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章購買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就可以了
「知道了」不用劉蘭秀提醒,趙國生恨不得借著過節的時機買條大草魚回來吃。
因為他們家和趙父趙母關系愈發親密的原因,兩個拇指大的鯉魚,兩三個手掌大的鯉魚吃多了,飯桌上再沒出現過鮮美女敕滑的草魚,很令人嘴饞。
「對了再買些純棉細布料回來,要白色的」突然想起什麼又額外添了一句。
趙國生蹙著眉頭不解的順口問到︰「白色布料,你不嫌難洗啊。」
農村人常在土地里忙乎,白色衣服不耐髒,很少有人買白色。
劉蘭秀沒注意到趙國生眉頭緊蹙,只當趙國生關心她,笑著說︰「是給美艷做內衣的」絲毫不避諱。
「咳咳」趙國生很尷尬,不敢多問。
這類事有著說不清楚的尷尬和窘迫,要是在現代,趙國生能臉不紅心不跳的陪女朋友去內衣店,指不定對此還能發表一番言論,而面對女兒,情況就不一樣了,該避嫌的避嫌,該避諱的避諱。
人處在什麼位置,該有什麼態度,一定要涇渭分明。
很多事情女人比起男人來說細致入微的多,所以,在孩子的成為過程中,父母雙方缺一不可。
就在趙國生神色放輕松的時候,劉蘭秀冷不丁的又說︰「順道買幾條內褲,要紅色的。」要不是她自己做的褲頭那里穿著不舒服,才不願意花這個錢。
「咳咳」像是被嗆住了,咳了會硬著頭皮說︰「這事,你有時間自己去鎮上買。」再不濟讓大女兒美艷買啊,她每天往返鎮上,方便的很。
「去鎮上趕集不得花錢呀,就這麼點事,不值當,你不是三天兩頭要去縣城一趟嗎?順道就帶回來了。」劉蘭秀奇怪的蹙著眉頭反駁道。
過來會反應過來後挑眉輕笑著戲謔到︰「你不會是不好意思吧?呵呵,給自家老婆買怎麼著?難堪嗎?」
趙國生︰「••••••」他不敢說。
無奈,爭論不過,只能厚著臉皮,臉不紅心不跳的應著。心里想著,這和給女朋友(老婆)買姨媽巾是一樣的,很平常。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中秋,縣城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人流量比起平常多了不少,從大街上穿梭晃動著的人穿著打扮、行為舉止來看,農村人佔絕大多數。
琳瑯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喧鬧聲,不絕于耳,那撲鼻而來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趙國生努努鼻子很是不舍的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只為買到所需的東西。
要不是趙國生來得早,豬蹄和豬肚子早就賣光了,說好的人窮、舍不得花錢吃不肉呢?這購買力趕得上後世天貓雙十一的瘋狂,真恐怖。
好不容易搶到了兩只豬後腿,一個豬肚子,稱了幾斤豬肉,還想買點豬血回去清腸胃,猛不防的被人群給擠了出來。
沒法,趙國生苦澀的輕笑一聲,轉身投入另一番‘腥風血雨’中,喜滋滋搶奪了一條六斤多的大草魚。
差不多東西都買齊了的時候,趙國生這才扭扭捏捏,硬著頭皮別扭著低著頭進了百貨商場,先是買了白色純棉細布料,不管三七二十一,狠狠的買了十多尺,那陣仗恨不得把‘一輩子’的全買了。
惹得旁人詫異的盯著他,就連百貨商場店員都好心含糊其辭勸解到︰「這種白色純棉細布料長時間放著不用會有點發黃。」這種布料很多人喜歡用來做內衣,店員猜測趙國生買來也是。
被人看穿了的趙國生臉上火辣辣的燙的厲害,仍是裝著沒事人一樣,有點破罐子破摔的勇氣問︰「三五八件要多少布料。」干脆直接點。
可能那位店志是過來人,很有經驗的和趙國生說道了一番,彼有惺惺相惜的意思。
最後還在好心店員的幫助下挑選了各種適齡的紅色的內褲,每人兩條。
沒別的意思,圖喜慶。
趙國生挑著一旦子,碩果累累,滿載而歸。
過程什麼的,都可以忽略。
「怎麼買了這麼多月餅?費錢又膩得慌,順便買幾個分著吃嘗嘗鮮就行了」劉蘭秀翻看著買回來的東西,直晃晃的搖頭,習慣性嘖嘖嘖的責怪。
這年頭月餅特大一個,基本上四個一斤,很實誠。
「不買這麼多,分不開」趙國生眼楮眨都眨的買了五斤,二十個。
「那也太多了,這玩意嘗嘗還行,多吃就膩的牙痛。」劉蘭秀心里盤算著如何分,分幾份?那幾家?
這年頭月餅種類還沒有後世那麼琳瑯滿目,種類繁多,以他們能力買得起的,來來回回,反反復復就那麼幾種,不是冰糖餡、白糖餡就是芝麻糖餡的,再貴一點就是蛋黃餡的,味道很一致,就是甜甜甜,膩膩膩。
就是這樣,架不住孩子們愛吃啊。
哪怕再窮的人家,在中秋節這天一定會吃上一口月餅,這是一種習俗,亦是一種傳統。
「你明天回娘家帶兩斤月餅回去,還有豬蹄。」劉蘭秀娘家就一個哥哥,沒有分家過的說法,所以過節送禮時順帶上大舅子一家。
「那一斤冰糖餡的月餅,一斤蛋黃餡的月餅。」
「口味順你喜歡。」
在這種事情上,趙國生不會有意見,東西都買了,何必讓人不痛快呢?
還沒過中秋,家里孩子們眼楮蹭亮蹭亮的盯著月餅,恨不得馬上吃上兩口。
瞧著他們那暗自吞口水的模樣,好似那月餅是何等山珍海味一樣,害的趙國生也想嘗嘗了。
「美艷你去拿一個冰糖餡的月餅,一個蛋黃餡的月餅,我們幾個先分著嘗嘗味道。」可能味道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味,趙國生猜測。
「我去拿」年齡最小的趙愛強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猴急猴急的,小孩子性格一望而知。
「這小子,就他鬼機靈。」
望著手里發出膩膩甜香味,餅皮黃黃的略帶烤焦黑的大個圓圓月餅,趙國生有點晃神,依稀記得他小時候吃過類似的月餅。
在孩子們火熱的眼神下,不敢過多分神的趕緊咬了第一口,甜甜的,嘎 嘎 冰糖的響聲,一股油香從嘴里往肺腑漫延,不自覺的細嚼慢咽,慢慢品味。
熊孩子們可不一樣,見趙國生吃了第一口後,絲毫不斯文的一口把分到手里的全部吞進去,格嘰格嘰、嘎 嘎 ,三下兩下吃完了。
甚至還把落滿在沾滿油漬紙捧在手里,把散落在油紙上大塊的月餅皮粘起來吃了,再伸出舌頭將碎末盡舌忝入口中,一臉的意猶未盡。
趙國生︰「••••••」
或許月餅買少了。
趙國生永遠都不會明白,對孩子來說,買得再多,那也是不夠的,舌忝油紙那是必然的。
既然趙國生如此堅定,一切都準備就緒了,作為妻子劉蘭秀此時此刻也不能拖後腿,暗地里默默的給趙國生做點好吃的、有營養的,時不時趙國生家飯桌上出現些豬肉、野雞、魚等葷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就是這樣一種擁有極佳學習天賦的物種,所以說一個人的性格、三觀、品行如何很大一部分和他所處的家庭環境有關,有些人在評論一個人的時候喜歡說他家教如何如何,大抵就是如此。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趙國生家里幾個孩子從父母言行舉止、家里氣氛觀察到很多東西,他們年紀小很多事情幫不上忙,他們懂事、乖巧、力所能及的在能力範圍之內盡自己最大能量做好家務活,比如砍柴撿柴火、洗衣做飯、打豬草、挖蚯蚓和蟲子喂雞鴨等以及好好學習不然父母操心。
這年頭泥鰍和黃鱔很多,沒人想過販賣泥鰍、黃鱔,所以打他們主意的人很少,頂多也就是農忙的時候偶爾弄上幾斤打打牙祭,誰讓他耗油呢?這可就便宜了趙國生,雖然他捉泥鰍、黃鱔的技術不太好,架不住這玩意多呀。
所謂熟能生巧,趙國生捉泥鰍、黃鱔的技術就是這麼‘泥鰍、黃鱔量大’給練出來的,現在趙國生的‘技術’已經不同而語了,每天三四十斤泥鰍、黃鱔顯得游刃有余。
平均每三天趙國生就會挑一擔泥鰍、黃鱔往縣城一趟,可憐了趙國生的肩膀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起了一層層厚厚的繭,也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宛然已成習慣,趙國生每每想到這些都是人民幣,好像腰不酸腿不疼,有種一口氣到縣城不用歇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