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老爺,你是不是有什麼辦法?」
「不用擔心,只是要耽誤蔚兒了,不過好在年紀不大。你先回去吧,看著點。」
在幾年前,賈敬就想到了怎麼讓賈家免罪的辦法。還是多虧了末世,自己才能有幸看到如何制作火藥。
徐氏回去不久就听見下人來報,賈敬吃藥死了。帶著一家人連忙過去,看見賈敬躺在那,只覺得心痛難忍。心道︰就是為了賈家逃過一劫,也不用如此。而且就算賈敬如此,賈家也不一定能通過守孝的方式躲過。
這時來福站了出來,「老爺有東西留下,一年前老爺就對我說過。如果他有什麼意外,就把它們交給夫人保存,很快就有人來取。其中有一封書信是給夫人的。」
徐氏看信,只見上面先寫著,人固有一死,叫自己不要傷心。另外有一個楠木的匣子讓賈珍呈給當今,順便在自己死後把欠款還了,就回金陵守孝。
當今打開匣子,越看越慎重。叫人去查了查,就叫來幾位心月復大臣。
「你們對賈敬上書有什麼看法?」
「賈敬是、、、」
「就是寧國府考上進士後不做官,還把爵位給兒子襲,出家的那個。」
「皇上,他是來請您放賈家一馬的嗎?」
「不是,把這給幾位大人看看吧。」
下面的幾位大人的臉色有譏諷慢慢變成了震驚,左邊的一位武官當先站出來︰「如紙上所訴,火藥如有如此威力,那麼臣願為陛下淌平西北夷人。」
「陛下,威力真的如此之大。」
「賈敬那有成品,已經實驗過了。」
眾臣相視一眼,跪下來︰「此來國子大興,陛下必會成就一番偉業。」
「好、好、好、都起來吧。」
「陛下,需要控制賈家的人嗎?」
「不必要了,已經安排好了。」
「那賈家、、、」
「賈敬在這篇書信上已經說了嗎,他不求獎賞,只求原諒賈家之前的罪過。反正賈家也不妨礙什麼,現在賈氏一族有很收斂,放他有何妨。不過可惜了賈敬。」
皇上正在批閱奏折的時候,一個太監快步走了進來,皇帝旁邊的太監看見了下去。小太監附耳告訴了總管,皇帝抬起頭。「去查賈敬的人已經回來了,正在殿外等候。示意讓他進來。
「不必多禮了,直接說吧!」
「微臣去查了,賈家對火藥一事卻是不知,這幾年莊子里的人也確實經常听見爆炸聲。不過他們只當是賈敬煉丹失敗了,而且賈敬確實是死于丹藥中毒,御醫已經查證了。」
「好了,下去吧!」
寧國府一行人在還了欠銀後就起程回金陵了,蔚丫頭守完孝還不滿18,倒是沒怎麼耽誤。賈蓉和賈薔雖然剛剛中舉人,但是兩人的名次都有些靠後。反正這一次也考不中,守孝三年,認真讀書,下一場中的幾率也大一些。只有賈珍有些抱怨,一下把欠銀還了,自己的生活水平都下降了好多。不過等四大家族的下場一一出來,倒是慶幸一場。
後記
賈敬此時正在一個國人開的里吃的飯館津津有味,在國外吃多了各式的特產,還是很想念故國的八大菜系的。
當年在那個莊子里的時候自己偶然從空間里找到一種可以讓人假死的藥,在加上收集植物精華的時候,自己看見所剩不多的藥劑總有些心痛。反正自己收集的精華夠多,就自己看一些醫書,自己嘗試配一些藥物。偶然把幾種精華混雜在一起,發現可以讓人出現重金屬中毒的現象,加上自己身為賈敬的時候總有一些不便。自己有想不出其他辦法來解救賈家,有不想獻上方子後背監視。因為自己也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在皇室的監督下保存秘密,而且也不想自己活得戰戰兢兢的,加上這些年還是存下一些東西,出去也能過得很好。
哥哥和堂哥們一有時間就去找賈赦談談心,務必讓他以後不要以為張家沒人,欺負自己的妹妹。同時也讓他收收心,在听說小妹生病有他的原因的時候,三哥明曜還略施小技收拾他一番。
張大老爺有心讓賈太太知道自己家的力量,畢竟有文武相輕,畢竟就算賈太太知道自己家有力量但也沒有太多的直觀認識。
就像夫人所說她的交際圈都在勛功那一類,都是武人。就算知道賈家現在要轉型,由武官轉為文官,這多少要靠我們家的力量。可是畢竟從小就接受的是功勛世家有爵位的人的高貴,再順帶貶低一下文官和書香世家。她可能有些不以為然,再加上婆媳之間本難相處,可能會為難女兒。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婆婆為難媳婦是很容易的,就是立規矩都能讓人受不了。而且賈太太在賈家根基深厚,要為難女兒還不容易。
張大老爺想到東府賈家就有一個嫡系賈敬考進進士,現在就在翰林院工作。听說在翰林院很遭人排擠,但畢竟家里還有家里有權勢和聖眷所以排擠的不是很明顯。但能考進進士的人都是聰明人,暗地里的方法多的是,所以賈敬現在是有苦難言。
張大老爺稍稍的透露了一點口風,給以往的些個好友。賈敬的日子一下子比以前難過了好多,在找人偷偷的提點了一下。不怕賈家不來求自己,不過這事得做得隱秘些。
于是有一天,賈敬又不合群時。賈家的下人來為賈敬送東西的時候,偶然听到有人議論他家少爺。就賈家下人的那個性子,本來就看不太看得起這些低等的官。于是就罵了起來,雖然後來由翰林院的侍學讀士調解了。但是賈敬在翰林院的工作也更難過起來,雖然沒打沒罵,但是比打罵還更難過。
在賈敬消極怠工和心灰意冷的的時候,有一個平時關系好一點的同年。在一次聚餐時讓他回去給他父親賈代化說,反正你父親不會讓你辭官。你還要在翰林院工作那麼長時間,至少要等三年期滿,然後求職外放。告訴你父親,你父親一定會幫你想辦法的。
再不濟你堂弟賈赦不是才和張家結親嗎,讓你父親帶著你上門拜訪一下。張家和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有點關系,而且張家的大公子現在是修撰,正好在你上一級。
果然賈代化帶著厚禮和賈敬上門來,解決問題的同時拉攏彼此的關系。這事解決之後,也讓賈太太明白。就算賈政再有天賦,考上進士。但考上進士不代表能夠在官途順利,功勛後代在文官這條路上,不是那麼好走的。
經過這些天朝堂上的爭吵和看見那些兒子和大臣的各種行動,康熙皇上基本上心里有譜了。雖然自己現在越來越愛好好名聲,可是自己更不想幾個兒子產生大的爭斗,也不想死幾個兒子。
現在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外面的地方,國內的爭斗就少很多。現在太子給自己的威脅感也越來越強,這樣也好,畢竟是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還有那些個金銀礦開采出來,國庫也就有錢了。
現在真的越來越不耐煩那些個老臣,借了那麼多錢,還不還。真當自己老糊涂了,誰家里什麼情況,自己難道不清楚嗎?不就是仗著自己念舊嗎?若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想著反正下一個皇帝會處理的,他們能這麼囂張嗎?真是一群不懂事的家伙,真當國庫是他們家私庫了。
康熙皇帝在心里把那些蹦的歡,還在某一方面藐視自己的家族記下來。家里還有幾個有能力的,把位子稍微的調一下,這樣在這次活動中的獲益自然就少了。沒能力的就不用理會了,反正蹦不起來。
作為一個皇帝,眼光自然是有點,很容易就看出這其中包含的巨大利益。想著派出的人傳回來的消息,當初怎麼沒想到把那些自己不太喜歡的孩子放到外面去了。
自古國內打仗都說個師出有名,可是想過名頭還不簡單。派兵去剿匪的時候,還有一小半的人反對去攻打外國。現在剿匪的一回來,看見他們帶回來的東西,除了那一小撮讀書讀傻了的,朝堂上幾乎听不見其他聲音了。
那段時間每次上朝的時候,都能听見這個大臣說︰「雖然那些番邦沒有來求助,但是我們泱泱大國應該主動出兵去幫助一下那些受到侵略的番邦。」
另一個禮部的大臣站出來激情澎湃的說︰「我們應該把我們的儒家文化傳到那些蠻夷之地去,弘揚我們儒家的文化,教化那些蠻夷。」
至于那些武官更是一個個的請戰,一副恨不得馬上出戰的樣子。還有那些勛貴上躥下跳的想把自家子弟加到大軍中,蹭些功勞和得些利益。當初一個個怎麼不積極,現在看見利益就像聞見腥味的魚,一下子就撲了上來。
不光出征的人選要爭奪一番,連出征的地點也要爭奪一下。有點人建議出海打這個地方,因為這個地方的寶石、象牙、香料那些東西都很多;還有些人建議打海外離的近的那個海島,上面的金銀礦多;又有些人建議先打個出產豐富的地方,可以補充行軍的軍糧。
康熙皇帝想了想還是先打個物產豐富的地方,畢竟那個地方找人證實了確定是一年三產,比江南那個地方一年兩產還要好。而且還就在這塊大陸上,不用海軍。
真是的,到要用人的時候才發現那些官員貪了多少。看前不久的那場戰役,物資少了不少不算,軍人的數量不夠,戰斗力也下降了不少。
還是賈代善看著是個好的,他的大兒子和張家的幾個小子有機緣買到那些書籍。賈代善還一開始就把他家那個老大送進去,據說在那里還表現的不錯。
他家老大據說是個忠厚的,本身本事還過的去,這次又立了功。看賈代善已經請辭,是個清楚的,等將來他家老大還是可以封侯的。他家老大不是字恩侯嗎,這倒是可以對上了。如果這次還能立功,就是繼承國公也不是不可以。
等到賈政離開京城不久,帶兵出征的人選就已經確定了。賈赦原來的位子被一個宗室取代了,但是也撈到了一個好位子。這次帶兵的人和上次帶兵的人相差很大,除了少數幾個人,大部分都調動了一些。
得到賈赦出征的消息,怡和忙了起來。雖說有了一次的經驗,但是海上打仗和陸地上能一樣嗎?怡和還讓自己娘家幫忙收集了很多關于打仗地方的資料,主要看看那個地方的地理環境、氣候、風俗習慣等等。
怡和還不經意的讓賈赦知道自己的付出,于是在資料送過來的時候,賈赦還幫著一起整理。最後賈國公讓賈赦把整理資料帶上,帶上幕僚幾個人在書房呆了一下午。
賈赦一進門就看見怡和帶著兒子在幫忙收拾自己的行李,看著這個場面賈赦的心涌上一陣熱流。賈赦快走幾步,忘記了抱孫不抱子的習俗,把孩子一手抱起來,另一支手把怡和挽在懷里。
等了一會兒,怡和在那里指揮丫鬟收拾東西,賈赦一邊抱著孩子一邊還逗逗孩子。看見怡和在旁邊一臉認真的看著自己外出需要的東西,賈赦就泛起絲絲幸福。看見怡和在看自己要帶的藥品,賈赦像是突然想起什麼。「夫人,你能不能把藥品多準備幾份?」
「夫君說的這是什麼話?當然可以,妾身這就叫人趕下工多準備一些。夫君放心,到時候肯定只有多的。」怡和帶著些許坦然、些許不經意的語氣的回答道。
賈赦模了模鼻頭,帶著些許尷尬的語氣說︰「不是家里大夫做成的那種藥,是夫人弄到的那種藥丸。其他藥材之類的,我已經讓下人多準備一些了。
上次去海上打仗的時候,我不是說了吳大哥比較照顧我嗎。其實上次剿匪的時候,在海上吳大哥患了病。雖然用藥治好了,但是因為有點水土不服,所以很沒有精神,用了其他藥也不見好轉。
我一想夫人不是給了我一些秘方做的藥物,夫人還說有奇效。我就給他一些,果然吳大哥很快就好了。上次見面吳大哥听說夫人又幫我準備了很多,就想討要一些。」
其實賈赦沒有對怡和說的是,那個吳大哥不止一次用過怡和給他準備的藥物。而且這次也是因為自己看著怡和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心情澎湃。在和他們聚會的時候,控制不住在酒桌上顯擺惹來的。
寶釵看見這些首飾,羨慕的模著首飾道︰「真漂亮、、、、、、」薛蟠看見寶釵羨慕的表情,擺擺手「母親就讓給妹妹吧,那些就夠了。」薛姨媽看見他們兄妹情深,笑道︰「庫房里還有其他顏色的,我看粉色那套的就很適合你妹妹。」
三哥喜歡研究東西,經常呆在他那個實驗室里。三哥也很疼自己,自己喊他,基本上能喊出來。還很听自己的話,好相處又不時不時的堵自己。可是就算這樣,自己也很少喊他。就像母親說的一樣三棍子打不出個話來的一樣,和三哥一起逛街,不管自己買什麼,他都說好。問急了,就在一旁傻笑。還把自己的私房錢給自己讓自己買東西,可是自己缺錢嗎?和他說八卦也是,要不就說這些事情不是我們該議論的,就是在一旁听。
就像母親說的一樣,自己又不缺付賬的,也不缺拎包的,帶著他出去干嘛。而且在路上三哥還想著他的研究,有一次想到什麼,甚至半路跑了回去。把自己急的夠嗆,還以為把他丟那了呢。還好沒過一會,母親就派下人來告訴自己。
詩婧整了整衣襟,身體端坐起來。「對了,二哥。薛家表姐讓人給我捎了不少海外的東西,我記得佷兒想要一只牧羊犬。上次我托薛家表姐帶了幾只回來,一會兒回去了讓他去選一下。」
「你啊,在國內挑條就是了,沒得還為了他專門去弄條外國的,還欠個人情。」懿軒輕點詩婧的鼻頭軟聲道。
「我欠一個人情有什麼,如果事情太大,不做就是了。反正我一個閨閣女子,誰還能說不成。」詩婧拿起一塊桂花糖蒸栗粉糕大口的咬了一醉,「別說二哥,金玉堂的桂花糖蒸栗粉糕還真不錯,在家里吃的,總感覺沒有那麼地道。」
懿軒看了下詩婧彎起嘴角,放下茶杯。「看看你薛家表姐,在看看你。小妹,你什麼時候長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