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這是跟林亦算好了的,村里現在是110戶人家,荒地是230畝地,每家每戶分到兩畝地,還余下十畝地,這十畝地大家都看著呢,不好辦啊。
後來林亦建議成為村里用地,得來的收入用來建設村里,可以修橋鋪路,修繕祠堂,甚至可以蓋座私塾,這樣他們村里的女圭女圭都能讀書,還可以幫助一些貧困人家。
里正當時听了林亦的話,心里這個激動,到時候他們村里的女圭女圭都能讀書了,在有人考個狀元,那他們村會成為這十里八鄉最有名望的村子了呵呵。林亦要是知道里正心里的想法,一定會說您老想多了,還狀元呢!
做為村里最有學問的人「囧」林亦要幫助大家做登記,心里不由感慨,現在的人真樸實,里正隨便幾句話,大家竟然都響應了!
林亦寫字的速度很快,很快就把大家的情況登記完,把登記好的紙教給里正,剩下的就沒他什麼事了,所以跟里正打完招呼,他就先回去了。
江里正看著手上的紙,心想這亦哥兒寫的字是真好看啊,劉老根家的小兒子長盛寫的字可比這差遠了,他家兒子當年就讀了兩年書就不讀了,說夫子講的東西他听不懂,把他氣的,當時就給了他一頓鞋底,後來看真不是那塊料就放棄了,現在孫子也到了讀書的年齡了,該給他們找個私塾了,家里有這條件就不能虧著孩子了,唉希望他孫子讀書能比他老子強吧。
他們村子和別的村子雖然不同,但是還是遵守祖先留下來的遺訓,成親就分家,據說是效仿皇家,你沒看上百年了,皇家都太太平平的。
家里的孩子都成親後,老人可以選擇ど兒或者大兒子一起過,分家時會按照老人的意願分,所以他們村現在是110戶獨立戶,那些沒分家的可能就吃點虧,這是沒辦法的事,地就這些肯定要按照戶籍分,大多數人家都沒意見,你少數人有意見也沒用,翻不起浪花。
江里正告訴大家晚上都把戶籍送到他家,明天用來辦地契用。
江里正模著胡子看向人群里︰「楊雙柱、李二牛、劉長根、鄭安生、江南你們五個明天起到亦哥兒家,跟他學習怎麼培育樹苗,怎麼種植,這些你們都要好好學,以後村里人種的枸杞樹,有什麼問題都要問你們,以後不能總是打擾亦哥兒,他是要讀書,是要考功名的,人家已經幫了我們這麼多,我們可不能耽誤人家了。」他挑選的這幾個後生都是老實肯干,品行都沒得說,還都有幾分機靈,江南是他二兒子,腦筋比他哥活泛,就是不愛讀書……
被叫到的幾人心里都非常興奮,他們長這麼大還沒被委派過這麼重要的任務,一定要好好干。
村里其他人听了紛紛表示里正說的對,可不能耽誤亦哥兒讀書,心里對林亦都非常感激,捫心自問他們要是有這種方法會教給別人嗎,眾人在心里同時搖頭……
江里正看都安排完了,都沒什麼事了,就叫眾人散了。
眾人散去後,在路上還在熱烈的討論,幾家歡喜幾家愁,家里都分過家的當然高興了,那些家里沒分家的也只能暗暗嘆息。
劉老漢帶著兒子和兒媳婦小陳氏回家,一路上他們家還是比較沉默的,他們家還沒有分家,所以就分到兩畝荒地。
小陳氏看著相公和公公都不說話,她也沒吱聲,她能說什麼,家里沒分家也不能怪公公婆婆,畢竟小叔才15歲,沒成家是正常的。
她也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人,他對小叔子有意見,是因為小叔劉長盛,讀書讀的沒良心,他們家里人每天挨著累,用腰帶勒緊肚皮供著他讀書,但是他回報給他們的是什麼,游手好閑不說,整天端著讀書人的架子,竟然看不起他們。
她就不明白了,讀書不是讓人能明事理嗎,怎麼她沒在小叔劉長盛身上看到啊,真是讀書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就這樣的人就算他有一天考上功名了,也是個沒良心的主,啥也指不上他的。
這樣的人,憑什麼讓她家毫無怨言的付出啊,憑什麼。在說她兒子今年都5歲了,在過幾年也到年齡讀書了,供他劉長盛還不如供她兒子呢。最起碼她兒子是個有良心的,什麼事都能想著她這個當娘的,這麼小都能想著幫爺爺女乃女乃干活,他劉長盛整天啥也不干,還得讓爹娘伺候他,我呸,瞧不起他這樣的。
李老爹帶著兒子們回家,心情不錯,雖說他家也就分到兩畝荒地,但是他家窮啊,這兩畝地以後能改變他家的現況,能讓他兒子都娶上媳婦,他如何能心情不好,做人要知足啊。
李家兄弟都很在老爹身後,心里都對以後生活變好,能讓爹娘不那麼苦,心里都感激里正和林亦,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牛大嬸帶著兒媳婦回家後,對這兒媳婦感嘆︰「咱們村好啊,當年逃難來到這里,當時家里就剩我和泰兒了,那時候泰兒還小,家里家外都得我一個人張羅,那時候多虧村里人時不時的幫把,咱家才有今天。」
今天這場景又讓她想到大家剛到新安村的日子了,當時雖然難,但是大家沒隔閡,都是能幫一把是一把,因為大家都知道,能活下來不容易啊。
鄭老伯一路對著鄭安生叮囑︰「兒啊,你能被選上,說明里正看得上你,你是個好的,你要跟著亦哥兒好好學,到時候好好幫助大家,要對得起里正今天選的你,知道不。」鄭老伯一臉開心,干瘦的身體,腰板都比平時挺得直。
鄭安生連忙應承下來,他會珍惜這個機會的,好好學,他想讓他爹不那麼辛苦了。
現在都晚上七點多了,吃完再稍微活動下,還是要早點睡覺,這里的環境太差了,腿都伸不直,只能蜷著睡,雖然不舒適,但也比坐著強多了,都坐一天了,是真坐不住了!
晚飯吃的還是醬牛肉和碎饅頭,等吃過後用水漱了漱口,這時天已經全黑下來了,他對面那排號舍都點起了蠟燭,號舍牆上有放蠟燭的燭台。
林亦沒點蠟燭,他覺得沒必要,一會他就休息了,于是借著對面那點亮光,站了會活動下消消食,等活動的差不多了,把上層木板取下與下層木板合並,又把油布拿了出來擋在木柵欄上方,正好遮擋到下層木板處。
這樣雖然擋住了上面的風會熱些,但是好在下面有風流通,也不會太熱,他這樣做主要是怕下雨,這兩天都特別悶熱,這雨說不上就晚上下了,到時候睡得正香甜,被雨淋醒了,估計衣物都會被打濕,容易得傷寒,還是早做打算好。
等都弄好了,拿出披風,象征的蓋下肚子睡覺嘍,考試一天下來是真累啊。
程剛一天考試下來後,是完全放松了,不是因為考的好才放松下來,而是他都考砸了!
第一場帖經就好多沒答上,感覺好多題這兩天都看了啊!但是就是想不起來是什麼了,下午考的策問呵呵,他都不知道答的是什麼了,看到題沒有一道會的,都是亂寫的……
吃完晚飯,按著林亦的叮囑,把油布擋好睡覺,他的經驗是,只要林亦和他姐告訴過他的事,最好去照著做,現在他都不問為什麼了,已經習慣了,不照著她姐說的做,結果是挨揍,不照著林亦說的做,結果都是他吃虧!
蕭荇釉就著蠟燭光線,看到對面仁兄的一番動作,皺起清秀的眉毛想了想,他本來就及聰慧,稍微想了,下就明白對方這麼做的原因了,把東西收拾好,拿出油布把木柵欄門遮擋好,躺在木板床上,安心的睡覺,今天他太累了,感覺體力有些透支,要好好休息補充體力,畢竟還有兩天才能出去呢。
等號舍里的考生大多都睡下後,在貢院後院,主考官張之洞正帶領兩位同考官,和二十名在各地抽調過來的閱卷官,正在批閱今天上午的考卷,考卷是要全部糊名,閱卷官主要把答案全對,字跡工整,干淨整潔,卷面無涂改,無多余墨跡的考卷全部挑選出來。
主考官和同考官在看這些挑選出來的試卷,選出最出色的100名留底,這並不是說,選出來的其它考卷就沒機會了。
每一場試卷都會這樣選出,前100名答題最出色的,然後最後做對比,取最好的錄取。
閱卷官挑出來的,這第一批試卷,就是頭場第一印象好的,以後的每一場試卷的前一百名也會從這里出,而那些沒被選上的試卷,直接揭開糊名,是要被直接剔除的,但是不會告訴考生,會讓他們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