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皇後憂心忡忡地回到坤寧宮,宮人稟告說太後娘娘召見。
文太後不是武帝親生母親,在宮中很少離開仁壽宮,更不要提召見帝後的事了。
謝皇後有些意外,但名分擺在那兒,她還是來到了仁壽宮。
文太後正在廊下看宮人逗畫眉鳥玩,謝皇後走進仁壽宮,看那畫眉鳥在籠中撲騰,怎麼也掙月兌不了籠子的束縛,「母後今日興致真好,連鳥兒都跳得歡快。」
文太後轉身,笑著說,「長日無聊,看著打發時間而已。」說著回了廳中,在主座坐下,揮揮手讓一眾宮人退下,示意謝皇後坐下。
這是有話要說的意思了,謝皇後一起走進去,也讓跟著的伺候的人退下。
文太後看了一眼謝皇後,三十來歲面容端莊姣好,可眼角已經早生紋路。在武帝的後宮里,謝皇後有皇後之尊。可作為女人來說,她過得並不好,就如當年的自己。
「皇後嫁給聖上,也快二十來年了吧?」
謝皇後看太後打量自己半晌,問了這麼一句,「是啊,臣妾嫁給聖上時,還是太後娘娘給主持的呢。」
「一晃這麼多年了,可惜,你也是個沒福氣的,這麼多年,沒能生下一兒半女。」文太後嘆了口氣,慢慢說道。
這話,卻直接戳到了謝皇後的痛處。
二十多年,她一直不明白,自己怎麼就沒能生下個孩子呢?但她一向冷靜自持,所以也只說了一句,「是臣妾沒有福氣。」
「听說你剛剛從聖上那回來?聖上的身子怎麼樣?」
「太醫說,還是得靜養。」謝皇後謹慎地回了一句。
「要是有個孩子,我們這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些。前兩天承恩來報喜,跟我說文氏懷上了。這要生個兒子,也是件喜事。」
「是啊,臣妾听說後,也是高興。」
「惠靈那孩子現在在登州備考?」文太後又忽然轉了話頭。
謝惠靈是因為觸怒龍顏,謝家怕他招禍,將他硬拖回去的,謝皇後不明白文太後忽然提起的意思,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听他父親說,現在在家刻苦攻讀呢。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他也是要靜靜心。」
「那孩子聰慧知禮,難得的心底純良,明年必中三甲的。」
「太後娘娘太夸獎了,他也就人前的樣子……」
文太後擺擺手,打斷了謝皇後過謙的話,「等明年他中了進士,最好先進翰林院。若是他能教導承恩的兒子,倒是不錯,大家都放心!」
謝皇後一愣,抬頭看文太後意味深長地看著自己
「當年太傅悉心教導,才有聖上這個明君。所以啊,這孩子選先生,可是要事。惠靈年紀雖輕,可難得的聰慧沉穩。承恩性子太暴躁,這性子太暴對身子不好。將來他的孩子,就得先生教著,我們長輩看著……」文太後如話家常,一字一字清晰可聞。
謝皇後面上還是沉靜如常,心里卻是波濤翻滾。
原來文家,打的是這個主意!
她話里的意思,竟然是打算文帝駕崩後,讓李承恩即位後暴斃,再立他兒子。而謝惠靈直接做了帝師。新皇年幼,文太後和謝皇後一同垂簾。
到那時,文家和謝家,將是天下最顯赫的家族了。
現在,文太後向謝家伸出了手,她該不該握住?
兩人在後宮掙扎謀劃,求的不過是各自家族的繁榮昌盛。
文太後,真是好膽量。
她再看文太後平靜的面容,恍如一尊雕像,說著驚世駭俗之語,卻依然是眉眼不動如山。若文太後種種安排都是為了這個目的,那武帝寢宮中的天女圖,是為了什麼?
「太後娘娘,那顏家大娘子……」
「皇後倒是慈悲,那顏玉秀,能得聖上垂青,是她的福氣。」文太後卻沒有接她的話意,只是評論了一句。
「太後娘娘高瞻遠矚,臣妾一時心亂……」
「皇後回去好好歇息幾天,過幾天就是臘月了,臘月初一,是個禮佛的好日子,到時皇後不妨一起過來听听經。」
謝皇後明白了,文太後可以讓她找家人商議,臘月初一前回復。
她告辭後,回到坤寧宮,心緒有些不寧。
文太後的提議,對謝家來說太誘人。幼帝登基,文家是幼帝的外祖家,謝惠靈做了帝師,文謝兩家共同執掌天下,這樣的安排,對兩家來說都是好事。
尤其是現在,謝家扶持的李承允就算能夠登基。到底已經成年,遇事自有章程,不可能被人完全掌握。
或許,文家在李承恩之事上,也是一樣的苦惱。
所以,文太後想要另闢蹊徑。
但自己要不要接下文太後的善意?謝皇後執筆寫了封家書,悄悄讓人送往登州。
想著在武帝寢宮中看到的那幅畫像,顏玉秀,在太後的這盤棋中,到底有什麼作用?
謝皇後的問題,王丹陽也想知道。
他對顏玉秀心心念念這麼久,如今眼看著她是要飛入宮中了。
自從他獻上阿芙蓉後,武帝吃後覺得精神大振,對他的寵信又高了一層。
文國公和文九爺告訴他,大理寺這邊,會幫他暫時拖住,讓他盡快讓武帝接玉秀入宮。
「國師,周世子有意迎娶顏大娘子,你可得快點催促聖上下決心啊。」文國公這日告訴他。
顏玉秀嫁給周明?
周明憑什麼娶到自己得不到的美人?
王丹陽咬碎銀牙,這日趁著為武帝進獻丹藥時,小心提道,「聖上,臣看聖上七竅打通還需時日,若是能讓天女陪伴身側,或許修煉能快些。」
「而且,天女一旦蒙塵,法力就消減了。」
武帝靠在龍床上,「國師,你可知道周家與顏家議親?」
王丹陽看不清武帝神色,難道武帝懷疑自己的用心?他御前伺候久了,還是鎮定應對道,「聖上,臣覺得,周家若是忠心,為聖上龍體考慮,也該知道如何做。如今周家議親,可能不知天女身份吧?」
武帝一愣,「說得有理。周家世代忠心,為永定之股肱之臣。」他又轉頭對康順說道,「明日選周定康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