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六章︰直抒胸臆

第276章︰直抒胸臆

「傾城!」

忽然,一把脆生生的聲音響起,打破沉寂。

原來是早已在人群里瞧熱鬧的拓跋靈。

她見顧傾城和拓跋也進來了,便高聲叫喊她,往顧傾城這邊走過來。

方才悄然無聲的人群,又變得一片嘩然,大家在竊竊私語。

「一顧傾城,再顧傾國,難道她就是名動天下的安平郡主,顧傾城?」

「听說安平郡主身輕如燕,那驚鴻舞簡直跳得空前絕後,可惜我等無緣一睹啊!」

「求陛下釋奴止戈,真是活觀音啊!」

「更妙手回春,能活死人,仁心仁德,連陛下都贊她有經天緯地之才!」

「昨日曲水流觴宴,听說安平郡主賦的詩,卻是最為出彩!」

「溪澗潺潺水流觴,翠竹蔌蔌檐花香,芙蕖搖曳露猶濕,船載海鮮魚不知。」某學子搖頭晃腦吟誦。

「安平郡主的詩,早已傳為美談,我等一早就在討論呢。」

「是啊,可惜曲水流觴如此的雅會,我等未有資格赴會,真是遺憾!」

「一顧傾城,再顧傾國,果真是傾國傾城!」

溢美之詞不絕于耳。

「諸位好雅興啊!」拓跋兩手叉腰,長身玉立擋在顧傾城面前,冷冷道。

眾人方才如夢初醒,還沒給高陽王見禮,于是皆揖禮道︰「見過高陽王飛鷹大將軍……」

「嗯,免了。」拓跋淡然道一聲。

向他們揮揮手,只希望他們別再關注他的傾城。

「諸位不是在討論戰事嗎?別閑著,繼續啊,本王也想听听!」

有個不知死活的儒生,見拓跋擋住了顧傾城的大半個身子,便心急火燎的跑上那處高台講座,居高臨下的看著顧傾城,一副驚為天人的看著顧傾城。

又有個紈褲子弟也跟著跑上去,色眯眯的看著顧傾城,聲音都幾乎顫抖︰「簡直比月中嫦娥還漂亮,太美了……」

第一個那跑上去的儒生回過神來,又驚又喜的問︰「請問,您就是聞名遐邇的安平郡主嗎?」

拓跋冷銳深邃的眸光,早向那個色眯眯的紈褲子弟射過去︰

看那小子色眯眯的,心里肯定想些什麼齷齪之事,看來他不知道摔死的滋味啊!

他中指一屈,再一彈,一股快若閃電的霞光向那仍然色眯眯的紈褲子弟膝蓋射去,那人正垂涎欲滴的看著顧傾城,倏然就滾落下來。

眾人還以為那人看安平郡主看得走神,才摔下來呢。

都指著他哈哈哈大笑。

其他人不留神拓跋的手指,顧傾城在拓跋身後,卻知道是拓跋故意整那人摔下來。

幸好那人只是滾下幾級階梯,並無大礙,只是有些狼狽罷了。

她暗嘆一口氣︰這醋壇子永遠改不了愛吃醋的毛病!

她閃身出拓跋身旁,微微一福︰「小女子,正是顧傾城。」

再挺身微笑︰「傾城打擾諸位雅興了。」

微微一笑便傾城!

「安平郡主,不打擾……」

學子儒生們仰慕的眼光齊刷刷的向顧傾城投過來。

顧傾城眼角余光瞥向拓跋,收斂笑容,嘴唇微動,輕若微風的聲音在拓跋耳畔飄過︰「我知道是你搞的鬼!」

拓跋見那人已滾下台階,他也就舒心了。

嘴角抿著得意的笑。

除了年輕的儒生學子,還有很多迂腐刻板的老學究。

李敷看著顧傾城,忽然笑道︰「安平郡主來到國子太學,可有何感想?」

顧傾城淺笑道︰

「國子太學,是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是授業解惑的聖地。

傾城仰慕已久,只恨自己是女兒身,不能躋身學府求學。」

「哦,安平郡主身為女子,求學向上之心,也孜孜不倦,可敬可佩啊。」李敷拱手道。

這時,卻有位老學究捋須道︰「女子無才便是德,安平郡主身為女子,安分守己則矣,何必生這些男兒志向!」

所有人都看著顧傾城,期待她有何反應。

顧傾城看看眾人,看看那位老學究,氣定神閑道︰「傾城以為,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話頗為偏頗。」

「聖賢之言,安平郡主切勿恃寵生驕,出言不遜!」另有老學究不悅道。

顧傾城還是不以為然︰「女子通文識字,方能明大義,固能賢德。若五內皆空,愚昧無知,何以持家,何以相夫教子,何以翁姑妯娌相處,何以四鄰和睦,更何來德昭天下?」

那些個老學究又不滿了︰「女子舞文弄墨,歪思邪念,遲早做出傷風敗俗之事。還是守拙安分為愈,無才是德!」

李敷見老學究們對安平郡主反駁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言論頗為不滿。

而他卻對安平郡主的大膽言語刮目相看,于是出來打圓場。

「安平郡主美名遠播,妙手仁心,更心懷天下蒼生,李某佩服之至。」

拓跋靈高興的跳起來拍掌︰「傾城方才之言,簡直令本公主醍醐灌頂。本公主今日方知,女子無才便是德,那確實是謬論!」

拓跋也點頭道︰「安平郡主語出驚人,本王也深以為然!」

那幾個老學究氣得瞪眼吹須!

所有人的目光又看向拓跋。

拓跋繼續道︰

「無才女子,才真正應了那句頭發長見識短,即便長得國色天香,也如同外表包裝華麗的書籍。

看看封面,金光閃爍,再看看序言,引人入勝。

可等你拿到手,淨手焚香去讀,卻覺得索然無味,再也看不下去!」

拓跋的言論和顧傾城一樣膽大妄為,那些老學究更加的不滿。

只是礙于他是高陽王,便隱而不發。

李敷對學子們道︰「高陽王與安平郡主,兩位談吐不俗,言語精闢獨到,諸位學子,可要長見識了!」

眾人也是一片贊譽之聲。

有位老學究看著李敷甩袖低哼︰「李博士,如今也學會看風使舵了?!」

李敷不以為然的笑笑。

又有膽大的學子問拓跋︰

「高陽王殿下,傳說您眼高于頂,再美麗的女子,輕易也入不了您的眼,是以至今未納一位王妃。

請問高陽王殿下,怎樣的女子,才能真正打動高陽王殿下您高傲的心?」

拓跋看著顧傾城,腦海里出現十幾年前她救自己的一幕。

又出現他們的再遇,她被自己劫持卻淡定從容的救他。

她武功平平,卻僅憑一些銀針和輕功便孤身去獵美場狼爪利箭下救女奴。

在海棠花下飛躍起來殺人的絕美身姿。

在朝堂上唇槍舌戰,力勸皇帝解除奴隸制。

一幕幕在腦海浮現……

他唇間溢出溫柔的笑容,曾經的戾氣蕩然無存。

「本王以為,女人之美,不僅于容顏,更在姿態神韻。

五官容顏乃先天而定,是死板的,神韻則是後天修煉而成,是活生生的。

神韻猶不足,何以稱美人?神韻與容顏融為一體,那才是傾國傾城的美人。」

戰英等侍衛看著往日狠戾殺伐的大將軍,與安平郡主相遇後,仿佛被她感化,那一貫的狠戾霸道,不經意間,竟化成了溫潤如玉!

學子們又開始各抒己見,高談闊論︰

「高陽王的見解,真讓我等大開眼界了。」

「所謂美人,確實不能只求容顏之美啊!」

學子竊竊私語,談笑甚歡。

在內堂的崔浩听見高陽王和顧傾城他們來了,還與學子們高談闊論。

于是自內堂走出大殿,看了一會。

見顧傾城高談闊論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是錯誤之說,也頗為不滿。

崔浩看著顧傾城道︰「陛下盛贊安平郡主聰明睿智,更有經天緯地之才,悲天憫人之心。」

「那是陛下對傾城溺愛。」顧傾城微微向崔浩福身道。

崔浩話鋒陡轉︰「安平郡主既然敢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偏頗之言。那本司徒想請問安平郡主,如何論文章的優劣?請郡主上台給諸位學子也說道說道?」

大家也屏息靜氣,等待顧傾城的回答。

在一眾博士儒士面前,要她拋書袋,這不是分明難為她嗎?

「傾城見識淺薄,怎敢在大司徒及太學眾博士儒生面前班門弄斧。」顧傾城忙忙謙虛道。

「郡主方才既敢反駁女子無才便是德,此刻怎麼又畏首畏尾起來了?」崔浩道。

卻真的有考驗她的味道。

李敷微笑的對顧傾城道︰「暢所欲言罷了,並非一定要什麼金玉良言。」

拓跋也看著顧傾城,低聲鼓勵道︰「沒事,直抒己見,如何評論文章優劣,各抒己見罷了!」

好,既來之則安之!

在熱烈的掌聲中顧傾城被請上中央築起的講台。

大殿上博士儒生濟濟一堂,既然被請上高台,那即便有一絲的膽怯,也不能退縮了。

「那大司徒,傾城就班門弄斧了。」顧傾城對崔浩和大家福身道。

她想到曾經看到一位聖賢論文章之語,看著大家等待的目光,從容且謙遜道︰

「曾有位聖賢言道︰‘論文章,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愛,而最難。何以故?平淡去膚淺無味,只有毫厘之差。’

傾城以為甚然,男人女人不僅要有外在之美,還要有內涵,故有了某男很有男人味,某女很有女人味之贊譽。

文章亦然,也需要有文章味,作者若涵養不足,素養學問思想不足以充實表述之,則味同嚼蠟。此文即便辭藻華麗,也索然無味。

故鮮魚腐魚皆可紅燒,而獨鮮魚方可清蒸,否則入口本味之甘惡優劣立見。

平淡中嘗到鮮活滋味,乃文章味。有文章味的作品,才會真正吸引讀者。

傾城借聖賢之語抒發淺見,難登大雅之堂,讓諸位見笑了。」

顧傾城話音落下,便是一片喝彩之聲︰

「看來,女子還是要有點才學啊!」

「這安平郡主還真是有些學識啊!」

「看來女子無才便是德,還真的偏頗了。」

「平淡中嘗到鮮活滋味,乃文章味。」崔浩咀嚼著顧傾城的話,也微微頷首的看著她,「看來,安平郡主,還確是有些真知灼見。」

顧傾城再拱手謙虛道︰

「大司徒過譽了,學府人才濟濟,傾城深閨女子,孤陋寡聞,哪有什麼真知灼見。

方才在鼎鼎大名的大司徒及眾博士面前,獻丑賣弄了。」

學子們的目光,更是灼灼炙熱的看著顧傾城。

那些老學究這才滿意的捋須頷首︰「安平郡主懂得遵循聖賢之道,雖對女子無才便是德言辭過激了些,總算是孺子可教也!」

顧傾城听那老者贊譽,本該沾沾自喜才是,可她又語出驚人了。

「其實,聖賢之言,未必就是絕對的正確,就連孔子聖人,他的言論,也有諸多糟粕之處。」

顧傾城此話如一石驚起千層浪,台下一片嘩然!

崔浩臉色也沉下來。

而那些老學究可更加的不滿了。

「將將才夸安平郡主幾句,安平郡主就忘乎所以,膽敢質疑聖人之語來了?!」

拓跋卻看著顧傾城,道︰「安平郡主既上了講台,便當直抒胸臆,暢所欲言!」

「對,本公主也支持安平郡主直抒己見!」拓跋靈也興奮的鼓掌道。

顧傾城看看群情像是很洶涌的學子儒生博士,微微一笑。

「孔子乃千古聖人,他的思想言論,確是給我們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智慧和啟示。」顧傾城道,「但聖人也非完人,其思想也有糟粕狹隘之處。」

老學究們的臉幾乎都綠了!

台下千名學子更是一片嘩然,又好奇的想知道安平郡主究竟認為聖人之言倒有什麼糟粕之處。

崔浩看著顧傾城,也不由得好奇道︰「安平郡主既大言不慚,連聖人都敢質疑,就不妨說來听听!」

顧傾城既然說開了,也就大膽的直抒己見。

「其一,墨守成規。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在孔聖人的觀念里,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級森嚴,不容僭越,絕無平等之必要,更無平等之可能。

孔聖人推崇君權,父權,夫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孔聖人這種等級觀念,千萬年來滲透到每人的血液里,流淌至今,若跗骨之蛆,剔之不去。

傾城以為,此話有理,民忠君,君愛民,天下太平。

但也不能一味的盲目遵從。

若君主乃暴君,如桀紂之流,豈能再忠?若父君乃十惡不赦,卑鄙無恥之徒,豈能再孝?若夫君刻薄寡恩,無情無義,豈能再為其守節。

若一味盲目遵從,不知變通,便是愚忠、愚孝、愚節。

即便現在人們不敢對其言論詬病,千萬年後,滄海桑田,也會被人們推翻。」

所有人听顧傾城之言,都震驚極了!

學子儒生瞪目結舌,這安平郡主膽子也忒大了吧?

很多學子乃鮮卑貴族,他們家族大多受顧傾城請求釋奴影響了利益,對顧傾城此番不落俗套的言論就更為不滿了。

「那女人是對陛下不敬不忠,有謀逆之心啊!」

「顧傾城在國子太學煽動如此大逆不道之語,實在是居心叵測!」

又有些低聲勸道︰「罷了,高陽王和上谷公主都在此,他們和顧傾城沆瀣一氣,我們即便告至陛下面前,恐怕也討不了好啊!」

老學究們只氣得瞪眼吹須︰

「簡直口出狂言!」

「真是大放厥詞!」

「實乃離經叛道!」

「簡直大言不慚!」

「看看她,什麼安平郡主,連何謂三從四德都不知道!」

「在太學質疑聖人,大放厥詞,實乃有辱斯文!」

顧傾城不顧老學究們咄咄逼人的目光,繼續直抒胸臆。

「其二,愚民之舉。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聖人此言力推民眾按照統治者之意去做事,卻不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的原因。

將奴顏婢膝的思想灌注給老百姓,讓他們只知道一味的臣服,便于統治者奴役。

傾城以為,此乃愚民之舉。

若君主不能敞開心扉,愛民如子,得到民眾真真正正的尊重,國家將不能長治久安。

若民眾再被這些愚民思想左右,骨子里還奴性十足,固步自封,我們的人類也不會有很好的發展。」

拓跋的眸光開始震驚,逐漸變為驚艷……

「其三,言論極端。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在孔聖人的眼里,天下恐怕只有兩類人,非君子即小人。

傾城以為,這也過于極端。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

有很多人,既非君子,亦非小人,只是淡薄名利,閑雲野鶴罷了。」

「其四,因循守舊。

子曰︰‘信而好古。’孔聖人的目光永遠向古,只恨不能回到周初,為周公洗足,替武王捶背。

受孔聖人思想影響,世人信奉古人,而古人信奉更古之人。

若再抱殘守缺,因循守舊,不思進取,豈非越來越落後,停滯不前?

鑽木取火,石塊捕食的年代已然過去,我們已經提槍跨馬,弓弩鐵船,向前邁進。

再看看外面天空翱翔的雄鷹,也許有朝一日,我們還會像那些雄鷹一樣,飛上九重宮闕。

傾城以為,人的思想要與時俱進,古人好的東西我們遵循,不好的也不能一味盲從。」

學子們的眸光和拓跋一樣,驚艷,敬佩,折服。

有些老學究卻已經又忍不住跳起來指著顧傾城顫抖的罵︰

「安平郡主,你小小年紀,還是個小女子,竟敢在這國子太學,大放厥詞,辱罵孔聖人思想言辭迂腐淺陋?!」

「真真是離經叛道!」

「真是世風日下啊!」竟有老學究氣哭了。

戰英早暗示侍衛過去,對老學究低叱︰「高陽王大將軍和大司徒正听安平郡主直抒胸臆,你們敢辱罵安平郡主?」

老學究看著侍衛手中劍,一時之間害怕起來,遂忍辱負重般三緘其口。

顧傾城負手嘆氣︰「說到小女子嘛,還有一點真的不得不說。」

老學究更氣了,還要指責?

「其五,歧視女子。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孔聖人此言,輕賤女子,視女子為小人。此番言論,荼毒甚廣,幾千年來,世人重男輕女,女子抬不起頭。

試問男子保家衛國,養家活兒,值得尊重;女子孕育子嗣,相夫教子,何以就要被視為小人?

那孔聖人掛在口頭上的孝道,難道只是教化世人眼中只知有父而不知有母?

試問孔聖人如此歧視女子,那他自己是否將其母親妻女視為小人,避而遠之,棄之不顧?」

顧傾城說完,拓跋靈早已跳起來帶頭鼓掌喝彩︰

「安平郡主這話說得最好!說得太對了!簡直就是本公主的偶像!本公主除了尊重父皇,還孝敬母後,更敬重老祖宗!」

「對,」拓跋也欣然道︰「我們不僅要敬重父親,也要敬重母親,更要愛護自己的妻女!」

學子們喝彩之聲掌聲響起︰「對,我們除了敬重父親,更要敬重母親,以後更要愛護自己的妻子兒女!」

「方才傾城直抒胸臆,諸位若認為說得還有那麼一點合情合理,就當傾城說了個好听的笑話。」顧傾城向大家微微躬身,淺笑道,「若覺得傾城離經叛道,大可以一笑置之。」

「安平郡主見解精闢,一針見血,我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啊!」

「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敢質疑孔聖人言論者,古今第一人!」

「真是振聾發聵,如雷貫耳啊!」

顧傾城不落俗套的言論,震驚者,暗暗敬佩者不計其數。

然而更多受孔子思想燻陶者,卻認為顧傾城褻瀆了聖賢。

「膽敢詬病聖賢,真是世風日下,小小女子竟敢如此猖狂!」

「真真是恃寵生驕,被老祖宗和陛下驕縱壞了,才如此的無法無天,膽敢質疑聖人言論來了!」

崔浩看著顧傾城,心里也不由得暗暗敬佩︰此女不但聰明睿智,還敢作敢為,若是男子,天下豈非在她腳下?

顧傾城也不管大家是褒是貶,在灼灼目光中,走下講台,回拓跋和拓跋靈身邊。

拓跋和拓跋靈包括顧卿看著顧傾城的眸光,都與有榮焉。

老學究即便諸多不滿,也奈何不了有高陽王和上谷公主在旁庇護的顧傾城了。

拓跋見那麼多灼灼眸光,仰慕的看著他的傾城。

面容冷峻道︰「好了,安平郡主和上谷公主還要去赴會,就不打攪諸位雅興了!」

轉身就伸手拉著顧傾城,正在顧傾城嚇得瞪直眼楮之際,拓跋又伸手拉著拓跋靈,邁開大步往外走。

這樣既拉著安平郡主又拉著上谷公主,順其自然,就沒有人多想了。

顧卿和拓跋的侍衛在後尾隨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