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成化二十四年,比起蜀中平叛,永定上下最矚目的,還是朝廷三年一選的選秀開始了。

往年選秀,各家還可自願,今年登州一帶,官府竟然拿著生辰八字上門看人。

登州謝府的嫡女謝畫樓,本也在指定之列,卻在年初傳出身染惡疾的傳聞,登州名醫束手無策,送到京城。

謝皇後派了幾個太醫過去,都未能治愈。

武帝听聞謝畫樓生辰八字後,冷哼了一聲,難得對謝皇後冷了臉,親自指派太醫正去謝府。

太醫正回來後苦著臉稟告,謝畫樓原來是傷了臉,臉上長滿了紅疙瘩,也不知是否會過人。

謝皇後哭求武帝讓國師王丹陽為娘家佷女看病,王丹陽看了半天只好說是無福。

明州府這邊的選秀,因為沒有指定生辰之說,玉秀使了點銀錢,也就與己無關了。

她听人傳聞是國師提議的選秀,不由冷冷一笑。

顏家還是沒有為玉淑立靈位。

東屏村顏府,玉秀每日都會去玉淑的房間看看,讓人打掃干淨,好像玉淑只是離家幾日隨時會回來一樣。

一切都很平靜,只是,顏家每月都會支出一筆銀錢,送到京城。

京城里,國師王丹陽如今名聲更顯。

不僅是京城,整個永定,幾乎都知道朝中有一位道法高深的國師,甚至有人說他可以生死人、肉白骨。

每日來京城國師府前求助的人絡繹不絕,有權貴,有鄉紳,更多的是各地的百姓。

國師的那些徒弟,對于無權無勢的百姓們動輒惡語相加、拳腳驅趕。

來的人多了,也鬧出些事情,京城里京兆府時不時還會有人擊鼓鳴冤,有說國師府騙財騙色的,也有說國師府仗勢欺人的。

御史們怒氣沖天,參奏王丹陽的奏折擺滿武帝案頭。最後,卻都不了了之。

王丹陽的受寵,讓天下讀書人側目,讓天下的道士們與有榮焉,甚至還有傳言說孔聖門徒不如三清弟子。

這種傳言多了,讓人議論紛紛,文太後听到這種傳言時,難得臉色有些凝重。

她傳了文國公的夫人葉氏進宮,細細問了此事,「這事文國公有派人過問嗎?」

葉氏不知文太後的用意。文太後太過精明,她在太後娘娘面前,一向不敢多言,听到這話,連忙回說不知。

文太後看葉氏那茫然之色,心中就有些疲累,自己為娘家辛苦謀劃,娘家這些人卻渾渾噩噩。

「你回去,告訴文國公,王丹陽這大半年里忽然受人矚目,這事只怕不尋常。也不知這是針對文家,還是只針對王丹陽,讓他查查是怎麼回事。」

當初弄王丹陽進京,文太後只是想備著一枚暗棋。

武帝無子,眼看著是靖王的兩個兒子有望繼位。

王丹陽得了武帝寵信,時時伴駕,就可在繼位一事上在武帝面前建言。

就算武帝活著時沒有明旨,王丹陽只要坐穩國師之位,武帝駕崩,王丹陽就可以國師身份公布武帝遺旨。

現在,王丹陽一下人前招搖,盯著他的人越多,他的一舉一動就莫不是破綻。

萬一再有人趁機牽連文家……

「是,妾身回去就跟國公爺說。」

「寶怡嫁給李承恩後,如今過得怎麼樣?」

文國公的嫡女文寶怡,今年四月嫁給了李承恩。

「寶怡說二公子性子有些……有些偏執,不過夫妻感情尚好。婆婆對她也挺親和。」提到女兒,葉氏話稍微多了點,「寶怡還說想要多進宮給太後娘娘請安呢。」

「我在仁壽宮靜養,她們多來也不好,初一十五的有空來看看就成。」文太後卻不領情,淡淡地拒絕了。

「是,妾身回去就告訴寶怡。」葉氏臉稍僵了一下,又笑著說,「靖王妃前幾日還跟妾身說,她娘家有兩個佷女,長得花兒一樣,因為今年選秀,也到京城了,想著若太後娘娘那日得閑,帶來請安……」

「劉氏娘家?」文太後覺得劉氏是急瘋了,竟然想著往後宮塞人,「靖王妃娘家的人,讓寶怡帶著在京城走走倒也恰當,這宮里,還是罷了。」

文太後一點沒留情面,葉氏滿嘴的話就像被掐住喉嚨一樣,只好咽回去。她堂堂一品國公夫人,在外無人不奉承著,在文太後面前只覺滿身不自在,悻悻然告辭了。

回到府中,文國公文崢問她太後娘娘有什麼吩咐,葉氏有些怒氣地說,「太後娘娘吩咐你去查查國師府的流言。」

葉氏每次從宮里出來,都是各種別扭,文崢也不以為意,「寶怡說想經常進宮向太後請安,這事你提了嗎?」

「提了,寶怡還說她婆婆想帶幾個娘家佷女進宮請安的事,我也提了。」葉氏想到這,氣更不打一處來,「太後娘娘不領情也就罷了,竟然說不好。自家嫡親的骨肉,想著要給姑母請安,這總不是壞心吧?」

「你糊涂了!」文崢看葉氏這話頭有指責之意,不由沉了臉,「太後娘娘做什麼心里都有章程,你是熱糊涂了,請大夫來開幾丸靜心丹,好好歇著吧。」

葉氏也知道自己剛才那些話,有些莽撞了,被文國公說得有些不高興,到底沒敢嗆聲。

「你可得記著,咱們家,如今宮里有太後娘娘就夠了,不需要旁的。你若空閑著,不如帶著寶怡多到各府走走,像成王府等處。」

「成王妃是大公子嫡親的姨母,听說感情甚好……」

「成王府一向是不摻和一些事,成王妃再有心,我看周定康是不想摻和的。你前幾日不是還說成王妃念叨著世子的婚事,你多去走動走動,若有好的,也幫著參詳牽線。」

葉氏也是聰明人,听文國公這話,明白過來。

成王府手中有兵權,成王父子都是帶兵之人。成王府中,除了成王妃會向著李承允,其他人都是秉持王府祖訓的,若是能將成王府拉攏過來,對李承恩的將來可是好事。

葉氏當初點頭答應將女兒嫁給李承恩,看中的就是未來的皇後之位。在這一點上,她是絕不會犯糊涂的。

夫妻兩人說了會兒話,文國公對文太後的話不敢輕忽,出去安排人打听消息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