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此為防盜章

姜錦拗不過她,便和柳葉一道起來梳洗,走到外間看見阿容睡在床上,被子也沒蓋好,不由輕聲笑道。

「這孩子也不怕著涼。」

一邊說,一邊彎腰給他蓋好被子。

柳葉見姜錦這麼關心這孩子,還有點吃醋,酸溜溜的道,「自從阿容來了,姑娘就不關心我了。」

「誰說的,昨天我還不是記得給你帶糖葫蘆了嘛。」姜錦笑眯眯的道,「再說,你怎麼好和阿容比,阿容長得多好看啊。」

柳葉︰我覺得很受傷。

受傷的柳葉去做飯了,姜錦則是溫習了一下昨天背的湯頭歌,躺在炕上的蕭顏也輕輕松了口氣。

他天快亮前才回來,剛剛姜錦俯身給他蓋被,他還以為要露餡了呢。

沒想到那女人只是給自己蓋了下被。

不得不說,這樣的感覺,還是稍微有點新奇的。他母妃在的時候,也整日抱怨因為生了自己沒了縴細的腰肢,不得寵愛了,何曾關心過他?

之後他身邊出現的形形色色的人,誰還沒點目的?姜氏這樣毫無所圖的還真沒有過。

哪怕她真是看上了自己的臉,也沒有像某些人一樣做更過分的事情。

單純的顏狗姜錦——小子你真是想多了,我又不是戀童癖。

蕭顏心情復雜,柳葉和姜錦的心情還是很輕松的。

是的,現在兩人挺窮的,早飯就是剩稀飯,連咸菜都沒有,可好歹還有希望。

比起在定南侯府守著那個小小的四角天空,現在每一口空氣都是清新的。

日子總是人過的,姜錦勤勉有手藝,柳葉也勤快,這日子總會越來越好的。

等吃完了早飯,天也徹底亮了,姜錦便往城里去,柳葉則在家里收拾。剛剛安頓下來,可以說是百廢俱興,柳葉雖然不聰明,卻是過日子的一把好手,很快就忙活起來了。

姜錦走了大半個時辰到了孫老大夫處,也是累的夠嗆,如今進了農歷十月,她還能走出一頭汗,臉也紅撲撲的,看著倒是氣色不錯。

孫老爺子這兩日不看診,只開著小藥店,便悉心指導她辨認藥材,又指給她那些是成藥,到時候在櫃上方便幫忙,抓藥以姜錦現在的水準,孫老爺子還是不許她踫的,免得抓錯了藥。

成藥分為兩種,一種已經制成膏藥和丸藥的,一種則是已經包好的一包包的藥材,多是治療消食傷寒常見方子,或者解酒定神的保健湯藥。

姜錦一一記下,一上午也就過去,中午自然是她做飯,孫老太太一早就叫人剁了肉餡,就等著姜錦來做小籠包呢。

姜錦自然沒什麼意見,又瞧見旁邊有剛下來的水蘿卜,還拌了個蘿卜絲,可惜沒有辣椒,她還是喜歡吃酸辣蘿卜絲。

孫老爺子吃的自然十分百分萬分的滿意,就沖這手藝,這徒弟就收對了啊。

用過午飯,老爺子要午休一會兒,姜錦便在櫃上看書,除了辨認藥材,孫老爺子的意思是先看幾本大約知道點基礎後就讓她先吃透傷寒論,這繁體字文言文看的別提多痛苦了。

偏孫老爺子卻讓她自己先理解,想要問他,至少得倒背如流。

偏姜錦對好多繁體字都認不清,這醫書一字錯了,說不準意思就不一樣,可糊涂不得。偏孫老爺子在午睡,也不好打擾,正在頭疼,卻有客人進來了。

她抬頭一看,熟人啊。

來的是衛三郎,就是有兩面之緣的那位書生,姜錦對他印象不錯,起碼心地不錯。

衛三郎看見姜錦也很吃驚,「這不是孫家醫館嗎?姜姑娘怎麼在這里?」

姜錦笑道,「這說來話長了,孫老爺子是我堂舅,我因無依無靠,投奔了過來,如今就在醫館幫忙。」

衛三郎這才看見她在看醫書,很是詫異,「你識字?這可真是很難得了。」

「小時候學過一些。」

衛三郎說起來這個,姜錦突然反應過來,衛三郎不是個很好的請教對象嘛,就問衛三郎傷寒論上幾個不認識的字。

那幾個確實都比較疑難,衛三郎給姜錦解說了一番,姜錦也和認識的簡體字對上號了。

見姜錦是真的識字,還能看書,一說就舉一反三,衛三郎卻很吃驚,這年頭,知識是很珍貴的東西,別說女子了,就是大男人,目不識丁的也不少。

姜錦不知道他心里想什麼,合上書笑道,「對了,也不知道衛三哥想要抓什麼藥?我去把堂舅喊起來,老爺子午睡去了。」

「也不買什麼,我記得醫館里有做的解酒的丸藥?我想買一瓶。」衛三郎笑道,「上次和朋友聚會,張三少喝醉了,給他吃了兩粒丸藥,他說甚好,請我再給他帶一瓶。」

「那我找給你就行了。」姜錦笑著去拿了那解酒藥,那藥可不便宜,一瓶一兩銀子呢。

衛三郎雖然不是什麼大富人家,但也不缺錢,何況還會給人帶的,爽快的付了錢,姜錦還額外叮囑了一句,解酒藥雖然好,還是不要貪杯。

听了這貼心的話,衛三郎對她好感又增了不少,姜錦卻笑道,「本來就是麼,小酌怡情,大飲傷身。」

送走了衛三郎,姜錦繼續死磕傷寒論,她是個認真的性子,雖然對學醫的興趣未必有多大,但是開始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這一天也就這麼過去了,孫老大夫對姜錦很是照顧,太陽稍微有點偏西就催著姜錦回去。

「你早點回去吧,如今快到冬天,天短。」

「那我就回去了。」

姜錦也沒很客氣,古代的治安也沒那麼好,自己一個單身女子,還是注意點。

回去的路走的倒是比早上快點,到了泉水村,將將要天黑,柳葉已經做好飯等著她了。晚飯小米粥,蒸的饅頭,還有一碟子咸菜,一碗蘿卜炖豆腐。

姜錦奇怪家里怎麼有咸菜,就問柳葉,「你去買咸菜了?」

「哪里是我買的,村里人送的。」柳葉笑道,「總能應付一陣子了。」

這年頭村里人還是比較淳樸的,姜錦頭一天讓柳葉各家送了雞蛋,倒有好幾家過來送了點東西,也有小媳婦過來幫忙的。

柳葉也挺高興的,這才知道姜錦為何這麼舍得了,她們孤身女子,連個遠親都沒有,可不就得靠近鄰了?這鄰里關系處的好,對她們只有好處沒壞處。

姜錦也轉頭看了下新鄰居們送過來的東西,沒有櫃子,都放在那邊的小箱子上。有送豆子雜糧咸菜的,也有的送了兩個鴨蛋,一把蔥,豆腐青菜什麼的,更難得還有送干木耳,干蘑菇的,估計是後山上自己采的。

雖然東西不多,姜錦卻高興了起來,喜歡做飯的人嘛,看見好食材就手癢。

這年頭沒有人工養殖的蘑菇木耳,這都是純天然野生的,味道別提多好了,尤其香菇,聞著味道非常純正。

看著阿容看著飯有點懨懨的樣子,姜錦笑著模了模他的頭,「是不是不習慣啊。」

阿容沒說話,卻用一雙大眼楮看著姜錦。

事實上,他也有好多年沒吃過那麼糟糕的飯菜了。

姜錦覺得他可憐巴巴的樣子挺惹人憐愛的,笑了起來,「正好有蘑菇木耳,明兒我就露一手,包個青菜包給你們吃,柳葉等會兒吃過飯記得和面發面。」

柳葉有點小矛盾,一方面姜錦做的包子,她抗拒不了,另一方面,她覺得現在日子艱難,只為了阿容就做好吃的,也未免太奢侈,也太溺愛那孩子了。

姜錦見她有些猶豫,想了下便猜到了柳葉的想法,便笑道,「不僅是為了阿容,還有惠寧師父處呢,我欠著惠寧師父人情,明天包了包子,不得往泉水庵走一趟,橫豎是素食,也沒什麼忌諱的。」

說要送惠寧師父,柳葉頓時就不反對了,講真,如果不是惠寧師父幫忙,他們都不知道現在住在哪里呢。

吃完了飯,收拾了碗筷,柳葉便很積極的和面,姜錦也把干蘑菇干木耳都用清水洗淨泡發。

蕭顏看的挺稀奇的,他吃過苦,但是畢竟是皇子,頂多自己打獵烤個雞烤個兔子,還真沒見過這做包子。姜錦抬頭見他在那里站著看,還以為他挺感興趣呢,便喊他過來幫忙。

這女人還真敢,竟然使喚自己干活!

蕭顏很郁悶,沒想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是他還需要借這個地方暫時掩飾份,只好忍了,做出一副可愛樣子幫忙和面。

姜錦不知道他在想什麼,見他幫著和面,鼻頭上卻蹭了一點白,十分可愛的樣子,忍不住笑起來。

蕭顏更郁悶了。

你笑什麼啊?眼楮那麼亮?我就那麼好笑?

即使有那麼點小小的郁悶,總體來說,這小小的房子里,大家相處都挺愉快,氣氛還是很和睦的,連柳葉見姜錦笑的那麼開心,也覺得阿容在的話,自家姑娘心情總是很好,倒也挺不錯的。

山下泉水村里十分安靜,山上泉水庵里就很熱鬧了。

定南侯夫人王氏剛剛掀了桌子。

桌上盤子碗都被甩到地上,發出的清脆響聲卻掩蓋不住王氏的怒吼。

「這都是什麼玩意,那麼難吃,也敢送上來?!」

那地痞頭子一說這話,姜錦額頭便開始冒冷汗了。

從來講理的怕不講理的,不講理的怕不要命的,如果地痞頭子一不講理二不要命,自己還真沒什麼好辦法。

萬一人家就求個念頭通達,然後揍她一頓,也不管後面洪水滔天,這可怎麼辦?

不過聰明人還是有的,也是姜錦還沒倒霉到家。一個地痞上前與那地痞頭子道,「大哥,我恍惚听說定南侯府的二管事確實是姓周,不過他是不是有那麼大的內佷女,我就不知道了。」

姜錦見那地痞頭子听了這話更加意動,忙勸道,「從來和氣生財,說不準日後,大哥還能和我姑父一起做個生意呢,定南侯府偌大的家業……」

姜錦這意猶未盡的話,果然讓那地痞頭子點了頭,姜錦又不是什麼天仙玉美人,哪有白花花的銀子光燦燦的金子可愛?

因此,他猶豫了一下,就揮了揮手,讓那幾個兄弟讓開了路。

姜錦見此,忙道謝一次,又把那書生扶起來,轉身就走。

被個姑娘攙扶,那書生還不好意思呢,姜錦白了他一眼,低聲道「有什麼好矯情呢,你個讀書的,豈不知事急從權。」

也不是姜錦脾氣大,對著幫自己的人發脾氣。而是萬一那幾個地痞後悔了,兩人誰都跑不了。

那書生也不傻,見姜錦這麼說,果然不說話了,雖然身上還有幾處疼痛,倒也不影響行走,走的也頗快。

另一邊,趙二媳婦在幾個地痞打那書生的時候,就趁機跑了。趙二媳婦的堂兄欠了人家的賭債是跑不了,這個自不用說,姜錦也不關心,她還沒那麼多余的同情心。

兩人走的飛快,很快從巷子出來。站在大街上,感受到深秋的陽光照在身上,姜錦才徹底松了口氣,方朝那書生行禮道謝。

「今天這事鬧的,真是多謝這位大哥仗義執言了。」

那書生卻有些慚愧,白皙的臉上有點紅暈,看著姜錦明亮的雙眼道,臉更紅了點,聲音也有點低,「我是仗義執言了,可是月兌身還是靠你的智計啊。」

姜錦聞言,爽快的笑起來,「大哥真是妄自菲薄了,今兒沒你幫忙,我可沒那麼容易月兌身。畢竟我說我和定南侯府二管事是親戚,他也未必信的,還是大哥畢竟是讀書人,他也不願意多招惹事端。」

「唉,都說死讀書讀死書,我這也是腦子呆。」那書生拍了拍頭,見姜錦笑的燦爛,也笑起來。

姜錦看著這單純可愛的小哥,心情也好了很多。

別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壞人挺多,好人也挺多,不厚道的人挺多,善良的人也很多。趙二媳婦雖然不怎麼厚道,地痞更是可惡,這書生倒真是個好人。

突然想起來這哥們還挨了幾下子,姜錦便問他名姓,「還沒問這位大哥尊姓大名?我看那幾個地痞也動了手,還是去大夫處看看吧?」

那書生笑道,「我姓衛,行三,你叫我衛三哥就是了,大夫就不用看了,那幾個地痞其實也是有分寸的,只是肉疼了幾下,並不要緊。」

姜錦見他執意不去,而且神色也確實沒什麼異樣,也松了口氣,她可真沒多少錢了,醫藥費啥的,光給柳葉花的,就快把她的錢包給掏空了。

衛三哥還說要把姜錦送回家,但是看他神色,似乎也有事要做。姜錦便善解人意的拒絕了。

「就不麻煩衛三哥了,別耽誤了三哥的事情。」

果然衛三哥臉上少了點為難之色,沖著姜錦笑道,「那我先走了,說來,我之前約了幾個朋友去茶樓喝茶,怕是要遲到了。」

「那三哥你快去吧,別讓朋友等久了。」姜錦听見他這麼說,忙道,「我在街上逛逛買點東西,不妨事的。」

「那好,不過姜妹子在路上還是要小心些。」

姜錦點頭,看著衛三郎往東邊去了,方有點猶豫自己還要不要逛街。

本來她準備去看過房子,再上街上看看物價情況,或是琢磨點小本生意做。沒想到這房子還沒租下來,就先生了波瀾,險些鬧出事來,便有些猶豫。

一則主要目的沒達成,房子沒租到難免有些著急,另一則也是對在這大梁生存的艱難也多了些預計。

然而想想,眼下這個情況,她也只能靠自己了,若她自己心里先怯了,如何在這古代立得住?

更不要說,堅持到看到那定南侯府牆塌了。

想到這里,她又鼓起勁兒,準備去附近的坊市去看看。她記得孫老大夫說了,往西邊走到頭,橫向的那條路,十分熱鬧,做生意買賣的不知道多少。

姜錦心里也有幾個生意的盤算,一面走,一面去看兩遍店面攤子。

不過還逛幾家,就听到一個有點熟悉的聲音在後面喊。

「姜夫人?」

姜錦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後來幾聲連疊著喊,她反應過來,自己以前可不是個姜「夫人」麼?

不過姜錦在大梁朝可真沒什麼熟人,除了定南侯府那群貨,差不多都算是仇家了,街上見著不翻白眼就是好的,自然不會打招呼了。

這到底是誰在後面喊她呢?姜錦回頭一看,臉上頓時是露出了驚喜。

這個人,倒還真是個例外。

「惠寧師父,您怎麼在這里?」

沒錯,姜錦的這個熟人是個尼姑。

姜錦之前在定南侯府被逼著給陸齊林吃齋念佛,這位惠寧師父作為個出家人,也是常來往定南侯侯府,一來二去便熟識了。姜錦離了定南侯府,卻想不到在大街上見到惠寧師父。

如果說姜錦只是吃驚的話,惠寧師父看見姜錦那就是震驚了。

她先前看見姜錦的時候,姜錦正和衛三郎說話呢。

在街上和年少男子說話,姜錦又做未嫁女子打扮,惠寧師父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認錯了人。可是左看看右看看,的確是她認識的姜夫人啊?

如今確認了看見的人就是姜錦,惠寧師傅反而更吃驚了,猶豫了半天方才問道。

「姜夫人,你怎麼在這里?不都說定南侯世子回來了嗎?你怎麼?」

定南侯世子回來了,姜錦這個定南侯世子妃也不是有名無實了,境況應該改善了才是啊。

孫老太太無奈的一攤手,「他哪里坐得住,後巷王家媳婦生產難產了,人一來喊,他就有顛顛兒的去了,倒忘了王家指著他鼻子罵的時候了。倒是你,柳葉後面背的這個小孩子,是怎麼回事?」

這說的就是姜錦撿到的那個小孩了。

「正好踫上了,看著還有口氣,就給救回來了。」

姜錦先討了點急救的丸藥給那孩子吃了,然後方才跟孫老太太說了事情經過,又問她那後巷王家在哪。

如果王家的情況不緊急,她準備去找孫老大夫看看,那孩子的情況,到底也不太妙,別昏迷著成了個植物人了。

孫老太太說了地址,本想勸她兩句,不要太好心,結果話還沒說出口,姜錦就跟一陣風一樣的跑走了。

看的她哭笑不得,「我可算是知道老頭子為什麼會收她為徒了,可真是一樣的人。」

剛剛,王家的說他媳婦難產來找孫老大夫,孫老大夫也是背起醫箱就走了。那王家的,當年還因為瑣碎小事找過孫家的麻煩呢。

然而,誰也想不到,現在王家人也正在找孫老大夫的麻煩。

從來醫生救生不救死,孫老大夫醫術雖然高超,也沒到神醫的地步,何況就算是神醫,那也沒有把死人從閻王手里拉回的本事呀。

孫老大夫雖然一路小跑,盡快的趕過去了,可等他到了的時候,產婦已經大出血死了。

這可真是沒辦法的事情,雖然惋惜一條年輕生命的逝去,而且還是母子兩條命,孫老大夫只能委婉的。

可那王家不講理啊,尤其王家大郎,非說是孫老大夫來的晚了不成,拎著孫老大夫的領子就飽以老拳。

孫老大夫已經五十上的人了,胳膊上還新近受了傷,哪里是他的對手,很是結結實實的挨了幾下。

姜錦跑過王家的時候,正好撞見這一幕。她雖然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但是孫老大夫的醫德醫術,那真是沒得說,當時就氣的上去扯開王大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