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各位父老,我們守不住!」玉棟咬咬牙,大聲說道。

所有人看著他,死一般寂靜之後,有人絕望地喊道,「難道……難道我們只能等死嗎?松城,可是被屠城了啊!」

這話說完,眾人都竊竊私語起來,還有抱著孩子的婦人,忍不住低聲啜泣。

「蜀軍不是說只要開城投降,就饒過我們嗎?」有人想起白日里蜀軍的喊話。

「呸!那是反賊,投降反賊,是要滅九族的!」有老人用力啐了一口,大聲呵斥道。

「我們不能降敵!」玉棟听到這幾句,又大聲說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真開城投降了,滕王會守信嗎?蜀軍打下青州後,從青州到潤州,這一路的百姓,有多少人遭殃?」

「對,這幫反賊燒了我們房子,殺了我們村里的人,要不是我們跑得快,也要被殺死了!」

「我們村也是,他們沖進來,見人就殺!」

「是啊,我閨女一家子,全被殺了!」

有青州那邊逃難到潤州的百姓,听到玉棟這話,紛紛附和道。

「大家听到沒?不止是現在,我是明州建昌縣的,去年滕王為了滅口,我堂嫂娘家那村子,也被殺光了。滕王殘暴不仁,潤州城門要是開了,我們怎麼知道他會放過我們?」

「我說守不住,是因為潤州守軍只有一千人,人太少了。」玉棟指指身邊戚將軍等人,「大家知道蜀軍有多少人嗎?滕王在松城至少有一萬人,就憑一千來人,怎麼守得住?」

「可剛才戚將軍說了,守不住也要守!只要守過三日,也許還要不了三日,朝廷援軍就能到了。我爹活著時曾說為國殺敵是男兒之責。我雖然沒入行伍,可大敵當前,我願陣前參軍,隨戚將軍一起守城抗敵!」玉棟這話擲地有聲,眾人無人有懷疑。昨日潤州城下,他就帶了趙全生一人,去阻擋追兵,救護百姓。

「我們跟著大爺殺敵!」

「對,還有我們!與其等死,還不如拼了!」

錢昌、鐘有行等人,還有廣生記的掌櫃伙計,都大聲附和。

趙全生更是滿臉放光,恍如喝了幾斤烈酒,「大爺,別忘了帶上我老趙!與其在城里等死,不如上城樓去拼一場。」

「這話說得是。」玉棟用力點頭,看著眾人又說道,「我現在殺敵,其實也有私心。我弟弟妹妹們都在城里,我上城樓去多殺一個蜀軍,他們就能多平安一刻。若是援軍到了,他們就再無性命之憂!」

戚將軍听完玉棟這些話,忍不住在馬車上直起身,拱手一禮,「顏大郎大義,我深為欽佩。」他說完之後,看看天色,已經子時了,看著那片黑壓壓的人群,他大聲說道,「大家都回家去吧,天亮後,蜀軍可能就要攻城了!」

「與其等死,還不如拼了!我也要留下殺敵!」人群里,一個壯年男子擠了出來,走到玉棟身前,「顏大爺,小的是城里賣肉的,小的要跟著您殺敵!」

「好,戚將軍,不如我們收下吧?」玉棟為這男子叫了一聲好,轉頭問戚石頭。

戚石頭自然點頭,「殺敵可是要流血丟命的!」

「與其等死,還不如跟他們拼了,好歹死得痛快點。」那壯年男子粗著嗓子回道,「再說我老婆孩子也在城里,跟顏大郎一樣,為了他們,我也得拼!」

「好樣的!陸校尉,記下這位壯士的名字,天亮後一起守城!」戚石頭轉頭跟陸校尉說道。

「我也要留下殺敵,為我爹娘他們報仇!」又有一個身上戴孝的男子上前,大聲說道。

「我也要留下。」

「對,報仇!我也要報仇!」

有了兩人帶頭,越來越多人從人群里擠出來,很快,玉棟身前那塊空地就站不下了,長街盡頭,還有越來越多的青壯男子擠過來。

甚至,還有長得壯實的婦人來問,「俺在家殺過雞,俺也留下殺敵,行不行?」

「大嫂,城里男人們還沒死絕呢,讓你殺敵,我們這些男人的臉往哪擱?」一個士兵對那婦人大聲道。

「就是,守城的事,有我們!」後面擠上來記名字的男子,用力拍了拍胸脯,又對陸校尉說,「軍爺,不用幫我記了,反正我是一人吃飽全家不愁!」

听到他這麼說,那婦人連忙說,「大兄弟,把你名字記上!你們守城的,都是英雄。你們要是死了,只要俺沒死,回頭俺家里清明大冬,都給你燒份紙錢!」

「那我可賺到了,多謝大嫂!」那男子听後,高興地作揖,好像得了莫大的好處和榮耀。

听到這邊這麼說,那邊也有婦人孩子叫著恩公、英雄。

「各位大爺大嫂們往後讓讓,讓讓!」趙全生和鐘有行讓婦孺們往後退,騰地方,讓想留下殺敵的男人們往前。

陸校尉帶人拿了紙筆,一個個記名字,很快,一張大紙就不夠了。

玉棟剛想讓人去拿紙,阿勝抱了一疊宣紙,擠到玉棟馬前,「大爺,大娘子讓小的送過來的。」

玉棟順著阿勝指的方向看去,不知什麼時候,玉秀正站在街角,穿著一身家常粗布衣裳,就像以前在家下地干活時穿的那身一樣。見玉棟看到自己,玉秀連連招手,滿臉歡笑。

昨日玉棟決意要出城救人時,今日玉棟要留下守城時,玉秀不是沒有一絲怨氣的。她覺得哥哥看重不相干的人,勝過自己的血親。可剛才,听他說了這麼一番話,玉秀那點怨氣就散了。

哥就是這麼個人,憨厚正直,大是大非上主意很正,從不含糊!

玉棟剛才說的,都是心里話,壓根不計得失。可他帶領下,有這麼多人願意留下守城,潤州守軍雖少,有了這些百姓們,守住城池的把握就更多了吧?

看玉棟下馬,招呼那些百姓們分好隊,找老兵帶到一邊,說說打仗要注意的事。沉穩有度,安排妥當,頗有指揮若定的氣勢。

玉秀才發現,哥不是孩子了呢。

看著玉棟和爹爹顏慶山越來越相似的眉眼,趁著低頭的空擋,她拿起手絹擦落眼角滲出的濕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