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雪葉子以指沾了手掌未干的血跡,一指摁在了方丈眉心,默念著什麼,再松手時就見那本該嫣紅的鮮血變得赤黑,且越來越濃郁。

雪葉子這時便松了口氣,反倒能夠細細打量那串佛珠。雖說佛珠通體散發著微弱的光芒,但是她還是注意到了,那串佛珠中,唯有一顆佛珠是真正散發著光芒,其余的佛珠不過是輝映而已。

雪葉子盯著看了半晌,她對佛珠沒有研究,只能大約猜想這是一顆不同尋常的佛珠,也許是經過高僧開過光了也不一定。

「姐姐?」小僧不解的看著席地休息,看著佛珠發愣的雪葉子。

雪葉子回神,再看天空,陰氣已經散的差不多了,便沖小和尚比了個ok的手勢,而周圍的和尚們喃喃不斷的經文也念叨的她頭疼,便開了嗓子再是一聲喊︰「你們可以停下了!」

周圍的佛經瞬間停住,僧人們睜眼,面面相覷。有人問︰「施主,是已經……」

「暫時壓制住了,不過以我的能力沒辦法徹底消除那只蠱蟲,那蠱蟲也能吸收血液,所以我的血堅持不了幾天。我建議你們明天就去找個有道行的道士來幫你們把蠱蟲收了,再這口井封印住。」

「那方丈」

「已經沒事了,只不過被邪氣侵入的時間有點長,他年紀又大,所以需要時間緩神。」雪葉子看到佛珠的光芒也淡了下去,便起身捂著手掌,又道︰「我手破了,你們有沒有什麼創傷藥啊?」

僧人們喜形于色,連忙答謝︰「有,有,多謝施主救命之恩,本寺無以為報。小師弟,快帶施主去上藥!」

「好 !」小僧一高興,牽起雪葉子的手,「姐姐我帶你去」

「嘶疼疼疼疼疼!小和尚你握的是我受傷的手!!我勒個去,你那只手不是我讓你之前拿鹽的那只嗎?!我靠好疼疼疼疼!!!」

「……」

為了答謝雪葉子,桃花庵收拾出了一間客房給雪葉子將就一晚。

雪葉子看著包的像個粽子一樣的手苦兮兮的搖頭,這就是多管閑事的下場,雖然心里挺開心的,但是那鹽渣渣滲進傷口的疼痛仿佛錐心一般揮之不去。

月上三竿,寺內安安靜靜,偶有幾聲木魚飄渺的響在耳邊。雪葉子躺在床上,滿鼻腔的檀香反而提神醒腦,她竟然睡不著了。

她不禁看著自己的手,想到檀香凝神靜氣,偏偏她這魔女體質與旁人不同,越來越精神,這晚還不如拿著那串佛珠去肖員外家蹭蹭。

雪葉子嘆息一聲,從床上坐了起來。既然睡不著,她不如多練習練習一些巫術。這次蠱蟲事件定是人為的,她多管了閑事,保不準哪天就會被報復。

雪葉子只稍微回憶了一番便開始打坐修習。

一夜過去,天剛泛白,雪葉子從閉目中醒來,舒絡了一番因長久未動而發酸的四肢。

寺廟這等安靜的場所果真十分適合修行,她這一晚上研究了不少的巫術,只等找機會練練手熟悉熟悉。

寺廟里的僧人也已經陸續醒來,每個人攜本經書來到佛堂做早課。

雪葉子洗漱一番,便準備跟方丈道別。為了防止跟楚承乾的軍隊踫到,她必須得早些回到南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禪房里的方丈听說雪葉子要走,雙手合十,將她請到了後堂。

經過一夜的休整,方丈氣色好了許多,雖然還有些蒼白,卻也撿回了一條命。

「阿彌陀佛,老衲多謝施主的救命之恩。」

「大師不必客氣,舉手之勞罷了。」雪葉子雙手合十回禮。

「施主救了本寺,老衲無以為報,這串佛珠,施主便收著吧。」方丈將手中的佛珠遞出,雪葉子看了看,正是昨夜那唯一能祛邪的佛珠。

「大師不可,您這寺廟恐怕只有這一串佛珠尚能祛邪,若給了我……」後果可就真的不好了。

「本寺幸得施主相救,與老衲而言,佛珠又怎比得上眾生之命?世人常說,有舍便有得,老衲舍了佛珠,換回全寺的性命,便是值得的。」

「大師妙言,那小女便不再推辭。」雪葉子便伸手接了佛珠,仍還有些燙手,卻傷不了她。收好佛珠,她又有疑問︰「只是小女不明白,一個寺廟,得罪了什麼人會找來如此凶惡的巫蠱?」

方丈便搖了搖頭,「佛家講究眾生相等,老衲自小得師父教誨,救人救己,卻不曾想會找來禍患。這一次的危機,便是老衲與這寺廟命中的劫難。只是施主插手了此事,怕是徒添麻煩。」

雪葉子擺擺手,「我本就一身麻煩,再添一兩件也沒什麼。」

「昨日老衲未曾見得施主如何救人,但听寺內小僧所說,姑娘是學過術法的,只是以血相祭終究會傷身損性,這佛珠雖不及高僧手中的佛心舍利子,卻也是佛家舍利,可保姑娘避免妖邪入侵。」

雪葉子便是一怔,佛家舍利?她拿起佛珠端詳,感嘆自己的狗屎運。

她自然知道這佛珠與尋常佛珠不一樣,其中一顆更是有著靈性,沒想到居然是佛家的舍利佛珠。舍利是佛骨上析出的智慧晶體,有著極大的功效。要知道哪怕只是佛家最尋常的一顆舍利,都是無價之寶。

對于她這魔女來說,舍利在手,便能避免學巫入魔,淨化巫術的邪氣以防侵入意識擾亂本心。

也許方丈早就看出來她並不是普通的學法之人,才會將這舍利佛珠相贈與她,助她修習巫術保持本心,以防止她誤入歧途做出後悔的事。

思及此,雪葉子便再次鞠了一禮,「雪葉子多謝大師。」

方丈便再回禮,「阿彌陀佛,願施主一路平安,好自珍重。」

「保重。」

離去時,雪葉子走過佛堂,寺內僧人正念著一段經文︰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釋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