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77章 都留給乖女兒

京都府衙後宅,梁心銘正接旨,聖旨除了命她三日後去國子監講學,還賞賜了大量金銀財物。

幾個月前在徽州剿反賊、奪回反賊聚斂的財物上億,為國庫增添了一大筆進項,王亨和梁心銘當居首功,均要論功行賞,因前陣子事情太多,朝廷上下都忙,犒賞三軍財物的事便延遲了。今日,賞賜清單終于下來了。

梁心銘身份雖已公開,屬于她的還是單獨賞賜到梁府,並未將她和王亨合並在一處賞賜到王府。趙子儀、卿陌等少年護衛、綠風等丫鬟也均有賞賜。

眾人都高興瘋了,送走傳旨侍,便親自動手往家里搬箱子,搬了十幾箱,又互相對比各自所得的財物,興奮之情久久不散。更多的驚喜來了︰梁心銘又從自己的份內拿出一部分財物,按功勞賞賜給眾少年和丫鬟們,還有喬老爹夫婦,連進京路上新買的廚子蕭二一家都沒落下。

惠娘一一分派、發放。

少年們和姑娘們笑開了懷。

丁丁挑了一盒不知什麼送綠風。

歡喜看見嚷︰「丁丁,你不送我?你吃了我那麼多好東西,就不還個人情?哼,往後別想吃我的!」

櫻桃也說「我還幫你做了鞋呢」。

丁丁無法,只得每個姐妹都送一樣;胖胖等人都被姑娘們勒索了一遍,笑聲快掀翻了屋頂。

朝雲被感染了,扯著梁心銘的袖子央求道︰「爹爹,我也要分。」她有自己的屋子,當然得有私房。

梁心銘坐在堂上看眾人分財物,聞言低頭將女兒攬在懷里,道︰「不用分,爹爹的都留給雲兒。」

朝雲困惑地眨眨眼,都給她?

她望著梁心銘月復部道︰「還有弟弟呢。」

梁心銘道︰「弟弟不用分,你干爹得的給弟弟。爹爹的都留給雲兒一個人。」

朝雲驚喜的小臉紅了

這多不好意思呀!

她也不是貪財,可是爹爹這樣偏心她,她忍不住心里美美的,又對尚未出世的弟弟感到抱歉。她決定,等弟弟生出來了,喜歡她的什麼,她就讓給他。

梁心銘輕聲叮囑道︰「你還小,這些東西讓你娘幫你收起來,將來做嫁妝。留幾樣你喜歡的就行。」

朝雲道︰「嗯。雲兒知道了。」

梁心銘認為,凡是她以「梁心銘」的名義掙得的財物,都要留給惠娘和朝雲,她不會帶去王家。引用她前世的話來說,這屬于婚前財產。至于嫁妝,王家能娶到官居二品的媳婦,還想要什麼嫁妝?她本人就是最珍貴的!

晚間,王亨回來見全家興奮之意不減,心知緣故,因為戶部和兵部按名冊犒賞三軍,若有不清楚地方,都是找他和趙寅核對矯正的。當下笑問︰「發財了?」

梁心銘道︰「發財也跟你沒關系。」

王亨笑著捏住她鼻子,道︰「你這摳門的性子還沒改。要不要將為夫那份也拿來給你?」

梁心銘道︰「無需費事。等本官回去了再接手。你沒亂送人吧?這項可不能歸入公中,只需拿出一部分來孝敬長輩、分送兄弟姐妹,打賞下人即可。」

王亨︰「……」

媳婦果然一點沒變。

梁心銘問︰「岷州那邊可有消息?」

王亨道︰「還沒有。估計子儀正趕往岷州。有他在暗中協助玄武王,林嘯天覆滅遲早的事。」

梁心銘靜靜地不語。

王亨忽道︰「有件事要同馨兒商議。」

梁心銘問︰「什麼事?」

王亨道︰「是這樣……」

梁心銘听後目光炯炯。

次日,烏先生進京來了。

烏先生是築路建橋的匠人,原跟著梁心銘修建徽湖路的。梁心銘「死」後,徽湖路由六安唐知府接手,六安縣令陳汐協助,烏先生仍在他們手下做事。這次,他是被梁心銘傳信召來的。當日在慈安寺,梁心銘答應皇帝助俞希文修建西北官道,所以才傳信給烏先生。

梁心銘在書房接見烏先生。

烏先生最初是被梁心銘聘用的,始終對她存有一份感激之情,見她發達了仍不忘自己,可見是真看重他的才能,並未因梁心銘是女子就不再尊重她。

寒暄幾句,又問了唐知府等故人近況,梁心銘便切入正題,道︰「請先生來,是為了修建通往西北的官道。雖然北邊不缺先生這樣的匠人,但先生跟著本官修路一年,經驗豐富,可做他們師傅,免得重頭模索試驗,費時費力更費成本。西北的官道通往西北邊疆,承載著軍需物資的運轉,十分重要,皇上非常重視。這也是先生的機會。」

烏先生急忙道︰「大人請吩咐。」

梁心銘告訴他,接下來他歸工部尚書俞希文指揮,只是朝中多事之秋,俞大人暫時無暇顧及工程事項,況且眼下天寒地凍也不能開工,讓他先住下來,等明春再說,她正有些工程上的事情和他研商。

烏先生忙答應了,且激動不已。

梁心銘便叫喬老爹來領了他去安置。

這天,梁心銘去國子監講學。

除了京城本地的,外地來的舉子都不認得梁心銘,雖根據傳言在心中描繪過她的模樣,也都是女子形象本來就是女子嘛,以至于見了她,都被震住。

梁心銘沒有一般女子的嬌媚,進來時邁方步,氣度從容、舉止優雅,站在國子學大課室的高台上,目光從下方數百男子面上掠過,神情波瀾不驚。

她與傳言一樣美麗。

舉子們被震住卻不是因為這美麗,而是她深邃莫測的眼眸,沒來由地收起輕視之心,提高了戒備,還有些不安,就像山中野獸遇見危險,本能警覺。

流年和綠風站在高台上,在梁心銘身邊伺候筆墨,老僕站在高台下,座中還有龍隱衛偽裝的學子。

梁心銘神情淡然地看著這些年紀不一的古代文人,開門見山道︰「諸位很好奇本官是如何得知原白虎王族鄭家在大巴山的?很簡單,起因是京郊軍火研制基地送來的最新式火槍與火炮,上面都刻著一枚小小的葫蘆。」

眾人都一臉懵,葫蘆?

梁心銘繼續道︰「本官見了好奇,追問為何刻這標記。趙世子告訴本官,這是一位姓鄭的工匠建議的。鄭工匠原在大巴山軍火研制基地研制火器,後被朝廷抽調來京郊軍火基地。為了區分這里建造的軍火與大巴山基地建造的軍火,他便加了這樣一枚標記,也有比較的意思。」

眾人繼續一臉懵,然後呢?

梁心銘掃視下方,忽然目光定在簡繁臉上,簡繁很顯然已經想到了緣故,眼中透著了然。

梁心銘便指他道︰「請這位學生來說說。」

簡繁沒料到被她關注,只得站起來,恭敬回道︰「第一任白虎王,小名鄭葫蘆。大人是否因此懷疑?」

梁心銘贊賞地點頭道︰「不錯。很簡單對不對?若是諸位見了,也會像本官一樣懷疑的。」

有時候,譏諷一個人並不需要惡言惡語,當時座中至少有半數以上的人臉漲紅了;還有小半毫無自知之明,覺得梁心銘沒說錯,自己若見了定會懷疑。

簡繁想著自己既然站起來了,先不忙著坐下,不妨問清楚了再坐,這機會可難得呢。他便道︰「學生若見了葫蘆也會疑惑,卻不會立即想到第一代白虎王身上。請問大人,是如何弄清這件事,並制定奇襲計劃的?」

********

又趕晚了,抱歉!看到有親說章節越來越短,汗死。一般情況下每章是兩千字,因為原野有時有事將兩章合一發了;或者為了保持情節的完整性,一章趕到兩千多字,就是作者總瑟的小肥章,情節不緊張的時候才恢復正常,沒有偷工減料呀。這算不算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