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二章 閃亮登場(1)

在鮑鮑的婚禮結束之後,顏灩去了一趟美國。

這一次,顏灩是作為,近段時間在美國潮牌界異軍突起的yy的創意總監來到美國的。

yy的粉絲,已經從美國「街頭青年」,衍生很多不同的領域。

兩年多的時間,在美國開了三十家店,每一家店都是「半吊子」,就這樣的開法還能一直不斷地開新店,而且沒開一家店,都能引起一陣風潮,熱爆社交媒體。

但凡能夠被稱為「社會熱點」的,就少不了媒體人的身影。

2015年yy的熱度從網絡社群延續到主流媒體。

yy的崛起,也帶著很多的神秘色彩。

除了每個月至少都要「倒閉」半個月的時間這樣的奇葩營業方式,yy品牌的上新速度也讓人無法理解。

比zara和那些以高效的產業鏈整合、靈敏的供應鏈管理和先進的it系統著稱的品牌,還要快了一倍以上。

那些擁有深厚底蘊的奢侈大牌的成衣,從時裝發布會的舉行到成衣的最後上架,至少都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像zara這樣的,靠山寨大牌設計起家的品牌,就只需要一個月。

因為有了這樣的時間差,「價廉物非」的zara在大眾服裝領域,異軍突起。(zara在中國賣的算是貴的了,在歐美會便宜很多。)

發布會過後的28天,zara的成衣就已經到達了全球各大門店的衣架上。

而時裝周那些真正的大牌的衣服,很有可能壓根就還沒有進入到生產的進程里面。

拋開質量的因素,不要懷疑,像zara這樣的「便宜貨」在時尚這件事情上,走到了大牌前面這個事實。

當然了,真正的大牌也不見得質量就是過關的。比如西太後的那個品牌,就是以質量差聞名于世的。

像zara這樣的快時尚連鎖企業,不斷地模仿大牌,才創造出了,當季的流行色,流行款趨勢。

不然,如果只有很少的幾個人在穿,又何來流行一說?

zara的山寨只是模仿,並不是把人家的衣服原封不動地復制出來。

一開始,這些「快時尚」公司小、不成氣候的時候,大家也都還是相安無事。

等到zara這樣的企業發展出大的規模了,在歐洲對這種版權保護極為嚴苛的地方,肯定是沒有好果子吃。

盡管,天下衣服一大抄,你很難說誰抄了誰的,尤其是,「不太高端品牌」的設計師,一出手,就直接把好幾個大牌的元素給混搭在一起,那就更加沒有辦法說清楚了。

說不清楚這件原因,導致了國內打版權官司的人不太多。

但是在歐洲,那是一告一個準。

zara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官司纏身,煩不勝煩,交出過很多巨額罰單。

最後的解決方式,zara干脆每年直接交幾個億的「保護費」。

不僅交了,還交的很開心。

被各大時尚品牌控告,對于zara來說,也可以算是一種另類的營銷。

像zara這種「便宜的品牌」,每被大牌告一次,就是一種品牌認知度的提升。

畢竟,大牌不是人人都買得起,在大牌把真正的設計商家之前,買一件模仿大牌的zara,也不失為大眾的一種選擇。

從速度的角度來說,yy這個品牌,也一樣是「快時尚」,但卻不是zara這種「便宜的品牌」。

yy的任何一個單品,就算是單純的一頂帽子,都沒有單價在一百美元以下的,幾百美金的一件t恤,怎麼都算得上是一個輕奢品牌。

以yy的上新速度來說,肯定也應該抄襲了很多其他的潮牌。

很多「吃瓜媒體」都等著看yy發展壯大之後,時不時打官司的場面。

但是,媒體等來等去,也沒有等到有設計師宣告yy的「不道德」行為。

這個時候,yy奇怪的公司理念,設計師的名字里面必須帶y,純電子化的管理系統,獨特的公司結構,神秘的幕後老板,就越來越讓主流媒體感到詫異。

yy並不是上市公司,並不需要對「公眾」負責,也不需要披露自己過多的消息。

之前還頗有些要藏著掖著的意思。

自從顏家兄妹達成共識,覺得應該要讓yy更進一步之後,yy就沒有再刻意躲避主流媒體。

媒體記者要做新聞調查。

這些人的調查能力,都相當了得。

通過yy的注冊信息,一個記者順藤模瓜找到了溫州的凌煙鞋業之後,寫了一篇報道。

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一片嘩然。

一個溫州小地方的,做代工的企業,到底是怎麼弄出這麼大一個品牌,這麼大的動靜的。

美國人天生的優越感,受到了深深的刺激。

調查記者覺得,yy這個品牌有欺詐的嫌疑。

主流媒體開始發文。

有人去采訪yy的粉絲,問他們知不知道這個品牌的底細,知不知道這是個低端的、劣質的中國工廠出產的不入流的「貨色」。

最開始發掘出這個信息的媒體記者,言辭有些激烈。

一通貶低之後,yy龐大的設計師群體不干了。

yy做的都是限量版,那些只有一件兩件的,很多都是設計師自己手工制作的。

這里的手工,並不是高級定制意義上那種一針一線都要自己來的純手工,而是設計師自己直接拿機器做的樣衣。

如果,每一件衣服,都是在中國的一個小城市的小工廠生產的,光那些復雜的出口手續,就不知要要辦理多長時間,這還沒有加上貨運的時間,根本就沒有可能做到實時反映。

yy的大部分衣服,絕對是現做現賣,這也是為什麼yy的反應速度「超凡月兌俗」。

yy這個品牌,最初,顏灩和顏凌都是抱著玩一玩、為積累點經驗這樣的想法的。

主流媒體喧囂了一番之後,有一些知道真相的粉絲就覺得比較氣憤,也有一些不明就里的人開始粉轉黑。

更有些不守規矩的人,開始破壞yy門店那些拿到「永久許可」的涂鴉。

這個時候,yy龐大的設計師群體,主動進到了輿論的中心,包括現任的、曾經做過yy設計師的人都站了出來。

尤其是那些特約設計師收到過涂鴉版權費的。

這個時候,yy神奇的設計師眾包it系統開始浮出水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