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夜此生的師父,當年救了她一條小命的,正是全真派的清淨散人孫不二。
小說中,對全真七子的描述真的很一般,仿佛從王重陽後,全真派就再也不配名震江湖了,而其中的孫不二,更是幾無著墨,少少的幾次提及,還是沾了她的便宜徒弟程瑤迦的光,卻也被程瑤迦「桃花島徒孫之妻」的名頭掩蓋了。
沒有真實地生活在這個年代,衛夜很難想象他們的風骨,他們的忠義,在這戰亂頻發的年代,全真教道士對外浪跡各地,扶危救困,對內修心煉法,毫不懈怠,終南山一帶安詳平和如桃花源,只因有全真教在此坐鎮!
一座道觀,庇護了一方百姓,一城安定,听起來像故事,但卻是真真切切發生的事實。
衛夜不是全真教諸人撿上山的唯一棄嬰,有如她這般家破人亡的,有被父母遺棄的,又逃難時失散的,更有百姓們養不活孩子親手托付給路過的道長的,大部分嬰孩都收做了外門弟子,等長大了,知禮懂事了,便任由大家自己選擇,是出家做道士,還是還俗下山,順其自然,並無一絲勉強。
清淨散人孫不二,平生不過收了一二親傳弟子,大弟子得她一身真傳,本該接她衣缽傳她清靜教派,偏偏在邊境救助逃難百姓時,染上瘟疫,以致英年早逝,二弟子常年在自個兒開闢的洞府里閉關修心,以及修煉丹道,幾乎不在人前走動,甚至連全真教內部的師兄弟,都少有見過她,三弟子亦是在外行走濟世,救苦救難,于百姓中甚有威望,余者多為記名、外門,名震江南的陸夫人程瑤迦,也不過是記名弟子罷了。
但所有弟子中,反而只有武功最低且早已嫁人的程瑤迦在江湖中名聲最響亮!
衛夜是孫不二最小的弟子,也是她不假人手,一點一滴地教養長大,道家講究道法自然,當初孫不二和馬鈺自然而然地分開,就好似許多年的夫妻之情從不存在,如今,孫不二也可以將徒弟當作女兒般養育,所有情感,皆是發乎內心,從不勉強。
上輩子結束的時候,衛夜回到現代就發現了,她被打散流落四方的七情六欲收回了那麼一絲絲,看似微小,卻讓她整個人都平添了幾分生氣,神府壯大了一倍有余,心神深處,也不再一片冰涼淡漠,空曠荒蕪。
那時候,衛夜就猜測,往後的穿越中,她可能需要在各界回收自己神魂中的情、欲感性,直至圓滿,而圓滿之後會發生什麼,冥冥中,她已經感覺到,那里,就是她時空旅途的盡頭。
有了目標,對于每一世的生活,衛夜心底剛升起的倦怠,就又被興致壓倒,可以讓她度過長長的一段人生。
衛夜是終南山全真教里唯一的女孩兒,大部分收養的女孩兒,道士們都托付給了山下的百姓家撫養,或者路過各地時,送去女弟子眾多的門派,也算是給她們找了個安身立命之處,衛夜是唯一一個被道士帶上山並收為入室弟子的女孩兒。
好在孫不二本就是坤道,收女弟子天經地義,她憐衛夜身世淒慘,又心喜其乖巧,兼之發現她悟性超凡,根骨奇佳,實在是修習道法不可多見的好苗子,見獵心喜之下,終究忍不住收到了自己門下。
孫不二雖然寵愛衛夜,卻並不時時刻刻守在她身邊,反而一年總有**個月在外奔波,留給衛夜的時間少之又少,師徒二人並沒有因此生疏,反而更加珍惜這少之又少的相處機會,孫不二更是恨不得將自己畢生所學直接灌進衛夜的腦袋瓜里!
……
清靜宮坐落在終南山後頭的一座小山頭上,說是宮,不過是個不大的院子,除了該有的前殿供奉,容納衛夜生活的,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三間院落,正院就留給了偶爾回來的孫不二,衛夜自己佔了間側廂房。
清靜宮里除了衛夜,另有兩名十五六歲的道童,平時也不住在清靜宮,只是隔三差五上來幫著打掃打掃地面,提提水,充實一下廚房里的物資,總的來說,這清淨至極的清靜宮,大部分時候,只有衛夜一個人。
自救回了衛夜後,孫不二在外行走時,再救下極小的孩童,回山便會交給師兄們,並不將他們帶回清靜宮,嚴格來說,衛夜的出現,終結了孫不二的養娃史,照眼下情況發展,衛夜顯然就是孫不二的關門弟子!
孫不二也不似小說中描述的,是一名蒼老狹隘、古板保守的婦人,相反,她生得修眉俊眼,面如美玉,雙頰透著淡淡紅暈,嘴唇微翹,未語先笑,梳著霜色的道髻,穿著半新不舊的道袍,周身都縈繞著渺渺的仙氣,偏又腰懸寶劍,行動間,既有仙鶴展翼之飄逸輕盈,又有俠客仗義的溫柔灑月兌。
從容貌上看,說她二三十歲也有人信,從氣度上看,說她四五十歲也有人信,但無論怎麼猜測,也絕對看不出來,她已經是奔七的老人了。
丘師伯說,師妹已達飛升之境了啊——邊說,還邊模著胡須,可惜地瞅一瞅她。
衛夜知道丘師伯的意思,若不是牽掛她,師父興許會成為全真七子中第一個飛升的真人。
可衛夜寧願讓師父牽掛著她,斬不斷紅塵羈絆,就沒法得道飛升,說她不孝也好,說她向道之心不誠也好,反正她就是不想和師父分開,小孩子麼,還不允許她自私一回啦?
衛夜早已下定決心,就當每一世都是從頭再來,她如今就是十歲的小孩子,是個被師父一手撫養長大的孩子,舍不得師父,戀師情結嚴重不是很正常嘛?!
衛夜這輩子也沒練逍遙派的功夫,不練長春功,就不可能再接觸自然訣,雖然她根骨奇佳,堪稱志字輩的第一人,若是修習北冥神功,在這遍地江湖的世界,早就能混成頂尖高手了,破碎虛空也不在話下,可她為什麼要破碎虛空啊?她如今需要的是體悟鍛煉心境,而不僅僅只是提高實力!
長春功固然是頂尖的道家心法,但卻並不適合現在元神不穩的她,反而是正統厚重、返璞歸真的全真心法更適合她打根基,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堅實有力的地基,什麼都是虛的。
她從兩歲開始,就扎扎實實地練起了全真教的內功外功,短短八年,進步堪稱恐怖,基本上除了老一輩,年輕一輩除了閉關的尹志平對外,北斗星陣也主持得得心應手,出神入化,滿教上下,也沒誰敢看她年齡小輕視她。
師徒倆膩歪了一陣,一起親自動手,蒸了饅頭喝了粥,又挑著燈給衛夜上了一節天符雲秘訣,確定衛夜听懂了,吃透了,才放衛夜回去睡覺,這時候,差不多就到了戌時末,躺在竹床上,听著院外松林濤濤,竹海沙沙,亦別有一番清韻幽然。
下半夜,孫不二便悄然遠去,衛夜用心感受著師父衣袂拂過竹葉的聲音,嘴角含笑,悠悠睡了過去。
山上的生活說枯燥也枯燥,說有趣也有趣,衛夜送走了師父,日子照常要過,除了日常功課,她還要照顧好自己,洗衣做飯,劈柴燒火,這是她上輩子當小農女的時候沒沒干過的活兒,這輩子倒是實實在在嘗了個遍,就連廚房里的柴禾,都是她去林子里撿的,干的濕的,一股腦捆回院子里曬。
這天,衛夜撿了兩捆柴,剛挑上了肩膀,大樹後頭轉出一道雪白的瘦弱身影,不過七八歲大,烏黑的發垂在腰間,周身就好似籠罩了一層淡淡的煙霧,澄澈干淨的眼神清清冷冷的。
「志心,你師父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