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防盜章,請于24小時後刷新重試。

三皇子跪在殿前為弟弟求情,卻被皇帝怒斥,也一並關在了府中,一下子,六個皇子就關了兩個。

大皇子早逝,幾年前就走了,僅剩下的幾個皇子也是戰戰兢兢,生怕皇帝把火撒在了他們身上。

朝廷上的御史們還參了左相一把,說他教子無方,王清山在寧州任職期間徇私舞弊,縱容下屬魚肉百姓。

皇帝一看證據確鑿,就下了道旨意把王清山關進了牢里,然而後面怎麼辦,卻沒有說了。

左相位高權重,輔佐皇帝多年。他的女兒又是太子妃,可謂位高權重。

自從皇帝身體抱恙後,這朝堂就變得風雲詭譎,能當官的都是聰明人,哪里會不明白王清山這是成了皇帝敲打太子一黨的犧牲品。

一時間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生怕下一個就輪到了自己。

數月後,皇帝忽然對眾人說是要出京城,去景明園去散散心,又點了太子監國,把三皇子放了出來。自己就帶著剩下的五皇子、六皇子以及幾個受寵的貴人,乘著御駕浩浩湯湯的離開了。

留下太子和滿朝文武大眼瞪小眼,著實有點兒懵。

他們本來都以為皇帝把左相的兒子關進大牢是為了打壓太子,可現在又把監國的重任交給了太子,究竟心里是怎麼個想法呢?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不明白。

太子和自己的岳丈兩人暗地里琢磨了一陣子,也是模不透自己親爹的心思。不過說到底,心里還是很高興有了這個機會。直到京城外傳來了一個消息,皇帝遇刺了,不過刺客被五皇子給擋下了,沒有出大事。

太子不想承認,在得知了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的內心除了擔憂,還有隱隱帶著幾分失望。究竟為什麼失望,他不敢去深想。

忍忍忍,太子站在書房里,手里捏著一本奏折,眼神幽深得叫人心驚,他已經忍了十多

年,幾個兄弟在身旁于虎視眈眈,他究竟還要忍多久?

皇帝不知道太子已經開始轉變的心思,御駕回到京城,看著這掌握在自己手下熟悉的一草一木,他的心里很高興。

五皇子和六皇子站在他的身側,前面走過來的是他精心培養多年的太子,而他們轉眼都長大了,他也由當年的初登上皇位戰戰兢兢的皇子,變成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帝王。

「這幾日,辛苦你了。」皇帝拍了拍太子的手,有安慰之意。

太子有些惶恐,立馬說︰「父皇過獎了,兒臣只是做了自己應做的。」

皇帝笑了笑,「還沒用飯吧?過會兒你和你的兩個弟弟,都和朕一起吧。」

皇帝發話,你是不餓也得餓,並且這話是父皇有意親近自己,太子壓下自己原本有些復雜的心思,立即應下了。

一頓飯吃得太子心情不錯,皇帝在打發了其他兩個兒子後,還跟太子聊了好一會兒,話里話外都透著欣慰和鼓勵,卻沒有听見皇帝在他離開之後,發出的一聲嘆息。

這個兒子太平庸了,平庸到他不放心把江山交給他。如果他不是皇後所出的嫡子,他絕不會將他立為太子。

可是如今看來,當年的堅持也許並不正確。

……

皇帝的表揚讓太子激動的許久,直到一道道的聖旨,把他炙熱如火的心給生生的撲滅了。

皇帝不僅把四皇子放出,還把五皇子,六皇子封為順王和端王,各自領了差事,前者皇帝把他放進了兵部。

這一舉一動,讓太子難免多想。不說六皇子,在太子的心中,他根本就算不上敵人,沒有與自己一爭的可能。但五皇子,他身後不輸太子本人的岳家,再加上如今為皇帝舍身擋刀的功績,讓太子深深感到了忌憚。

他的手無意識敲擊著檀木制成的桌子,發出了「篤篤」的聲響,一下一下好似敲在了人的心頭。

深受太子信任的內侍注意到太子陰沉的神色,噤若寒蟬。

「把這封信送給左相大人,小心行事。」太子淡淡道,眼中卻藏著幾分陰霾。

這送自然是要秘密的送,內侍低了頭,收好信,悄然無聲的退了出去。

夜色如水,月色如霜。

明明正是不暖不涼正正好的天氣。

太子的心卻冷得結了冰。

「我那五哥近來鋒芒太過,已經讓太子記在了心里。」手中捏著一枚棋子,端王唇角一勾,表情看著有些嘲諷,「我那哥哥可不是個好性子,別人要拿了東西,可得付出不少代價。」

窗戶關得不嚴實,有幾一陣風隨著縫隙涌了進來,吹得兩人寬大的衣袖直飛。

陸明琛低垂著眸,在燈光下的眉目瑩潤如玉,五官俊美的好似畫中人般。

他摩挲著手中的酒杯,不可置否道︰「這兩人斗得厲害,上頭還是照樣壓著那座山。」

陸明琛微一停頓,忽而看向端王的眼,問道︰「那位的身體近來如何?」

「上次遇刺,五哥雖為父皇擋了一劫,但還是受了些驚嚇,前些天手抖得厲害。」端王正在想事情,隨口道了一句。

「啟稟王爺。」身著黑衣黑靴的侍衛步履沉穩的走了進來,附在端王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端王皺眉听著,等到侍衛退出去,他忽然站了起來,「明琛,你說太子他會不會想要……」他話沒有說完整,陸明琛卻听懂了。

他沒有說話,心里卻贊同了端王的想法。

「我們的機會來了。」端王哈哈一笑,那雙眼瞳,在暈黃的燈光里,顯得格外明亮,閃爍著一種名為野心的光芒。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轉眼便到了十月。

十月十日,乃景朝當年建國之日,是以這日宮中舉辦了兩場宴會,第一場是為諸位大臣準

備的,第二場則算是家宴。

陸明琛早早就穿戴完整,玄衣黑發,眉飛入鬢,鼻梁高挺,整個人看起來清瘦而蒼白。

「今日沒事的話,就不要出門了。」劍被他擦的光潔如鏡,在陽光下閃爍著點點寒芒,將劍收入鞘,他肅了臉色,沉聲對太子長琴交代道。

太子長琴與他磨合數月,早已清楚此人處事沉穩,絕不會空口白話,又知道他向來與端王交往甚密,心里早就有了猜測。

他對于此事樂見其成,陸明琛權勢越大,助力越大。

他溫和的笑了一下,點點頭,「好。」

陸明琛不放心,撥給他幾個侍衛,這才抬腳離開了。

家宴是在承乾閣舉辦的。

此時皇上還未到,還不能入座,因此眾人只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閑聊。

「大哥。」太子為一國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此見到太子,順王和端王這些兄弟便要向他行禮。

看到幾人行禮,太子眼中閃過滿意的神色,嘴上卻還是顯得極為寬厚,道︰「大家都是兄弟嘛,不用多禮。」

太子近來架子端得越來越厲害,面上卻依舊擺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但順王和端王幾人哪敢真應了他的話,連道這是應該的,前前後後做全了禮數。

太子笑了笑,目光看向順王,語氣十分溫和,「你的差事辦得如何?可有人為難你?」

龍子皇孫的,只是下來辦事,兵部的人都是人精,還用不著為難順王。

順王暗暗不屑,卻帶著一副兄長關心我十分感激的小表情,搖頭道︰「初來乍到,只怕是弟弟不明事妨礙了諸位大人,諸位大人都極好,有問必答。」

太子嗯了一聲,又和其他幾個兄弟聊了起來。

于是皇帝一來,就看見了這幅兄友弟恭的場景,不管這是表演出來的還是事實,都讓他最近暴躁的心情舒緩了許多。這心情一轉好,面上便表現了出來。

「大家都坐吧。」皇帝手向下壓了壓,近來因為諸多事情發生蒼老的許多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笑意。

眾人向皇帝行了一禮後,這才入座。

美酒,佳肴擺在了眾人面前的小案幾上,濃郁香氣飄蕩在空中,叫人垂涎三尺。

戲台搭在了離眾人不遠的前面,開場的鑼鼓聲響起,承乾閣一瞬間就熱鬧了起來。

這出戲主要說的是一個窮書生靠著爹編草鞋含辛茹苦賺的錢讀書識字,被員外相中招為女婿,再考中狀元的逆襲故事。

「這兒子掛念著父親,也沒叫他的父親辛苦白費啊。」看著戲台上窮書生高中狀元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將親爹接到了京中,皇帝輕飄飄的感慨了一句。

聯想到近日里發生的事情,坐在案幾前的一眾妃嬪皇子眼觀鼻鼻觀心,別的話那是一句也不敢搭。

注意到下面人噤若寒蟬的樣子,皇帝放下酒杯,有些意興闌珊。

一頓飯,所有人食不知味。

戲到末尾,宴席也差不多要結束了,眾人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氣。

天空綻開了一團團五光十色的煙火,引得大家不由自主的抬頭去看。

皇帝皺起眉頭,直覺有哪里不對勁。

「 」的一聲,酒杯在地上碎的四分五裂。

太子不知從何處抽出的匕首,架在了旁邊的順王脖子上。

匕首寒芒閃爍,銳氣逼人,順王脖頸上有鮮紅色的血漸漸滲了出來。

除了端王,眾人都呆住了,倏忽間變得鴉雀無聲。

有些膽小的妃子傻了,驚聲尖叫了起來,卻被太子充滿寒意的雙眼掃過,頓時發不出了聲音。

刀劍相觸的聲音在殿外響了起來,一聲聲哭饒,慘叫接二連三的響了起來,劃破了這座靜靜矗立了幾百年皇城的夜。

一陣混亂的腳步聲響起,殿門被猛地撞開,一個個身穿黑衣的侍衛嘩啦啦的涌了進來,一眾妃嬪連同皇子團團圍住。

「逆子!你這是想弒父篡位嗎!」皇帝在一眾黑衣侍衛的包圍之下,冷冷地望著太子,除了憤怒,藏在眼底的更是失望。

「父皇,這一切都是您逼的!」太子平日的文質彬彬面具被撕了下來,惡狠狠的瞪著皇帝,那目光猶如一只餓得許久的野狼,「太子……太子!從母後去世起,到五弟六弟他們長大成人,我至今依舊只是太子!……一個永遠只能順著皇帝,永遠無法展示自己才能的太子,有倒不如沒有!」

皇帝像是被人抽走了脊髓,失去了所有精氣神,「可朕當初也是這麼過來的。」

太子露出一個苦笑,「帝王之心高深莫測,兒臣猜不透,也不敢再猜下去。」他一頓,語重心長地道︰「父皇,我不如您,我等不下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