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6章 冒領軍功

靈芝帶著小令回到晚庭時,已是翠姨娘的翠蘿帶著丫鬟在院門口侯著。

靈芝將她迎到長榻坐下,笑著打量她。

翠蘿已是今非昔比,身著松花綠地銀白瓖邊的素緞褙子,翠藍暗花馬面裙,發間簪著金玉滿池嬌分心,一柄點翠蝶翅步搖,耳垂兩串長流蘇的松藍明月,走動間搖曳生姿,富麗華貴。

她本姓方,但安二老爺覺得翠字好听,就如她的人一樣,適合著翠色,襯得人女敕生嬌艷,便稱她為翠姨娘。

「姑娘!」翠蘿從身後端出一個小匣子,遞到靈芝面前︰「這是老爺這些日子給我的賞賜,還有一些以前翠蘿自己攢的體己,雖不值幾個錢,也是翠蘿一番心意。此去山高路遠,姑娘多帶點銀子總是好的。」

靈芝微笑著將她手推回去︰「就像你說的,這不值幾個錢。我要的比這個多,而且現在只有你能幫我。」

翠蘿錯愕地看著她。

靈芝正色道︰「你放心,我只是去樓鄯找人,應該還會回來。在我離開期間,我需要你幫我做一件事。」

翠蘿听說可以幫她,高興不已︰「姑娘請吩咐!」

「你想辦法打听一件事,安府每年都收過宮里來的什麼賀禮?」不是她的她不要,但安家欠她的,她也得算清楚。

翠蘿牢記下來︰「姑娘放心,這些事情管庫房的嬤嬤和老夫人身邊的嬤嬤應該最清楚。」

靈芝再從袖中掏出一個青瓷香盒遞到她面前︰「這是迷香,用時可將香泥點燃,也可放入酒水之中,可讓人心神暫失,是查探消息的好幫手。」

又拿出一袋香丸︰「這是解迷香的清心丸,嗅過之後不會被迷香影響。」

翠蘿忙伸手接過,心頭咋舌,除了那招胎香,姑娘還有這等神物。

靈芝又囑咐了她一些事情,二人直聊到夜深,方散了去。

入了夜的平遠王府,只有東南角的書房並花園燈火盛明。

這位王爺性子素來冷淡,不喜府中太多婢僕,也不喜王府中太多宮燈明燭,不住人的院子一律不點燈。

因此偌大的王府晚上看來,便只如一所普通三進宅院。

大丫鬟熙春正在外間廡廊下親自煮一爐蓮香茶湯。

爺這幾日心情不好,賢妃娘娘特意賜了這可清心解郁的茶湯來。

一個門房小廝在院門外探頭探腦,守門的婆子喝道︰「丁貴,這麼晚有什麼事兒?」

那丁貴的聲音傳來︰「王嬸娘,角門上來了個生面人,說要見爺,還拿了一封信,說爺要見了這信準能見他。」

那王嬸娘罵道︰「你都進府快一年了還不懂規矩?說不上姓名來歷的人也敢隨隨便便往爺跟前報?」

熙春聞言,囑小丫鬟看著爐子,往門前走去︰「什麼信?」

那丁貴一見她忙哈著腰笑道︰「熙春姐姐,吵到您了,就這個。」

他從懷中掏出個無字信封來︰「那人也不肯說別的,就說爺見了這信一定見他。小的也是怕誤了王爺的事兒,所以才來問問。」

熙春接過,見是一個未封口的信封,里頭一張四疊的普普通通白水箋,「我拿去給王爺看看,你且先等著。」

剛過一小會兒,熙春就急步出來︰「快將那人請進來,小心些別被人看見。」

丁貴得了令,忙匆匆而去。

宋琰立在窗前書案邊,手中捏著那信紙,信紙上八個朱紅色血淋淋的大字。

「和談為假,冒領軍功。」

如今朝中有軍功的,當然就是年前從西疆回來的武安侯府的嫡長子郭少通。

這事情與忠順侯有何關系?此人又為何找到自己府上?

他想了想,吩咐身後立著的小廝鐘晨道︰「將人領到懷信堂去。」

懷信堂本來是個小佛堂,平遠王不信佛不信道,住進這王府後,佛堂便荒廢了。

堂中沒有香案沒有線香沒有供奉,只有佛龕中一尊孤零零的金身彌勒佛,笑容可掬地看著四牆八座紅木玫瑰椅。

這里是平遠王平日里與幕僚議事的地方,也是處理王府事宜的公衙之地。

後頭兩間陰森森的耳房,厚牆無窗,遍布刑具。

宋琰剛進去,鐘晨便出現在門口︰「王爺,人來了。」

一個精瘦的人影閃進來,看見宋琰便拜道︰「臣昭勇將軍麾下參將郎三科見過王爺。」

果然是郭家的人。

宋琰端坐在那彌勒像下的玫瑰椅中,雙手扶膝,淡淡道︰「你找我做什麼?」

那人一身青藍布程子衣,臉容精瘦,雙眼精光閃閃,眉目方正,可惜下頜略凸,生了個地包天。

他對著宋琰一揖到地,口齒清朗︰「忠順侯勾結樓鄯賊子,假造軍功,逼走良將,假借和談之名,實則內外相通。還望王爺能撥亂反正,以懲奸戾!」

宋琰听得太陽穴突突直跳,這隨便一句話扔出去,都可以在朝中炸翻一片人。

他佯做鎮定,一只手擱上紅木扶手,半倚著身子道︰「這話是郭少通讓你來說的?」

那人仍舊伏地︰「非也。郎某曾苦勸將軍,但將軍認為忠順侯勢大通天,無證無據,難以將真相上達天听!郎某只好豁出性命,求于王爺門下。」

宋琰冷笑一聲︰「你既有死諫之心,當把這番話說與皇上听,卻找到我這個冷板凳王爺作甚?」

郎三科朗聲道︰「皇上身邊有禍國小人,臣雖願以命為諫,但亦要死得其所。如今朝中誰不知王爺秉性公直,英明神武,能清君側者,惟平遠王也!」

宋琰坐直身子,冷面陰沉得可怕︰「可我要如何信你呢?」

郎三科取出隨身名帖、印章等物,鐘晨接過,呈到宋琰跟前。

「王爺听臣說完,再去找人打听打听臣的身份,最後不管信不信,微臣都任憑王爺處置。」

說完一叩頭,娓娓道來︰

「事情還得從去歲秋的馬陽峪大捷說起。」

馬陽峪大捷是忠順侯與樓鄯的最後一戰,滅樓鄯軍五千人,將樓鄯大軍趕至沙漠月復地深處。

此後樓鄯便斷了再戰之意,派使求和。

宋琰凝神細細听著。

「郭將軍是去年初皇上剛派到忠順侯身邊的,不比哈密衛上另幾個忠順侯嫡系的將軍,一向不得忠順侯重用。而在那次戰前,忠順侯出人意料地派了郭將軍為領兵先鋒,說得了敵軍消息,命郭將軍率人在馬陽峪設伏。」

「末將當時就跟在郭將軍身邊,果然等到了樓鄯的大軍,可樓鄯軍隊還未完全進入圈套,便似發現我們一般落荒而逃。」

「郭將軍率我們一萬人餃尾而追,半路上又遇見伏在另一處的忠順侯親兵部隊,一路追過去,確實斬殺了不少樓鄯軍。」

「至于有沒有五千人,是忠順侯的親兵點的數,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據當時軍中熟悉西疆的兵士說,那些樓鄯軍看起來很奇怪,似乎完全沒有對戰之意,只顧逃跑,且從面貌上分辨,更像是西番人。」

宋琰听得來了興趣,雙手撐在膝上,微微往前欠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