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甄珠很是心疼孫尚香,也很佩服孫尚香——心疼她的遭遇,佩服她追求愛情的勇氣。

所以,听說杜蘭芷有這番動作的時候,就開始關注這部戲。

如今,終于得償所願。

雖然這部戲是唐謙和杜蘭芷聯合導演的。

但實際上,這種女性角度看歷史的片子,絕對不是唐謙這種恐女癥患者的風格。

唐謙只是負責大型的戰爭場面,煽情這種事情,還是杜蘭芷來做比較合適。

劇本很快就送了過來。

故事以甄珠飾演的孫尚香的一生緩緩展開,從少女時代的孫尚香開始,緩緩地鋪展開來。

以一個女孩子的視角來看歷史。

每一個人都很豐滿,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遵循歷史,又不完全依從于歷史。

一個女人悲劇的一生,如同一副畫卷,緩緩的展開。

從少女時代的天真爛漫到投江自盡的走投無路,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在劇本里面都一一體現。

比甄珠預計的還要好,甄珠是真的很喜歡。

從統籌安排開始,都是杜蘭芷在安排。

因為恐女癥,唐謙從來不做這些。

好在唐謙的恐女癥還是選擇性的,大約是和甄珠結識于年少,在他眼里的甄珠還是那個未發育的小女孩,倒是多了幾分容忍。

至少,還能給甄珠講講戲,討論幾句。

這樣的優待,可是很少有的。很快就引來了吃瓜群眾的好奇。

等大家知道唐謙和甄珠結識的始末,都哭笑不得。

感情唐謙唐導還是個抖m?

而甄珠小姐從小就有牽紅線的癖好?

所以,他們一不小心是不是又get到了什麼?

甄珠小姐是兩大導演的紅娘這事兒,一不小心就轟動了影視圈。

唐謙還笑稱,這事兒可以拿來給影片做宣傳。

對于唐謙這種物盡其用的精神,甄珠只能保持沉默。

作為一個演員,對于導演的合理宣傳要求,她還能說什麼呢?

只能同意咯!

還沒有開拍,甄珠就得練劍。甄珠這一次要練習的,是越女劍法。

武術指導還是老熟人袁力,這一套越女劍法並不是傳說中威力無窮的那一套。

時隔多年,越女劍法早已失傳,袁力也不過是根據自己知道的那點武術知識,給甄珠編排的一套似是而非的劍法而已。

反正,戲里面的事兒,沒有幾個人較真。

就算真較真,你倒是拿出來咱們參考參考啊!下次就照你的來。

你說耍橫?

還真就是耍橫來著。

甄珠的越女劍法已經能夠玩轉的時候,杜蘭芷的準備工作也做得七七八八了。

金桂飄香的日子里,這部以女性視角拍攝的歷史大劇緩緩的拉開了帷幕。

三國演義說,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夫人,就是孫尚香。

話說,三國時,荊州地處西川與東吳之間,是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

當初,劉備窘迫時,向東吳「借」荊州以棲身,休養勢力。

後稍有恢復,東吳便再三索要荊州,劉備當然不會把自己的惟一立足之地放棄掉,也便以各種理由再三推拖。

背景就定在此時。

彼時,孫尚香尚年幼,是一個十分快樂的女孩子,有父兄遺風,愛舞刀弄劍,享受著最悠閑的少女時光。

這舞刀弄劍並不是什麼大事兒,尤其是孫尚香還有個東吳之主的爹。

不對,他爹死了。

這東吳之主變成了他哥。

那個時候,孫尚香與哥哥關系極好,時常被哥哥掛在嘴邊。

怎麼看,怎麼都是一個妹控。

孫尚香妹子就自由的任性的把愛好發揚光大了。

偏偏有些人不以為意,那就是大都督周瑜。

周瑜妻子是誰?

出名的大美女小喬啊!

那妹子可是名門閨秀,也是孫權的妻子大喬的親妹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溫柔賢淑的主。

看慣了萌妹子,偶然听說世界上有孫尚香這種女漢子,周瑜那是相當的不以為意。

一天,听得劉備夫人新喪,周瑜頓時覺得收回荊州的機會來了。

反正孫尚香都嫁不出去,還不如廢物利用一番,換個荊州回來。

當然,這種事情,這丫的自己是不會說的。

他找來了耿直人魯肅。

周瑜對東吳大將魯肅說︰「我有計策了!能讓劉備老老實實地把荊州交回來!」

老實人魯肅馬上追問︰「什麼計?」

周瑜就出餿主意了。

「劉備死了老婆,肯定是要續娶一房妻子的。

我直到主公孫權有個妹妹,剛武英豪(換句話說,就是女漢子一枚,反正就是嫁不出去那種)。

我們可以假裝以招婿的名頭,把劉備騙到東吳來結婚。

一旦他來了,我們馬上把他關進大牢,再派人去要荊州來換劉備。

到時候,他們肯定會交還荊州。

之後,放不放,殺不殺劉備,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就這麼一個漏洞百出的餿主意,耿直人魯肅還覺得很不錯,屁顛屁顛的就跑去跟孫權邀功去了。

孫權在兄妹之情和國家利益之間猶豫不決。

最後,周瑜拍著胸口保證,這一切不過是條計策。只為了把劉備騙到東吳,好以此要挾、討還荊州,並不是真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後,孫權勉強同意。

孫權想要派大臣呂範到荊州去做媒,琢磨半天,才說道︰

「听說劉備夫人病逝了。

我有個妹妹,想招劉備為婿。永結姻緣,同心破曹,以扶漢室。

這做媒的事,我看你去說最好。

就請你走一趟吧!」

呂範一個大臣,還得客串媒人,也是憋屈了。

可君命不可違,呂範還是委屈的以媒人身份去了荊州。

周瑜聰明,諸葛亮也不笨啊!

東吳想要回荊州這事兒,全民皆知好不好。

諸葛亮躲在簾子後面听呂範這麼一說,就知道孫權和周瑜葫蘆里面賣的什麼藥。

劉備心里早有戒備,以年齡差距太大等理由推遲再三。

呂範既然領了君命而來,哪怕是做媒這種憋屈事兒,那也得做好不是,再三勸說,最後留下一句︰「你再考慮考慮,我明天再來?」落荒而逃。

劉備不想以身試險,諸葛亮確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勸他一口答應了下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