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盛世寵妃路第179章

蕭燕听聞系統所言, 不知怎麼便想起了「指鹿為馬」的典故了, 忽然覺得乾隆剛才「指鹿為馬」、順嘴胡說的模樣其實很可愛!

蕭燕望著乾隆噗嗤一聲笑了起來,明艷的笑容在那張精致美麗的小臉兒上顯得格外迷人。

乾隆見蕭燕重展歡顏,心中也跟著一陣歡喜, 又忙問蕭燕此時身子可還有哪里不舒服?肚子疼不疼之類的話, 問得既仔細又繁瑣,有些時候針對一個問題還要變換問法再問幾次, 問得蕭燕頗為無奈,只覺得乾隆絮絮叨叨的程度比起那個近來越發婆婆媽媽的系統, 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蕭燕對于自己剛才忽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至于令乾隆如此擔心,心里也有些過意不去。此時又見乾隆如此放段溫柔耐心的哄她開心, 蕭燕心中仿佛有蜜糖緩緩流過,心情逐漸好轉起來。

蕭燕摟住乾隆的脖頸, 粉女敕的嘴唇湊到乾隆耳邊, 輕聲說道︰「剛才我的確不該推開皇上,可是, 此時歸根結底, 也是皇上的不是!」

乾隆驚訝的瞪著懷里的語出驚人的蕭燕,無奈的笑了, 搖頭嘆道︰「也就是你這個膽大包天的小丫頭膽敢這般與朕說話,三綱五常只怕都被你拋諸腦後了!你倒是與朕說說,為何歸根結底都是朕的不是呢?」

蕭燕輕哼了一聲,嗔怪的瞪著乾隆, 「若非皇上答應要寵我一生一世,將我寵得越來越無法無天,越來越依賴皇上,我又怎敢如此在皇上面前與尚未入宮的和卓氏爭風吃醋呢?」

乾隆只覺得蕭燕所言越听越是順耳,不由得朗聲大笑起來,「如此說來,此事歸根結底還真是朕的責任了!」

蕭燕正欲再和乾隆說些什麼的時候,忽聞吳書來在殿外回稟,已經將太醫吳謙帶到了體和殿外,等候乾隆傳見。

乾隆見蕭燕氣色比剛才好了許多,心里也略微放心了一些,卻依然將太醫吳謙傳了進來,命其為蕭燕診脈。

吳謙剛剛被吳書來拉著從太醫院一路飛奔至儲秀宮體和殿,瞧著吳書來惶恐不安的神色,吳謙還以為皇貴妃娘娘出了什麼要緊的大事,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然而,此時吳謙進殿向乾隆與皇貴妃蕭燕行禮請安之時,卻見兩人臉上皆帶著愉悅的笑容,氣色也都不錯,這怎麼看都不覺得皇貴妃娘娘的貴體發生了什麼要緊的大事呀!

乾隆抬手示意吳謙平身,「文吉你來得正好,剛剛皇貴妃情緒波動得厲害,曾經氣得渾身發抖,臉色蒼白,直冒冷汗,手腳也有些發麻。此時雖然好多了,但朕依舊無法放心。你仔細為皇貴妃診診脈,看看皇貴妃可否平安無恙。」

乾隆一邊說,一邊扶著蕭燕斜倚在床上坐好,並且將自己常用的明黃色龍紋錦帕蓋在蕭燕白皙如玉的皓腕上。

這也並非乾隆第一次將自己所用的有著帝王紋飾的明黃色錦帕在診脈的時候蓋在蕭燕的手腕兒上了,吳謙對此表示已經習以為常,不會再被那黃澄澄的顏色和五爪金龍給晃到眼楮了。

等乾隆用錦帕將蕭燕白如皓玉的手腕嚴嚴密密的遮蓋住以後,吳謙連忙躬身走上前去,跪在了床邊,小心翼翼的為皇貴妃蕭燕診了脈。

吳謙身為最受乾隆信任的太醫院院判,醫術自然堪稱太醫之中的翹楚。醫術高超的吳謙手指一搭蕭燕的手腕兒,便已經發現指下是他極為熟悉的脈象,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滾玉盤之狀,正是喜脈無疑!

吳謙心中一喜,連忙向乾隆與蕭燕道喜︰「奴才恭喜皇上,恭喜皇貴妃娘娘!娘娘的脈象按之流利,圓滑如按滾珠,正是喜脈!」

吳謙以為他說出自己的診斷以後,皇上與皇貴妃娘娘必定會十分驚訝與歡喜的!然而,令吳謙驚訝的是皇上與皇貴妃娘娘听聞他診出了喜脈,神色皆十分平靜,連眉毛都沒有抬一下。

這是什麼情況?沒有紅包賞賜給奴才也就罷了,為何臉上連欣喜之色都沒有呢?

吳謙微愣,尚未來得及細想之時,便見乾隆皺了皺眉頭,繼續問道︰「皇貴妃的身體可否無恙?月復中的胎兒可否一切安好?」

吳謙連忙恭恭敬敬的回稟道︰「請皇上和皇貴妃娘娘放心!皇貴妃娘娘與月復中胎兒一切安好。只不過,皇貴妃娘娘懷孕不滿三個月,此時正是極為要緊的時候,為了確保皇貴妃娘娘與月復中皇嗣平安無恙,皇貴妃娘娘還需放開胸懷,切忌憂愁、焦慮、動怒、悲傷,盡量保持心情愉悅,情緒平穩,如此方能確保皇貴妃娘娘與月復中的皇嗣健康平安。」

乾隆點頭道︰「知道了。依你之見,皇貴妃可否需要服用一些安胎藥?」

吳謙斟酌一番,回稟道︰「奴才這就開一副安胎藥,可保皇貴妃娘娘與月復中皇嗣平安。」

乾隆點了點頭,便揮手命吳謙開方熬藥去了。

蕭燕等吳謙退出體和殿以後,連忙伸手挽著乾隆的胳膊,蹙著黛眉央求道︰「皇上,您不是答應過我,可以不用喝安胎藥的嘛!以我之見,在懷孕期間,藥補比不得食補的!如今我已經沒事了,只要好好休息,以後注意控制情緒,也便好了!哪里需要喝什麼安胎藥呢?皇上莫非忘記了,我自己也懂得醫術的!」

乾隆撫模著蕭燕的後背,柔聲安撫道︰「燕兒乖,听話!常言道能醫不自醫。先前你身體安康,不吃安胎藥也還罷了,可是,今日你剛剛經歷了一番情緒巨變,總要吃幾天安胎藥壓壓驚的!瞧你方才都變了臉色,身上的冷汗連貼身兒的衣裳都給浸濕了,你若不吃安胎藥,朕如何能夠放心得下?」

蕭燕原本還打算與乾隆據理力爭,然而看見乾隆那為她擔憂都模樣,蕭燕又不想再與乾隆爭論下去了。

罷了!倘若她喝了吳謙配置的安胎藥可以讓乾隆安心一些,那麼她喝幾日安胎藥也並無不可。

吳謙的醫術她還信得過的,況且她自己又熟悉藥性,加之還有系統相助,無論如何也出不了事。

不多時,吳謙便呈了安胎藥上來,此次蕭燕倒是沒有拒絕,順從的從乾隆手中接過了安胎藥,仰頭便一飲而盡。那乖巧的模樣看得乾隆一陣心動。

當晚,乾隆親密的將蕭燕抱在懷中,二人的寢衣皆有上好的絲綢制成,十分輕薄細膩,因此,乾隆與蕭燕相擁之時,甚至可以清晰無比的感受到對方身體的曲線以及從肌膚上傳來的溫暖的溫度。

肌膚相貼,乾隆清晰的感受到蕭燕胸口柔軟的弧度提及蓬勃有力的心跳。乾隆緩緩收緊了手臂,將懷中的女子更緊的貼近自己。仿佛唯有如此,他才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他的小丫頭沒有遠在天邊,而是好好的留在他的懷抱之中。

蕭燕迷迷糊糊將睡未睡之際,忽听乾隆在她的耳邊低聲說道︰「小丫頭,以後再不要如此嚇朕了!朕要你好好的陪在朕的身邊,一生一世。朕是大清天子,這是朕的聖旨,你可是不能拒絕的!」

蕭燕迷迷糊糊的摟著乾隆的腰,將睡得紅潤潤的小臉兒貼在乾隆的胸口,親密的蹭了蹭,撒嬌似的喃喃道︰「皇上乃是大清天子,自然是金口玉言的……既然如此,皇上說過的話,答應過我的事,可是要算數的……」

乾隆覺得蕭燕迷迷糊糊的模樣十分有趣,拉著她的柔荑湊到了唇邊,憐愛的親了親她的白皙的小手,柔聲誘哄著蕭燕繼續問道︰「不知燕兒所說究竟為何事?」

蕭燕眼楮都沒有睜開,呼吸已經逐漸平穩,顯然已經昏昏欲睡,被乾隆接連用手指戳了好幾下臉蛋兒,方才蹙著黛眉喃喃低語道︰「皇上既然答應寵我一生一世,那便不可半途而廢……寵到半路便將我扔到一邊兒……不管了……」

乾隆愕然片刻,隨即心中一片柔軟。

乾隆憐愛的望著懷中睡得香甜的小女人,忍不住低聲嘆道︰「你這個傻丫頭……朕為何偏偏就喜歡了你這麼個傻乎乎的小東西呢?」

由于乾隆並未命吳謙刻意隱瞞蕭燕懷孕一事,因此,太醫院院判大人吳太醫被皇上急召入體和殿為皇貴妃娘娘診脈,而後卻診出了喜脈一事,仿佛長了翅膀一樣迅速的傳遍了東西六宮。

純貴妃蘇佳容惠與嫻貴妃烏拉那拉景嫻得知皇貴妃蕭燕再次懷有身孕以後,先是愕然片刻,隨即便恍然大悟。

怪不得皇上近些日子以來便吩咐她們多多為皇貴妃娘娘分擔宮務,又免了皇貴妃娘娘帶領諸位妃嬪前往慈寧宮向太後請安的規矩,原來是因為皇貴妃娘娘已經懷有身孕了呀,難怪皇上說皇貴妃娘娘需要靜養呢!

兩人興致勃勃的你一言我一語,熱火朝天的商量著如何多幫皇貴妃娘娘分擔一些宮務,進而可以讓皇貴妃娘娘好好休息養胎。

景嫻對于前些年皇貴妃娘娘懷和碩和孝公主之時小產一事一直耿耿于懷,此番見皇貴妃娘娘剛剛回宮不久便再次懷有身孕,不禁壓低聲音對容惠說道︰「當年和孝公主去得那樣慘,令皇上與皇貴妃娘娘痛徹心肺。此次皇貴妃娘娘懷有身孕,也不知月復中所懷的是一位小阿哥,還是一位小公主呢?倘若當真是一位小公主,只怕便是和孝公主想念皇阿瑪和皇額娘,重新回到皇上和皇貴妃娘娘身邊了!

容惠也點頭感嘆道︰「誰說不是呢!雖說宮里頭的女人們個個都想生個小阿哥,可是,皇貴妃娘娘得天獨厚。第一胎便已經為皇上生下了雖然一母同胞卻容貌迥異的五阿哥和六阿哥,如今五阿哥和六阿哥又長的這般出眾,深得皇上的寵愛。皇貴妃娘娘既然已經有了兩位出色的皇子阿哥傍身,此胎若是生一個小公主,正是兒女雙全,豈不好?」

景嫻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小月復,明亮的雙眼中顯出一絲落寞,「你已有三阿哥傍身,不知比我好上多少倍!瞧瞧皇上如今連去我的宮里頭做做樣子都不屑去做了,只怕我此生是沒有這個福分兒擁有屬于自己的孩子了!」

容惠見景嫻這幅模樣,心里也是心疼,連忙拉著她的手,柔聲安慰道︰「你千萬別妄自菲薄。就憑你的容貌與身段兒,怎麼可能會被皇上一直冷落下去呢?說句你可能不愛听的話,你若是早些學會溫柔小意的與皇上撒撒嬌,皇上又怎會冷落你至此?或許早在皇貴妃娘娘入宮以前,你便已經生下自己的親生骨肉了!」

景嫻也不是那樣愛一直鑽牛角尖的人,對于已經無法更改的過去,景嫻也不願日日糾結于往事,令自己活在悔恨之中。

景嫻淺笑道︰「你放心,我也不過是偶爾感慨一會兒罷了,並不會讓自己沉緬于悔恨之中不可自拔,更不會讓懷孕生子成為我的執念。我現在也看明白了,這宮里頭的日子啊,開心有開心的過法,總好過日日自苦,自怨自艾。」

容惠點頭贊道︰「你能如此想便好!子嗣之事,也要看皇上的恩典和天賜的緣分,若是你喜歡三阿哥永璋,我會讓璋像孝順親生額娘一樣孝順你。從今往後,永璋便是你我兩個人的兒子!」

景嫻被容惠這番情真意切的話說得感動不已,竟是緊緊的握住容惠的雙手,激動得半天沒有說不出話來。

容惠隨即便命宮人將三阿哥永璋喚到身前,當著景嫻的面囑咐永璋日後要將嫻母妃當成親生額娘一般尊敬孝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