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衛臻的手勢向對岸一望,只見陰雲涌動的天穹下是一眼望不見邊際的鐵甲錚然、旗幟烈烈。
「這是明眼能見的,只怕在咱們看不見的地方還埋伏著弓弩手。」衛臻扭頭看了看正翻身下馬的趙子暄,壓低了聲音又向道︰「最重要的是人家有兒子,汴京城里還留了個坐陣的,咱們官家可什麼都沒有。」
仿佛明白了,鳳卿城為什麼沒有跟來。
倘若趙子暄在此地發難,沒了趙子敬的汴京還會照常運轉。而即便有玄門神兵,趙子暄也難在這十萬大軍面前得了便宜。就算他能全須全尾的退回北都。以北地的資源和人口,經此一耗,恢復速度必然緩慢。
更何況,北地還有叛部之患。
在此處發難無異于自掘墳墓,並不明智。
此刻趙子暄已往橋上行去。他一句話都沒說,甚至都沒吩咐輕騎兵搭弓備箭,防備那邊的發難。他的步子沒有比平日慢上一些,也沒有快上一些,那姿態仿佛就只是去吃一頓飯的。
河面上的風更大一些,滾滾的雲層倒影在水面,莫名的壓抑。
看著趙子暄的背影,忍不住道︰「咱們這位是唱空城計還是」
還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衛臻默了默,嘆了一聲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官家跟他們不一樣。」
衛臻說這話時,視線一直都在趙子暄的身上。看著他行到橋面中心,坦然自若的撩袍落座。
趙子敬提起了壺,倒了一杯不知是茶還是酒的液體,趙子暄拿起來便喝,喝罷了提筷子挾菜。趙子敬也拿起了筷子。氣氛和諧的就如尋常人家的一對兄弟,倒是兩邊岸上充斥著一股劍拔弩張的緊張。
風聲呼號,那兩位的聲音又都不高,听不清楚他們究竟說了些什麼。
听不清、又不會讀唇語,緊張也沒什麼實際作用,索性也就不去浪費那個情緒,只專心的在趙子敬的身上尋著鳳卿城的影子。
看不到他,看看他的影子也是好的。
衛臻見她的視線一直的盯在趙子敬身上,心中便以為她是唯恐趙子敬會做小動作。以趙子暄的身手,哪里用防備趙子敬的小動作。衛臻好笑了一陣,忽然就反應了過來。明大人這舉動,應該是太過憂心官家的安危所至。
衛臻看著,幾番猶豫,終還是咽下了涌到喉間的話。
他自投軍起就一直跟在趙子暄的身邊,趙子暄的心思他看的明白。只是這世上,總有一些事是旁人不能代為提起的。便連問上一問都不妥當。
雲層厚厚的堆積著,醞釀已久的雨卻是遲遲不落。
橋中心的兄弟兩人當真端起碗,認認真真的吃起飯來。
待一餐飯吃罷,兩人起身分別行回岸上。
衛臻三步並作兩步的迎上前去。趙子暄看著他點了點頭,便越過他向走來。
趙子敬的背影與鳳卿城沒什麼相像之處,的視線一早就收了回來。見趙子暄過來,便問道︰「如何,那材料他肯給不肯?」
趙子暄沒有回答,他看了好一陣,方才開口道︰「抱歉。」
一愣。談不來材料,造不成神兵,那是對他的不利,跟她道歉實在是道不著數兒。一轉念,想起了幾日前趙子暄說過的話,「官家是做出了什麼對不住我的選擇?」
頓了頓,又道︰「若那選擇是我能忍的,我會傾我之力幫你完成那個在你權衡利弊之下、能力所有之內,對所有人都好的選擇。若那選擇是我不能忍的,我會立刻腳底抹油。
我不會做背信棄義的事,但我更加不會背棄自己的心意。」
她說出這樣的話來,趙子暄既覺得意外又覺的不意外。
依她從前的性子,斷然不會如此說、如此做,可依她如今的脾性,她既說得出來也做得出來。
趙子暄搖了搖頭,道︰「你不會溜的。」
四門猶在北都,猶在他控制的地盤之內,即便她不顧念他,也要顧全四門的那些人。思及此處,趙子暄的心愧然難安,不自覺的握緊了拳。他不敢再看她的眼楮,微微的將視線移開了。
卻還沒有想到此處,只道︰「先說你做了什麼。」
趙子暄又是默然片刻,道︰「我曾說過要親手將定北侯抓來給你做面首。我沒能做到,反要將你送去汴京。」
有些反應不過來,呆呆的發出一道疑惑的音節,「啊?」
趙子暄道︰「打造神兵所需的一應材料、糧草甚至兵馬,大哥都會給我。條件是四門令和四門令使。
我萬般不想利用阿,也不願意阿委屈一點。
卻,不得不為。
我可以對不住先祖,但我不能為一己之私,致使天下大亂。」
他抬起了頭,看著道︰「待事情平定,我必向你負荊請罪。舍我一命,也會帶你離開汴京。」
聞言猛搖著頭道︰「沒關系,沒關系,我不介意。」
說罷了,覺得自己這表現忒露骨了些,便努力收斂了下情緒。見趙子暄的神情認真,又忙道︰「命就一次,需得萬般珍惜。」
趙子暄听她這樣說,心中的愧意越發濃烈起來。
不介意嗎?如何會不介意!
即便是她的性子變了許多,骨子里的寧折不彎還是沒變的。否則當年她也不會離開汴京。
這麼多年,她心中分明是放不下定北侯的。
放不下,卻離開的干脆。是因為她忠誠先帝,還是因為她厭惡算計。
倘若是前一種,他將她如此送回到汴京,與她來說何異于折辱。
倘若是後一種,定北侯算計了她,她介意非常。而他算計了她,她卻並不介懷。這便說明,他在她心中的位置沒有一絲的特殊。
因為用了情,所以眼里才糅不下一粒砂。
因為未曾動過心,所以此刻她才如此的不介懷。
作為伙伴、朋友、臣子,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會毫無異議的選擇配合他的決策。
看她此刻的反應,完全的符合著一個伙伴、朋友、臣子所會有的反應。
趙子暄轉過了頭,看著那寬闊的河面。
風攪亂了流水的紋路,呼號著將水浪相撞、草木俯搖、旗幟怒展的聲音卷在一處。
天穹之上雲涌似狂。
風如斯狂烈,卻吹不散郁結在趙子暄胸臆間的那團粘稠心緒。
他微微了閉了閉眼楮,道︰「還要勞阿寫一道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