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路南行,大多水路。到了廣西,已是快到陽春三月,南邊已經天氣漸暖。黛玉叔佷下了船,打算經過廣西,往雲南去。

廣西地處處偏僻,且濕熱多林,瘴氣叢生。只是他們趕路的這個時節挑得好,熱未生,寒不寒,瘴氣也尚未升騰。

而且一路上,他們叔佷大多挑城鎮人煙處行走,防瘴氣的薏苡,各種措施,也早早按照林若山當地朋友的囑咐備上了。

因此黛玉雖然身體仍不算太好,但也沒出什麼問題。過了一段時間,也慢慢適應了當地環境。

趕路途中,音訊不通。下了船,黛玉的第一件心事,就是探听《烈女祠》的反響。

只是廣西偏僻,音訊難傳。任外邊有什麼流行的事兒,傳到這邊來,也總是慢幾分。到了廣西省府南寧,才有了一點眉頭。

這天,黛玉正坐在臨時租來的小院子里讀書。

林若山去了南寧一家讀書人經常聚集在一起,名頭最響亮的茶館里。回來的時候,給黛玉帶了一疊的紙。

林若山示意她︰「讀讀。」

黛玉翻開一讀,神色就變得彩虹似的,飛快地翻讀到最後。

原來自張道衡之事後,原來只在一定範圍內傳開的話本《烈女祠》,倒是轟轟烈烈起來了。

張道衡本是當世名家,一代大儒,雖無官祿在身,但子弟門生眾多。他之所以進京,也恰恰是因為一個做京官的門生相邀。

他既然評了《烈女祠》,雖然指是文賊,但是人人都起了好奇心,倒想看看怎麼個「文賊」法。

因此坊間都傳開此書。

看了書之後,固然許多人跟著附和指責瀟湘君子是文賊,但有另外一部分人,並不這麼認為。

漸漸地,掀起了一場大論戰。其中,論戰爆發的重點區域,就是長江以南,沿海之地。

首先,《烈女祠》描寫的地方就是浙南。其次,是祝家祝巡撫的門生故舊,群起而攻之,打起了一場又一場的口水仗,痛罵瀟湘君子,說現在文人學士之中,有一個專作下流話本的人,喚作瀟湘君子。說他是不忠不肖的文賊,上書要求浙江省禁了此書。

而大凡越是禁.書,人們就越要犯禁。

江浙以來,繁華富庶,商賈雲集,也多出悖逆之狂徒。這些狂徒,最喜歡和自詡正人君子的正經人做對。一听此是禁.書,就有人撈了來看。一看之下,高呼絕妙!立刻針鋒相對,撰文為瀟湘君子鳴不平。

其中這部分人中為瀟湘君子鳴不平而鬧得最大的,首推以江南名士為首的一波「不肖徒」,比如以「童心說」聞名,經常批評朝廷重農抑商,曾嘲笑孔聖人的李白泉。

甚至筆鋒直指張道衡。

兩邊掐得轟轟烈烈,兩派的讀書人,大多牽扯進來了。論戰的中心點,就是《烈女祠》中的女主人公玉蘭,到底該怎麼評價。

一邊說是可憐人,一邊說是不忠不貞不肖不淑,死了活該的□□蕩.婦。

黛玉一目十行看到這里,嘆道︰「我竟不知道,為我一話本文字,能鬧得這麼大。」

林若山覷她一眼︰「要哭了?」

黛玉卻已讀完,把這疊紙往桌上一拍,咬著牙一笑︰「哭什麼!只是好笑罷了。」

她半氣半笑︰「那個張道衡,枉為一代大儒,說出這等昏話來,倒叫我好生新鮮︰我平生可是頭一次做文賊呢!」

林若山卻道︰「黛玉,張道衡沒說錯。你確實就是個‘文賊’。」

黛玉听了,一呆,幾乎如五雷轟頂︰「叔叔,你!」

林若山看她的神情,背手起來,搖搖頭,說︰「你自己寫的《烈女祠》。難道你不清楚自己寫了什麼?」

他拿起一張紙,彈了一彈,念道︰「‘以溫情掩飾不遵禮法,以可憐掩飾不忠不孝,以男女之情掩飾不貞不淑’。」

念完笑道︰「好個張道衡。時人說他敏銳洞察,有見微知著之能,果然名不虛傳。」

黛玉還愣在那。

林若山笑道︰「不要意氣用事,拋開個人的情感、好惡,你身為作文者,自己想想,張道衡說的對不對?」

听了他的話,黛玉愣了一下,想起自己當初動筆的時候,腦海中浮起的一幕幕景象。

她那時坐在燈下,想起渡兒,想起二妹,想起連日所見,滿目憋屈,滿眼憤怒,面對著窗外的無邊黑夜,好像透過黑夜,看到了無形的、無處不在的、令渡兒遭難,令二妹淒涼,令她簡直好像要窒息的某樣東西。

黛玉看不清楚那是個什麼東西。但是那一刻,她渾身顫抖,好像只有手中的筆桿能抵御從心底泛起的恐懼、痛恨。

她思考了半宿,才勉強抓住了一點那東西的蛛絲馬跡,就本能地將這些蛛絲馬跡,寫在文里,作為了毀滅玉蘭的丑惡的勢力。

想到這里,黛玉忽然呆住了。她之前的萬丈委屈,都化作了火焰,熊熊燃燒起來,又瞬間被冰封住。

她顫抖著手,一把將林若山手里的紙奪來,一個字又一個字看了一遍張道衡的評語,最後喃喃念道︰「以溫情掩飾不遵禮法,以可憐掩飾不忠不孝,以男女之情掩飾不貞不淑」

宗族、神婆、小丈夫、縣太爺

半晌,林若山听見少女笑了起來,喃喃著︰「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她雙眼亮如星子。

可以說這之前,黛玉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反對什麼,只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對玉蘭憐憫的立場,發泄在文章里。

但這一刻,她知道了。

看黛玉激動的神情,林若山微微笑︰道衡兄呀道衡兄,多謝了你啊。從今而後,我這小佷女,可就真醒了。

最了解你的,只有你的敵人。

張道衡,就是黛玉所反對的那些東西的直接受益者。而他又是極其敏銳,一早就嗅到了如果人人都贊同了黛玉在此書里的傾向,那麼,就是大大的不好。

他一眼就把作者本人都尚且不自覺的「反對」,給清清楚楚的指了出來。

黛玉在文里對玉蘭的溫情的贊同,對玉蘭的悲慘境遇的飽含同情的描寫,對玉蘭和阿蠻的愛情的肯定,其實就是在反對禮法,反對忠孝,反對貞潔,反對宗族、神婆、小丈夫和婆母、縣太爺!

她反的不是平陽縣里的一個宗族、一個神婆、一個家庭、一個縣太爺,而是天天下下所有的他們。

張道衡的指責,就好像是一道閃電,變相地照亮了黛玉的神魂。

黛玉雪白的臉上,因為激動,竟然浮起了一點紅暈,笑道︰「叔叔你說得對,我是‘文賊’,我是‘文賊’!」

對張道衡他們來說,她確確實實,就是意藏不詭,竟然妄圖顛覆乾坤的「文賊」。

她又是恐懼,又是興奮。

興奮的,是從今後,自己終于明確的知道了自己在反對什麼。

恐懼的則有兩樣︰一則是自己反對的東西,太龐然大物了。二則是自己竟然依舊想反抗這東西。

林若山看了看黛玉的神色,提醒道︰「黛玉,不要光顧著興奮。你以後需得小心張道衡這些人。」

黛玉反應過來了,不由一凜,點點頭。

別人都只以為黛玉寫了個尋常的感人一些的話本,張道衡之流,卻一眼就看出來黛玉話本下對社會,對正統的反叛、危害。的確稱得上見微知著。

說完話不久,黛玉還在興奮中,滿院子轉來轉去,過了片刻,想到什麼,又問林若山︰「叔叔之前不是提到了一位白泉先生?他們又系何方名士?」

林若山怔了怔,笑道︰「李白泉等人,本系狂徒。」他簡單地講了一遍李白泉等人的主張。

黛玉咦了一聲,她到現在,對那些離經叛道之人,反而總有親切感。但,待听到他的主張是農商並重這一條,反而蹙起眉。

林若山看她神色,笑問︰「你不要以為李白泉等人,是單純為了你的《烈女祠》,才和祝家、張道衡等杠上罷?他們幫你,也是為了自己罷了。你知不知道李白泉等人,家中何為?」

黛玉愣了一下︰「家中?」

她叔叔拿起那疊紙,道︰「李白泉等人,大多是富商巨賈之家出生。家中多有海商的背景。尤其是李白泉,家中是浙中巨賈,家里的紡織之所,連綿十里,一夜盡是織工紡織之聲。他家的絲綢綢緞,遠銷泰西。堪稱是富可敵國。」

黛玉蹙眉道︰「早聞浙江往南,士子庶民,自太宗之後,盡爭海利。不意私開海禁,竟至于此?」

林若山一笑,不答。反而問道︰「黛玉,你對重農抑商怎麼看?」

黛玉搖搖頭,沒有說自己的看法。

林若山卻好像興致來了,站起身,走了幾圈,舉起一杯酒,一飲而盡,昂首笑道︰「中國之地,商人自古地位低下,多依附于官,托于貴府,或者賴于大家族。這私開海禁,如果沒有朝廷中人暗暗支持,也不會搞得這麼大張旗鼓。只是」

林若山似乎心情不錯,正在高談闊論。

看他的神情,黛玉卻蹙著眉,少見的,沒有接話。

林若山瞥到她的神色,嘆一口氣,便停了口,問道︰「黛玉,听聞桂林山水甲天下,想不想看看?」

黛玉听了,眼前一亮。到了廣西,就少有不去桂林的。自古听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她早已神往久已。只是她先瞄了瞄林若山,躊躇片刻,說︰「叔叔,我不是反對你。一路走來,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只是,只是,我一時接受不了。」

林若山笑嘆︰「你這孩子啊!前段時間剛說了‘理性’、‘唯物’、‘獨立思考’,你忘了?難道叔叔說什麼,就一定要你接受什麼?那叔叔成了個什麼人?你一向心多,在叔叔這里,就不要多了。好嗎?」

黛玉眼圈一紅,點點頭,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笑道︰「那快快去桂林罷!」

他們一路往廣西東北方向去,到了桂林。

桂林的確很美。

山色空濛,綠樹紅花。

色調清麗得不可思議。

而灕江的水又靜又平,清澈見底,活像大鏡子,天映江中。

行船灕江的時候,幾乎讓人懷疑不是船在動,而是天在動。

唯一不足的,是江上偶有漁船往來,打漁人有漢家,有壯家,大多衣著破爛,瘦得只剩一把骨頭,匆匆忙忙的撒幾網,倒不像打漁,更像逃命。

林若山見此,皺起來了眉。

行船不多時,天色忽變,霎時陰沉沉的, 里啪啦下起了大雨。黛玉和林若山這艘船沒有擋風避雨的地方,紙傘也被風吹得刮刮作響。

陰雨狂風里,灕江平靜的江面也波濤翻卷起來,船也不大穩了,過了一會,風浪里,遠處似乎過來一艘更大的船。林若山眯著眼辨認。

船家卻面色大變,立刻轉頭,叫了林若山一聲。

撐船的船家是一位淳樸的壯家漢子,是林若山朋友介紹來的。壯家和漢人處得很好,因此壯家人大多會說漢話。只是說的廣西本地的土話,不是官話。發音還不準。

林若山從前來過廣西,學過一些廣西本地的土語,勉強听出來,他是在問︰「你們會鳧水嗎?」

雖然黛玉不會,但是他會。帶著黛玉這麼一個瘦弱的小姑娘一起游,並不成問題。林若山想罷,點了點頭。

船家說︰「那你們快跳船!」那艘大船上卻隱隱有火光,上面似乎站著十幾個人,還大多手里拿著刀。

「是水賊?」林若山問。

「沒什麼區別!快跳呀!」船家又催促了他們一聲。

林若山回頭,看小佷女神色惶恐茫然,顯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定定神,把黛玉一拉,低聲囑咐︰「等一下落水,放松身體,抓住叔叔,叔叔帶著你游。」還不等黛玉反應過來,他們往水里一投,撲通。

又一聲撲通,船家也跳到了水里,示意他們跟上來。

但是很快地,大船就趕了上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