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蒙立回頭,目色深沉的望著她。

李明微輕嗤一聲,轉頭就走。

「站住!」身後冷冷一聲斷喝。

她駐足一哂,「蒙大人當我是你的提線木偶麼?」提步欲走,卻听蒙立道︰「你知敏妃將你召入宮中是何用意?你當只是叫你進宮稍避再送你出宮麼?你……」

「我自然知我已回不得郡王府。」李明微冷冷打斷了他接下來的話,回頭看他,「我也知我剩下的路只有指婚或被皇帝留用,壞就壞在我肚子里有塊肉,使得前者是死路,後者也是死路,可縱然如此,又干卿何事?難不成大人是想大義滅親,給我一把紅花,叫這孩子死的干淨?」

蒙立瞳孔一縮,眼中怒意隱忍。

「怎麼?大人舍不得?」李明微心底一陣暢快,更去戳他心肺,「是我忘了,蒙大人將將才沒了兩個兒子。」

「李明微!」蒙立切齒擠出三個字,手上青筋暴起,強忍著才沒落到她身上,咬牙道︰「我自問對得起你,那日不過酒後失手打你一巴掌,你就恨我到如斯地步,一而再再而三的往我心口上戳?」

一巴掌?李明微冷笑,前世奪子之恨,威逼之苦,她焉能不好好償還于他。他也知痛,那便好好嘗嘗她嘗過的痛!

然而蒙立終不理解她滿腔恨意到底從何而來,他只記得那日他飲酒消愁,李明微比平日里還冷了三分,冷得透到了骨子里,非無一言安慰,反而冷言相向,他停杯不飲,而她看著他目光輕蔑。他受夠了她那樣的眼神,狠狠甩了她一個耳光離去。其後他有意冷她幾日,就換來了她出走的消息,他曉得她心高氣傲,卻絕沒料到再見成仇。

在襄王府逼她,是他余怒未消,又氣她投靠襄王。而今她深宮之中,進退維谷,他實是要伸手幫她,在他尚且忍受著喪子之痛之際分心于她,不想卻有了這樣一個結果。他看了眼她,目光里染了一絲失望,轉身就走。

李明微亦沒想到他就這樣輕易的離去,她做好了他會使盡手段逼迫于她的準備,針鋒相對。然而沒用,她忘了這一世的蒙立尚未站在她對立面,他們不是敵對的關系,他也沒有起心爭奪那未出世的孩子。此時的蒙立,猶是對她懷有一分憐惜。

暗沉沉的天空迫得人心生壓抑,她怔怔呆了片刻,猛地推門而出。

孫長海正忐忑不安的站在門前,一眼看見她,慌忙避開了眼神,不敢與她對視,咬了咬嘴,也說不出話來。

她望著他站定不動,孫長海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一下下磕頭,「姑娘饒命。」

李明微俯視他,聲音清淡,「他給了你什麼好處?」

孫長海趴在她腳下,惶然開口︰「奴才母親病重,蒙大人給了奴才十兩銀子延醫。」

她垂眸看他一眼,自袖中抽出一張銀票丟在他臉上,揚長而去。

三百兩,孫長海一愣,滿心羞愧幾乎將自己淹死。

天邊陰雲翻滾,第一聲春雷乍響,轟隆隆的四處翻滾,眼見得就要大雨滂沱。他一路小跑著追上前去,跟在李明微後面道︰「眼見要下雨,前頭是藏書樓,姑娘你躲一躲,奴才去找把傘來……」

李明微恍若未聞,猶是原本的步調往前走,一步步不緊不慢。陰風大作,呼嘯著穿過長長的甬道,天色以人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暗沉下去,孫長海長跨一步邁到她面前,跪地相阻,「小人有愧,再不敢欺瞞姑娘,求您再給小的一次機會!」

李明微終于隨他進了藏書樓,將將進門大雨即瓢潑而至,孫長海磕了個頭,「奴才去後頭看看有沒有傘。」知李明微不會理他,自便去了。

李明微看了眼那冒雨而出的身影,冷冷的轉過了身,未防走水,藏書閣一般沒有明火,外面天陰,里頭更是黑暗,一排排書架只看得一個個高大而暗沉的影子,加上少有人至的緣故,透著一股陰冷之意。

一般女子見此情景大都已心生膽怯,可李明微是個膽大的,即便她重生一遭,仍是信奉「子不語怪力亂神」之輩,因尋著左方透過的微光慢慢往深處走,約走過了四五排書架,才見有一扇窗,她順著書架走過去,湊著窗口透出的微光揀出兩本書來,一瞧俱是《女戒》、《內訓》之類,不由哼笑一聲,重放回去,卻不意自書架與書的縫隙之間,瞧見一截石青的馬蹄袖,袖口是考究的雲錦,有著精細的盤金刺繡。

她心里一跳,怔怔瞧著那只手,不意尚沒放好的書便從手里滑了下去。

砰的一聲響,那人卻似沒受絲毫的影響,猶是從從容容將選中的書從書架上抽離,顯然不是剛剛才發現她。

皇子年幼,能在深宮之中出現的男人,不是太監,就是皇帝。而那截袖子,顯然不會是一個下等奴才的。可今日太後回宮,他又怎會出現在此處?她手扶在書架上冷靜了片刻,迅速斂了神色,听對面半晌沒有響動,便邁開腳步,若無其事的原路返回。

安然的走出過道,走過一排書架,兩排,三排,就在她快要松了一口氣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一聲沉沉的「站住」,听聲音猶在架子後,顯然,他並沒有走出來。

她停在原地,心里思索著是走是停。而那一貫發號施令的聲音又已開口︰「把書撿起來。」

她心里一時好笑,衡量片刻,到底走回去,把書撿起來塞回書架,轉身便走。

這回那人沒再出聲,她徑直走到門口,望著潑天雨幕,微微皺眉。

約莫一盞茶的時間,雨勢絲毫沒有變小的兆頭,孫長海也依然看不到人影,她試著往前走了兩步,又退回去,仍然站在房門一側,心急又無可奈何。

終于看見人舉著把傘跑過來,待看清那被淋的落湯雞似的人影,她心里一松,向前迎到了廊廡下面。

孫長海腋下還夾著把傘,跑得氣喘吁吁,見她迫不及待的要走,忙道︰「外面雨大,姑娘看是不是等會兒再走?」

李明微道聲不必,徑直奪過他手中的傘,闖進了雨幕之中。

孫長海忙撐傘追上去,一邊追一邊道︰「姑娘,那是把破傘,您用這把!」

而那青裙子的姑娘,只是悶頭疾走,不多時便沒了人影。

雨猶在下,庭院里靜了沒多久,又一個頂著雨披紫紅太監服的人出現在大門口,近了才發現正是皇帝近侍陸滿福,一手拿著雨傘,一手揣著什麼東西似的捂在胸前,一路小跑著進了藏書閣。

「主子爺?」他一路喚一路往里頭找,冷不丁抬頭見著一個人影,頓時唬出了一身冷汗,反應過來是誰,忙趴下磕頭告罪,「奴才該死!不識主子大駕,有眼無珠!」

一臉落湯雞的樣兒。

「行了,起來吧。」皇帝嫌惡的甩了甩袖子。

陸滿福忙從地上爬起來,從懷里掏出一盞晶瑩剔透的玻璃燈奉上,「爺,燈找來了。」

不料皇帝沒接,從袖子里抽出一本書丟給他,「裹好,別淋濕了。」

陸滿福慌忙接住一掃,正是胡夫人《船論》,原是已經尋到,那廂皇帝已然提步,竟是要出門的樣子,他忙跟上去勸道︰「這會子雨大,出去準得濕透,主子看是不是略等一下,或者容奴才去找件簑衣?」

皇帝淡淡伸手,「傘拿來。」

陸滿福望望外面的大雨,為難道︰「爺,使不得啊,給太後曉得奴才挑唆您淋雨,非扒了奴才的皮不可!」被皇帝眼神兒一掃立馬噤了聲兒,卻還是抱著懷里的傘。

皇帝瞥他,「再不拿來朕現在就扒了你的皮。」陸滿福只得不情不願的遞上去。

皇帝接過來毫不猶豫的沖進了雨里。

傍晚就有太醫被召進了養心殿,英明神武的宣政帝臥在榻上,噴嚏不斷。眾位太醫會診以後開了藥,親自照看著煎了給聖上服下,方要告退,就听龍榻上的主子緩緩開口,「今兒雨大,主子奴才的難免著涼,開個方子,給各人都送一碗驅寒湯,再去太皇太後、太後宮里請個平安脈,不得把朕風寒之事透露出去。」

太醫忙道︰「吾皇仁心聖明,德孝天鑒。」

入夜,合宮里對著聖明天子千恩萬謝,獨李明微捧著那碗驅寒湯心思忐忑。

她想起藏書樓那令她如芒在背的眼神,她知道,她出門時,他就在窗口看著,一覽無余,她決定不去多想。

而有些事,卻不是不多想就能回避的。

春苓正一五一十的向敏妃回話︰「才問了門房上,李姑娘午後獨個兒去了咸福宮,說是去備課,值上的去送了趟點心,卻沒見人,李姑娘是酉時才冒雨回來,渾身都濕著。」

敏妃慢慢捋著手里同心結細細的穗子,抬眸看了她一眼︰「你怎麼看?」

春苓道︰「許是像娘娘所料,皇上今兒見了李姑娘,才有這一賞。」

敏妃一笑,倚回榻上,意態閑閑道︰「我倒是好奇,李明微是怎麼出的咸福宮,紫禁城這樣大,他們二人又究竟是怎樣遇上的,可見是有些緣分。」

「奴婢再吩咐去查……」

「不必。」敏妃阻她,卻問︰「永壽宮有什麼消息?」

春苓道︰「衛修儀回去第二日,明妃就去請旨接了她娘家佷兒進宮,說是憐他幼年喪母,將將回京難免觸物傷情,進宮中來修養段日子。今兒一早佟家哥兒就到了。」

「她這主意打得,若提前一日,或還是個錦囊妙計。」敏妃眸中似有笑意,「而今,且瞧吧,約莫有好戲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