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零三章 艷羨

肖太後接過這份名單看了一遍,上面列了十多個孩子的名字。顯然,曹皇後已經精挑細選了一遍,留下來這些給肖太後定奪。

公侯、宗室、朝臣,各佔三分之一,勢力平衡。

琉璃呈上湖筆,肖太後凝神在上面圈了幾個名字。最後,目光停留在一個名字上面,遲遲不能定奪。

曹皇後看了一眼,便知道肖太後的心頭和她一樣遲疑。心中轉過一個念頭,笑道︰「婉真你來看看。」

安皇子遴選伴讀一事,徐婉真也有听到風聲。忠國公府上的武超年紀正合適,正在上報名單之中。

但她來延慶宮是為了陪伴侍疾,並不是打算利用這個機會來干預宮務。听到兩人談論正常,她便安靜的斂目退到一側。

不過此時曹皇後點了名,她也不能推拒。

上前瞧了一眼,見讓兩人猶豫的名字正是武超。她心頭一緊,曹皇後問她做什麼?

她並不知道盧氏的心意。伴讀此事,有些家里極其願意,而有些內心其實並不情願。只是宮里有了旨意,誰敢說不情願?

武超跟在忠國公身邊大力栽培,是鐵板釘釘的下下任忠國公。要說起來,忠國公雖然在陳氏一事上有些糊涂,但對子孫的看重著實不錯。

平日里,盧氏能見到武超的時間就很少。若是做了伴讀,恐怕更難見到。

思及此,徐婉真道︰「臣婦听聞,宮中給安皇子遴選伴讀一事傳出,人們都歡喜不已。這上面的孩子,想必都是一時俊杰。」

她就裝著不知道,省得萬一和盧氏的心意相反,沒來由的惹來怨恨。

曹皇後看她的神色也知道她是明白的,只當她是生性謹慎,不願多說,笑道︰「你這個性子,難怪母後總是偏疼你。」

肖太後笑道︰「這下你知道了吧,好了,不要為難她。」

忠國公是得慶隆帝重用的忠臣,一家子都有實打實的本事,關鍵又夠忠心。武超是嫡出長子,將來是要繼承忠國公這個爵位。

他來給安皇子做伴讀,卻是有些浪費了。在兩人心中,武超是為未來的太子培養的人才。等太子登基,如今太子府上的太孫衛嘉允就是將來的太子。

但是,武超不論是從身份、年紀,都是極符合此次的伴讀遴選條件。若是就此否了,就恐被其他人解讀成為忠國公府失寵的信號。

在皇家,一舉一動都被天下人看在眼底。哪怕打算是好的,其他人並不知道背後的原因,反而會帶來壞的結果。

因此,這才是令肖太後和曹皇後躊躇之處。

安皇子將來只是一名富貴王爺,她們想將武超留給太孫。卻又顧忌重重,生怕好心辦了壞事。

沉默片刻,肖太後道︰「宣太子妃進宮一趟。」

曹皇後眼楮一亮,笑道︰「還是母後英明。」

既然兩人想將武超留給太孫,不如就趁此機會將這件事提前。既彰顯了皇家的恩德,又令人知道武家盛寵不衰。

兩人打的這啞謎,徐婉真卻是想了一下才明白過來,心頭為武超感到高興。

此事已定,自有曹皇後去處理。

太子妃方氏進了宮一趟,出宮後便到了忠國公府上。

她的地位不同以往,乃是高芒王朝最尊貴的幾個女人之一。她的突然駕臨,忠國公府大開中門迎接,闔府參拜。

方氏笑盈盈的在主位坐了。

上一次見面時,她還只是齊王妃。眼看慶隆帝生病,太子登基指日可待,她此時已今非昔比。

先是問過了忠國公的身子,又替皇家慰問武勝、武正翔的辛勞,最後才考較起武超的功課學業。

說起自上次一別,自己的長子允哥兒幾次念叨武超,想和他一起玩耍。

她將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忠國公如何還不知道她的來意?

連忙順著她的遞出來的話道︰「得太孫抬舉,是超哥兒的福分。只是不知道,他有沒有這個幸運,能和太孫一道進學。」

方氏滿意的飲了一口茶,笑道︰「母後正要為允哥兒擇良師。拜師那日,讓超哥兒一起來。」

此話一說,眾人便心照不宣。盧氏張羅了酒席,留太子妃用罷晚飯,才親自送她出府。

第二日,安皇子的伴讀名單便公之于眾。與此同時,武超被選為太孫伴讀的消息也迅速傳揚開來,引人注目。

這一消息,證明忠國公府聖眷不衰,引得京中人人艷羨。

徐婉真便在宮中住了下來,每日親自伺候在肖太後身邊,端湯送藥。夜里就歇在肖太後的房中,和值夜的宮女一起打地鋪,無微不至。

她畢竟是二品誥命夫人,丁嬤嬤等人也不會讓她做太多活計。但在宮中,連淳和公主都沒這樣盡心盡力的伺候過肖太後,徐婉真卻做到了。

她的一片儒慕之情,不含半點雜質,都看在延慶宮眾人眼里。他們打心眼里,對徐婉真多了親厚之意。

朝局逐漸安穩下來,從北地傳來了太子率軍凱旋的消息。北地安定,太子率上幾名將領先走一步,預計將趕在過年前抵京。余下的將領,將率領大軍正常行軍。

劉祺然苦思了幾日,又找到石京澤商議,最終決定要去太子衛率府上求一個領兵的差事。

他和武家結盟,眼看大局已定。待太子登基,他也有功勞在身。

但是,雖說結盟,他所提供的幫助實在是微乎其微。就算是論功,到他頭上也沒有多少,頂多能延續平國公府目前的富貴。

他看到幾個侯府的下場之後,決定要獲取更多的功勛,才能保得他和涂曼珍的子孫平安。

石京澤便給他建議,既然已經押注在太子身上,不妨去他身邊做事。禮部的閑差,原本就沒多大意思,不要也罷。

下了決心,劉祺然便沉下心發狠操練。

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子登基指日可待。既然要謀求他身邊的位置,沒有點真本事,光憑那點功勞是不行的。

從刑部捎來了消息,這批處流刑的囚犯即將出發。

劉祺然賞了來人兩錠銀子,著高義去南通巷將程景皓帶出,送還刑部了解此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