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九十二章 孫仁澗

桂花魚條是用鱖魚最鮮女敕之處,剔骨去刺,切成魚條裹上茯苓粉,鍋里油七分熱的時候下鍋炸熟。到了色澤女敕黃之時,便起鍋澆上調制好的桂花醬。鮮甜酥脆,唇齒留香。

武正翔吃得心滿意足,給徐婉真夾了幾筷子菜,便捧著碗將魚條吃得一干二淨。

徐婉真不由莞爾,夫君這個愛吃甜食的習慣,真是始終如一。得了閑,讓馮興媳婦再教自己幾道家鄉菜,蘇州菜想必極合夫君的胃口。

……

過了一日,嘉善坊,徐家。

徐老夫人起了身,孫媳婦朱氏來請了安,陪著她一道用早飯。

她沒有好為難媳婦的習慣,也許是年紀越發大了,看著這些水蔥似的女子,就想起當年的自己。

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嫁到江南道,婆婆對自己甚為慈和。那麼此時,自己又有什麼理由,想去為難一個,同樣的遠嫁而來的孫媳婦呢?

朱家守信,哪怕是徐家出了事,家產全部變賣,也為悔婚。如今更不惜讓家中愛如珍寶的女兒遠嫁,那麼自己更好好好的待她,以回饋朱家的不棄之恩。

「祖母,」用完了早飯,朱氏稟道︰「昨兒,收到擇善坊孫家打發人送來的請帖。說是下個月十六,孫翰林和柳家小姐成親,邀請我們前去觀禮。」

說罷,讓貼身丫鬟捧筆呈上請柬。

「孫翰林。」徐老夫人接過請柬,微微有些失神。

擇善坊孫家自然是那個自幼和婉真定親的孫家了,孫智韜高中狀元之際,徐家看在同鄉之誼,還特意派了人手,去幫孫智韜張羅。

原來,他終于要成親了嗎?想到孫家的趨炎附勢,又想到孫智韜對自家孫女的一片深情,不由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成親了也好,柳家可是書香門第。說起來,對他仕途上的幫助,要遠遠大于商賈徐家。

柳伯承既是他的座師又是他的丈人,在他點了狀元後,便順利成為翰林詞臣,這其中,柳家應是出了大力。

雖然他父親不是個東西,但孫智韜是個好孩子。只願他往後前途無量才是,徐老夫人默默想著。

朱氏雖然不知道這些過往,但是她的娘家也在江南道,豈會沒听說過這些是非?

徐家和孫家定親多年,一朝退親也鬧得沸沸揚揚。有好些受過徐家恩惠的人,都指著孫家的脊梁骨罵,罵他們是趨炎附勢的勢利小人。

在娘家時,孫家也常被她父親拿出來做反面教材。教誨她道︰「我們朱家雖然是小門小戶,但不可學這孫家一般涼薄無情。」

因此,朱氏雖然從未和孫家打過交道,但卻對他們耳熟能詳。正是知道有這樣的干系在,她才特意將這張請柬挑出來,呈到徐老夫人面前,請她來拿主意。

如若不然,她做了徐家兩年的當家主母。只是普通請柬的話,按例備下禮品送去便是,哪里還需請徐老夫人示下?

見徐老夫人陷入沉思,朱氏也不打擾,安靜的等待著。

就在此時,青菊輕輕走了進來,稟道︰「老夫人,孫家三老爺到了。」

他來做什麼?徐老夫人眉目一凝。正是說曹操曹操到,別以為她不知道,當初執意要退婚的,便是這位三老爺。

「請他進來,到花廳見我。」看在孫智韜的份上,見他一面,听听他有何話說。

孫仁澗進了門,一臉的慚愧之色,見了禮道︰「老夫人,我實在是無臉見你。」

「行了!」徐老夫人不欲和他廢話,道︰「當日之事如何,你我心知肚明。如今假惺惺的來說這些做什麼?你三老爺一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話就請直說。」

對著他不用客氣,徐老夫人能見他已經是給了天大的顏面。

孫仁澗面容愁苦,當年他怎麼知道,這徐家非但沒有一蹶不振,反而一飛沖天?徐婉真竟然成了太後身前的紅人,這麼好的媳婦,要是他的該多好!

可惜,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當時趨利避害退了徐家這門親事,他也權衡過利弊。雖然顧忌著涂山長,但涂家畢竟和徐家隔了一層,又沒什麼實權,就算要管也不過為難一下他而已。

但是,眼看著徐婉真在太後娘娘那里得了青眼,世上趨炎附勢之徒又非他一個。孫家乘人之危干出退婚這種事,本為士林所不齒,原本有幾分冷眼旁觀,也變成了人人喊打。

這幾年,孫仁澗的日子過得相當不舒心,一個縣令當到現在也沒有出頭之日。孫家動用在京的資源多方運作,但無人敢收他的禮。

好不容易,自己兒子有出息了,成為立國以來第一位連中三元的狀元。孫仁澗以為自己總算熬出了頭,卻發現對他的處境沒有任何幫助。

這眼看就要成為親家,柳伯承作為吏部尚書,對自己竟然不屑一顧。還說讓自己安分守己,不要擋了兒子的前程!這讓一心想往上面爬的孫仁澗心頭憋屈之極。

原以為可以靠兒子搭上了快船,卻發現這艘船上根本沒有自己的位置!就算拿出父親的威風,兒子也只是不咸不淡的應上幾句,卻沒有任何實質上的表態。

他思來想去,這一切的關鍵都在于和徐家退婚。但是,徐婉真已經嫁了,還是太後賜下的姻緣,高高在上的國公府,難道,他還能扭轉乾坤不成?

因此,便趁著回京給兒子辦婚事之機,他特意來拜訪徐家。先探探徐家口風,再想辦法讓徐家開出條件來,要怎樣才能放過自己。

徐老夫人態度不佳,這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以孫仁澗的臉皮,自然是不痛不癢。

當下他堆起笑容,微微躬身道︰「我們兩家在蘇州時就是鄰居。如今在京城,既是同鄉,又要感激老夫人照拂犬子。孫某平素都在任上,因著犬子的婚事,昨日才剛剛抵京,便連忙來拜謝老夫人。」

朱氏在一旁冷眼看著,她是晚輩這里沒有她說話的余地。但不妨礙她在心頭暗暗鄙視這位孫三老爺。

好歹是個讀書人,也是進士出身,怎麼能如此毫無氣節的卑躬屈膝?還說得如此冠冕堂皇,就好像孫、徐兩家是通家之好一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