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鐘承止︰若看到奇之內容,便是太過跳躍,請過幾時辰再返來。

京城內城,各個深宅大院的院里院外都種有不少杏樹,最近早已開得滿城飄香,紅明映天,仿佛無處不是飄渺著粉霞緋霧的瓊台樓閣。

魏老一大清早就派下人去看了榜單,重涵剛睡醒就听到道喜︰

「恭喜,二少爺與鐘公子都高中杏榜!」

自己中榜前日就已得知,鐘承止上榜則是今日才確定,重涵樂得喜不勝收,一個咕嚕就滾下床洗漱穿戴好往鐘承止那邊跑。因為前日說好今日一同去看榜,鐘承止早就起床在院子里等著重涵。

一夜春雨,滿地杏白。

鐘承止一身白衣負手而立于院中杏花樹下,一手拿著一枝斷枝,听到腳步聲,轉過身來,微微一笑。

落杏飄散,環若碟飛,揚起衣角袖舞,卷著黑發白袂,在空中伴風輕隨。

晨光薄渺,朝霞情霧,透過晶瑩的露珠,搖曳的枝葉,穿過芬香的花蕾,潤雨的濕塵,灑在滿園遍地如雪如雲的花瓣之上,灑在花瓣中溫婉如玉的笑顏之前,灑在青澀赤純的少年心中。

重涵剛剛進院子便呆然而立。

澹然閑賞久,無以破妖嬈。

……

鐘承止見重涵不動便拿著那斷枝朝著重涵走過來,笑了笑說︰

「怎麼?發什麼呆,不是去看榜麼?」

「……」

見重涵沒回話,鐘承止還以為是自己拿著一根長長的斷枝有何奇怪︰

「這個,昨夜打落的,可以放在屋里。」然後把斷枝遞給重涵。

重涵沒有接過斷枝,而是一把抓住鐘承止拿著斷枝的手︰

「沒……沒什麼。魏老一早叫人去看過了,我們都中了。」

鐘承止繼續微笑說道︰「那還去嗎?」好像自己上榜就如再普通不過的事一樣,毫無波瀾。

「當然去的……走吧。」重涵繼續握著鐘承止的手,轉而十指相扣,另一手接過斷枝交給下人要他放在自己房里,便與鐘承止、景曲一起出門了。

杏榜放榜張貼在貢院大門外院牆上。鐘承止、重涵過去時,果然榜前已經密密麻麻圍了成圈的人,外圍馬車轎子也排了一堆。其實富家子弟肯定早就有下人來看過榜了,還來的多半是榜上有名,自己來瞧瞧熱鬧的。

沒一會找到了李章明、張海雲和韓玉,一問張海雲果然也中了,而韓玉滿面的春|色絲毫不亞于滿城的杏花,那自然也是榜上有名。重涵與張海雲在一旁不停揶揄,這絕對是愛情的力量。而李章明居然位列第六,這可是上好成績,也很是高興。

幾人聊聊走走到榜前的人堆外,想看看自己的名字,李章明的位列第六知道位置很容易就找到,其他幾人的名字就不是那麼容易找了,主要是太遠也看不清楚。

正都搖頭晃腦得找個不停,景曲直接在一旁讀了出來︰「第二十一名,張海雲。第二十九名,重涵。第四十二名,鐘承止。第二百八十七名,韓玉。」

其實魏老找人看了榜,怎會不知道名次,只是重涵既然要親自來瞧瞧,便留點懸念給他自己看,沒有明說。

重涵一听,喜不自勝。若殿試也是按這個名次,不但他同鐘承止、李章明、張海雲都能進二甲,而且與鐘承止的賭約便是自己贏了,想著就樂。若不是因為這個,就以往重涵定要與張海雲打鬧一番,居然比自己排位要高。而韓玉這排名基本就快是榜上墊底了,但對他來說已是足夠,過了便好,這沒到最後幾名還算是高于預期。

幾人商量了下干脆一起去到霞凌閣吃飯,順便當是慶祝一番。

既然白日,又如此好天氣,還是坐在外圍六樓。外圍座位可以听到不知從何處傳來的小曲,輕輕悠悠。

李章明︰「再要準備殿試了,你們說今年皇上會選何樣之題?」

張海雲︰「現在國泰民安,又無外患,起碼定是內政,不會提及外交戰事,而這兩年又沒什麼水旱之災。」

重涵︰「排開這幾樣無非就是民生,稅賦,人事,生產,土木。」

張海雲︰「現在當年新舊黨爭遺病已消愈,國庫充盈,又無戰事,應當不會在稅賦理財上有大的動靜。」

李章明︰「新皇登基兩年多除了這次北征,也未見有好大喜功,南北新官道又竣工不算久,也應不會在近幾年有大的土木之興。」

重涵︰「不過正是沒有水患之年,才是興修水利的最好時機,等真有干旱洪水也就晚了,做一小問也是有可能的。」

張海雲︰「內務*近年更勝。」

李章明︰「若考二三問,人事生產應該逃不掉。」

……

重涵與李章明、張海雲就如此討論著天子心事,猜測會出何題。韓玉對這種無甚興趣,從不插嘴,心想自己只能靠一手好字看能不能往前多混幾名。

鐘承止也不發一語,就微笑听著三人討論。李章明發現鐘承止沒有說話,會試前每日在重涵家溫書時,鐘承止並不寡言,常有高論,便對鐘承止問道︰「承止認為如何?」

鐘承止笑笑,沒有多說︰「我也認為是人事。」

重涵在一旁抱怨︰「新皇登基第一次科考最難猜,都還不知皇上喜好,我們就撞上了。別說題目,就連卷子上是該當忠臣言辭凜冽,還是該當佞臣溜須拍馬都不知道。」

李章明哭笑不得道︰「你小點聲,天子喜好可不是隨便能猜的。」

重涵︰「錯了,當官一半不就是猜天子喜好,是不能明猜,要在心里悶著猜。」

……

幾人隨隨便便吃著聊著,之後話題又岔到別處,又開始了一貫的揶揄戲謔,嬉笑怒罵。

從霞凌閣六樓往外望去,整個京城都被杏花的薄紅覆蓋,仿佛用眼楮就能聞出清香流動。

少年登科,前程一片,正如春日花開,如繁似錦。可誰又知春花落盡便是熱火與秋涼。

下午回到家,已經來了不少親戚,重夫人早就設好了家宴,自家也好好慶祝了一番。之後幾日同會試之前一樣,重涵又把李章明叫來,與鐘承止三人一起日日看書討論做文章。

其實對于這種大官子弟,到此一步便能保了同進士出身,入了門檻便足夠了。

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之後怎麼走經常除了才華還免不了別的東西。而如果過不了科舉,進不了門檻,前面則更加麻煩,即便進了也難免被人說來路不正。所以韓家才對韓玉的要求就是能過會試便足夠。

重涵其實一樣,若不是有與鐘承止的約定,估計連書在何方都不記得了,決不會在杏榜到殿試這短短十日,居然還溫書?還如此認真?這下不只魏老,連重夫人與重熔都大嘆這是兒子弟弟終于長大了?

殿試之前,還有一個簡單的復試,也就是確定有無靠作弊中榜,實際作起文章來狗屁不通的那種。

之後三月十五,殿試當日。

所謂盛世,便是休生養息欣欣向榮,人口自然越來越多。尤其大華重商並不重農稅,不事農耕的人也一應變多,于是更成就了這樣千節百扣的市井百態。這才是尋常人眼里的武林江湖,但是又有多少塵世之人能分得清楚。

第二輪上台的人,有人上場便對起他們自己的話來︰

「趙兄台多日不見,更是意氣風發了。」

「哼,這自是托閣下的福。」

「看趙兄今日的身手,看來那日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不勞你費心。」

「本想與趙兄在最後幾輪踫上,這樣趙兄也可混個名次,沒想在此踫上,只能說趙兄今日實在是時運不佳。」

「誰勝誰負還說不定呢。」

「要不我讓趙兄三招,免得被江湖中人說我水中月王小里趁人之危。」

台下響起了一聲鑼,意思是你們倆再不過招在台上婆婆媽媽就要請下場去了。

兩人無奈開始動手,倒是也真打得難分難舍,有些水平,半天分不出勝負。這般耍得刀舞劍飛是一般人最喜歡看的,一場觀眾都熱鬧得很。

眼看這位趙兄的劍被水中月白刃制住,動無可動。突然趙兄拿劍手腕一轉,劍柄竟然抽出一把小劍,直擊水中月面門。瞬間反敗為勝,銅鑼聲定。

「哼,你們這些一川派陰損招的,此招用得了一次難不成第二次還能有用。」

「那就不煩水中月兄多操心了。」

「今日鏡中花也來了,過得了我水中月這關,你也休想過鏡中花那關。」

「那便試試看。」

「你……」

水中月還想接話,台下又響起了一聲鑼,意思是你們兩打都打完了別佔著場子快滾下來。

韓玉轉過來問鐘承止︰

「這個鏡中花水中月很有名嗎?」

鐘承止搖搖頭說不知道。

幾個人看著名單,倒是有興趣知道那個鏡中花會是誰,是不是也似水中月這般廢話如此之多。而這個趙兄果然又是先前那個一川派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