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真是驚訝。」威廉挑眉︰「凌晨兩點半還守著電話?不怕躺在你身邊的女伴抗議嗎?」

「你也知道現在是凌晨兩點半?深夜電話騷擾你的經紀人,難道心中一點歉意都沒有嗎甜心?」亞蒙•高夫曼說︰「而且,我沒有女伴,所以也沒有人會生氣。」

「連夜生活都沒有了嗎?可憐的阿米……我的安慰能讓你感覺好一點嗎。」

「哈,這是安慰?而且,別把話說的好像某人每天在哈佛都能找到美女約會一樣!」

威廉和亞蒙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停止了說話。沉默了一會兒後,又開始不約而同的轉移話題︰「洛杉磯天氣怎麼樣?」

「還是那麼曬。哈佛呢?」

「空氣里充滿了高冷的味道,不愧是擁有全美最自傲最自我最自私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威廉回答說,然後話鋒一轉,開始談論自己的糾結︰「那些劇本,我很難抉擇,亞蒙。」

亞蒙•高夫曼毫不驚訝的回答︰「猜到了。」

「《不羈夜》、《危險關系》、《千鈞一發》,我該選哪個?」威廉抓著頭發說︰「他們看起來都很棒,但我也知道三部全都接下來是不可能的,不僅檔期沖突,而且我也沒有那個時間。」

「或許你可以直接選擇《千鈞一發》。」

「為什麼你的回答這麼干脆,我的朋友?」

「因為我是個精明的經紀人,總能幫自己的客戶做出正確選擇,親愛的威爾。」

「那為什麼不是《不羈夜》和《危險關系》?」

「先不談三百萬美元投資的電影和三千萬美元投資的電影有什麼區別,威爾,你不是真的準備拍一輩子的Cult電影吧?」

「Cult電影」同樣是個誕生自好萊塢的詞語,因為Cult電影多數成本低廉、拍攝手法獨特、題材具有爭議性、和好萊塢主流風格相駁,所以很多人容易把Cult電影和B級片混淆,其實這兩個定義想象,但又有部分不同,最典型的差別,一個是B級制作拍好了,是很容易獲得主流社會認可的,但Cult電影專指很難被普羅大眾接受、但卻受到思想前衛的年輕群體追捧的影片,另一個是B級片沒有信徒,而Cult電影的地位,正是由于狂熱影迷不斷追捧崇拜而確立其地位的。

就像昆亭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因為成本低和題材特殊(分級是NC-17,影片里只F**K一詞就用37種不同語調出現了271次)的緣故,一開始是作為B級片上映的,沒想到公映後不僅票房口碑雙爆,導演昆亭塔倫蒂諾也因其獨特的執導風格一炮而紅,導演昆汀和影片開始擁有一批狂熱的崇拜者,久而久之《低俗小說》也被奉進經典暴力Cult電影的殿堂。

在亞蒙•高夫曼口中,投資高達三千六百萬美元的《千鈞一發》當然不是Cult電影,而《不羈夜》和《危險關系》都屬于Cult的範疇。

威廉咬著嘴唇說︰「我看過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以前拍過的一些短片,他對鏡頭的運用太奇妙了,有點斯科西斯的味道,而且《不羈夜》的劇本很獨特,我想這會是對我演技的一大考驗——或許也能成為一個全新的突破機遇。」

「鏡頭獨特?你是指那些迷幻的畫面色調和來回搖晃的鏡頭嗎?」從亞蒙•高夫曼的語氣里任何人都能听出來他肯定在翻白眼︰「那是因為安德森這家伙喜歡磕了藥後玩攝像機,而且他從十二歲開始就沉迷于色/情電影里不能自拔了,不然你以為《不羈夜》的劇本是怎麼誕生的?不對七八十年代的成/人電影業有足夠深入的了解,並看了足夠多的片子的話,他能寫出這個讓人一看就能聯想起約翰•霍姆斯和維羅妮卡•哈特的故事?」

《不羈夜》以七十年代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名為埃迪的17歲少年,因為長了一根超長丁丁而被色/情片導演杰克看中,起了個響亮又意味深長的藝名「迪克•狄格樂」(Di/rkDiggler)開始拍片,天賦異稟的埃迪一炮而紅,成為日進斗金備受追捧的大明星,然後他染上了毒/癮,生活越來越放蕩……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美國極端自由主義思想最為流行的時候,自由主義放大了人們對個性、對個人權利的解放,比如說性權利,于是西方世界迎來性/解/放時代,進而催生了色/情電影業的繁榮,《不羈夜》就是一部講述色/情電影業從發展到繁榮,再到所有浮華隨著八十年代理性思潮回歸,而破滅掉的故事。

而亞蒙•高夫曼提到的約翰•霍姆斯、維羅妮卡•哈特兩人,都是七十年代著名的成/人電影明星。

「看一遍劇本就對情節和影射人物如數家珍,你在年輕的時候肯定也沒少看這類片子吧,阿米?」

「……閉嘴,威爾。」亞蒙•高夫曼僵硬的轉換話題︰「雖然《不羈夜》有很大可能可以帶給你突破,但我不建議你接這部電影的原因,第一是比起用Cult電影提升演技,我認為你更需要的是多接點商業電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票房號召力,第二是這部片子尺度太大了,雖然正面全果鏡頭會在你下半身裝上假體(男主角真的有一根很大的丁丁),但是還有那些背部全果的鏡頭呢?主角A/片明星的身份也太敏感了,更別提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那小子還找來了幾個真的A/片女演員來扮演角色,比如那個妮娜•哈特利,還有維羅妮卡•哈特本人!如果你和她們傳出點什麼緋聞來,威爾,咱們可就麻煩了。」

听了經紀人的分析,威廉承認自己之前是想的簡單了點,他一開始只是為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才華折服,認為他用一個劇本一個故事,就幾乎概括了六七十年代整個社會個人欲/望與社會道德的激烈交融和排斥,並且覺得如果能演繹這個故事,肯定能給自己帶來成長。

但是威廉一時間忘記了,自六七十年代的極端大解放後,八十年代、到目前的九十年代,整個社會還是偏保守和理性的,《不羈夜》上映後,絕對能在整個好萊塢,或許整個社會投下一顆重磅炸彈,而且還很有可能對他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不利——打個比方說,《理智與情感》拍攝完後,亞蒙•高夫曼手頭一度出現了七八個時代劇的劇本,威廉後來能拿到《泰坦尼克號》卡爾的角色,也離不開這部電影的幫助,但如果是《不羈夜》上映並引起轟動後,威廉可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內,接不到類似愛德華、卡爾這樣的上流社會角色了。這就是電影和角色本身對演員的定性。

「拒絕掉《不羈夜》吧。」威廉真摯地感謝︰「還有,你的建議很中肯,謝謝,亞蒙。」

「這正是經紀人存在的意義,威爾,而我是這個行當中的佼佼者——或許我現在還不是,但未來一定是。」亞蒙•高夫曼略帶幾分得意的說︰「至于《危險關系》——」

「我很喜歡昆亭塔倫蒂諾。」

「我當然知道你喜歡他,威爾,如果檔期允許的話,我會建議你兩部片子都接下來,一部商業電影一部Cult片,兼顧藝術與票房,再好也不過了。」

「繼續說下去,亞蒙,我就知道你還有個但是。」

「但是,這就是個二選一的選擇題。Cult電影想大爆太難了,好萊塢每年至少出產上百部這樣的影片,像《低俗小說》一樣票房和口碑上雙贏的幾乎只是數年一遇,你的野心並不僅限于做一個演技派演員,威爾,這個我們早有談過,想繼續往上走,晉升咖位的話,你必須得有一部以自己做主角,並且大賣的商業電影,而你之前拍的那幾部呢,《理智與情感》藝術片,《驚聲尖叫》B級片,《泰坦尼克號》是商業巨制但現在距離上映還遙遙無期,並且在《泰坦尼克號》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才是男主角——既然提到了迪卡普里奧,所有人都知道他很青睞那種邊緣人的角色,不然就不會接《全蝕狂愛》和《邊緣日記》,但是鐘愛藝術性較高的電影,也沒耽誤他拿到《泰坦尼克號》男主角的片約呀。」

兼顧藝術和商業?威廉靜靜的思考著︰是啊,沒準這才是聰明的做法,和他應該走的路。

畢竟一名演員只專注藝術性影片的話,口碑是有了,但很難聚集起影迷基礎,沒有人氣,就很難接到來自八大電影公司的大制作影片橄欖枝,最後只能無止境的投入到獨立電影的拍攝中,陷入影片越拍越小眾,除了偏好藝術電影的學院獎評委們青睞外再無人知道的尷尬境地。

而如果演員又過于關注影片商業性,忽視了藝術性的話,結局也很容易預見︰花瓶演員。

威廉之前主演的《理智與情感》《驚聲尖叫》都不能算是目前好萊塢的主流電影,不過《千鈞一發》算是,自從《E.T》和《星球大戰》之後,科幻片一直是好萊塢的熱門題材。

深吸口氣,威廉對著話筒說︰「讓我們來談談《千鈞一發》吧。」

「沒問題。」亞蒙•高夫曼微笑道︰「哥倫比亞直接開出了五百萬美元的片酬——」

……

《千鈞一發》的制片人是艾米•帕斯卡爾,哥倫比亞的行政主管,一位非常喜歡留中長發、穿淺色套裙的女士,好萊塢職位最高的女性高管之一,正是她的力推,讓哥倫比亞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威廉成為《千鈞一發》的主演,畢竟雙方之前也有過愉快的合作關系——一千六百萬投資的《理智與情感》不僅全球票房獎金一億六千萬美元,還拿了一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和幾個重要提名,在DVD租賃市場上表現也非常不錯,從各方面來說都是一部表現良好的影片。

影片的拍攝地在加州,因為是科幻片的緣故,場景搭建在郊區小鎮上的一個太陽能農場里,部分場景甚至要用到洛杉磯市政廳和加州理工大學,威廉在亞蒙•高夫曼準備的合約上簽好自己的名字,又寄回去讓經紀人負責接下來的一切事宜,然後等到開拍前一天,才向校方請了長假,飛回洛杉磯。

進組第一天並沒有直接開拍,而是先進行了一場主創人員的內部會議,威廉也是在這天,才和要合作演員們第一次見面。

現場沒有他熟悉的面孔,甚至連艾米•帕斯卡爾都不在——艾米•帕斯卡爾雖然會在影片里掛個制片人的名號,但在哥倫比亞身居要職的她多的是工作要做,她只負責把握影片拍攝的大方向,其他的拍攝事宜自然有其他制片人盯著,比如說制片主任、顧問制片人、助理制片人、協作制片人、線上制片人等等。

從單制片人一個行當就細分出了如此多的職位上看,好萊塢電影工業化的程度的確是其他國家電影業難以企及的。

「你對面坐著的那三個人是烏瑪•瑟曼、勞恩•迪恩和山德•貝克力,他們分別是你扮演的文森特的女友、弟弟和醫生。」

威廉走進攝影棚之後,丹尼•伯恩迅速將已經在桌子旁落座的幾個人名字——會議長桌就搭在攝影棚正中間——以及在影片中的角色報給了他,威廉將名字和長相在心中一一對應,掛起得體的微笑,一邊走向長桌,一邊打招呼道︰「上午好,烏瑪、勞恩和山德。」

三人也紛紛對威廉露出笑容︰「上午好,威爾。」

會議長桌還沒坐滿,不停有人從外面走進來,當導演安德魯•尼科爾進來的時候,丹尼•伯恩飛快在威廉耳邊說道︰「這是導演安德魯——」

「這個我知道。」威廉對丹尼輕聲說了一句,然後重新掛起微笑,主動迎上去︰「安德魯,上午好。」

雖然威廉和劇組其他人是第一次見面,但和安德魯•尼科爾卻是第二次了。安德魯•尼科爾住在紐約,于是在正式簽約前,威廉特地去了紐約和兼任編劇導演的安德魯•尼科爾找了個咖啡館喝喝咖啡聊聊天,那不算是試鏡,但性質和試鏡也差不多,就是看看彼此投契不投契,對劇本和表演方式是不是能達成共識。

結果當然皆大歡喜,不皆大歡喜的話威廉就不會出現在這里了——這時候的威廉還不知道安德魯•尼科爾日後會成為《楚門的世界》和《幸福終點站》的導演,不然他會對這個32歲的新西蘭導演投以更大熱情的。

《千鈞一發》的導演安德魯•尼科爾給了威廉一個熱情的擁抱︰「上午好,威爾,你看起來精神真棒,下午咱們可以先拍一組鏡頭試試?」

「沒問題。」威廉爽快的答應。

在一片輕松的招呼聲中,威廉和安德魯•尼科爾坐在相鄰的位置上,丹尼•伯恩特意搬了個凳子坐在威廉左後方,安德魯•尼科爾側身的時候看了看丹尼,問威廉︰「這是?」

「我的實習助理,丹尼•伯恩。」威廉這麼介紹道。

原本不準備上大學的丹尼•伯恩在畢業前听取了威廉的建議,讀了聖莫尼卡社區學院,還在暑假里在幾個片場打雜實習過,知道威廉要在加州拍戲三個月後,他還主動提出來做助理,哪怕不開工資都行,昔日同學和朋友這麼積極的想在好萊塢打拼事業,威廉沒理由不幫。

而且其實經紀人亞蒙•高夫曼也早就向威廉建議過,他需要一個助理幫他打理日常生活了——要兼顧演員事業和學業的威廉會在拍戲的時候變得非常非常忙,購物、郵寄信件和論文、三餐甚至是應酬交際,有一個助理在身邊幫襯著都會輕松好多。

丹尼•伯恩趁機向所有人介紹自己︰「嗨,大家好,我是威爾的助理,也是他的中學同學、伙計、助手、保姆,有時也兼職廚師、保鏢和跟班——不是那種跟班,大家懂得——如果大家有事找威爾,但又沒有他的私人電話,可以打給我,我會轉達。」

「那種跟班」指的是在好萊塢非常常見的「明星跟班」,他們可以是明星的朋友、同學、親人、兄弟,也可以是完全的陌生人;他們跟著明星出席各式各樣的非正規場合,賭場酒吧派對夜總會,他們充當明星的司機、打手、園丁、跑腿的,他們可以不要薪水無償工作,要的只是跟在A-list、B-list身後,免費蹭各式各樣的大型派對,見普通人見不到的美景美色,享受明星們的特權和那些五光十色的奢靡生活。

在好萊塢,明星跟班和明星助理是完全不同的,跟班們少則幾天多則幾年,玩夠了倦了就離開了,而明星助理則是一份正當的並且有升職空間的職業,不少明星助理最後都混成了明星的經理人。

丹尼•伯恩的幽默風趣換來了不少人的響應,還有人朝他吹口哨——看穿著打扮應該也是哪個演員的助理︰「不想當經理人的助理不是好助理,加油,伙計!」

會議長桌差不多坐滿了,但威廉對面還空著一個位置︰「還有誰沒來?」他問丹尼•伯恩,然後不等對方回答,在腦海里過濾了一遍現場名單後,說︰「飾演杰羅姆的裘德•洛還沒到?」

幾乎是在威廉的話音剛落下的時候,一個個子高挑的年輕男人走了進來。

這位年輕人有一頭淺棕泛金的頭發,邊緣深中間淺的橄欖色眼楮,歐米伽型下巴(ω型下巴),適合親吻的M型嘴唇,皮膚稍顯蒼白,像是欠缺了許多日曬,但五官和身材都非常出眾,像莫迫桑《漂亮朋友》里描寫的喬治•杜洛瓦那樣有「令人刮目的帥氣,雖然流于一般,但卻貨真價實。」

導演安德魯•尼科爾坐著揮揮手,招呼道︰「嗨,裘德!」

裘德•洛歉意的朝會議桌旁眾人笑了笑,用輕柔迷人,非常英式的嗓音說︰「很抱歉,我來晚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