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兒,我雖然喜歡你,但你做不了王妃。按照秦國律例,只有公主或肱骨之臣家的女兒才可做王妃。以你的身份,恐怕只能做側妃。」
兩人說話間,譽王府管事張照走過來,手里拿著一幅卷軸。
昊雄轉身,看到他手里的卷軸,眼里閃過一抹瑩光。
「殿下,這是趙國玉涵公主的畫像,陛下派人送來,以便殿下找人。」
昊雄燦然一笑,接過畫像,捧在手上,如獲至寶。
玉涵心驚,昊雄若是看到畫像,豈不是會認出她就是玉涵公主!
僅僅一瞬間,玉涵就拿定主意,若是昊雄認出她,她就死不承認。
她相信,在譽王府做寒玉姑娘總比做玉涵公主安全。
若是身份暴露,以昊雄對中原第一美人的傾慕,一定不會放她走。而且,譽王府上下會對她格外關注,她想逃出去就更難了。
「哈哈,美!真是美!當真是中原第一美人!」
昊雄不絕于耳的贊美聲把玉涵從沉思中喚醒。
她竊喜,難道這畫像不像她,昊雄沒認出來?
哈哈,若是這樣就太好了!
「我怎麼覺得玉涵公主看著這麼眼熟,好像見過似的。」昊雄仔細打量著畫像,對張照道。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張照看了一眼昊雄身後的玉涵,諂媚道︰「老奴眼拙,不敢造次,殿下不妨回身一看。」
經張照提醒,昊雄頓有所悟,驀地轉身,目光緊緊索繞在玉涵臉上。
「像!真像!玉兒,你和這玉涵公主簡直宛若一人!」
「我像玉涵公主?」玉涵故作不可思議狀,拿過昊雄手中的畫軸細細端詳。
「嗯,我們還真挺像!不過玉涵公主身份尊貴,玉兒可不敢說和公主像!這要是傳出去,玉兒怕是性命不保吧?」玉涵杏眼微眯,花容失色的樣子頗為動人。
見心愛的姑娘如此忐忑不安,昊雄無心顧及畫上美人和眼前的美人是否相像,柔聲安撫道︰「玉兒,放心吧,我絕不會向人提及你和玉涵公主相像。不過,你們真是太像了!」
昊雄炙熱的目光掠過玉涵的峨眉、杏眼、瓊鼻,落在她豐潤的朱唇上,流連不肯離去。
感受到越發曖昧的氣氛,玉涵輕撫了下頭,假裝站不穩,道︰「殿下,玉兒有些頭暈,先回房休息了。」
說完,不等昊雄應允,便匆匆向綴玉軒的方向走去。
昊雄邪魅一笑,並不與她計較,轉而低聲對張照說︰「去飄香院,問問香露買牡丹姑娘的經過,然後一字不漏地告訴我。」
「是,殿下!」張照會意,躬身行禮後便離開了。
「玉涵、寒玉。你們到底是不是一人?」輕撫玉涵畫像的臉頰,昊雄低吟。
趙國皇宮慶安殿。趙國皇帝扶辰獨坐殿內,柳公公忐忑侍立在側。
晦暗的光線中,他俊朗的臉上籠著濃濃的陰郁。
雖然都城之圍已解,但想到小女兒玉涵公主不知身在何處,他不由得心煩氣躁。
想女兒玉涵雖自幼習武,且聰慧過人,但畢竟勢單力薄,若遇到歹人,難免不吃虧。扶辰越想越擔心,隨手抄起御案上的奏折,甩到地上。
「柳公公,宣大皇子來見朕!」扶辰喝令道。
見皇上盛怒,柳公公不敢怠慢,忙離開大殿去宣如風。
不到半個時辰,如風便趕到慶安殿。
扶辰怒氣雖消,但臉色依舊不好。
未及如風請安,扶辰便道︰「風兒,我要你帶兵剿匪,並安排得力的人到秦國繼續尋找涵兒的下落。七日之內,若找不到涵兒,你就別來見我了!」
如風明白父皇的心情,他又何嘗不著急?而且他覺得妹妹被擄,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就算受到父皇的嚴懲,他也絕無怨言。
如果他最心愛的妹妹遭遇不測,他有什麼顏面活在世上?
「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如期把涵兒找回來!七日內如果沒有涵兒的消息,不用父皇懲罰,兒臣自會以死謝罪!」
如風目光如炬,心如磐石。感受到他的決心,扶辰欣慰了許多。
「去吧!七日後,即便帶不回涵兒,也要帶著關于涵兒的消息來見我!」
扶辰微微松了口氣,示意如風退下,旋即閉目靠在龍椅上。
都城之圍已解,再沒有什麼比玉涵的安危更讓他心焦。
綴玉軒內,玉涵擺弄著一枚梅子蜜餞發呆。離開皇宮這麼久,她早就思念父皇和母後了。若是這個時候在皇宮,她正和母後做蜜餞呢。母後親手做的蜜餞格外香甜,比膳房做的不知好吃多少。
可是,她要怎樣才能離開譽王府呢?就算離開譽王府,她能成功出城回到趙國嗎?
思忖間,門外傳來丫鬟雪兒的聲音︰「姑娘,殿下讓奴婢給姑娘送衣服和首飾。」
前幾日剛送過衣服和首飾,怎麼今日又送?
帶著疑慮,玉涵推開門。
紫檀木的捧盤上,是一件淡粉色織錦長裙,袖口上繡著朵朵牡丹,用銀線勾勒出幾片祥雲。無論花色還是樣式,都很合玉涵的心意。
衣服旁邊是一個鎏金嵌紅寶石首飾盒,玉涵打開一看,里面是一支白玉蘭翡翠簪子。
她不禁啞然一笑,看來,昊雄已經知曉她的喜好,不再送那種俗氣的飾物了。
「雪兒,殿下前幾日已送過東西,為何今日又送?」玉涵隨意將翡翠簪插在頭上,問道。
「听殿下說,三日後的中秋,他邀請二皇子、三皇子來譽王府賞月,請姑娘也參加。這衣服、首飾都是為賞月預備的。殿下說姑娘喜歡淡雅、素淨的顏色,這衣服你一定喜歡。」
雪兒將昊雄所囑一字不落地說給玉涵。身為昊雄的侍俾,雪兒深知主子心思,一絲一毫都不敢怠慢。
「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吧。」玉涵無心賞月,即便賞月,她也只想和親人在一起。
這個夜晚,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玉涵設想了幾種計劃,都覺得不穩妥,不由得心煩氣躁。不過,想到三日後的中秋宴,她心下一亮,似乎看到了機會。
每年中秋,趙國皇宮上上下下都很忙碌,她猜想譽王府也會如此。
歡慶的氣氛中,王府的侍衛也許會有所懈怠,她便可以趁此機會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