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97.第一百九十七章

東宮還沒修繕好, 靖王還住在以前的靖王府上。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天氣了,後園的桃花開的正好。靖王府上的桃花在京城是有名, 小山上都是各色桃花, 藍天白雲, 和煦春風之下,深深淺淺的桃花開的就像是天邊的彩霞一般。

太子正心情不錯的和顧直在臨水的亭子上欣賞著美景, 說著最近朝政上的事情。听著遠處孩子的歡笑聲, 顧直有些無奈的嘆口氣。太子卻是不以為然的嗤笑一聲︰「你怎麼也成了老學究了。是我的主意, 你整天的拘著孩子們念書都傻了。我索性叫太子妃請了你們一家過來,是叫孩子疏散疏散的意思。你听听,孩子們好容易得了片刻閑暇, 多高興啊。當年你不是也不喜歡念書,想著法的逃課?」

想起以前的種種, 顧直眼神變得深邃, 半天嘆口氣︰「那個時候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也罷了,就叫他們輕松一天就是了。殿下的心願已經是完成大半。現在吏治澄清不少, 六部衙門里面也沒以前的拖沓疲懶了。」

「你明知道我叫你來不是說六部政務的。這會只怕是肖承恩都要氣瘋了吧。你是怎麼叫賈雨村先跳出來和肖承恩內訌起來的?那個老東西可是個滑頭,父皇從小便是他在身邊服侍。肖承恩對父皇心思揣摩沒人比得上!他心里清楚,內侍勾結外臣是個什麼罪, 而且他是掌印太監六宮總管。被父皇知道了肯定是死無葬身之地!誰知他還有這個膽子,被御史彈劾了也是活該。昨天我進宮給父皇請安, 就見著肖承恩跪在那里請罪呢。看起來也是可憐。你想想, 他以前是何等的威勢, 連著我們這些皇子公主都要對他客客氣氣的。現在呢, 頭上的帽子沒了,身上穿著單衣,跪在那里瑟瑟發抖。不過看著父皇的神色,是真的生氣狠了。」太子的臉上全是感慨。

顧直知道,皇帝對大臣好,就連著對著身邊的內侍也是很寬和的,唯獨是對著兒子們嚴厲的很。以前肖承恩在宮里連著皇後也要給幾分面子。肖承恩可是太後專門挑選出來服侍皇帝的。從皇帝做皇子的時候開始,到現在也是幾十年的光景了。肖承恩對皇帝也算是盡力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就算是一條狗在身邊十幾年也有感情了,何況是曾經的心月復呢?

「皇上是個念舊的人,尤其是現在上了年紀,越發的念舊了。因此太子還是不要摻和進去。皇上這會肯定是傷心呢,他不好拿著別人出氣——」固執表示太子最好離著這件事遠點,省的撞上皇帝的槍口上。

「我也不是傻子,能傻乎乎的撞上去。不過有的時候是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我不找別人別人還找我呢。肖承恩悄悄地派人過來和我說,想傾家孝敬我,只求一條活命,能叫他苟延殘喘了此殘生。」說著太子壓低聲音在顧直耳邊低聲的說了句。顧直也是驚訝的看一眼太子,隨即苦笑了小︰「一個奴才就有如此家產,想想可笑,前幾天殿下還為了國庫的銀子不足發愁呢。殿下可答應了?」

「我也不是傻子,拿人錢財□□。而且肖承恩這個事情不是錢財能了解的。我只想問你,按著賈雨村老奸巨猾的程度,是怎麼會跳出來吧肖承恩賣了的?」太子發現顧直在轉移話題,不滿的哼了一聲,抓著顧直一臉不要轉移話題的表情。

顧直被太子纏的無奈,只能把事情經過大略的說了一遍。這都是她們夫妻兩個商量的結果。靖王冊立太子,賈雨村知道自己離間皇帝和皇子感情的計策失敗了。寧王不僅沒被皇帝猜忌收了兵權,還得了皇帝的重用。賈雨村一向是見風使舵的人,見著風向不對立刻是蟄伏待變。肖承恩甚至派人和顧直聯系,表示願意效忠太子,求顧直在太子跟前美言幾句。

「肖承恩的為人,在這宮里這些年大權獨攬,太子自然不會容下這樣貪婪無能狠毒的人,臣得了消息。說賈雨村曾經和肖承恩密謀了構陷寧王的事情。他們兩個都是老奸巨猾的人。一貫是會投機的,現在見著太子上位,他們自然是收起以前的野心,蟄伏待變的。這樣的膿包總要擠出來才能干淨。咱們也沒什麼真憑實據,要想從他們身上挖出來證據可要費一番功夫。太子剛入主東宮不宜大動干戈。不如叫他們自己先互相殘殺起來。那個時候他們殺紅了眼,為了自保,什麼秘密都拋出來。」顧直攤攤手,有些嘲諷的說︰「多虧了大司馬的新夫人,趕著上我家探听消息。」

原來這一切都是顧直和林如海設計好的。顧直先和太子商量,雖然太子看著肖承恩不順眼,但是肖承恩是皇帝的心月復,不能得罪了。皇帝到底上了年紀心軟了,加上肖承恩在皇帝跟前哀哀哭泣,說起來主僕多年的情誼,皇帝也是不忍。于是有了皇帝把肖承恩托付給太子的一幕。太子自然不會違逆皇帝的意思,在皇帝跟前立刻保證,自己看肖承恩就和看家人一樣。肖公公是父皇留給自己的可靠人,今後不會虧待的。

這個事情自然瞞不住,很快的傳到了賈雨村的耳朵里,要是放在往常,賈雨村自然要親自去問肖承恩了。但是現在不同以往,賈雨村不敢和肖承恩走的太近了。加上當初肖承恩曾經和顧直表示過,擔心太子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今後怎麼辦?

顧直暗示說皇上重感情,只要肖公公拿著以前的感情說事,皇帝肯定心軟。而且太子是不怎麼喜歡內侍和外臣結交太密的。肖公公要想今後安穩的接著做六宮總管就要和外面的權臣離著遠點。要想叫太子信任,就要拿出行動來。顧直的動之以情法子叫肖承恩再得皇帝的信任,還把他托付給了太子。肖承恩自然深信顧直的話,就不再和賈雨村聯絡了。

就算是賈雨村派人來,肖承恩態度也不是以前那麼親密了,只是公事公辦的說朝廷制度,內侍不能私下結交官員,自己也不是掌印太監了,公務上的事情賈雨村和自己說不著。

太子听到這里,忍不住笑起來︰「你這個促狹鬼。我說呢,你怎麼忽然和我說不管皇上說什麼都不要表示異議,原來是你在這里給肖承恩吃定心丸啊!可是那個賈雨村也不是傻子,萬一真的和肖承恩對質去了,你的局不就是破了嗎?」

顧直則是好整以暇的拈著一枝花兒︰「這還要謝謝我家夫人。我家夫人可是知道新大司馬夫人的。這對夫妻還真是天生一對,一樣的道貌岸然,一肚子的男盜女娼。賈雨村想著我是太子身邊的人肯定是知道些的什麼。他那位夫人又能和我家夫人攀上關系。因此就來我家拜年來了。正巧皇上賞賜我家老泰山的東西。加上上次肖承恩還欠我一個人情呢。肖承恩到底是心虛想要和寧王搞好關系。就這麼湊巧——你看,賈夫人上門正巧听說了宮里的肖公公明天要過來給林老爺送禮。第二天賈家的人來送東西,看見了什麼,回去怎麼和他們主子說的,這和我一點關系沒有。」

「哈哈,你越發的壞了!這才是以前的你啊。以前你就是一肚子的鬼點子。整天的帶著我到處玩。結果先生們還都說你好,我就可憐了,成了淘氣的典範,沒少被教訓。賈雨村本來心虛,听風就是雨,看什麼都是肖承恩出賣他了。都是他自己心里有鬼!」太子看著遠處山坡上幾個孩子正在玩耍,滿臉都是回憶的說起來以前的種種。

「現在肖承恩是萬劫不復了,總算是去掉了一塊攔路的大石頭。」賈雨村真是好手段,竟然叫御史們上疏彈劾。本來肖承恩身為內侍,作威作福的,那些官員們畏懼肖承恩,也只能巴結奉承。但凡是有表示不滿。或者背地里說肖承恩壞話的都被他整治的不是丟官就是降職。

那些文官們都是十年寒窗辛苦上來的,心里那里看得起肖承恩一個奴才。因此賈雨村只要稍微的放出風聲,順便把肖承恩那點破事拋出來一點。官員們上折子彈劾肖承恩,揭露肖承恩各種不法行為的折子都要把皇帝的案子給淹沒了。皇帝對肖承恩就算是再信任,也要考慮下群臣的情緒了。更何況上次寧王的事情出來,皇帝對肖承恩的信任就像是開春的冰面,沒那麼結實了。

看樣子太子是打算袖手旁觀等著肖承恩自己完蛋,顧直皺皺眉,語氣變得飄忽起來,幽幽的說道︰「太子還不能袖手旁觀。肖承恩被皇上厭棄是板上釘釘了,但是剩下的那個更難對付!不如留下肖承恩一條命,我想著肖承恩肯定是知道了不少賈雨村見不得人的東西,要不然,他也不會這樣著急的下手除掉肖承恩。太子不如叫他們兩個斗去。我們只要看著就好了。」這幾天顧直在心里反復的掂量著這件事,越發認定了肖承恩肯定知道點什麼。

「就按著你說的辦。來人,現在宮里的情景怎麼樣了?皇上還叫肖承恩在跪著嗎?」太子立刻吩咐一聲,叫人去打听消息。誰知沒等著下人出去傳話,太子忽然站起來︰「算了,還是我親自走一趟。顧直你也跟著去看看。戶部的賬目可清理出來了?」

顧直從袖子里面模出來個折子︰「這是擬出來的新稅法,已經謄抄好了。正好進宮請皇上裁奪。」

賈雨村臉色恍惚的回來了,宮里的一幕幕還在眼前回放。難得的好天氣,御花園里面景色正好,皇帝叫了幾位大臣一起欣賞著美麗的景致一邊商議著新稅法的事情。忽然听著小太監通報太子來了。皇帝笑著說︰「太子來了,叫他過來。」一語未了就見著太子個雇主一起來了。

看著陽光下兩個儀表堂堂的年輕人,皇帝眼里露出滿意的神色。︰「太子來了,朕不是給你放了春假,顧直你怎麼還進宮來了?不去帶著家人游春賞玩了?」難得好天氣,皇帝一高興給京城的官員們一天假期。

太子露出來不好意思的笑容︰「皇上厚待臣下,是兒子不近人情了!叫顧直問新稅法的事情。現在新稅法總算是擬出來了,兒臣趕著進來拿給父皇看。」皇帝伸手接過來顧直遞上的折子,有些埋怨的對著太子說︰「你一心為國事很好,但是要張弛有度,不能仗著年輕就不知休息。還要體貼臣下!難得好天氣,你還拘這人家的,官員們家庭和睦了才能一心為國家辦事呢。」

太子忙著垂手稱是,皇帝看了顧直呈上來的新稅法的草案,又給在場的內閣大臣們傳閱。商量了一會新稅法的事情,看著皇帝心情不錯,忽然太子站起來,到皇帝面前說︰「兒子過來的時候,看見肖承恩已經是跪的暈過去了。他上了年紀,到底是服侍皇上幾十年的老人了。兒子斗膽,請皇上留下肖承恩一條命吧。」

太子不提肖承恩的罪,只求皇帝看在肖承恩往日的情分上放他一馬。皇帝听著太子給肖承恩求情立刻是黑了臉︰「你可知道肖承恩那個奴才都做了什麼?」

「兒子知道。其實這些年不少風言風語的傳到兒子這邊,記得兒子小時候,一次下雨了,我鬧著要去找父皇,是肖承恩擔心我踩水受涼,就背著我。從母後的寢宮到父皇這邊,雨大的像是從天下倒水,等著到了父皇這邊,他身上都濕透了。我信手拿了果子賞給他,肖承恩一臉的感激,跪下來說這是皇後娘娘給王爺吃的,奴婢怎麼能吃呢?誰知後來肖承恩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兒子覺得肖承恩變成今天的樣子,固然是他辜負皇上恩典,但是那些上折子彈劾的官員也難辭其咎?看他們上折子看樣子是早就知道肖承恩不法行為了,可是他們為什麼等著皇上察覺了肖承恩恣意妄為,免去了肖承恩掌印太監職位後才上疏彈劾呢?兒子早就听說,肖承恩當上掌印太監的時候,他門前車水馬龍,把他門前的大街交通都給壅塞住了兩里地!甚至有官員比肖承恩年紀還大兩歲,竟然認肖承恩做干爹的!種種拍馬迎逢,諂媚巴結,豈止是有辱斯文,簡直是無恥!現在這些人見著肖承恩失去皇上的恩寵,又來落井下石!這些人當初要盡到臣子勸諫的責任,有點風骨,也不會有今天的肖承恩!」太子一番話,皇帝臉色變了。

皇帝咯咯一笑,眼神變得犀利起來,掃視下在場的官員︰「這個話也就是太子和朕說了。哼,這才是國家選出來的棟梁之才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