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43.三個無所謂的隨便出招

席家姐妹面對這莫名其妙的投名狀要求,很是回去研究了一番。

為什麼是文貴妃,為什麼要在前朝動手,為什麼皇上會因為這件事高興,以及沈靜姝到底知不知道,她們和黎大人的關系,最後……她們要不要去做。

「一個投名狀而已,怎麼那麼復雜。」

席玉佳扯著帕子,漂亮的小臉沮喪的錘在桌子上。她們受到的教育不是這個樣子的!!沈靜姝你不按照套路來。

「坐好。」席玉柔伸出芊芊手指戳著妹妹的腦門。

她們姐妹倆倒是因為入宮後的特殊情況,越發親密了,也處出了點真感情,不像在家時候那樣,貌合神離。

「姐,你說……我們到底做不做?」

「…………」前一秒還在熱烈討論的席玉柔突然愣住了。

「姐姐?」

「哎呀,我們簡直是笨蛋。你剛剛說中了,事情沒那麼復雜。」席玉柔神秘兮兮的笑了。

「???」

「文貴妃娘家的情況你還記得嗎?」

「記得,我們入宮前可是詳記的各種妃嬪娘家資料的。文家,清流之家,目前無人為官,文貴妃有個弟弟剛中秀才。現在算是沒落了,不過以後難說。」

文家這種人家,要的就是名聲,拼得就是家教,男丁不隨便納妾,女眷溫嫻雅致。遇到朝堂風雲不站隊,為官做人不惹事。

官運不好就去做學問。

學問做好了,順便再搞搞人際關系。

官場上的事情,自己不行,就交給後代,總有人能成功。

這樣的人家,對于一些,已經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人家來說,是一股子恰當好處的清粥小菜,消火又調理腸胃,還吃不出錯來。

文家這兩代在傳承上比較背。

文貴妃的曾祖父就生了文貴妃祖父一個,文貴妃的祖父倒是把文家帶出了輝煌。那時候祖父位極人臣,兩位伯父,大伯父仕途穩進,二伯父科場揚名,文貴妃的父親作為小兒子詩詞天賦極高,有神童之名。

結果,老大帶著妻兒上任的時候,地區突發瘟疫,一家老小都交代在了那里。

老二,撐起這個家,殫精竭慮,結果虧空了身體,無子,中年而逝。

本來已經眼看著可以枝繁葉茂的一家人,沒幾年就剩下一支了。

文貴妃的父親詩詞方面卻有天賦,可惜,本朝科舉不考詩詞。經義,論,策,明法,明算五個科目中以論、策為重。

恩,很巧的是,文貴妃的父親比較擅長不重要的那三科,以及本朝完全不考的,只用作場外揚名用的詩詞歌賦。

「姐姐,你到底要說什麼?」

「我想說的是,我們完全不用去細究為什麼,反正文貴妃在宮里,我們動不得她,但是文家現在都這種情況了,黎大人肯定能輕易的收拾了他們,對于大人來說應該是很簡單的小事,既然如此我們何必操心。直接報給黎大人就是了。哪怕黎大人不願理會我等的要求……」

「那也就是和沈靜姝結盟不成而已,也不是什麼太大不了的事情。」被姐姐點醒的席玉佳立刻也明白過來了。

有時候事情換個思路看就會完全不一樣。

都是被沈靜姝的嚴肅以及猛然涉及到前朝的敏感度鬧的,回頭想想,這件事都能歸類在閑著也是閑著的行列。

她們拉攏沈靜姝不是必須的,她們針對文貴妃也不是必須的,事情成自然好,不成也沒什麼壞影響。

成不成都不影響到自己,干嘛不去試試。

于是,席家姐妹心情頗好的,還指揮宮女去尚食局要幾杯特調的果酒慶祝一下。

而勞心勞力為國為民還為己的戶部尚書收到了這麼一封密函。

「她們已經開始針對文貴妃了?」他得到的消息明明是她們剛剛在沈家女兒手里吃虧了,怎麼一會兒工夫就跳到貴妃那里去了?

黎崇無奈的表示女人的世界實在是太難懂了,差遣人調來文家的資料,仔細研讀了一番後,嘴角抽搐。

他是誰,他是當今聖上的老師,大墨百年一遇的天才,要不是體制卡著,妥妥一代名相的人。

但是再怎麼折騰,他的主場也是官場。

文家現在就剩下一個準備考舉人的小家伙,能有什麼用。旁支倒是有人,可這個旁支是從文貴妃曾祖父的兄弟的後代,這也旁支旁得太遠了。都快出五服了。

還沒什麼大出息。

他的確承諾過席家姐妹,必要時他會在宮外進行援助,不過他也是有原則的。若是那後妃娘家沒犯什麼事情,對方乃忠臣良將,他是不會挖大墨的牆角的。

可現在……對方連犯事的機會都沒有!

姻親方面倒是能下手,不過卻不直接,宮中想要的是敲打和震懾,讓文貴妃難以顧及兩端。而不是打擊一大片,讓人還感覺不到哪里有問題。

那麼就剩下那個秀才了……

等等,秀才。

黎崇挑眉了一下,轉身走到身邊的架子上,拿下一個精致的漆盒走回書桌上打開。

里面不是別的東西,而是黎崇存放的一些重要的私人信件。

一大堆個私人信件,黎崇很快找到了一封內閣大學士劉炳文給他寫的信。

說的是,近來科舉錄用的新晉官員,又有了只重科舉考試,只看書本倫理不懂實事的書呆子,更多的是營營苟苟,蠅集蟻附的鑽營之輩。

實在有違太/祖對官員要求的務實求真的遺訓,不利于大墨的發展,長此以往,高層官員中必皆是何不食肉糜之輩。底層官員全是只知功績白銀,不知農務之人。

至此,在下建議,我朝規定的,舉人必須參加的農務、工程、機械、水利等實踐考試,改為中秀才後考核。

不過者,不得參加鄉試……

洋洋灑灑一大堆內容,核心內容也就是對最近這幾屆的科舉選士結果不太滿意。

按照大墨的法律,中舉後,需要加賽一場「實踐考試」名曰躬行科,考核官員對社會、民生的了解度。以免出來一個只會之乎者也,連什麼時候育苗什麼時候播種都不知道的白痴。

實踐成績若是不好,直接影響後面的會試和殿試。甚至以後為官之路都會受到這個成績的影響。

但是這個躬行科的理論部分還好說,實踐部分……能暗箱操作的地方太多了。

根據科舉制度,中舉後就能授官。

一些胸無大志或者才華有限的人,考上舉人後,就走門路去要一個芝麻小官當當。這也導致他們的「實踐考試」成績,可有可無。

哪怕不及格,誰又會去找一個已經能走馬上任的芝麻小官的麻煩。而且人家考不好,以後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所以這位大學士的意見是,與其把躬行科的難度加大,強制及格導致仕林反彈度太大或者去抓怎麼也抓不完的行賄放水。

我們索性把躬行科的挪到秀才考試後。至少理論部分得是這麼考。

過了這科才能考舉人。

別讓底層小官官吏是睜眼瞎。只能慢慢的拿百姓當實踐品。

大墨定國六百余年,很多事情都是前朝前所未有的,這個躬行科就是。

一個新政策的實施,總是伴隨著很多漏洞,需要慢慢的補丁。

為了這門考試,朝廷不知道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經過不知道多少代君臣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再補全,漏洞和空擋還是有的。

劉大學士的這個辦法,據黎崇所知,在當今聖上的祖父那會兒就有人提出了這點。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壞處也是有的。

其他的不說,突然改制,很有可能造成一到兩界的科舉的混亂,至少六年的人才斷流。這還算好的,更麻煩的是——你們知道秀才的人數是舉人的多少倍嘛!!

但是這的確是利國利民的政策。劉炳文分析得也很有道理。

黎崇收到信的時候就心動了,可事情畢竟來日方長,需要細細琢磨各種細節考慮各方反應,可實行度等等。

不過現在……

「來人,備轎,我要去齊府。」

放點風聲也是好的。

讓天下學子明白一下朝廷注重躬行科的決心,也為以後的改革鋪路。

讓順便讓吏部掌管躬行科的人緊緊骨頭。

至于對宮中的席家姐妹有多少效果……關他屁事,宮斗的又不是他。

%%%%%%%%%%%%

「竹雲,這消息真的假的?」文貴妃叫來自己的大宮女,母親入宮,傳遞了外面開始盛傳的消息,科舉要改革,而且還是大改。

「這……」竹雲猶疑了一下,「娘娘,奴婢可說不準啊。」

「隨便說說,我想听听你的意見。」

「依奴婢看,這件事八成是真的。夫人說得很具體,連消息最初是從哪里傳來的都有。那……可是黎大人!」

黎崇是屬于這一代人的官場傳奇。從犯官子弟到位極人臣,十幾年華麗逆襲,還是當今帝師,如今把控朝局,故交門生遍布朝野上下。

對于文家這種維持著清流的臉面,時刻準備殺回朝堂的人家,那可是就差把黎崇每日三炷香的供著了。

妥妥的偶像。

文貴妃和她的貼身宮女,幾乎可以算是听著黎崇的傳奇長大的。

這本來是韓少軍機緣巧合下隨便出的招,也是席家姐妹藏在背後的後台,更是黎崇隨便先放出來的□□。

對韓少軍來說,席家姐妹做得成與否,都無所謂。反正,他有的是辦法讓文貴妃吃癟。

對于席家姐妹來說,黎崇做得成與否,也無所謂。反正,那是沈靜姝的要求又不是她們的。

對于黎崇來說,後宮爭斗成功與否,也無所謂。反正,他只是順便推行他的政策。

于是三個無所謂,三個隨便出招疊加起來讓可憐的文貴妃坐立難安。

黎崇這個名字太具有傳奇性。

而現在文貴妃的弟弟是她們文家唯一的希望了。

若是再清流一代,文家就會在這個京城的上流社會里徹底除名了。文貴妃這代,靠著祖父的庇蔭,她爹的婚事,小弟的婚事都能算是權貴眼里的清粥白菜。

可若是小弟不能站起來撐起文家,到了再下一代,他的佷兒恐怕就會輪到白開水的地步了。好人家誰還會與她家聯姻。

她就算是想把公主嫁給自己的佷兒都不成了啊。

除非她的佷兒年少成名,十幾歲就能金殿高中,蟾宮折桂。否則誰會嫁給一個祖父、父親都只是秀才功名的家庭。

想也知道,皇上絕對不會同意的。

就算自己讓公主和佷兒青梅竹馬,最後公主垂青,皇上妥協,強行嫁過去,那也是佳話變閑話。

文家的清流之名算是徹底完蛋了。

變成了靠著女人裙帶上位的攀龍附鳳之輩。

文貴妃越想越恐慌,她目前打听到的消息是︰黎崇大人建議,要把躬行科提到鄉試前考,還決定大大加大難度,為朝廷選精英之才。

「怎麼辦怎麼辦?!鄉試最重要了,有人因為緊張而一輩子難以中舉,這種事偏差不得。躬行科,躬行科,小弟小時候身子不好。多是在家苦讀的,沒怎麼出去走過,哪里擅長這個!」文貴妃急得直跺腳。

「要不,娘娘問問皇上?」

「對,就這麼辦。竹雲,還是你聰明,去,拿著雲卷琉璃糕去建章宮,說大公主想皇上了。」宮女的一句話讓文貴妃茅塞頓開,立刻定了心神,還有心情重新開始梳妝打扮。

找皇上打听一些不是機密的國政消息,不算僭越。自己關心家人是情理之中。

若是確有其事,那麼自己求求情,讓這個改革拖幾年,讓小弟先考。

自己是貴妃啊,怎麼能忘記這個優勢呢!

自己最近那麼多小動作,不都是為了小弟,竟然在關鍵時刻關己則亂了。

想著在自己的軟語勸慰下,一切麻煩入雲開月明的一般的消失。文貴妃的心情就極好。

從幻想家族厄運到暢想自己力挽狂瀾,心情變好的文貴妃,並不知道,她最近真的有點走背字。

此刻本來應該在建章宮午休或者在紫宸殿批奏折的皇帝現在在……凝香堂。

「你說黎崇是什麼意思?他會不會有什麼別的陰謀?這件事有利于他籠絡人心嗎?這件事做成了,會不會有什麼我沒想到的細節?」

只要想到黎崇做了一件事,自己痛快的同意了,轉身就為他封相埋了伏筆,司軒就如同文貴妃一樣,心里火燒火燎的著急。

可他偏偏還看不出這件事哪里有問題!

黎崇,秀才改革,文家。

作為事頭兒,雖然韓少軍猜不到這當中這麼多人「無所謂」的心態,不過卻能輕易的串聯起了整件事。

剛想安撫一下听到黎崇兩個字就開始炸毛戒備的皇帝,就听到德順那邊傳話來。

文貴妃說︰大公主想父皇了。

「…………」怎麼還是老一套。

司軒皺眉,但是也有點想閨女了,再加上得給貴妃面子,還是決定去一趟。

「大墨公主尊貴,大公主還是怯懦了點。想見父皇了,直接來就是了。」

哎呦,天賜良機啊。他都省了偶遇公主的功夫了。

所有當爹的,都希望自己的閨女對外溫柔嫻靜,對自己活潑耍賴愛撒嬌。尤其是司軒現在只有一個閨女,更是把所有的對女兒的幻想集中在大公主身上。

被韓少軍這麼一說,司軒也覺得平時軟得像兔子一樣的女兒,也許能……再活潑點,再大膽一點會更可愛吧。

「說起來,臣妾還沒好好和公主說過話呢,也就在皇後娘娘千秋的時候遠遠見過一面。我這里有幾個機巧玩具,皇上帶去給公主吧,算是臣妾的一點心意。」

「不用帶去,你親自給她,傳旨,讓公主到秋楓亭。」目光掃到韓少軍掛在床頭的寶劍。

也許和韓少軍認識認識,閨女能強勢點。

「貴妃娘娘會失望的,皇上還是去吧,沒準貴妃娘娘現在很著急。」

「恩?」

「皇上現在去一定能听到黎崇大人一堆的壞話。」絕對讓你听的滿足。

「和黎崇有什麼關系?」

「貴妃娘娘心系小弟,人之常情。」

听懂了。

司軒立刻踫的一下拍了桌子,一臉怒色。

「黎崇為國為民殫精竭慮,她一個後宮婦人還打算為了一己之私,污蔑忠良!」說完司軒就站起來,直接起駕去了文貴妃的明粹宮。

韓少軍目送皇帝憤怒的離開,嘴角抽搐了一下,很克制的沒有想歪。真的沒有。

「恩?皇上是不是忘記了,他剛剛下旨召了公主去秋楓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