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三娘一听,半吊的心才算踏實下來。
慕大小姐嘴角的笑變得嬌媚,她對著丁三娘說道︰「照舊找些地痞,將今年六王爺督辦采青節,恢復舞龍采青習俗的消息給散播出去,從一盞茶的那些茶客開始,越多人知道越好,最好是京師上下老幼皆知,那就大功告成了一半。」
「這?」丁三娘有些躊躇,王爺拼了命想封鎖的消息,自家大小姐卻要敲鑼打鼓,鬧得街知巷聞。
慕疏影望著丁三娘猶豫不決的樣子,也懶得賣關子,直接說道︰「這招叫著先聲奪人。舞龍采青既然對茶界中人來說是大日子,且兩三年不曾舉辦,如今六王爺恢復這個習俗,多少人會眼巴巴的望著?到時候一傳十、十傳百,單是這份氣勢就足夠壓住今屆采青節的場子。」
丁三娘听得一知半解,但是大小姐自信的眼神總是錯不了的,于是她不假思索的答道︰「三娘這就去辦好!」
什麼叫著舞龍采青?為何慕大小姐要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這說起來是茶界流傳下來的老傳統了。所謂舞龍,是由四五個壯漢一組,舉著龍形的道具,用扭、跳、舞的身體語言模仿龍的動作。
之所以又叫采青,卻是整個傳統中最扣人心懸的一幕。因為采茶要求下盤功夫穩,手要靈巧,所以采青的環節,簡單來說就是眾人要借助七八根浮在水面上的木頭,完成渡江的動作。
最難的是,既要保持舞龍的姿態不能亂,腳下又不能沾水,如果誰的鞋子被浸濕那就視為失敗。
舞龍采青是南來北往的茶商各自組隊,完成上述的動作之後,再通過疊羅漢的形式,奪取高高懸掛的彩球,這個彩球是采摘新鮮茶葉做成。既迎合采青的傳統,又寓意了游龍戲珠的美好意頭。
這個習俗流傳有些年頭了,可自從朝廷開始插手之後,卻漸漸沒了聲息。
為啥?因為茶商們都精著呢,知道每年督辦的平王爺,愛看美人,不愛看粗胳膊粗腿的漢子。既然如此,誰還花大力去練習舞龍采青,自然是寧願花重金聘請絕色的青樓女子殿前獻茶。
慕大小姐猜想,銷聲匿跡的老傳統重見天日,大家一定是滿心期盼的。既然如此,那何不順水推舟,使出一招未上演先炒熱的戲碼。
丁三娘身為慕大小姐的左膀右臂,辦起事來也是雷厲風行,不消一日,整個京師一半的百姓,都知道今年采青節要恢復舞龍采青的習俗。
小道消息一流出,不管真假,百姓心里早就炸開了鍋,主動的奔走相告。
至于六王爺昭浩康,听見自己秘密籌謀的舞龍采青,竟然成了京師百姓人盡皆知的消息。起初是震驚,稍一冷靜就知道是誰的主意?王府里有這雄心豹子膽的人,除了慕大小姐就沒有旁人了。
雖說慕疏影做事有時候手法匪夷所思,但是他從不懷疑她的本領。于是乎,采青節的節奏變為了明里六王爺左右籌謀,暗地里慕大小姐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