呢!

他又問︰

「誒!這盛會怎個舉行法?比試詩文麼?」

有人趕著解釋︰

「既是‘筆鑒’,鑒其筆力,鑒其文采。座中多有大儒,讀書人可帶上自己的文章,請其品評指點。罷了,大儒們亦會拿出自己的文章,供眾人品評。」

「這倒有意思了!」有人附和。

大儒品評詩文自是常見,可大儒的詩文被品評,于許多人而言,卻是一樁奇事。

已然成名成家,還被人指指點點,豈不有失體面?

故而,許多大儒是不大願來的。

或者說,是不大敢。

一來端著架子;二來,春風筆鑒只論文章,不論資歷。若被無名小卒比下去,那就不止體面不體面的事了!

事實上,春風筆鑒人才輩出,這樣的事,已發生過許多回。

甚至有人說,春風筆鑒便是另一個科舉,甚至比科舉更引人注目。

故而敢來的,不論大儒或仕子,無不自負才情,信心滿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