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上元節宮宴那天,皇帝牽著江淑妃的手,兩人共同出席含元殿晚宴。

滿殿燈火輝煌,各色宮燈和花燈形態各異,幾仗高的花樹照的宮中夜晚輝煌,或大或小的燈盞燦若銀河星斗,群臣坐在殿下,把酒言歡,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滿秋的月復部也有四個多月,卻偏偏看著像是平常婦人有六個月的身孕,整個人梳了一個高聳的凌雲髻。宮裝的腰帶被她向上提,寬大的袖口繡著銀色蘭花,一件藕絲琵琶衿上裳,整個人帶著一點倦怠卻又溫柔繾綣,反而別有一番味道。

眾人暗自道出如今宮中眾人地位。

當年即便是翟貴妃爭寵,也不過是一位膝下無子的嬪妃隨意鬧騰著,皇後依舊家大勢大,即便再怎樣盛寵眷戀也不會有逾矩之嫌,可如今這位江淑妃膝下不僅一兒兩女,月復中更懷著一個,皇恩浩蕩,勢如破竹。再加上這位娘娘年輕貌美,如今也不過二十五歲,無論如何還有幾年的恩寵濃郁,這日後的形勢,實在不好拿捏!

座位之上的崔相何嘗不知。只是如今不知為何,陛下開始頻頻疏遠自己,皇後也不能同外界接觸,宮中的一舉一動連個通風報信的人也沒有,如今的形勢,實在不算樂觀。

好在已經遞了折子,陛下也已經同意,春季便開始大選。「五姓」大族家的女兒,自然永遠排在前列,皇後不中用了還有其他孩子,年輕貌美自然能將江淑妃這個妖顏禍水擠下去。

眾人心中暗自打量的江淑妃卻只是淡淡坐在皇帝一旁,有時待聖人需要喝酒時,便為他添一杯梅花酒,夜色還不算太晚,有時候抬起頭看看這殿外的花燈,怡然自得。

此時宮廷的一隅之處卻格外寂靜清幽。

夜里仍舊當值辦差的大臣安靜的坐在空無一人的殿里獨自批閱奏折。燭火昏黃跳躍,皇帝不能親閱每一份奏章,無關緊要的事物需要中書或門下省的專員為皇帝事先篩選一番,以供皇帝審閱。

這時門外突然響起一陣輕快的敲門聲。

紀洛甫伸了一個懶腰,然後繼續伏案,這才開口︰「請進」。

只見一個小女官穿著女官的制服躡手躡腳的推門進來,手里拿著一個食盒,「大人,我家淑妃說,今日上元節,值夜的大人也辛苦了,特意命令我們帶了些吃食來,還有上元節的面繭呢!」李錫慈巴巴說了好大一通。

「……」沒人回應。

「嗯」這樣不太好,實在很沒禮貌,李錫慈決定很有風度的再介紹一遍,「大人!」

紀大人冷冷的一揮袖子,然後漠然的抬起頭,「本官——」

還沒說完,就吃驚的眨巴眨巴眼楮,「李錫慈?小慈?你、你,你」堂堂宰府大人變成了一個小結巴,一副目瞪口呆的看著人家姑娘。

「啊?是你啊,小紀!」李錫慈看著眼前這位身著暗紫色仙鶴官服的年輕官員,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真的是你啊!你竟然這麼厲害了!」

堂堂一品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面對皇帝言辭激烈咄咄逼人那股氣勢頓時一瀉千里,回到了仿佛兒時見到一個穿著粉色花裙子小姑娘的窘迫時代,臉紅脖子粗的小結巴。

李錫慈沒看出來丞相大人的窘迫,反而自顧自笑笑,「你長這麼高了?小時候見你,你還不如我高呢!」李錫慈模模宰相的毛,毫不知覺,還踮起腳尖比了比身高。

此時可苦了英勇無敵的宰府大人,被一個小丫頭片子胡擼胡擼毛,還帶著一臉傻笑。

李錫慈突然想到什麼,趕緊拿出背後的食盒,然後遞給紀洛甫,「今日是你當值吧,這是江淑妃特意囑咐的,以前來這里送宵夜竟然沒有見過你。」還帶著一臉可惜的搖搖頭。

「小慈,我——」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開口,卻被李錫慈齜牙咧嘴打斷了,一副神秘莫測的樣子,從寬大的袖口掏出一個小酒瓶。

獻寶似的拿在手里︰「你瞧!」然後食指堵住嘴唇,小聲說「噓——我本來打算偷偷喝的,這可是淑妃娘娘自己釀的青梅酒,我求了好久才得來這麼一小壺。」

紀大人看著小女官對他「哥倆好」一般眨眨眼楮,不由一臉無奈的笑容,「值,值夜呢,不讓喝酒!」

「哦」李錫慈反而一臉可惜的樣子,「既然如此,我也不強求了」其實心里還是舍不得給別人喝,把食盒遞給小紀,然後興致沖沖的揮揮手,「我走了!」

紀大人不枉為官多年聲名在外,見到人家姑娘徹底變成了一只呆頭鵝,傻呵呵的看著人家小姑娘離開,連句「再見」都沒來得及說出口。

李錫慈從門外離開,然後匆匆避開各路宮人的腳步,幾步走進一個偏僻的小路,她帶著一臉疲憊和無力,完成了今夜最後一件大事。看看朦朧的月色,臉上掛起清麗的笑容,哪有什麼天真無辜?

父母家仇親族榮譽,心性被磨滅到何處去了?自己只怕都說不上吧。

暗巷里突然走出一個黑衣人影,擋住了李錫慈的去路,兩人的身影都淹沒在黑影里,「娘娘問你,事情辦得如何?」

李錫慈搖搖頭,臉龐白皙目光堅毅,神情若有所思的樣子「拿不準,大約有三成把握吧。」

「好」那人說完便不見了身影。

之前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個幻覺,從未發生過。

李錫慈歪歪頭,然後若有所思,淑妃娘娘說,有一日在太極殿無意中看到了紀洛甫的奏章,只覺得那字跡很是熟絡。

淑妃回來輾轉幾天,才記得那字跡似乎正是當年聖旨上的筆法,只是如今更加勁道老練而已。

她慌忙找來李錫慈,兩人一番合計,才知道李錫慈同紀洛甫幼時有過一段交情,又派人查探了紀洛甫的履歷。

曾在中書省擔任中書舍人的紀洛甫完全符合這一情況,或許他可以草擬先帝的原稿,然後利用職務之便,在蓋上中書省的印鑒。

可她不敢憑空猜測。

于是,左思右想,江淑妃決定讓李錫慈接近紀洛甫。

……

原定于三月份的大選再次被無限延期。

太後病重,最終未能熬過三月份。

二月末的最後一日,滿秋肚子已經很大了,挺著近六個月的大肚子,月復中的雙生子都很不老實,有的時候肚皮上會露出兩只小拳頭,有時候一刻鬧騰個不停,也不知道這兩個孩子在做什麼。

可此刻盡管兩個寶寶十分活潑,滿秋仍然挺著幾個月的肚子在清寧殿照料蘇老太後。這些日子太後的狀況時時不好,常常一日一日的昏睡,偶爾醒來眼神也十分迷茫,看著人來人往,帶著一絲呆滯。

滿秋知道,自己這位姨母的大限之期不過這幾日,生老病死,原本都是人之常情,可是看著姨母這般,雙目緊閉毫無知覺的樣子,滿秋還是心疼不已。她照料了自己十多年,陪在她身邊的時日,比親生母親還要多許多。

此刻宮妃和皇子全部跪在地上,眾人安靜不言,清寧殿從未有過這般聲勢。滿秋和李明瀚共同立在床邊,滿秋眼角墜著眼淚。

一扇屏風,隔絕了寢殿和內外的位置,孩子們和嬪妃都跪在殿下,帶著一絲對死亡的不解。承安和念念卻哭得傷心,阿娘說,祖母再也不會回來了。

一絲絲抽咽聲傳來,妃嬪礙于禮節總要哭一哭,才不會落人口舌。

蘇老太後滿鬢斑白,雙目緊閉,嘴角微微下垂,帶著老人那深邃粗糙的皺紋,一道一道入木三分,她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正如燭台上燒到末端的蠟燭一般。

太醫說,老太後撐不過今晚。

「別難過了,太後年事已高,如今也算是壽終正寢」滿秋一身素衣,被李明瀚抱在懷里。他似乎更加擔心愛妃月復中的骨肉。

滿秋掩著帕子,略微倚著李明瀚,默不作聲的點點頭。

此時,床上的人突然眼楮略微抖動,滿秋趕緊俯身上前,「母親,母親」她握住太後略帶遺溫的手掌,「太後,妾在呢。」

蘇太後伸伸手,聲音嘶啞又無力,氣若游絲「阿……阿榭?」

長樂公主阿榭,是太後在這世上唯一留下的親生骨肉,只是一向不與太後親近,尤其是她的丈夫過世之後,心中更加責怪太後,多年來甚至不曾入宮半步。

「母親」滿秋聲線顫抖,李明瀚在身後小心扶著愛妃,生怕愛妃一時傷感,傷了月復中骨肉。

蘇太後伸出枯葉般蒼老的手掌,緩慢用力握住滿秋的手腕,傳達著一位國母瀕死前最後的遺願。

「阿,阿瑤啊。」氣息奄奄,「母親這就不能護著你了,咳……你自己要好好的!照顧好……照顧孩子們,還,還有,阿榭」她這般吃力,眼珠似乎蒙上了一層陰翳,半只腳已經踏入了地府,卻還不放心滿秋。

「皇,皇帝」掩蓋著皺紋和斑駁的眼皮略微抬起,嘴唇勘動。

「兒臣在」李明瀚也看著蘇老太後,聲音帶著一絲默然和疲憊,「太後,您說。」

「吾,吾那幾個孩子,阿榭,滿秋,吾要你絕對不可,不可欺辱于她們,吾要,要你起誓,你不會傷害,傷害我的孩子……」

「阿瑤是我的妃子,阿榭是我皇妹,朕怎會傷害她們呢?」李明瀚從善如流。

「你,你起誓!」

太後的眼楮豁然睜圓,似乎是透支了所有的生機,全部的身家性命都投入到這帝王的誓言之中,如果至尊不肯說,只怕她會決定永不瞑目。

滿秋默默看著這一切,眼淚突然有些洶涌,太後這般庇佑,自己何德何能?

「朕起誓」最終,在這場戰役中無聲退縮的還是李明瀚。

太後終于還是放心了,不過是枯骨之餘「孩子,孩——」話音未落,握住滿秋的那只手便略微輕顫,帶著生命對死亡的最後掙扎,還是一切徒留虛妄。

滿秋只覺得忽然若晴天霹靂,整個人一陣無力空白,眼淚「唰」的一聲盡數落下,「母親!母親!」

她拼命撲上去,試圖抓住那一絲最後游走的生機,眼淚斑駁,李明瀚在她身後小心護著,生怕她肚子出一點意外。

太醫說,太後娘娘殯天了。

她淚如雨下。

太後,自己的親姨母,那個一直以來庇佑自己縱容自己的大樹,便轟然倒塌,不留一絲溫情,滿秋哭得悲慟,臉色蒼白,在一片凌亂聲中,清寧殿的輝煌終于落下帷幕。

那浩浩蕩蕩,龍躍鳳鳴的太後,那傳奇波瀾的的人生,足以讓眾人,讓史書,讓後世為之驚嘆。

一個女人,她所能走到最巔峰最極致的位置不過如此,帶著她的雍容和氣度,帶著她對權利的縱橫,一切傳奇和故事,都成為了曾經,史書上的標點,眾人的緬懷僅此而已。

舉國大喪,皇帝,妃嬪,大臣,全部素色,白色的麻衣掩蓋著鮮艷的宮牆,人們帶著神傷。

太後的葬禮成為懷有身孕的滿秋一件重擔。

前前後後忙碌奔波,將近兩個月,縱然林德妃和周婕妤的扶持,杜尚宮為她盡心盡力,滿秋仍舊感到深深的吃力。

頭一個月剛剛過去,便听聞崔相無意遇到了三皇子,李承鴻。十分欣賞李承鴻的一身風度,向皇帝傳出,希望私教三皇子的念頭。

這其中的緣故,不言而喻。

江淑妃听聞也只是笑笑。崔相的這些心思不早就知道了,只是早晚而已。崔相也是著急了。

她倒是想看看,這些人,還能生出什麼事端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