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大家是差不多時候開始的,看完的順序卻有先有後。

龔來順和老劉最先從方案里抬起頭來,想接著往下看,但他們發現,所有的方案都被人拿在了手里,全部被佔住了。

老劉小聲埋怨于琢︰「怎麼不多打印幾份過來!」

于琢看著他們的樣子,早就已經松了口氣,他跟這些人都是很熟的,笑著撓了撓頭︰「來得太急了,不過我把原文件也帶過來了。」說著拿出了一個u盤。

「趕緊的,多打印幾份!」老劉轉頭一看,正好看見前台小姐,立刻向她招手,「來來來,去把這些打印……打印個十份吧!」

他話還沒說完,就被龔來順按住了。龔來順說︰「把打印機搬進來,就在這里打吧!」

說著,他對老劉搖了搖頭,「現在情況特殊,該保密的還是保下密比較好。」

老劉想起李文夫的事情,黯然嘆了口氣,又抬頭招呼道︰「對,還是把打印機搬到這里來吧!」

這一天,龍門石窟管委會成員本來全部都是為了李文夫的事情而來的。

在此之前他們听到了一些風聲,具體是什麼事不清楚,只知道不是什麼好事,都有些憂心忡忡的感覺。

現在事實已經被證實了的確不是好事,比他們先前想象的還要壞得多,但卻沒一個人再在意這些了。

他們全身心地沉浸在了于琢帶來的方案里,時而驚喜,時而恍然,精神非常振奮。

他們全天都沒有離開這里,中午飯都是用前台小姐叫的外賣隨便敷衍了下。下午三點以後,安靜的環境漸漸被打破,開始有了一些人討論。

于琢一直留在這里沒有離開,這時總算有人想起他來了,開始抓著他各種各樣提問。

于琢是最早跟著蘇進的,對蘇進的各種思路,他都理解得非常深入,這時回答起來有條有理,一點困難也沒有。

下午五點半,前台小姐要下班了。她又往里面看了一眼,听見里面不斷傳來對話聲與爭論的聲音,熱鬧得不行。管委會的那些大佬,似乎一點離開的意思也沒有。

她猶豫了一下,把剛剛拿起的包又放了回去。

果然半小時後,里面就有人叫她︰「小秦,小秦!」

姓秦的前台小姐連忙走進去,只見龔會長走出來,對著她比了個手勢︰「再訂十五份外賣過來!」

十五份!小秦驚訝地張開了嘴,下意識地往里看了一眼。

這意思是,里面的人一個也沒打算走?

這一夜,鳳來大廈十七樓燈火通明,直到第二天天亮還亮著燈。

太陽升起時,管委會每個人眼圈發青,臉色疲倦,眼神卻是非常興奮的。

「這樣的話,一星期後就可以動工了!」老劉聲音有些嘶啞,但嗓門仍然非常大。

「人員召集和調度全部交給你了,你可不能掉鏈子啊!」龔來順對他說。

「放心,天亮我就去打電話……咦,天已經亮了啊。」老劉拍了拍額頭。

「老龔,錢的事情就歸你總管了,回頭我就把錢打過來。唔,得等兩天,有些錢還得周轉一下。」另一人道,「三天,三天內一定到齊!」

其他人也紛紛保證,積極性極高。

「廢什麼話,時間安排都已經寫在上面了,誰的環節出問題,我就找誰的麻煩!」龔來順瞪著他們。

「放心吧老龔,咱們盼了幾十年的事情,好不容易要開始了,怎麼可能出問題?保管一切順順利利的,讓咱石窟光鮮亮麗,震驚全華夏!」又一個人感慨道。

「哎,我就說了,咱們什麼都好,就一件事不好。」老劉突然說。

「什麼不好?」其他人迅速警惕起來了。

「老龔的名字不好。老龔老龔的,我叫著可別扭!」老劉埋怨道。

「媽的滾你的蛋!」龔來順本來還有點緊張的,結果一听這話,立刻就跳起來了,一巴掌拍上了老劉的後腦勺。

罵聲中,會議室里哄堂大笑,氣氛跟昨天上午已經完全不同。

以這一天為起點,龍門石窟修復工程正式開始啟動。

那一天一夜的時間里,管委會的成員可不僅僅只是在研究學習蘇進他們做出來的方案,還像之前約定的一樣,把自己這邊的事情全部安排好了。

之前他們就說了,文安組只要做出了方案,他們這邊有錢有人,根本不需要上面太操心。

現在雖然杜維保證過段時間會申請專項資金撥下來,但對于他們來說,這更像是一種表示態度的安撫,他們並沒有真正指望這個。

三天後,工人們一批批聚集到石窟下方的臨時房子里,進行工作前的培訓。

第一批過來的工人以附近的石匠、建築工人為主,雖然沒做過石窟維護這樣的大工程,但對于手上的活計並不陌生。

他們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又三天後,到達奉先寺開始干活。

「石大師,拜托了。」

于琢捧著一桿毛筆,恭恭敬敬地遞給石梅鐵。

這桿毛筆跟常見的那種很不一樣,它的筆桿上接著一根很粗的金屬桿,還是伸縮的那種。

石梅鐵盯著前方那片陡崖,目光緩緩移動,非常專注。蘇進站在他身後不遠處,旁邊圍著幾個人,龔來順、連逸等都在。

石梅鐵接過毛筆,在旁邊的墨水瓶里蘸了墨汁,向前走了一步。

按照他以前的習慣,墨水瓶這種低級的東西是不會用的,凡動筆必上墨硯,還要上好的那種。但短短一段時間,他的心態和做法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對這種事情也不是很在意了。

石梅鐵微微彎腰,在旁邊的石壁上連點三下,三個墨點並排列在了一起。

接著,他卡卡兩聲拉開金屬桿,把毛筆加長,又在另一個地方點了同樣的三點。

毛筆的金屬桿不斷拉長或者減短,石梅鐵不斷改變自己的位置,一個又一個的墨點出現在陡崖上。

蘇進全神貫注地看著,目光不斷掃過墨點所在的位置。

大約半個小時後,石梅鐵停筆,再次看了一遍這些墨點,轉身走了回來。

他收起金屬桿,隨手把那支毛筆擱在佷兒的手上,道︰「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在這些地方定錨,這一片就沒問題了。」

所謂定錨,是指石窟遺跡修復中的「錨固技術」。早在公元三到四世紀的時候,它就已經了出現了。

在石壁或者石崖上打下錨孔,用木桿或者金屬桿進行固定,再用石灰或者米漿等往錨孔里進行灌注,將其徹底封閉。

這樣做了以後,錨桿固定住脆弱的部分,提高岩體的強度和承載能力,將力傳給處于完好狀態並且能夠安全地承受岩體拉剪應力的區域,使整個區域重新成為岩體安全區,更充分發揮被加固岩體的自身強度,有效防止岩體的變形和松動破壞。

這種修復技術雖然古老,但是安全高效,一直延用並且普及了開來,世界各地很多行業都有采用。只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錨桿的材料和加固的方式發生了一些改變。

古老的錨桿基本上都是木質的,現在則以金屬為主,有時候還會用金屬制成懸臂梁,效果更強。

錨固的設計並不是單純的結構設計,錨固結構和強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所在的位置。

古老的工匠們基本上是憑經驗行事,對岩體進行觀察之後,確定錨桿的類型、參數與位置,接著下 定孔,選桿灌漿。

在蘇進以前的世界里,則加入了很多現代科技方面的手段。這樣做安全可靠,步驟比較多,用時比較久。

現在,他們時間有限,需要加快進度,石梅鐵主動請纓,申請由自己來定錨。

接著,他展現出了極其強大的能力,定錨的準確性跟蘇進已經計算出來的一部分極為相似,這讓蘇進也非常吃驚。

這樣的技術,他曾經听說過,但是就連他自己也無法精準地做到。

這些海外修復師,所謂的正古十族,果然還是有自己獨到的本事的……

「石大師定了錨,我來打孔吧。」

蘇進看了一遍墨點的位置,確定沒有問題之後,微笑著說道。

石梅鐵揚了揚眉。

蘇進的方案做得很厲害,連他也很佩服,但到現在為止,他都還沒見過他親自動手。

手上功夫不比其他,需要天賦,更需要長年累月不斷的基本功累積。

文物修復師靠自身的底蘊知識,但手頭功夫也同樣關鍵。一個不會動手的修復師,那能叫修復師嗎?

「那好,就看你的了。」

石梅鐵本來想讓自己的佷子石青喬來下第一 的,听見蘇進這樣說,示意石青喬把鐵 給他。

蘇進接過鐵 ,放在手中掂了掂。

在他以前的世界里,大部分工匠都是用電鑽等現代工具打孔,但他也知道,傳統工匠單靠一把鐵 就能走天下。

蘇進以前也見過這樣的工匠,他們堅持認為,自己的手加鐵 ,更敏銳、更能把握力道。

現在這把鐵 交到了蘇進的手里,一邊石梅鐵面帶微笑,石青喬的眼神里卻明顯帶了一些估量。

他低頭看了一眼,笑了一笑,走到了石壁旁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