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在這種氣勢之下,《泰坦尼克號》在之後的典禮上繼續順利地斬獲獎項,當它最終摘下最佳影片的桂冠時,竟然都沒有人覺得意外。

杰克在船頭喊出過「我是世界之王」的豪言,如今詹姆斯•卡梅隆也站在舞台中心說出同樣的話。

成功賦予了他在公眾場合說出這句話的資格。

瑞亞听聞過這位大導演在70屆奧斯卡頒獎禮上說出的這句頒獎詞,她以為他是像杰克一樣喊叫出來的,但實際上,卡梅隆只是在話筒前低嘆,比起媒體撰寫的豪情場面,他甚至顯得溫柔。

《泰坦尼克號》一共獲得了14項提名,拿下了12項大獎。

它以一獎之差超越了《賓虛》,成為在奧斯卡上得獎最多的電影贏家。

感慨最大的人就是瑞亞,她成功地讓自己坐上了這艘來自1997年的船,于是才能借助它乘風破浪,披靳斬棘。

千禧年之前,她都能用這部作品在好萊塢爭得一席之地,而這座獎杯會為她穩固位置。

如果她自己都還沉浸在不可思議的喜悅之中,那麼其他人只會更加不敢置信。

瑞亞•諾倫竟然真的拿到了奧斯卡!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泰坦尼克號》沒有出現一位最年長的奧斯卡最佳女配,反而捧出了一位最年輕的奧斯卡影後!

在世人為《泰坦尼克號》所創下的種種奇跡而驚嘆的時候,了解□□深諳規則的人會透過現象挖掘奧斯卡這項舉動的本質。

「這不可能!」

要是有人統計,這句話一定會成為好萊塢今夜出現頻率最高的話語。

這實在是太恐怖了,在瑞亞•諾倫之前,奧斯卡最年輕的影後紀錄持有者還是《小上帝的孩子們》的女主角瑪麗•馬特林,在她獲獎的時候,也有21歲218天大了。

馬特林一出道就憑借這部處女作就獲得了奧斯卡獎,也是奧斯卡唯一一位殘疾人影後,她是一位聾啞人。

殘疾既是馬特林身上的弱點,也是她競爭獎項的優勢,而且她在電影里的表演也確實令人驚嘆。

評委們會喜歡她再正常不過了。

可是瑞亞•諾倫有什麼?

學院想過她的年齡嗎?

他們有沒有想過把這個獎項頒發給一個年僅18歲的女孩會給整個好萊塢帶來多大的震蕩?

還是說《泰坦尼克號》不僅沖擊了全球的票房成績,還沖垮了他們的腦子?

反正娜塔莉•波特曼的大腦已經徹底暈眩了,她無法理解這件事。

「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她想要從她的母親那里得到一個答案,可是面對這個問題,她的母親也無能為力。

這不僅超越了她們的理解範圍,還遠遠超出了她們的承受能力。

在這以前,瑞亞一直都是娜塔莉的競爭對手,她們年少成名又為成名的角色所束縛,所以她們彼此都清楚早晚有一天她們再會遇上。

可是今天一切都變了,在她還為擺月兌《這個殺手不太冷》里瑪蒂達的形象而掙扎時,瑞亞早就一躍成為了國際巨星。

就是娜塔莉再不甘心也得認清這件事,她們早就已經不是競爭對手了,瑞亞把她甩得太遠,她甚至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追上去。

如果只是一個提名,娜塔莉還不會那麼驚恐。

盡管瑞亞•諾倫在之前就已經創造了最奧斯卡最年輕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者紀錄,可是現在,她連影後的年齡紀錄也破掉了,這就太可怕了!

娜塔莉開始覺得接下來發生什麼都不會那麼不可思議了︰「難道她真的會成為下一任英國王妃嗎?」

就因為那些還沒有影子的事,英國BAFTA讓她拿影後已經足夠荒唐了,結果瑞亞竟然連奧斯卡都摘了下來,這種在好萊塢一路高歌的氣魄當然會另其他女演員恐慌。

這甚至讓人想要質問,為什麼這個世界願意把所有的機會都送給了瑞亞•諾倫?

難道她那個女支女母親是睡了下凡的上帝才生下她的?

當娜塔莉這個猶太族裔浮現出這種莫名其妙的想法,她的母親赫許勒夫人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這只是因為這部電影影響太大了。」她只能這麼安慰娜塔莉,「如果你能抓住這樣的機會,你也能夠成功。」

好萊塢最忌憚的就是獨樹一幟,最害怕的就是所謂的「只有這個人才能做到」這樣的事。

制片廠商不想要為這種無可替代買單,導演擔心被這種特別分走拍攝時的權力,而演員最憂慮的就是無法取代,于是無從上位。

所以赫許勒夫人率先想到的就是那句話︰「奧斯卡現在就把這個獎發給她太早了,不僅只有我們無法理解,其他人也會質疑的,她才幾歲,她才有幾部作品,她配得上這個獎嗎?」

「那她也拿到了!」娜塔莉在負面情緒里不可自拔,「就算所有人都質疑奧斯卡的公正,她也是最年輕的奧斯卡影後了,媽媽!」

赫許勒無法反駁她的女兒,事實上她最清楚不過,除非是普華永道把票數統計錯誤了,否則奧斯卡無論如何都不會撤回這尊頒發出去的小金人。

就算第二天瑞亞•諾倫和奧斯卡會被媒體的□□聲淹沒,難道她就不是這一屆的影後了?

她依然會是。

而且赫許勒都懷疑,這樣的事情到底會不會發生,那個女孩的經紀人不僅善于經營,還格外狡猾,他不可能不和媒體打好交道。

何況在《泰坦尼克號》的光環下,瑞亞獲獎的奇跡似乎也沒那麼超過。

瑞亞能夠從那些女演員里掙出頭本身就證明她背後團隊的力量了,這些獎項甚至都成為了她背景神秘的證據。

就算她確實曾經一無所有,那現在她也擁有一切了!

她們正為這被無限拉遠的距離而惶惶不安,但比她們還要震驚的人只會更多,娜塔莉•波特曼遠遠沒有到達接觸奧斯卡的時候,她們了解一二也不會深入到哪里去。

可是已經開始爭取奧斯卡關注的女演員們就會明白,瑞亞•諾倫拿到奧斯卡影後中的奇跡到底是不可思議在哪里。

「一定是普華永道的統計出問題了!」

這是格溫妮絲•帕特洛的第一個反應,瑞亞能夠擠進提名就足夠好運了,她怎麼可能再拿到獎呢?

投票環節的最後排名數量已經能夠使她被淘汰掉了,這個位置能夠拉低瑞亞票數的權重。

格溫妮絲估計大概有1000名左右的評委把她填在了最後,這個數量不足以使她在初輪被淘汰掉,難道還能夠讓她拿獎?

第一名的票數不夠可是會直接淘汰最後一名,用選票里第五名候選人的票數來填補各自第二偏好的!

把評委人數估算成6000,演員提名有5個,那麼想要拿到提名,至少也得拿到1000票,這是能不能進入提名的分界點。

而且初輪投票還有分流機制,如果誰在第一輪投票就拿到了提名最低票數兩到三倍之多,還會把多出來的投票重新算入到第二選擇里。

所以排在第一和最後都不是好事,最保守也最安全的位置二、三名。

普華永道用這種投票方法計算結果,競選獎項的人也能運用這一規則來公關獎項排除對手。

只要能夠掌握盡可能多的數據,他們甚至都能在獎項出來之前猜出獲獎名單。

但關鍵就在于這種操控無法百分百準確,總會有一些意外的情況發生。

投票的評委都是業內有所成就的大人物,就算他們會被公關手段打動,也無法保證所有的進展都能如預期的那樣進行下去。

這種有別于其他獎項的「偏好規則」既給予了人們鑽空的漏洞,也充滿了無法預料全的意外。

瑞亞•諾倫不是這樣就拿到最佳女主角了!

格溫妮絲想不明白的就是這個,到底是什麼算法才能讓瑞亞用這麼低的票數權重壓下了其他競爭對手?

奧斯卡今年改變了規則了,還是普華永道用了新的計算方法?

難道那些評委一面承諾不會讓瑞亞•諾倫在這麼年輕的時候拿到獎,一面卻又被那個女孩的生日會給收買了過去嗎?

想不通,格溫妮絲就只能去打電話。

「我把瑞亞的名字寫在了最後,格溫,我沒有騙你。」瑞亞那邊也有公關,所以她會拿到一票,而且她的表現值得這一票,「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不少人都是這麼做的。」

很多評委都願意相信這個女孩的天賦,否則前年的奧斯卡特別獎也不可能頒給瑞亞,不過他們也懷疑她的年齡。

他們欣賞她的才華,但都沒想過要在這麼早的時候就讓她得獎。

在這種謹慎的愛憐天才的情緒下,格溫妮絲的辦法就十分有效,不少人都痛快地答應給瑞亞投最後一名的票。

然而最終的結果讓格溫妮絲無法買賬,「可是現在你也看到了,瑞亞•諾倫拿到獎了!」

對方回答得有些含糊︰「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想得也沒有問題,但是,你有想過另外一件事情嗎,格溫?你知道原本把第一票投給瑞亞的有多少人嗎?」

一開始格溫妮絲還沒有反應過來,直到對方再次提醒︰「瑞亞有一個很聰明的經紀人。」

她們能夠想到的辦法,瑞亞那邊當然也能考慮到。

正因為這樣的變化,瑞亞的經紀人甚至做得更加肆無忌憚,馬洛伊直接就選擇保第一票,而不去考慮更安全的中間位置。

他們用實力贏得了一些評委的喜愛,也用其他一些東西換來了許多票數。學院主席的變相表態更是讓很多人感覺到了好萊塢微微傾斜的風向所指。

「他們不擔心票數被分流——」格溫妮絲的問題戛然而止,她明白過來了,瑞亞根本不會考慮這個問題,因為自然有人會幫她分流。

最後一票的數量完全就能夠解決第一票太多帶來的麻煩,她們甚至就先一步把普華永道會做的事情給做掉了,于是瑞亞的票數一點也不會少掉。

就算想明白了,格溫妮絲還是下意識地喃喃︰「這不可能。」

竟然是她們幫她平掉了那些規則限制問題。

結束通話後好長一段時間格溫妮絲都還沉浸在這種不可置信的情緒里,這一次,她連從小仰仗的人脈資源都輸掉了,甚至還在獎項的隔空對決里被瑞亞徹底打敗。

之前她還能把這些背景當成贏過對方的底氣,然而今天卻都沒了。

要是瑞亞的關系網還不強大,那麼好萊塢就真沒有幾個拿得出手的人了。

三部電影一連兩個紀錄,她已經讓自己在一線位置站住了腳跟,即使人們懷疑她的資歷也不會懷疑她的咖位。

「格溫……」

男友的聲音被格溫妮絲完全忽略了,她如今只能想著一件事——

媒體會抓住這一點不放的,他們不可能就這樣任由瑞亞在奧斯卡上張狂,他們不會任由這樣的事情發生!

正如格溫妮絲所料,好萊塢被這部電影的各項成績掀翻了。

奧斯卡頒獎禮一結束,各大報刊媒體都刊登了這項盛事,《泰坦尼克號》這個大獎得主更是不會被放過。

兩位當紅主演的紅毯秀更是成為了熱議的話題之一,幾乎所有的時尚雜志都得點評一兩句,生怕遲了就會跟不上這個潮流。

一時間瑞亞•諾倫身上那件小黑裙都成為了令人眼熟的經典奧斯卡look,這次瑞亞甚至都不需要掏錢,設計師本來就是為了明星效應才為她專門制作禮服的。

人們感慨他們的相配,感嘆電影的成功,這里面有太多值得撰寫的內容,《泰坦尼克號》每一項獲獎都能被分析。

瑞亞史無前例地在這個年紀拿下影後更是被《好萊塢報道》單獨做了一篇文章。

「于是人們第一千次驚嘆幸運寶貝的運氣,她今年進入了一個被英國人包圍的名單,只有她和海倫是美國人,所以她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並不多。

但在好運之下,瑞亞也匹配了實力,僅僅時隔一年,她的表演就再一次地驚艷了奧斯卡……」

除了諷刺奧斯卡的國籍歧視以外,《好萊塢報道》竟然沒有發表其他意見,變相認可了瑞亞拿到這個獎。

既然有正面的報道,當然也有負面的報道。

但是出人意料,聲音最多的批評卻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那句「世界之王」,這位名導演有多討觀眾的喜愛,就有多討媒體的嫌惡,讓他得罪人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那些纏人的記者總是能從他身上挑出刺的原因︰

傲慢自大,被成功的喜悅沖昏了頭,奧斯卡不應該把獎項頒給這種人,他從來不注意在公眾場合的言行舉止,他會為好萊塢其他從業者樹立負面榜樣……

諸如此類的爭議實在太多,質疑瑞亞•諾倫為什麼年紀輕輕就能拿到影後的人反而顯得稀少。

那些聲音不是沒有,可是淹沒在了《泰坦尼克號》大勝的狂歡里,這艘船沉沒在了歷史里,但卻在現實中凱旋而歸。

于是她的對手們只能暗恨,這個女孩真是太好運了!

合上新一期的《好萊塢報道》,瑞亞終于能吐出一口氣,「提醒我記得請詹姆斯吃一頓飯。」

「你大概無法實現這個願望了,他現在忙著呢。」最年輕影後背後的幕後功臣馬修•馬洛伊正冷靜地用電腦處理工作,「而且你也不能閑下來,你知道你現在有一家公司了,對吧?」

度過生日,瑞亞就正式注冊了一家制片公司,名字是「真我(realme)」。

「不用擔心他,我已經和他聯系過了。」

馬洛伊的話反而讓瑞亞更不安,她經紀人和卡梅隆隔著桌子吵架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瑞亞想象不了他們和平相處的場面。

不過他們也不需要多要好,只要能夠正常對話就行了。

何況有瑞亞在,卡梅隆不至于連她的面子都不給。

他不介意代替瑞亞成為媒體的集火點,反正他也不用在乎了,瑞亞听說他又準備投入到下一個項目里去了。

萊昂納多的經紀人給他挑了一部新電影。

而瑞亞也要為《天才雷普利》奔赴意大利,她是後來才知道萊昂納多得到過這部電影的邀請。

不過他在瑞亞加入之前拒絕了,如果是他來演男主角,瑞亞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為了《魔戒》接下來。

看起來原本米拉麥克斯一開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但沒有實行成功。

現在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瑞亞為公司注入了一千萬的資金,馬洛伊佔據了30%的股份,與瑞亞之前和安德里•維特的合作方式相反,現在是由瑞亞負責出錢,馬洛伊承擔苦力。

瑞亞提出的是五五,但馬洛伊拒絕了,她猜測這個猶太人是想要為自己留下後路,他還不打算和瑞亞的公司徹底綁定在一起。

他們的所有行為都帶著風險。

說不定什麼時候,這些榮耀之中潛藏的危機就會讓他們狠狠地摔個跟頭,連命都留不下來。

瑞亞有一定心理準備,但是她沒有想到安德里•維特的報復來得這麼快,或者說,現實遠比她預想的還要可怕,她也沒有想過,這個男人會狠到把事情做得如此決絕。

「你到底在搞什麼,你為什麼現在才接電話!」

生日那天漢克•皮姆就給瑞亞打了電話,但其實是他妻子珍妮特想要祝福她生日快樂,如果不是他們有實驗項目纏身,他們也是有邀請函的。

然而現在這個科學家的口吻就沒有那天晚上那麼溫和了,他的聲音就像是用牙齒磨出來的一樣,「該死的,我一直在給你打電話,你就沒有意識到嗎?」

「冷靜一點漢克,我才剛從一個采訪里回來,我把手機關機了,我真的不知道。」瑞亞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她只能讓漢克淡定。

之前他妻子還為瑞亞得到奧斯卡獎的事情慶祝過一番,現在漢克就表露了不友好的攻擊姿態。

「瑞亞。」他深吸了一口氣,但是沒有用,反而讓自己的氣息更不穩了,在他停頓的時候,瑞亞只能听到那些喘氣聲。

他到底做了什麼?

瑞亞一直覺得漢克•皮姆是個相當鎮定的科學家,他就像是瑞亞印象里的科學家一樣,幾乎只對研究感興趣,有時候瑞亞都覺得他妻子迷戀上她、追星都只是想要從獨自負擔的家庭生活里尋找寄托。

然後她就听到——

「珍妮不見了,瑞亞,珍妮回不來了。」漢克只是反復強調著這幾句話,「天哪,操,你才是對的,你是對的!」

她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很快她發現漢克•皮姆的精神狀態很不對,「那些人原本還反對我的研究,可他們突然松口讓我們參與行動,操,我早該想到的,這明明就有問題。」

「我太自信了,我以為不會出問題。」漢克咬著牙,「我和她一起去了,她讓我帶上她,老天,我為什麼要帶上她……」

接下來就是瑞亞听不懂的內容,但她知道一件事情,漢克•皮姆和珍妮特•凡•戴因出事了!

「你在哪里,我過去找你。」

「不!」漢克就像被針刺到一樣大叫,「車禍!瑞亞,你不要忘記了,你和戴安娜王妃的車禍!」

男人說著亂七八糟的話︰「是他,是安德里•維特做了手腳!」

在她生日那天,安德里•維特也打了電話過來,瑞亞沒有接也沒有回撥,她不想再和他扯上關系。

然而在她十八歲就手捧奧斯卡金像,用演員身份贏得全世界矚目的時候,這個男人仍然成功地殺了一個回馬槍,讓如今功成名就擁有底氣的瑞亞都感覺到了膽寒。

現在瑞亞知道,安德里•維特為什麼會那麼輕易地松口,對她開口道歉了。

他不是再為任何不尊重瑞亞的事情道歉,那個強大到可怕的男人僅僅只是為他差點殺死她而表示歉意。

挑離異的戴安娜王妃動手,是安德里想要借此警告英國別再把手伸得那麼長,至于她——

那是因為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瑞亞•諾倫觸動了那條安全線。

無論安德里是為什麼才在計劃實行的中途停手,但瑞亞只知道,他是真的要殺了她。

看出她神色不對,馬洛伊暫停了手頭的工作,他得意洋洋地叫著瑞亞的新稱號,「榮登奧斯卡最年輕的影後,你就別掛著一張臉了。」

「**。」瑞亞沒心情再去想她征服奧斯卡的豐功偉績了,她告訴馬洛伊︰「我有麻煩了,馬修。」

比起安德里•維特這一道障礙,格溫妮絲•帕特洛這群試圖阻攔她的女演員們算什麼,奧斯卡學院那些繁碎的投票規則算什麼,喜歡變卦又磨人的評委又算什麼。

她現在是影後,但也得活下來才能保住這個頭餃。

瑞亞絕對不希望,因為拿到奧獎之後英年早逝而被世界銘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