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程慧娘听了漫不經心的回道︰「我們過幾天就去北約國了,這東西有的是,我現在就是看看,什麼東西好賣,弄回來點運到京城去。」
無意回頭看了眼,不小心看到玲瓏那花痴笑容,忍不住在心里翻了個白眼,再次在心里嘀咕,子君縣主身邊都是些什麼人啊,連丫鬟都這德行,難道是子君縣主自己喜歡女人,她身邊的人都會受影響!
想起子君縣主嗤笑她,說她不懂愛,她只是在心里呵呵,像她子君那種愛她是真不懂,也不想懂,有時也會不明白,女人和女人有什麼好喜歡的,大家身上的東西都一樣啊,而且程慧娘還是有自信,覺得她的更好。
而且她覺得子君的行為完全不負責人,她連最基本的都給不了她喜歡的人,她的喜歡又有什麼意義的,最後還不是傷人傷己。
這話她也對子君說過,最後是子君摔門而去,真是的她將來又不可能不成親,既然要成親又有那麼多東西放不下,干嘛還要開始呢。
都說她愛逛妓院,程慧娘真的覺得她好冤啊,除了頭次去是因為好奇,以後每次去都是被子君縣主拉去打掩護用的,就因為子君喜歡那家妓院的花魁!不過現在好了,花魁被子君弄到昌河郡去了,她以後終于可以不用去妓院這種地方了。
天知道她每次去看著男女的各種丑態,心里是有多厭惡。
每次看到那些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的,在妓院里都是駕輕就熟的樣子,她就覺得男人真是沒一個好東西,當時她就想,她將來的的相公要是這樣,她就廢了他。
所以她後來思前想後的,決定嫁給林亦,最起碼林亦很干淨,不管是從心到身都很干淨,這讓喜潔的她想想都舒服。而且林亦身上的赤子之心總讓她想去保護,單純些不是很好嗎,復雜的事她可以去做……
逛了會和玲瓏回了客棧,今天大家還要商量什麼時候出關,還要商量好以後要走的路線,事很多啊。
這次公主府商隊的領隊是王霸,他是公主府副總管,以前是侍衛出身,據說身手不錯。他召集幾個管事到他房間,因為程慧娘主要負責子君縣主的貨物,所以她也來了。
王霸見大家都到齊了,一臉凝重想著剛剛得到的消息,還是要跟大家商量下︰「剛剛我在縣衙得到的消息,最近有一伙北約人組建的流匪,在搶劫來往的行商,而且他們在北約國境內流竄,從來不靠近邊關100里內,所以我朝軍隊也沒辦法幫助我們,畢竟當初簽訂條約里規定,燁朝軍隊不可隨意進入北約國境內。」
王霸話落,底下幾個管事就開始討論上了,這可如何是好,這次他們出來要是出事,他們也完了,這麼回去,公主也不會放過他們。
程慧娘看著幾個嘰嘰喳喳在那里討論的管事,完全沒有參與的打算。
思維有點發散,想著就她這身功夫應該沒事,要知道當初他師父可是把傳授給她的武功,說的很厲害的!這回要是遇上流匪,到是可以驗證下了。
唉又想起那老和尚了,也不知現在又雲游到哪里去了,家里人包括林亦都認為她是練成她爹程捕頭給她的武學秘籍,所以武功才這麼厲害,對此她只能呵呵。
既然這幫人都不用腦子想事情,她為什麼要去為他們解惑啊,請原諒她這麼無情,因為看到他們這麼認為,讓她有莫名的喜感。
當初她爹給她的確實是本秘籍,但是你怎麼能認為一個五歲的女孩能看的懂!還練成絕世神功!
反正她拿到秘籍看了兩天,也沒看懂是啥意思,甚至連字都認不全!
晚上有個老和尚找到她說這本書是他的,讓她還給他,原來這本書是那個江洋大盜偷的,但是當時程慧娘雖然小,但是她已經認為,既然給了她就是她的,堅決不給老和尚。
最後老和尚跟她商量,說反正你也看不懂,不如把書給他,他在教她書上的東西,當時她想了想點頭欣然同意,反正這本書她也看不懂!對她來說根本沒用。
于是老和尚每天晚上把她偷出去教她武功,天沒亮在把她送回來,整整五年的時間,他爹都沒發現,他女兒晚上都是被別人偷走的!所以還能讓她說什麼!
但是最後她也明白被老和尚騙了,因為她師父看她骨骼清奇,非常適合練武,所以就連蒙帶騙的把當時才5歲的她收做徒弟。這個老和尚就是她師父無我大師……
商隊從阜山縣出關進入北約國後,走了兩天,四處盡顯荒涼,這里為三不管地帶,因為離著燁朝近,北約國也不會派人來建設這里,要是打仗不是浪費錢嗎。
地上野草都沒幾根,遠處的山包也是光禿禿的,程慧娘坐在車里看向外面,不由感嘆真干淨啊!這話不自覺說出聲,讓坐在車邊的玲瓏噗嗤的笑出聲,程公子的嘲諷功力又長進了!
程慧娘沒理她,繼續看著外面的光禿禿的風景,遠處像有一陣烏雲向這里飄來,程慧娘俊美的臉上,微微一笑道了句︰「來了。」
當然了如果到時候村里人,要是太忙佃不了那麼多地,他就雇長工。
最讓林亦高興的是,今年新安村種的230畝枸杞樹,今年春天竟然都掛果了,雖然頭年頭次掛果收獲少,但是賣的價錢還是讓大家興奮不已。
具體的采摘、晾曬、買賣、林亦都沒有參與,都是里正和江南他們幾個弄的,現在新安村村民,對于里正和這幾個小子都非常信服,特別是里正聲望最高,大家都非常感激里正。
當然還有他,想到這里林亦搖頭笑了笑,村里對感激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時不時給他送些山貨,或者去他家,問他有啥活計要幫他做,所以他家現在還有些人氣了。
林亦大概算了下,開春時每棵枸杞樹收獲干果八兩的話,按一畝地兩百棵樹算,那就是160斤,頭次掛果質量肯定不行按照200文每斤算是32000文,每家一畝地收入都在32兩銀子左右。
所以現在新安村,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今年夏天村里大多數人家,都蓋起了青磚瓦房,現在走在村子里,時不時都能聞到炖肉的香味,孩子們和大人的衣服,也都不是滿身補丁的那種衣服了。
現在人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不像以前苦著張臉了,這樣很好,不是嗎。
里正今年用那十畝枸杞樹賣的錢,修繕了祠堂,還把村里的路修了,在祠堂空地附近,蓋了座私塾,打算在秋收後,請個秀才回來,好教村里的孩子們讀書。
現在那座宅子住著,這兩年帶回來的手藝師父,林亦讓他們做些成品,當教學模型,也讓他們想一套教學方案,到時候大家一起商討下可行性。
也讓他們繪制教科書,由淺入深的模式創作,這兩年大家努力還是有成果的,最少教學用的書,整理的差不多了。
而且他們可能也是無聊,畢竟這兩年也沒什麼事做,就制作了很多教學模型,有些東西你都沒想到,他們都弄出來了,而且各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這樣的人物放在現代,都是寶貝級人物了,可是他們在這里唉,想起他們的經歷不由一陣唏噓。
燁朝階級劃分︰分為士民,農民,工民,商民,賤民,士民就是通指已經考取了功名的人,林亦現在還不算,考上秀才後就能進入士民了。
農民泛指本分種地的良民,工民就是手藝人,這樣的人都被列入工匠之列。
商民就是指經商的,只要規模到了朝廷限制的標準,就會被定為商籍成為商民。
燁朝對于商民在科舉考試上有諸多限制,比如院試時考卷同樣評分,則是會優先錄取士民或者農民,報考院試的商籍考生,要找到生保結,還要同是商籍的五個童生之間互保,而士民和農民就不用保結和互保,只要你取得童生資格就可參加院試。
賤民就是那些犯下重罪被貶入賤籍或賣身為奴的人統稱賤民。
江里正現在正走在村里新修的路上,走在上邊既平順又舒坦,在不是以前走在上面,不注意都會崴腳的路了。
兩邊的人家再也不是那些看上去,都快要坍塌的土坯房了,都蓋上青磚瓦房了,不自覺臉上揚起了笑容,這些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林亦,本來他想在村里大肆渲染的,不過被林亦拒絕了,還讓把功勞都按在他身上,唉江里正對此心里很是愧疚啊……
走到劉老漢家听到一陣吵鬧聲,不由皺起了眉頭,這劉老漢也不知道一天想啥都,別人都蓋房子就他家不蓋,這一排排的青磚大瓦房,中間就夾著他家這土坯房,真是太礙眼了。
連家里都管不好,整天吵吵鬧鬧的,即使在不滿意,都到門口了,也得進去看看唉。