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太平公主的話,崔猛的趴在地上,連腿都開始哆嗦了。
太平公主見此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你不知道他是刑部尚書的兒子麼!你不知道他是東宮的人!」
「知道。」
「那你為什麼還要殺了他!」太平公主面色鐵青。
如果崔殺的只是兩個普通老百姓倒還好說,但是他卻殺了刑部尚書的兒子,左爭光。
現在就是太平公主想幫,也得掂量掂量。
崔嚇得直哆嗦,說話都不太利索了。
「當時我提著兩顆人頭也害怕,不敢走大道,就順著煙柳胡同的小道準備找地方將人頭丟了。沒想到撞到左爭光,他看著我身上的血,醉醺醺的沖上來就要搶我手上裹著人頭的包袱。我怕到時候他發現了,定然不會放過我,就只能把他也給殺了。當時腦子也蒙了,就直接給人頭切下來,原本想三個放在一起找地方丟了,怕在巷子里裝會被人發現,就干脆把他的腦袋扔到胭脂樓里去了。當時我想的是,左爭光在胭脂樓里面為了那些花娘,沒少跟人起矛盾,所以想這樣官府發現也只會往胭脂樓查。」崔戰戰兢兢的說完,腦袋已經磕在地上了。
太平公主冷眼看著崔︰「你還是去京兆府認罪吧,這個案子本宮是管不了了。」
話剛說完,崔和崔頓時大驚失色,連連叩頭︰「公主求求您了,現在只有您能救我了,公主!」
正說著女官輕咳了聲,打斷崔和崔的哭求,這才對太平公主說道︰「公主,紙鳶在外面。」
太平公主聞言看著崔和崔,冷哼一聲︰「讓她進來吧。」
立馬女官快步走到門口,領著一個民間女子打扮的人進來。
紙鳶走到太平公主跟前,屈膝拜下︰「紙鳶見過公主。」
聞言太平看著她問道︰「你怎麼這個時候來見本宮,可是發生了什麼要緊之事?」
紙鳶聞言看了看跪在旁邊的崔和崔,神色暗了暗︰「公主,剛剛京兆府傳出的消息,說京兆府陳大人傳寧國侯世子過堂,寧國侯世子說崔宰相的弟弟與左爭光有私仇,意思崔更有可能殺左爭光,現在這個消息已經傳開了,很多人都在議論說是公主指使的崔殺了左爭光,只因為刑部尚書之前在大殿上駁了公主的面子,公主懷恨在心。」
太平公主聞言,一巴掌拍在茶幾上,震的茶幾上的杯子都晃了晃︰「荒唐!他們還真是什麼都敢說!」
「公主,人言可畏,不知現在該如何應對?若不及早控制,只怕任由流言擴散,會對公主不利。」紙鳶恭敬的說道。
她是太平公主安插在外面的眼線,主要就是負責制造輿論的。
當初污蔑太子的輿論,便是她親手炮制,所以心里更清楚這輿論會帶來怎樣的效果。
不等太平公主開口,又有宮女前來稟報︰「公主,宋王妃求見。」
聞言太平公主眉頭微皺︰「這個時候她來做什麼?」
嘴上說著卻是點點頭︰「請宋王妃到前廳。」
宮女領命出去。
太平公主這才看著紙鳶︰「你先等會,我去看看什麼情況,這件事情等我回來再做定奪。」
紙鳶點點頭恭敬的應下,退在一邊。
太平公主這才起身,行至崔崔身邊,頓時忿火中燒,狠狠地踢了崔一腳,說了句︰「你們也給本宮在這待著!」
說完這才領著貼身女官,出了內殿的門。
等到前廳就見著蘇雲君面色焦急坐在椅子上,旁邊宮女奉的茶,她是踫也沒踫。
見到太平公主進來,忙站起身來,恭敬的行了個禮︰「雲君見過皇姑。」
聞言太平公主笑著道︰「在皇姑這客氣個什麼,快起來,坐吧。」
說著自己走到主位上坐下,宮女端了茶,這才問道︰「你怎麼這個時候過來,可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聞言蘇雲君面色焦急的說道︰「皇姑可曾听到外面的消息?」
太平公主聞言故作不知︰「什麼消息?」
「外面現在都在傳,說是皇姑因為與刑部尚書不睦,讓崔大人的幼弟殺了刑部尚書的兒子,還說這華家旁邊宅子的命案也是公主所為,為的就是要嫁禍給華家,說當初招駙馬之時我舅父」蘇雲君說著頓住了話題。
太平公主卻沒想到,這麼快竟是將當初招駙馬,華家為了不被選中,連忙給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的事情都給牽扯出來了。
忍不住一聲冷笑︰「是誰在那胡言!」
蘇雲君聞言看著太平公主︰「皇姑還看不出來麼?也只有太子才有此手筆了!」
聞言太平公主先是一愣,隨後問道︰「雲君這話怎麼說?你怎麼知道是太子所為?」
蘇雲君當即解釋道︰「皇姑你想想看,這個流言什麼時候起的,昨個還沒有呢。今天上午京兆府剛把寧國侯世子傳去過堂問話,並將寧國侯世子收監,立馬就傳出這種流言。寧國侯世子是什麼人,他在京兆府攀咬崔大人的弟弟崔,這話剛說出去,便開始有說公主的流言蜚語,只怕是有人想要欲蓋彌彰為人月兌罪!」
「哦?」太平公主沒想到蘇雲君竟是這般說。
頓時心中起了疑惑。
蘇雲君見此臉上滿是氣憤,語氣懇切的道︰「皇姑或許並不知道這些,只因為這樁案子牽扯了我二舅舅,我卻是十分關心。自從案發開始整個華府被包圍的水泄不通,我去蘇家看望嫂嫂時特地拐道華府門前想看看什麼情況。都被京兆府誤解是要做什麼,皇姑向來聰明,不會看不出這件案子跟二舅舅絕對沒有任何關系,定是有人栽贓陷害,否則誰會把人頭丟進華家的泔水桶中。」
「皇姑試想一下,在整個京城,還有誰會如此視華家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後快!華家是我的外祖家,現如今也是王爺最大的助力,大舅舅如今還帶兵在潞州,我看是有人忌憚了,怕大舅舅手中的兵權會壞事,所以想要將華家牽連進去,最好再嫁禍華家。如今還攀扯上皇姑,這可真是一箭雙雕,當真是好計謀啊!」蘇雲君說著眼中閃過一絲厲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